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出句中加点多音字的正确读音。(1)、面对敌人的恐吓(hè xià) , 方志敏不仅没有被吓(hè xià)倒,反而沉着应对。(2)、涉案人员的口供(gòng gōng) , 给警察破案提供(gòng gōng)了线索。(3)、哗(huā huá)啦一声,大厅的玻璃碎了,屋内的喧哗(huā huá)声戛然而止。
-
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瞎闹 疑惑 审视 手急眼快 B、尤衷 委托 船稍 心惊胆战 C、部署 拟定 审视 极目远挑 D、铃铛 慈祥 胸膛 一声不吭
-
3、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每年的4月23日是个tè shū的日子——世界读书日。读书可以 biān cè自己积极向上,拒绝píngyōng;读书可以 duàn liàn大脑,让思维更加敏捷;读书可以让我们与bǎng yàng对话,点亮心中的灯塔,bēn fù美好的未来;读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 miǎo xiǎo , 看见更宽广的世界……xiǎngshòu读书的幸福时光吧,让好书伴我们成长。
-
4、请将下面的这段话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品中的珍品。
-
5、____
①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随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②A .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褪,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节选)。”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烫伤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因为客店里人多,多有不便。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心不下你。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B .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
③四人来到酒店,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C . 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D . 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1)、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文中哪些句子也表现了他这一特点?请再找出一句。(2)、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分别表现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a.疾恶如仇
b.侠肝义胆c.勇猛干练
d.不畏强权句A: 句B:
句C: 句D: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将其作为选段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4)、鲁智深,外号“花和尚”,请你再写出两个《水浒传》中与他有关的故事。(5)、有一句歇后语是“林冲落草——逼上梁山”,从中可知林冲并不是自愿上梁山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林冲本没有“落草”的打算?(请写出两条,并作简单的分析) -
6、西游记(节选)
①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 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②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③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1)、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的哪一回?( )A、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B、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C、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D、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一猜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不消去”一词的意思是( )A、去不了 B、不想去 C、不能去 D、不用去(3)、“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从这一描述中,你觉得孙悟空有的特点。(4)、“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中的“柱子”在孙悟空看来是 , 实际上却是。(5)、对孙悟空,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个积极进取、豪爽、讲义气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是个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的顽劣泼皮。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物?说说你的理由。(6)、除了孙悟空外,《西游记》中还有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尝试写一写他的性格特点,并举事例作简要说明。 -
7、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练习。
红楼梦(节选)
①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 )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②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 ),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喊喊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1)、上面的选文最有可能出自《红楼梦》的哪个回目?( )A、第八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B、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C、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2)、联系语境,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把正确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中。
A.翩跹(piān xiān,形容舞姿轻快飘逸的样子)
B.逶迤(wēi yí,形容曲折行进的样子)(3)、请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下列内容排序,把序号填在括号中。A.在潇湘馆遇宝玉 B.抽身返回园中
C.与众人园中玩耍 D.扑蝶
E.遇文官等女孩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黛玉性格敏感多疑,好弄小性儿。 B、从文中可以看出黛玉和宝玉两人感情很好,亲密无间。 C、从文中可以看出宝钗没有进潇湘馆是因为看见了蝴蝶。(5)、请找文中描写宝钗扑蝴蝶的动作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表现宝钗性格中怎样的一面?( )A.平和稳重 B.天真活泼 C.机智应变 D.老谋深算
-
8、
“传华夏文化·塑时代新人”课本剧表演
节目单
第一场:景阳冈
第二场:红楼春趣
第三场:田忌赛马
第四场:猴王出世
温馨提醒:
1.上午8:20开始入场,9:00正式开始演出,正式演出前五分钟禁止入场。
2.请家长、同学自觉保持剧场整洁,禁止携带零食。
3.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
(1)、阅读节目单,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演出上午9点开始,所以瑞瑞和爸爸可以9 点入场。
②安安和妈妈进入剧场时带了两袋零食,准备边看表演边吃。
③君君是个“水浒迷”,他最期待的应该是第三场节目。
(2)、针对课本剧表演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阳冈》这出课本剧按顺序应该分为上冈、喝酒、下冈这三幕。 B、饰演《红楼春趣》中贾宝玉的同学应该演出贾宝玉率真、可爱的特点。 C、表演《田忌赛马》时,为了让观众看得更明白,可以用旁白说出孙膑制定策略前的思维过程。 D、饰演《猴王出世》中孙悟空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应该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孙悟空自由自在、勇敢、有主见的特点。(3)、演课本剧前,同学们进行了整本书阅读,并制作了阅读卡,请将下列信息补充完整。(4)、课本剧《田忌赛马》是以谋略取胜的经典故事,像这样的智慧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一个)(5)、同学们欣赏了本次课本剧表演后,还想阅读更多经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他们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方法,下列方法不恰当的是( )A、小红: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B、小明: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句,要反复琢磨。 C、小亮:读文章时,借助资料对人物会有更多了解。 D、小刚: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9、根据内容选出对应的回目名。(填序号)
A.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B.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C.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1)、孙悟空连忙悄悄来到清风、明月的房间,拿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但是园子实在太大了,孙悟空找了半天才找到人参果树。孙悟空爬上人参果树,用金击子敲了几个人参果,眼睁睁地看着果子掉下来,却在掉到地上之后消失不见了。
(2)、观音菩萨念声咒语,那天罡刀变得像狼牙一般。那妖精这才慌了,扳着刀尖,痛苦讨饶:“菩萨,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求菩萨饶我性命,我再不敢作恶了!”
(3)、孙悟空出了铁扇公主的洞府,走了一会儿,把宝扇从口中吐出,把口诀念了一遍,那宝扇果然应声长大,有一丈二尺长短,祥光夺目。悟空欣赏了一遍,可他却不会让扇子变小的口诀,只好扛着大扇子往回走。
-
10、根据下面的描写填空。(1)、“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段话是对人物的描写,描写的是名著《》中的。(2)、“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手中使件蹊跷物,九齿钉钯个个惊。”这是《》中的人物。
-
11、填一填。(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请写出《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和他的外号:。(3)、《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4)、《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这本书主要写了贾、、、四大家族的兴衰。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懦弱的、精明的、孤僻的。(填序号)(①迎春 ②元春 ③探春 ④惜春)
-
12、世界遗产
【材料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4年6月8日是我国第十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确定其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遗产
你知道吗?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截至2024年9月,中国已有59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40项)
世界自然遗产(15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长城、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新疆天山、青海可可西里、湖北神农架……
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材料三】
当世界遗产遇上数字技术
①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家在科学保护中传承文化,也让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目前,在莫高窟4.5万平方米壁画中,已有2.6万平方米完成数字化,数字化进程已过半。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云游敦煌,动动鼠标,30个高清洞窟就会跃然眼前。敦煌石窟数字化技术已推广至全国7省17处文化遗产地。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信息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我国第十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②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③如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欣赏到敦煌壁画的美。
(2)、阅读材料二,你获得的信息有:(至少两条)(3)、阅读材料三,并概括主要内容:(4)、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为保护、传承或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至少写两种方法) -
13、网络的使用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线上聊天
看动漫、电影、短视频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89%
29.1%
79.8%
40%
39.6%
【材料二】
端午节,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其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概括出材料一所包含的重要信息。①上网时间(年龄)方面:
②上网目的方面:
(2)、材料二中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请说出自己的理解。(3)、材料二中的现象启示我们(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了人间亲情的淡漠。
②应珍惜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增进情感与交流。
③应通过自律、自省等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要告别传统生活方式,敢于走进社会交往新天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你认为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至少三条) -
14、中国水资源
【材料一】
2023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6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2.5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8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故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后,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49亿立方米。
【材料二】
国际公认标准认定,人均水资源低于 3000 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 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 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材料三】
我国多数城市的当地水资源已接近或达到开发利用的极限,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已处于超采状态。当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时,水资源质与量的状态便失去平衡,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会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供水成本增加,水资源逐渐枯竭,从而产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等问题。
【材料四】
2023年,全国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大中型水库蓄水总体有所增加,湖泊蓄水相对稳定。全国用水总量比2022年有所减少,用水效率稳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1)、上述材料说明( )A、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 B、我国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C、我们应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2)、根据前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多数城市的当地水资源已经接近或达到开发利用的极限,形势严峻。 B、我国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处于质与量不平衡状态。 C、我国水资源过度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D、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将导致严重后果。(3)、读材料四,2023年同2022年相比,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变化?(4)、为解决当前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严重问题,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 -
15、原谷①谏②父
原谷有祖③ , 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④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⑤ , 捐祖于野。谷随其后,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⑥?”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gèng)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谏:规劝别人,使改正错误。③祖:祖父,祖辈。④捐:抛弃。⑤舆:手推的小车。⑥凶具:不吉利的用具,指手推车。
(1)、给文言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是负义也”中的“负”的意思是( )
A.背着、承担。
B.违背、背弃。
②“无需更作此具”中的“更”的意思是( )
A.越发、愈加。
B.再。(2)、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 )A、不该把抛弃老人的事让原谷知道。 B、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C、制作了用不上的手推车。(3)、结合短文,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说一说你有怎样的感悟。 -
16、苏秦刺股
苏秦①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② , 游说③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④ , 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⑤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洛阳人,著名策士。②纵横之术:战国时外交所使用的谋术。③说(shuì):劝说。④纴(rèn):织布机。⑤得:得到,此指成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①资用匮乏
②引锥自刺其股
③乃发愤读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3)、苏秦没有受到秦王的重用,回家后家里人是怎么对待他的?(用原文语句回答)(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17、钟氏之子(节选)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①魏文帝闻之( )
A.用鼻子嗅气味。
B.听说。
C.出名,有名望。
②复问会( )
A.回答,回报。
B.副词,又,再。
C.重复,重叠。
③卿何以不汗( )
A.指皇上。
B.指钟毓。
C.指钟会。(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 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 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 -
1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仔细阅读两首古诗,填写下面的表格。季 节
时 间
地 点
主 题
(2)、体会两首古诗的语言特点。①第一首诗中“迢迢”描写了 , “喔喔”描写了。这两个词语相对仗,渲染了的环境。
②第二首诗中,“三万里”指的是 , “五千仞”指的是。这两个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特点。
(3)、阅读这两首古诗,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中描绘的生动的景象,体会到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下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几乎无法下床了。 B、诗人出门四望,一边用手搔着满头白发,一边慨叹。 C、诗人由北方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地区的百姓,不禁发出感慨。(4)、仔细品读两首古诗,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体会到:“怆平生”,诗人“怆”的是;“南望王师”,诗人“望”的是。 -
19、春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肥沃的土地。②一饷:片刻。饷,同“晌”。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1)、这首诗的第一句中,“”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2)、梳理古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动态之美。 -
20、“阅读改变未来,书香赋能日照。”在阅读中品味经典、传承文化的同时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来写;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