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四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做作业一向马马虎虎 , 字迹潦草。 B、跳水训练实在太苦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愿为此乐此不疲 C、诸葛亮以他的神机妙算成为智慧的代表。 D、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李白的诗。
  • 2、下列古诗词中的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耕织(从事) B、山衔落日浸寒(水中的波纹) C、迟迟归(惊恐) D、五千仞岳上天(碰到)
  •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碗酒(用筛子筛) B、官司榜文(公告) C、拖男女(携带,带领) D、序齿排班(按年龄顺序)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gòng)    都(dū)    公(qǐng)    园胜地(yān) B、(pō)       万(rèn)    踌(zhù)     拖男女(qiè) C、(jié)      宝(chā)    恐(hè)      呵笑(he) D、(nǐ)       刻(juān)    澈(chéng)    踉跄跄(liàng)
  • 5、抄写句子,字距均匀,书写整齐、美观。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 6、生活中,我们听过或接触过许多有魅力的人,比如叔叔是“记忆大王”,因为他读完一本书,就能把所有的细节记住;我的老师是“侦探”,因为我和同学做了任何错事他都能发现;我的好朋友是“飞毛腿”,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些有魅力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突出他(她)的特点。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感情真挚。
  • 7、泥活

    ①“泥人冯”名叫冯兰瑞,是个花甲老人。只见他坐在厚重的桑木桌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旋(xuàn)一旋。武松左膝镇住老虎的花脊,倾全身之力向老虎身上压去;右手揪住老虎的耳朵,反手抡拳,那老虎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哇,一件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作品出来啦,这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可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他琢磨着,摇了摇头,片刻之间,似乎有所悟。他重新用手指拈起桌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筋脉。至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他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桌边站起。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从市场上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巴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着吃!今天头一次到集市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③“怎么个快法?”冯兰瑞问。

    ④“我把‘泥人冯’的招牌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了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爽朗地大声笑了起来。

    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桌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他按捺(nà)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的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到集市上去,我得把这个也带着。”

    ⑦“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爷!这‘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大忙?”冯大刚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领导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去送给他,说不定他能对咱网开一面,少收些摊位管理费!”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桌前,黯然失色地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①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②形容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而变了脸色。

    (2)、阅读第①自然段的句子,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哇,一件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作品出来啦,这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件作品还不够完美,需要继续挑出毛病。 B、“他琢磨着,摇了摇头,片刻之间,似乎有所悟。”冯兰瑞是在琢磨怎样能让作品在市场卖到好价钱。 C、通过“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筋脉”可知,冯兰瑞改进作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武松打虎”时的力量感。 D、“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中的笑容是冯兰瑞对自己作品满意的笑,是想到能在市场上卖出好价格时开心的笑。
    (3)、对“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理解有误的是(    )
    A、“一闪一闪的亮光”表现了冯兰瑞之前开心的心情。 B、这句话侧重说明冯兰瑞的眼睛十分明亮,像两盏烛光。 C、这句话通过对冯兰瑞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此时人物心理的变化。 D、“亮光熄灭了”是在暗示冯兰瑞听了孙子的话后失望的心情。
    (4)、结合学过的课文《刷子李》,推测文中称冯兰瑞老人为“泥人冯”的原因。
    (5)、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孙子冯大刚的反应?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写下你的理解。
    (6)、“泥人冯”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短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把你的理解写下来。(至少写出两点)
  • 8、袁隆平

    【材料一】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材料二】

    袁隆平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辞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材料三】

    袁隆平曾说,他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材料三:

    (2)、由材料一、材料二可知,袁隆平被誉为“”,获得过“”和“”。
    (3)、读材料三,画横线的部分是对袁隆平的描写,表现了袁隆平的品质。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禾下乘凉梦”的实质是
    (4)、请结合材料和对袁隆平的了解,为他写一段评语。
  • 9、王文正秉政

    王文正公秉政,寇准求为使相 , 公惊曰:A“将相之任何可求耶”寇憾之。已而除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寇入谢,曰:“非陛下知臣,得有此!”帝曰:B“此王旦荐也。”寇乃服。

    (有删改)

    【注释】①王文正:王旦。②使相:官称。③憾:怨恨。④除:授予。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安:       愧: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A句。
    (3)、本文故事的结果是“寇乃愧服”。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寇准“愧服”的原因。
    “愧”是因为 , “服”是因为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句A是对王文正的描写,表现了他是个的人。句B正面写皇帝的语言,从侧面烘托王文正的特点。因此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
  • 10、帮东东用表格梳理本单元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物。

    课 题

    作 者

    原 著

    主要人物

    徐光耀

    《小兵张嘎》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祥子

    《两茎灯草》

    吴敬梓

    《儒林外史》

  •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着被打败的日本人狼狈逃窜,陈真向周围的群众抱了一下拳,说:“各位都散了吧!”这样一位A平平整整却B手疾眼快、C精神抖擞的陈真,怎么能不让人喜欢呢?陈真让我们想到了灵活机智的小嘎子、刷墙时将一道道浆衔接得D.天衣无缝的刷子李,还有身材挺脱的样子……

    (1)、上面语段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平平整整 B、手疾眼快 C、精神抖擞 D、天衣无缝
    (2)、亮亮对文中句子进行批注,下列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A、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写出祥子对自己的身量非常自信。 B、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写出小嘎子想以智取胜。 C、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写出守门员非常尽责。 D、我正在看报,容容走来,她看看我手里的报纸,忽然噘起嘴,挺委屈地走了。——写出容容非常任性、爱耍脾气的特点。
    (3)、红红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和其他精彩句子进行分析,学习仿写。下列运用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一项是(    )
    A、李老师轻轻地翻开了手中的书,抑扬顿挫地读起课文来。 B、他没说话,对着老爷爷鞠了个躬,转身便跑开了。 C、陈真向周围的群众抱了一下拳,说:“各位都散了吧!” D、她牵住了我的手,眉飞色舞地为我讲起这园子的故事。
    (4)、下列红红仿写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瞪大了眼睛盯着我,那眼珠似乎要从眼眶里掉出来,吓得我不敢直视她。 B、弟弟噘起了嘴,皱着眉头,朝我大吼:“你又骗我!” C、何老师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D、杨明丝毫没有犹豫,像豹子一样向前冲去。
    (5)、与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B、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D、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6)、语段运用陈真战败日本人的典型事例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热爱祖国的英雄形象。下列不能表现“老师十分关爱学生”的事例是(    )
    A、刘老师幽默风趣,多才多艺,全班学生都十分喜欢他。 B、我因请假落了两节课,到校后,刘老师给我补了两节课。 C、一天放学后,朋朋的父母没来接他,刘老师送他回家。 D、刘老师鼓励自卑的文文发挥特长勇敢地参加绘画比赛。
  • 1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陈真有一手绝活儿,就是不会给对手反应的时间,闪电般的动作根本无法预测。大伙儿____早就听说陈真功夫了得,但一直半信半疑,这回总算可以亲眼瞧瞧。那个日本人打着挑战的名号暗中做着(    )的事,____想用武器对付手无寸铁的陈真,谁也想不到,陈真____在三分钟之内把日本人打趴下了。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然。    绝对。 B、独一无二的。    绝对。 C、断绝。    穷尽。 D、独一无二的。    极。
    (2)、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绝活儿 B、下绊子 C、兜圈儿 D、露馅儿
    (3)、给“然”字组词并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然    居然      竟然 B、虽然    当然    居然 C、果然    居然    虽然 D、虽然    居然    竟然
  • 13、【品悟英雄人物】阅读语段,完成练习,品悟人物形象。

    此时,陈真①shī fu放下了②bāo fu,挺直了腰杆,锐利的眼神透着神(圣  胜)不可③qīn fàn的威严,吓得前来挑衅的日本人直④fā shǎ,围观群众也住了。那日本人恼羞成怒,颧骨上的⑤bā hén显得格外狰狞,猛地紧手中的刀往陈真的⑥hóu  lóng砍去。只见陈真手疾眼快,伸出左手施夺刀,右手迅速穿到日本人的后背过他拿刀的手,左手捶击对方⑦wàn bù,“当”的一声,刀已落地。日本人(轰  哄)的一下倒在地上,摔了个仰面朝天。群众热烈鼓掌,就差没放⑧biān pào 庆祝了。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住(zhèn zhèng)        
    紧(niē liān)

    (zhà zà)        
    过(bān fǎn)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4)、语段中的陈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关于他的人物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段选用“陈真迎击日本人”这个典型事例表现出陈真的武艺高强、不容侵犯。 B、语段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陈真大义凛然、动作敏捷等特点,使其形象更鲜活。 C、语段描写群众的前后反应,直接写出陈真武艺高强、深受群众喜欢。 D、语段描写了日本人前后神态的变化,更加衬托出陈真的沉稳冷静、胸有成竹。
  • 1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大名著中一些精彩的故事情节。请仔细回忆你所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想想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请以“读《      》有感”为题,把它写下来吧。(不少于450字)
  • 15、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节选)

    ①行者名声大,魔王手段强。一个横举金箍棒,一个直挺火尖枪。吐雾遮三界,喷云照四方。一天杀气凶声吼,日月星辰不见光。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二人努力争强胜,只为唐僧拜法王。

    ②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降,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时间丢个破绽,哄那妖魔钻进来,一铁棒打倒,就没了我的功劳。”你看他抖擞精神,举着九齿钯,在空里,望妖精劈头就筑。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赶上!”

    ③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④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好火: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五辆车儿合五行,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⑤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有删改)

    (1)、选文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第四十一回,作者是明代的
    (2)、选文中的“行者”指 , “魔王”指。(填人物名称)
    (3)、根据下面的回目,梳理故事情节。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    )行者和八戒前去救师父,行者与魔王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

    (    )魔王变化成婴儿将唐僧掳进火云洞,行者得知此妖乃是牛魔王和罗刹女的儿子。

    (    )八戒加入战斗,魔王喷大火,八戒败走逃生,行者被三昧真火烧得看不见路。

    (    )魔王被观音菩萨收服,封为善财童子,唐僧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    )八戒被魔王变成的假观音菩萨擒入洞中,行者去南海请求观音菩萨帮忙。

    (4)、有人说猪八戒“很可爱”,有人却说他“很可恨”。请细读选文第②③自然段,结合画横线的句子,从两个方面说说人们为什么这么评价他。

    说八戒“很可爱”,是因为:;说八戒“很可恨”,是因为:

  • 16、真假李逵(节选)

    ①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看那人时,A.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的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你这厮是甚么人?哪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 , 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哪里抵挡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B.那汉在地下叫道:“爷爷!饶你孩儿性命!”李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没老爷名字!”那汉听闻惊呼道:“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名目,神鬼也怕,因此孩儿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李鬼,只在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糖,因此孩儿单题①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

    ②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C.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以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

    ③李鬼道:“孩儿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李鬼拜谢去了。李逵自笑道:“既然他是个孝顺的人,必去改业。我若杀了他,也不合天理。我也自去休。”

    (有删改)

    【注释】①单题:只说起。

    (1)、选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请试着将情节补充完整。
    (2)、本学期我们学了好几种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猜测第①自然段加点词语“名目”的意思的?将方法和词语意思写在横线上。

    方法:     词语意思:

    (3)、选文中有A、B、C三处画横线的句子。请你任选一句,分析这句话从哪些角度对人物进行了刻画,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我选择第句,这句话

    (4)、有人评价李逵“是一个莽夫,却让人讨厌不起来”。你赞同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7、课文综合回顾。
    (1)、结合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景阳冈》一文记叙了武松在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酒家的劝告,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在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最后一步步挨下冈的故事。 B、《草船借箭》一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故事的。 C、《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描述了他们取风筝、放风筝时的言行举止。 D、《猴王出世》主要讲了石猴从仙石中诞生后,怎样生存、玩耍,以及怎样发现水帘洞的故事。
    (2)、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经典的名著人物:有的周瑜,有的美猴王,还有的贾宝玉。
    (3)、结合图片补全诗句,并回答问题。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诗中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前  后)两句。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2)、探春笑着对宝玉说:“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改为转述句)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声音很大。(改为夸张句)
  • 19、下面是同学们交流的阅读名著的方法,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阳阳:联想看过的影视剧《大闹天宫》和《西游记》,对我们阅读《西游记》原著很有帮助。 B、林林:我不理解《三国演义》中的某些情节时,会找一些《百家讲坛》的讲解视频来看。 C、芳芳:读《红楼梦》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我就直接跳到下一回。 D、峰峰:读《水浒传》时,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 20、对下列语句所描写的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三国演义》

    ②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水浒传》

    ③“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西游记》

    A、诸葛亮——足智多谋    武松——胆大心细    唐僧——充满正义 B、鲁肃——聪明机智    鲁智深——胆小    沙僧——胆小怕事 C、诸葛亮——神机妙算    武松——爱面子    八戒——好吃懒做 D、曹操——生性多疑    武松——有勇无谋    孙悟空——本领高强
上一页 613 614 615 616 6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