-
1、下列各字通过拆分字形解释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劣:力量少,弱小 B、忌:心里只有自己而憎恨别人 C、愧:心中有鬼而感到难为情 D、逛:在路上疯狂地奔跑
-
2、观察下图校标上的汉字设计,连一连。
-
3、根据谐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默默无(蚊) 领(鲜)一步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 纸糊的琵琶——(弹)不得
-
4、根据图画或谜面,写出谜底。(1)、
【谜底:】
(2)、【谜底:】
(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谜底:】
(4)、有心走不快,有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可就餐。【谜底:】
-
5、某组要表演《草船借箭》课本剧,请为角色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草船借箭》剧本(片段)
周瑜(暗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微微一笑):只要三天。
周瑜(填表情):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填动作):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
6、背诵台词,按课文原句默写填空。
角色类别
人物
台词
儿童
稚子
稚子金盆脱晓冰,。
牧童
, 短笛无腔信口吹。
童孙
童孙未解供耕织,。
杨氏子
儿应声答曰:“。”
英雄
守边战士
黄沙百战穿金甲,。
方志敏
, 小人喻于利。
智者
楚国路人
或曰:“ , 何如?”
-
7、体会课本剧人物的感受时,下列情感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B、“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赞美。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表达了诗人被鸟惊扰的厌烦之情。
-
8、根据以下信息依次判断课本剧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 吴用 黛玉 B、张飞 林冲 黛玉 C、张飞 吴用 宝钗 D、关羽 林冲 宝钗
-
9、同学们讨论人物角色时,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赛马场上,孙膑胸有成竹地帮助田忌战胜了齐威王。 B、老谋深算的小嘎子总是喜欢对胖墩儿下冷绊子。 C、武松酒力发作,踉踉跄跄地向树林奔去。 D、曹小三发现师傅裤腿上的白点是一个小洞,心中肃然起敬。
-
10、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旖(yǐ)旎 精湛(zhàn) 揪(qiū)住 燕(yàn)园 B、俘(fú)虏 山坞(wù) 窈(yǎo)窕 晃(huǎng)眼 C、牛犊(dú) 镌(juān)刻 颧(quán)骨 绰(chuò)起 D、弓弩(nú) 迸(bèng)裂 爱憎(zēng) 监(jiān)生
-
11、活动导语
读到课文中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会发出(yóu zhōng)的感叹。为了再现课文精彩,(duàn liàn)同学们的才干,班级决定举行“读·演课本剧”活动。请同学们(chū móu huà cè),提供活动建议,创新活动形式,争取(yíng dé)全校师生的(zàn yù)。
(1)、根据导语中的拼音,按顺序在下面写出词语。(2)、“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祭祀祖先;②按揭还贷;③给予物品或条件;④陈述案情
导语中“提供”的“供”应选(填序号)
(3)、下面与“提供”的“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供房 B、供认 C、供不应求 D、供品 -
12、认真抄写下面的语段,标题和作者写在醒目的位置,注意段落分明。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
13、习作。
班级新建了一个“夸夸群”,如果是你,你想夸什么呢?美丽的风景,喜欢的动物朋友,还是敬 佩的人,或者是……请你选一个对象,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文章,注意将值得夸奖的内容写清 楚,题目自拟。
-
14、阅读理解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① 1961年7月的一天,湖南安江农校下课铃声响过之后, 袁隆平照例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脱鞋挽裤,走到泥泞的田里,一行行地观察水稻。突然,他欣喜地发现一株奇特的水稻:稻秆挺直,穗大粒多。他伸出双手,抚摸着那些可爱的稻穗,然后一穗一穗,一粒一粒地数着。一株水稻,足有十余穗,每穗都 ,有一百六七十颗饱满的谷粒!袁隆平小心翼翼地用布条在稻秆上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株水稻。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1)运用____描写,通过“伸出”“抚摸”等动词写出了袁隆平____,从“一穗一穗”“一粒一粒”中可以看出他____的品质。
②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满怀希望地播下了这些稻种。可是,当秧苗长高之后,稻子高的高,矮 的矮,成熟时间也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比得上它们的妈妈。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的心头, 他经常嘀咕着:“为什么水稻会出现性状分离?”但他很快想到,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杂交第二代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其品质下降。这些水稻既然发生性状分离,那么可 以断定,去年发现的那株优异的水稻就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经过反复统计整理,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重拾了信心。
【答案】
(2)“反复”一词能否删去?____
③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大大提 高粮食亩产量。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细读第①②自然段,照样子提取关键信息,体会袁隆平的心情变化过程。(2)、阅读短文,补全批注框中的内容。(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交水稻的研究非常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B、文中画波浪线句正是水稻性状分离的具体表现。 C、袁隆平因成功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4)、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问题:为什么水稻会出现性状分离?
回答: ⑴
提出新的问题:⑵
-
1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①山北之塞② , 出入之迂③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④ , 可乎?”杂然相许。智叟⑤止之。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⑥ , 固不可彻⑦。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智叟亡以应,乃去。
(有删改)
【注释】①惩:苦于。②塞:阻塞。③迂:曲折,绕远。④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⑤曳:老年的男子。⑥固:顽固。 ⑦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年且九十
查阅字典:①接近,将要;②如果;③而且
⑴(填序号)
吾与汝毕力平险
参考成语:原形毕露
⑵
智叟亡以应,乃去
课内迁移:未成,弃去(《铁杵成针》)
⑶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智叟止/之 D、子/又生孙(3)、阅读短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填原文)(4)、请你结合《铁杵成针》和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妙笔写美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是杨万里笔下春景之美;“ , 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范成大笔下初夏万物生长之美;“月明的园中, , 母亲的 膝上”是冰心永不漫灭的童年回忆。
◎阅读铸人生。“已是悬崖百丈冰,”是毛泽东笔下梅花坚贞不屈的表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是罗隐对蜜蜂勤劳无私的赞美;“ , 只留清气 满乾坤”是王冕坚贞自守的人生写照。
-
17、按要求完成练习。(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用三个以上连续性动词写一句话)(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 ,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观察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个事物)(3)、整理参观路线,请你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进了博物馆大门,一眼便看到了场馆被塑造成山的形状。
②顺着一楼大厅向深处走去,来到数字互动展示厅。
③结束互动体验后,沿着扶梯继续上行,“东方神舟”展厅赫然出现在眼前。
④穿过“东方神舟”展厅,来到场馆外围,斑驳的砖墙让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
⑤“东方神舟”内集中展示了宁波地区上起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至中华民国建立前夕的 历史发展概况。
-
1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
①成千
②灯火
③临 惧
④ 如也
⑤手释
⑥惊动
(2)、自从爸爸买了《安徒生童话》后,弟弟整日 , 看得津津有味。(3)、随着一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十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
19、 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苏联的米·伊林,我们中国也有优秀的科普作品,如高士其《灰尘 的旅行》。 B、转述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称的转换。 C、与同伴交流最近了解的新闻时,要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但可以说说自己的 看法。 D、《母鸡》的作者是巴金。课文通过“我”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 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
20、 根据情境,填入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母亲也____,乐观积极地过日子。
A、不怨天,不尤人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