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一文出自《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而成的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 C、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D、京剧艺术强调真实,道具不能虚拟
-
2、下列诗句中,与“伯牙鼓琴”这个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D、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
3、选择恰当的语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B.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C.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D.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 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
4、下列句子没有借助想象体现艺术之美的是哪一项?(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C、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D、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5、把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书法艺术流派众多,楷书端庄严谨,行书飘逸潇洒,草书则____,充分展现出线条艺术之美;音乐艺术充满韵律之美,优美的乐曲____,让人久久回味;绘画艺术同样精彩绝伦,画中的花、鸟、虫、鱼更是____,极为逼真。
A、画龙点睛 余音绕梁 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天籁之音 栩栩如生 C、笔走龙蛇 余音绕梁 栩栩如生 D、行云流水 天籁之音 妙笔生花 -
6、给加点的“绝”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绝”的解释有:①断绝;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极,最;④副词,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
(1)、绝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作业。(2)、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再次发生。(3)、探险队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又遭遇了恶劣天气,陷入了绝境。(4)、他是一位有名的学者,每天去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运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A、小全穿上这一身行头 , 立马变成了一位威武的将军。 B、妈妈唱白脸 , 爸爸唱红脸 , 让菲菲懂得了诚实的重要性。 C、自习课上,辰辰从座位走到讲台,又从讲台走回座位,一直跑龙套 , 被老师批评了。 D、我和妈妈经常就一些事展开辩论,妈妈辩不过我时,会说:“你这是和我唱对台戏。”
-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B、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C、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所珍藏的书画) D、尾搐入两股间。(屁股)
-
9、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水汤汤(tāng) 奴婢(bì) B、恬静(tián) 入场券(juàn) C、驰骋(chěng) 仆人(pú) D、粼粼(líng) 戛然而止(gá)
-
10、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这幅画中的jǐng xiàng真美啊! 远处群山wēi wēi , 近处是yōujìng的树林,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中洒下来。(2)、当来自lái yīn河畔的gāng qín家将手按在qín jiàn上,chún shú地弹奏起贝多芬精心pǔ xiě的《月光曲》时,人们霎时安静下来,táo zuì在优美的乐曲中。人们好像看到月亮正穿过轻纱似的微云,把qīng yōu的银光洒在水波荡漾的海面上。
-
11、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塔身上部镶嵌着“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1)、下面是一副赞美革命先烈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
上联:壮士鲜血染山丽
下联:
(2)、面对着纪念塔上那金色的大字,你想说些什么? -
12、阅读下面的片段,体会英雄气概。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画线句子是对班长马宝玉的____描写和____描写,重点表现了他____的精神。
(1)、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战士们的特点,将导图补充完整。五战士 马宝玉 特点 沉着冷静 (2)、第1自然段中,第句话是“面”的描写,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第句话是“点”的描写,分别写了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描写的好处是。(3)、品读片段中的画线句子,将批注补充完整。(4)、片段中最初称呼五位英雄为“战士”,后来变成“壮士”,你认为改变称呼的原因是什么? -
13、同学们为了讲好英雄故事,做了准备工作,请你帮他们完成练习。(1)、小全整理了一些词语,准备讲故事用。请你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七八 全神 居高
身骨 惊动 斩钉
②以上词语中形容精神高度集中的是。
③选词填空。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地下达了冲锋命令,顿时漫山遍野响起了的喊杀声,敌人纷纷逃窜,山路上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2)、为了讲好故事,小艺选取了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读一读,完成练习。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①这句话把比作 , 写出了。
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敌人被石头砸时的惨状。
面对飞来的石头,敌方指挥官 , 其他敌人见状,。
(3)、小东梳理了主要情节来提示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
14、走近英雄小全介绍了五壮士的事迹,读一读,完成练习。
五壮士面对rì kòu____疯狂的进攻,在崎岖的山路上利用xiǎn yào____地形同敌人展开fèn zhàn____,把敌人引上了绝路。他们绷着脸瞄准敌人射击,lūn____圆手臂,把shǒu liú dàn____扔向敌人,敌人纷纷坠落山涧。最后,五壮士yì lì____在顶峰,英勇跳下xuán yá____。
(1)、根据拼音写字词,将语段补充完整。(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崎岖(qí qǐ) 绷着脸(bēng běng) 山涧(jiān jiàn)
(3)、下面词语中“绝”的意思与“绝路”中“绝”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绝无仅有 B、悬崖绝壁 C、断绝关系 D、滔滔不绝 -
15、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失意人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阐述清楚“这种美好”是什么,可通过一两件事叙述“这种美好”是如何唤起你内心的情感的。内容要具体,情感要真实,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
-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木莲豆腐,一曲清凉老歌谣
①在北方,消暑的食物,一般就是浮瓜沉李,熬绿豆汤,用新鲜井水冰镇凉粉;或深井中,悬一个荆篮,冰着自家腌制的咸鸭蛋。
②“木莲豆腐”,是南方吃食,幼年有幸吃过几次,一吃难忘,淡淡的薄荷味,爽口,爽心,从口腔到肠胃,一路地爽啊。
③那时,跟外祖母到绍兴的姨姥姥家小住。午后,门口的石板河沿边总有老爷爷划着乌篷船,吆喝着“来吃木莲豆腐战哦”;有时,是中年女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冰凉薄荷的木莲豆腐要勿要”。每听到叫卖,姨姥姥就塞我一角钱,“打豆腐去吧”。我一手攥硬币,一手拿瓷碗,顺着叫卖声匆匆跑到河埠(bù)头或者巷口,踮脚把钱递给小贩,望着他揭开红漆木桶的盖儿,把透明似果冻的木莲豆腐舀满一碗,浇一点红糖水,滴几滴薄荷汁,然后弯腰递给我。我双手捧着早已冰凉的小碗,高高兴兴跑回家,去享受这顿夏日盛饮。
④它的柔滑、清凉、秀美、俊逸,跟南方风物一道,让小小的心,溅起一片惊讶与欣喜。
⑤后来知道,木莲豆腐是会稽(kuài jī)山的特产,其材料是薜(bì)荔子,并不是豆。薜荔,又叫木莲,一种藤本植物,在会稽山上随处可见:攀在大树上的参差(cēn cī)披拂,风来袅袅,如美女之长发;附在岩石上的宛如一条厚绿毯,是石头长出“毛”了吗?远看竟如牛如狮般壮观。屈原《九歌》中的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那时读到此,随口就溜出了“木莲豆腐”。
⑥木莲豆腐,已构成一个北方孩子奇特的童年记忆。
⑦《本草拾遗》中说:薜荔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薜荔餐风饮露,是山野珍味。剥开厚实的果皮,一肚子芝麻般的薜荔子,这便是木莲豆腐的原材料。用细纱棉布包裹薜荔子,浸在盛满冷水的盆子里,反复挤压,黏稠的汁液会从指间流到冷水里,直到薜荔子中的胶质被全部搓尽。最后用干净纱布将富含胶质的冷水再次过滤,加入老莲藕制作的藕粉,静候三五个小时,薜荔汁就会变成果冻状,透明冰润的木莲豆腐就做成了。
⑧如今,北方的超市里,也有盒装的木莲豆腐。买上一碗,稍作加工,算得夏日一项悠然的怀旧消闲。
⑨在木莲豆腐上面撒一层绵白糖或浇一勺蜂蜜,点缀几片薄荷叶,这道晶莹的午后甜点,便静静妖娆起来;将猕猴桃、西瓜、桃子之类的水果切成小块,铺在水莲豆腐上,再浇些许蜂蜜,啊哟,色彩缤纷,味道杂沓,像优美的女花腔演唱,既清亮,又华美;也可以在其中加入煮熟的黑糯米,鲜红的玫瑰酱,再撒些许白芝麻、葡萄干,又祛暑,又充饥。对于苦夏的人,它是一种甜美的呼唤,可以唤醒恹(yān)饭食欲。
⑩它像清凉老歌谣,引你穿越时间,叩访那悠远朴素的旧时光。
(本文作者米丽宏,选入时有删改)
(1)、完成下列阅读任务。①制作木莲豆腐:想要知道木莲豆腐的制作原料和制作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第自然段。
②想要了解木莲豆腐的吃法,需要重点关注第自然段。
③想要了解木莲豆腐给幼年的“我”带来的乐趣,需要重点关注第自然段。
(2)、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把木莲豆腐和进行对比,突出了木莲豆腐吃起来的“。(3)、下列对木莲豆腐的制作过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纱布包裹→反复挤压→搓尽胶质→汁液过滤→加入藕粉 B、纱布包裹→反复挤压→冷水浸泡→汁液过滤→加入藕粉 C、纱布包裹→冷水浸泡→反复挤压→汁液过滤→加入藕粉 D、纱布包裹→反复挤压→反复挤压→搓尽胶质→耐心静候(4)、找出画线部分中描写“我”动作的词语,然后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根据文中木莲豆腐的三种吃法,给木莲豆腐起三个优美动听的名字。(6)、作者用动人的笔触描写了木莲豆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本文作者:何祚庥)
(1)、下列说法和短文叙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没有极小的摆动 B、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来自人类自身 C、小行星撞击地球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 D、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不必担心不能在地球上生活的(2)、第③自然段中写道:“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 )。A、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B、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C、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D、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3)、第④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打比方 举例子 B、作比较 打比方 C、作比较 举例子 D、列数字 作比较(4)、“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句话中的“至少”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5)、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如果想了解“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应重点阅读第自然段,先找到本自然段的关键句“”,然后通读本自然段,采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可以知道“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 -
18、填空(1)、《竹节人》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童年时代、的过程与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特别是通过描述“我们”看见这件事,将玩竹节人的乐趣推向了高潮。(2)、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郊游,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我不禁想起朱熹《春日》中的诗句:“ , 。”朱熹既是诗人,又是理学家,他的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日》中,表达作者对圣人之道赞颂、推崇的诗句是“ , ”。
-
19、作为学习委员的你,想在教室里设立一个“图书角”,向老师提建议后,老师让你在下周一班会课上将想法告诉同学们,以取得同学们的支持。你准备怎样表达你的想法呢?请分点表述理由。
同学们,我提议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二是;三是。
-
20、读语段,完成练习。
嵩山位于郑州市登封市,主要山脉是太室山和少室山,共72峰。其中,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海拔约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海拔1512米。嵩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接,周围的景色目不暇接,不少游人看得入了迷 , 纷纷____:“远赴人间山之宴,一观嵩山惊世颜。”
(1)、请在语段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不用“说”来表达。(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3)、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游人看得入了迷”的情景。(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