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中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⑵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⑶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A、孙悟空    诸葛亮    王熙凤 B、孙悟空    周瑜       薛宝钗 C、二郎神    诸葛亮    薛宝钗 D、二郎神    周瑜       王熙凤
  • 2、联系上下文,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为何) B、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推辞) C、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 , 跳出水外。(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D、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 , 遂有灵通之意。(既然)
  •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⑴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⑵一个个序齿排班 , 朝上礼拜。
    ⑶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
    A、旧时对顾客的尊称    按牙齿大小排列    齐全完整 B、客人中当官的         按牙齿大小排列    齐全完整 C、客人中当官的         按年龄大小排列    精致漂亮 D、旧时对顾客的尊称    按年龄大小排列    精致漂亮
  • 4、请你结合下面的语境选一选,“xún si”是 , “dù jì”是

    阳阳读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他xún si道:这是人太优秀了会遭到 dù jì的意思吧?

    A.寻思:想,考虑。

    B.徇私:不顾法纪,屈从私情。

    C.妒嫉:因为别人好而憎恨。

    D.妒忌:因别人胜过自己而心生怨恨。

  • 5、下列生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号         起         B、         湖        梁山 C、叭         嘛        豁 D、呵       列位      一气
  •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ú)         都(dū)      水(zài)      相(chéng) B、(wàn)        靠(yǐ)      跄(liàng)    骨(lèi) C、意(suì)        发(bìng)    刻(juān)     顽(liè) D、猴(mí)         气(huì)     忌(huì)      人(xí)
  • 8、读告示,看拼音,写字词。

    今有阳谷县的老乡wěi tuō我们的打虎英雄再次上gāng打虎。特敬告老乡:打虎英雄身材魁梧,手持双戒刀,十八般wǔ yì样样精通。烦请见到英雄者,为他提供几dié小菜、二三jīn熟牛肉,不要让英雄饿着肚子打虎。且英雄性格豪爽,偶尔会袒露xiōng táng , 请wù见怪。待到打虎后,还请老乡帮忙tuō虎下山。望知xī

  • 9、进入新时代,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更高要求。那么,从幼儿园到小学,从校内到校外,哪一位老师称得上你心目中新时代的“大先生”呢?请以“我心目中的‘大先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这位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特点。
  • 10、最后一课

    1941年,大半个中国被日寇侵占,唯有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的势力范围内,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沦陷了。

    ②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③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癯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④郑振铎拿起讲义夹,快步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屏着呼吸,满噙了眼泪。不幸的时候终于来临。近处忽地传来了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几辆卡车已进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时针指着10:30。

    ⑤现在下课   郑先生挺直了身体    做了立正的姿势    全体同学“唰”的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啜泣声。师生们的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火焰,一个一个握紧了拳头。

    (1)、给文中第⑤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读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再填空。

    这个句子把比作“孤岛”,“孤岛沦陷”的意思是 , 这个词语写出了

    (3)、文中一共写了四处流泪,照样子填一填,并体会情感。

    ①老校长→郑先生(热泪盈眶)→调皮的学生(满噙了眼泪)→几个女生

    ②这些眼泪都表达相同的感情:

    (4)、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师生们的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火焰,一个一个握紧了拳头。(问题:这是对师生们的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下列是对郑振铎先生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振铎先生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B、郑振铎先生讲最后一课时,沉着镇定,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只有坚定的决心。 C、郑振铎先生在即将和学生分别的时候热泪盈眶,显得有些儿女情长。
  • 1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一】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什么作用”的调查结果统计图。

    【材料三】

    下面是关于“通过何种渠道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统计图。

    (1)、从材料一可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利于发挥的作用。
    (2)、结合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被调查人群认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大的作用是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是了解了爱国人物及其事迹。

    ②南京市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③如果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游客成倍增加,势必会对历史文物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④“他人介绍”这种方式是人们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个重要渠道。

    (3)、“媒体宣传”也是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个渠道,请你帮某媒体为渡江战役纪念馆写一则宣传语。
  • 12、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①出塞:这首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深感列强的压迫与清政府的腐败。②徐锡麟:字伯荪,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1)、下列表述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C、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 D、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2)、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B、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C、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3)、下列诗句和战争有关的一项是(    )(多选)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E、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歌应唱大刀环”展现了战士高唱军歌胜利归来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B、“誓灭胡奴出玉关”交代此次出征的目的就在于消灭敌人。“誓灭”表现了出征的决心和信心。 C、“只解沙场为国死”是说战士们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为国拼杀,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D、末句总结全诗,讲为国牺牲既然是人生中最荣幸之事,那么关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
  •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1)、平平对弟弟说:“自古以来,爱国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情怀。”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是这样抒发戍边将士立志报国的决心的:“。”唐代诗人杜甫一家听闻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之后是这样直接表达喜悦之情的:“。”南宋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是这样表达失望但尚未绝望的心情的:“。”
    (2)、平平的哥哥要告别家人去参军了。请你尝试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写出他们在车站话别的情景。
    (3)、平平的妈妈平时开朗乐观,总喜欢微笑。可当平平的哥哥坐上车要离开的那一刻,她的表现就与平时不一样了。请发挥想象,写一写妈妈此时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 14、平平若想用横格书法作品纸抄写一首诗给哥哥,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标题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B、作者要写在较偏的位置。 C、每段开头要空两格,使段落分明。 D、字迹要匀称、工整。
  • 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边塞景象的一项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16、爱国主题古诗朗读会前夕,平平搜集了下列古诗,其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从军行》
  • 17、朗读课文可加深对课文的体会。下列朗读语气标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赞叹) B、“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愤怒) C、“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担心) D、“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无奈)
  • 18、平平复习时发现之前的一处批注有误,这一项是(    )
    A、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毛主席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B、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沃克医生对手术没有把握。 C、“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通过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出“我”内心的沉稳和淡定。 D、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通过神态、语言描写,说明病人态度坚定、意志顽强。
  • 19、下列四字词语的运用,平平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刚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地有说有笑。 B、面对场上的不利局面,他顶住压力,从容镇定地拿下了后三局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又一枚金牌。 C、在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他舍己为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D、作为一名会计,他矜持不苟、差之毫厘也不落账的工作作风为他赢得“铁算盘”的美誉。
  • 20、平平对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B、青春作伴好还乡(青年时期) C、却看妻子愁何在(回头看) D、孤城遥望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上一页 614 615 616 617 6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