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审视      药剂      签字     参谋 B、慰问      尊重     荣辛      匪徒 C、施行      颤抖     遗民      繁忙 D、搞定      瑞雪      崭新     庆祝
  • 2、【情境中体会爱国情】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nián líng不满12岁的他成了敌人的俘虏(    )。面对敌人的威吓和酷刑,狱友以为他忍受不了这不(    )的折磨,他却②yì shēng bù kēng。见状,敌人(    )黑的面庞更加阴沉了。狱友们③qíng bú zì jīn 地对他④sù rán qǐ jìng,有的还⑤tìlèi涟涟。身体好的时候,他还坚持⑥duàn liàn,他说:“我要像万(    )山一样高大强壮,将来好消灭更多的敌人。”

    (1)、根据上面的语境和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词语。
    (2)、在括号中给加点的字词标注正确的读音。
    (3)、根据字形并结合语境,判断“涟(lián)”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A、泪流不断。 B、水流。 C、连续。 D、波纹。
    (4)、请你根据字义判断下列哪个词语中的“吓”读音和其他三个不同。(    )
    [ xià ]使害怕:~了一跳|别~着孩子。
    [ hè ]1.恐吓;恫吓
    2.表示不满:~,怎么能这样呢!
    A、恫吓 B、威吓 C、恐吓 D、惊吓
  • 3、汉字不仅是表情写意的符号,还蕴藏着人们深厚的情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哪个汉字给你带来了启示?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回想一下,写一篇习作,讲一讲你和汉字之间的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4、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①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 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②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受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这些有影有形的图画,这些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中流出,它们自身就有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③(A)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能从26个字母的组合中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B)甚至在语意以外,开发人类的思维,并给人以感官的享受。(C)

    ④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实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种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⑤面对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摆脱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是的,这种呐喊曾经搅动得国人热血沸腾,但却有点堂吉诃德打风车的憨态。中国的汉字以其魅力和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存在的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种拼音字需要不断地再造,以致到了不堪忍受的烦琐程度,唯中国的汉字却反而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宽广而简便。

    (有删改)

    (1)、第①自然段中的“它们”指
    (2)、解释第⑤自然段中“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一句中“消化”一词的意思。
    (3)、下面这句话是从第③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将其放回原处。

    “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

    这句话应放在处。(填字母)

    (4)、仿照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
    (5)、第①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之情。
    (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汉字的美?请依次写出。
  • 5、冰冰上网检索后得到了 A、B两种结果,请帮她判断一下。

    倒贴“福”

    倒贴福,中国传统年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梦粱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倒贴福还是正贴福

    大门、正门这些比较正规的地方,一定要正着贴,要一次贴正,不能揭下来重贴。当然,好多人都愿意倒着贴福字,寓意福气到了。这种贴法最好贴在米桶、垃圾桶、水缸、农具等地方。

    “福”字倒贴,有什么讲究?

    春节贴福字,什么情况下才要倒贴?

    A

    倒贴“福”的来历

    倒贴福的由来

    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这个故事与明朝的马皇后有关。明朝初立之时,为了剿灭“乱党”,对于刚打下城池的老百姓,朱元璋宁可错杀,也不愿放过。马皇后知道后,担心祸及无辜,下令全城老百姓在天明之前,都必须在自家门上倒贴“福”字。

    福字倒贴的传说和来历

    一年的过年期间,朱元璋到京城街头微服私访。他来到城南一处集市上,见不少人正围观议论一幅年画,他觉得年画背后的寓意是嘲笑马皇后的“大脚”。于是他差人前去查询年画为何人所作,并在没去参与和嬉笑的民众的门上贴一个“福”字。

    B

    对比两种结果,我觉得结果中的第个条目是冰冰所需要的内容,因此,输入关键字搜索出来的结果更确切。

  • 6、下课后,静静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下面是她找到的两本书的目录,请根据“目录”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目录

    一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

    二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4

    三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7

    第一章 思想的魅力:中国传统哲学/9

    第一节 天人合一/11

    第二节 阴阳变易/16

    ……

    第二章 道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19

    第一节 正心修身/29

    ……

    第五章 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歌赋/105

    ……

    第十章 多彩的绚烂:中

    国服饰、习俗/215

    第一节 千年衣裳/217

    第二节 多元色彩/223

    第三节 人文习俗/228

    第十一章 人化的自然:

    中国建筑、园林/233

    ……

    第十二章 惊世的匠心:

    中国器皿、雕刻/255

    ……

    《中国节日》目录

    一 春节简介………… 1

    二 春节的由来……⋯ 3

    三 春节的食俗……⋯ 5

    年夜饭……………7

    饺子………………9

    年糕 …………⋯ 10

    腊味 …………⋯ 12

    春饼 …………⋯ 15

    ……

    四 春节的习俗 …… 23

    扫尘 …………⋯ 23

    祭祖 …………⋯ 25

    贴春联 ………… 27

    贴窗花 ………… 28

    倒贴“福”…… 30

    年画 …………⋯ 32

    守岁 …………⋯ 35

    ……

    (1)、静静要查找倒贴“福”字的来历,如果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本书中找,可以从第页开始找;如果想在《中国节日》这本书中找相关信息,可以从第页开始找。
    (2)、静静如果只能借走一本书,她应该借《》。
  • 7、为了了解广告对生活的影响,阳阳到街上拍摄了一些广告牌的照片,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1)、请你依次修改广告牌上的三个错别字。(相同的字只写一个)

    错字

    改正

    (2)、阳阳把广告牌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同学们都来评论,请你也来发表一下观点吧。
  • 8、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上联是“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最恰当的下联是(    )
    A、凝神聚力,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B、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C、路见不平,武二爷醉打蒋门神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 9、北宋名臣吕蒙正,早年间生活贫寒。有一年除夕,他见家徒四壁,遂题一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副对联很巧妙:上联缺“一”(谐音“衣”);下联少“十”(谐音“”);横批有“南北”,没有“”。所以整副对联的意思是:

  • 10、下列关于形声字的形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B、有的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C、有的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D、我们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这一特点完全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 11、阳阳在为参加《中国书法大会》做准备,他查阅了汉字演变过程的相关资料。“阳”字的演变过程是(    )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 12、下列歇后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该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这道作业题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啊!连外省的人都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成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 13、将下列同音词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gōng kè】  为了____连接广州市、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通道——深中大桥在建设中的困难,广东交通集团等建设单位提前做了很多的____。

    【pí pa】 哥哥喜欢吃____,我喜欢弹____。

    A、功课    攻克    枇杷    琵琶 B、攻克    功课    琵琶    枇杷 C、攻克    功课    枇杷    琵琶 D、功课    攻克    琵琶    枇杷
  • 14、下图表示“酌”字的本义,下列句子中“酌”字的意思为本义的一项是(    )
     从酉,从勺,表示用勺舀酒。本义是斟酒,饮酒
    A、王老师说:“这件小事你酌情处理吧!以你的能力,完全没问题。” B、这家饭店以包办酒席为主,辅之以家常便酌,因此市民都爱到这里来用餐。 C、诗人李白独自饮酒时,写出了“独酌无相亲”的诗句。 D、做重大决定之前要反复斟酌,不能草率。
  • 15、根据语境,给句子中的三个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阳阳对与他一同进校门的同桌说:“老师说了,胸前除了校徽的,你怎么不听呢?”

    A.分类。    B.卡住,插住。    C.另外。    D.不要,不准。

  • 16、“月出惊山鸟”是一个字谜,谜底是(    )
    A、 B、 C、 D、
  • 17、从字形上看,“穰”字最有可能与(    )有关。
    A、地方 B、树木 C、说话 D、农作物
  • 18、下列选项中,与“篁”字的读音相同的字是(    )
    A、 B、 C、 D、
  • 19、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深藏着一个美丽而又远大的愿望!长大后当一名保卫人民的警察,或者当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希望妈妈烦心事少一点,希望奶奶身体健康;想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想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你的愿望是什么呢?请选择一个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愿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 20、文学类文本阅读。

    好战士张思德

    ①1933年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

    ②1936年,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后,开始过草地。

    ③茫茫的草地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到处是荒草,到处是泥潭、沼泽。由于缺衣少药,许多战友病倒了。张思德原本健壮的身体也一天天消瘦下去,但他仍坚持为伤病员背枪,在泥水没踝的荒草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④通信营一排的战士小李不幸陷入泥沼,拼命向上挣扎,眼里淌着泪痛苦地向战友们喊着:“救救我,快救救我!”一个战士伸手去拉,险些陷进去。眼看着泥沼从小李的大腿没到胸部,战友们很着急却束手无策这时,张思德着急地对班长杜泽洲说:“班长,我有办法,我趴在泥沼上,你踩在我身上,拉小李的左手,另外两人也像咱们一样拉他的右手,试试看。”说完,他便毫不犹豫地趴在泥沼上。杜泽洲不忍心踩在他身上,立在那儿没动。张思德着急地冲他喊道:“班长,快上啊,否则他会没命的!”看着张思德那急切的目光,杜泽洲抬起了脚……在另外两名战士的协助下,奄奄一息的小李终于得救了。

    ⑤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不少战士因饥饿长眠在草地上。

    ⑥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告诉其他人。

    ⑦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绿的,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一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栽倒在地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搪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批注:____

    ⑧张思德就是这样时刻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选自《中外和谐楷模100例》,有改动)

    【阅读链接】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1936年10月随部队到达陕北,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思德同志在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两次负伤,仍冲入敌阵,缴获两挺机枪;他执行烧炭任务,遇到炭窑塌方,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不幸牺牲,时年29岁。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语的意思。

    束手无策:

    (2)、短文主要讲述了长征过草地时张思德做的两件事:一件是 , 另一件是
    (3)、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找出短文中描写草地环境的语句,从这一环境描写可以体会到           

    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张思德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③读第⑦自然段,张思德参加“尝百草”活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梳理在下面方框里。从这部分描写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批注在段落旁的方框里。

    (4)、结合短文和阅读链接,完成下列练习。

    ①张思德作为一名“好战士”,“好”在哪里?写出理由。

    ②由张思德这样的英雄,你还想起了谁?他们又有怎样的英雄事迹?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

    (5)、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他(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请你联系短文或已学的文章,谈谈对于人的死“重于泰山”的理解。
上一页 615 616 617 618 6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