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我很后悔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 也许他还太小了,所以不能理解母亲的教诲。 B、牛郎总是把干草筛干净了再给老牛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牛已经很衰老了。 C、海风吹来,浪花撞击在礁石上。 看见大家都不相信自己,海力布十分焦急。 D、我在商场买了个新相框。 牛郎把孩子放在筐里。
-
2、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23分)
牛郎小时候diē____娘就死了,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想独占家产的哥sǎo____把他看成眼中钉,只分给他一liàng____破车和一头牛。牛郎不xī han____其他物品,带着他zhēn____贵的家产——老牛离开了家。牛郎与老牛xiāng yī wéi mìng____,他无微不至地照料老牛。天上的仙女liū____到人间玩耍,织女因想多玩一会儿,被落在了后边,机缘巧合,成了牛郎的qī____子。他们jié hūn____后发shì____要幸福地生活一bèi____子。王母娘娘得知后鼻子都气歪了 , 她想方设法拆散他们,最终他们只能隔河相望,每年相会一次。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字词。(2)、根据“落”字的释义可知,它在语段中的读音是 , 意思是(填序号)。(3)、语段中比喻心目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的三字词语是 , 和它意思相近的三字词语是 , 我知道类似这样的词语还有、。(4)、下列词语中与画横线词语“成家立业”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A、损兵折将 B、捕风捉影 C、亭台楼阁 D、斩钉截铁(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俗语可以用四字词语“”来代替。(6)、下列和航天有关的命名中,与这个故事相关联的一项是( )A、“玉兔号”月球车 B、“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 C、“揽月”着陆器 D、“鹊桥”中继卫星(7)、这个故事让我认识了许多人物,如的牛郎、的织女和的王母娘娘。看完故事简介,我不由得想起了林杰的诗句“ , ”。(8)、读了很多民间故事后,亮亮写下了自己的体会,请你帮他补充完整。阅读民间故事受益无穷: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开阔视野;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 , 又能够。
-
3、“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国之魂也,唯有发扬国魂,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进步。如今,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后,科技方面会有什么进步呢?家乡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首先,列一个提纲,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然后根据提纲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心中的“中国梦”。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⑧这是我的誓言!
⑨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有删改)
(1)、朗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用( )的语气,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A、焦急、忧虑 B、悲伤、愤慨 C、沉重、伤感(2)、联系短文内容可知,作者离开祖国是为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这句话用来比喻 , 形象地写出了 , 与前文中描写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4)、下列对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觉得自己身处这样的大时代,不但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显了他的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D、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极度矛盾的心理。(5)、“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全文共出现三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钢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 , 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材料二】
逃出大英博物馆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一部网络短剧,自上线以来便备受关注。剧中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在一名中国记者的帮助下重回祖国的故事。化身少女的“小玉壶”身着汉服、环佩叮当,刚出场便反复强调自己的全名——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这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被掠夺的中国文物仅被标记为一串串冰冷的编号。其实“小玉壶”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王昌龄笔下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骆宾王诗中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小玉壶”强调的不仅是自己的全名,更是中华流失文物的身份和价值。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侵略者的疵狂掠夺、清末民国时期盗墓贼的盗掘销赃以及清皇室的私卖,“小玉壶”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被迫离开祖国,陆续被大英博物馆蛮横占有。它们只是被任意堆放在狭小的空间里。大英博物馆甚至多次发生文物丢失事件。背井离乡180多年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大英博物馆日日夜夜思念着祖国。这次“小玉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回家”,为大英博物馆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带信。
【材料三】
数说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文物
(1)、材料中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上自”“下至”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品种丰富。
②从“大火连烧三天”中可以感受到这把大火燃烧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
③“180多年”说明了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滞留时间之久,已与当地人们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2)、“背井离乡”在词典中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联系上下文,“背井离乡”在材料中的意思是。(3)、《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网上引发热议,请你参与讨论。①对“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逃”字,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网友1:好看!点赞!不过题目为什么叫“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个“逃”用得恰当吗?听起来感觉怪怪的。
网友2:“逃”在字典里有“逃跑,逃走”的意思……
网友3:“小玉壶”回自己的祖国,怎么能叫“逃”呢……
②有人在评论区发布了材料三并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想法。
(4)、本单元要求“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请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国山河梦山河梦
富强梦
强军梦
人才梦
◎《示儿》
◎《题临安邸》
◎《少年中国说》 ◎《说希望》
◎《小岛》
◎《乐为祖国守天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①学习“山河梦”的内容时,应该结合的资料是
A.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B.南宋统治者忘了国仇家恨,不思收复山河。
C.帝国主义列强人侵,国家内忧外患。
D.陈旧腐朽的社会制度压制了优秀人才。
②朗诵“山河梦”和“富强梦”的内容时,表达的情感分别是和。
A.壮志豪情 B.牵肠挂肚 C.沉郁悲愤 D.心旷神怡
③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才梦”的相关故事,你会为“人才梦”推荐哪位杰出人物呢?将名字补充在表格中,并在下面的横线上简要介绍他的事迹。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 其道大光。 , 。”这两句话分别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和。(2)、诗歌的题目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示儿》的题目点明了 , 《题临安邸》的题目点明了 , 《已亥杂诗》的题目点明了。(3)、“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某一个字为主题字,所
说的诗句中,必须含有这个字。以“风”字为主题字,诗人林升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 。”诗人龚自珍表达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沉闷局面的痛心疾首:“ , 。”我还能写出两句:“ , 。”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改为双重否定句)(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照样子,仿写句子)
漫步内,有如 , 饱览着;流连其间,仿佛。
-
8、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慷慨激昂地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B、《小岛》一文中将军的军礼表现出将军对战士们的无限感激和敬意。 C、《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D、竖向书写《示儿》时,应按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落款应在右下角。
-
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已成功实现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 B、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文化、卫生、艺术,教育等有了很大发展。 D、神农发现麦子、稻、谷子、大豆能充饥,便教大家种植。
-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 B、山外青山/楼外楼 C、我劝天公/重抖擞 D、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
11、在“新能源汽车‘出海’爆火,xiāo量节节攀升”这句话中,“xiāo”对应的汉字应是( )A、销:卖出(货物)。 B、消:散失,不复存在。 C、硝:矿物名。 D、削: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
-
1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A.政通人和 内忧外患 流离失所 丰衣足食
B.哀鸿遍野 安居乐业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
(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面对的祖国,面对的人民,他(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英勇战斗。如今的中国, , 老百姓过着的日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李大钊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①从A组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
②语段括号中的两个词语都形容在工作、事业等方面的用心,但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语段中用哪个词语更合适?选出,并用另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2)、从B组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①上联:鸡司晨风调雨顺 下联:犬守夜
②《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鸣嗽嗷”。由此我想到了词语“”。
-
13、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空间站已然成为全球瞩目的科研diàn táng。2025年伊始,机器人“小航”正式亮相,它与航天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了多项shì yàn任务。zòng lǎn中国航天发展史,从“东方红一号”到如今的“神舟二十号”,无数默默fèng xiàn的科技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bù kě gū liang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bù lǔ不停,将带领我们探索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
14、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中国海军舰艇(tǐng tǐn)航行在这片辽阔的海域(yù rù)。(2)、秦始皇陵(líng lín)规模宏(xióng hóng)大,气势雄伟。(3)、美哉(zā zhāi) , 那玲珑剔(tī tì)透的亭台楼阁,令人流连忘返!
-
15、读下面的提示,畅想祖国之未来,绘就“美好乡村”图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曾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你的脑海中,未来的乡村会是怎样的呢?大胆想象,写一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
16、活动期间,学校组织同学们来到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读下面的文章,重温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卢沟桥的沉思(节选)
很久以来,我对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充满了向往。这是因为“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卢沟桥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更是因为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勾起人们的回忆和沉思,穿越80多年的时空,那卢沟桥畔的枪声依然清脆,让人惊醒。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84周年前夕,我如愿以偿,来到卢沟桥。
我来,是为追寻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的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史迹。
桥狮印证历史沧桑,日寇侵华丧心病狂。卢沟桥上被留存的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积满了雨水的旧条石,把我带进了尘封已久的历史回忆。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畔静谥的夜色中,侵华日军悍然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
细雨绵绵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路,我走过卢沟桥,来到宛平古城中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静默在历史图片、实物、景观、油画、雕塑前,那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烽火弥漫的岁月,仿佛重现眼前。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在日军暴行展厅,讲解员讲述着“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一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即便用“惨绝人寰”“罄竹难书”“罪恶滔天”这样的字眼,也难以准确描述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犹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遮,悲观气氛笼罩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凝视当年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通电,我明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才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他们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有删改)
(1)、作者对卢沟桥充满向往的原因有(多选)( )A、“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B、卢沟桥的景色非常优美。 C、卢沟桥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D、卢沟桥被写人了《马可·波罗游记》中。(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语句的意思。①“钢铁长城”指的是。
②“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指的是。
(3)、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一起追寻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史迹吧。(4)、读完文章,我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有对日本侵略者的 , 有对中国共产党的 , 有对热烈响应的全国军民的。(5)、从卢沟桥回来后,点点的心情很沉重,于是她写了一篇文章投给学校的广播站。下列最有可能是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A、《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B、《今天,我们奋斗的起点》 C、《让文明礼仪常伴你我》 D、《沿着先辈的足迹,承载时代的梦想》(6)、卢沟桥能够让我们陷入沉思,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带着沉重历史印迹的地方。今年2月份,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冬会。亮亮利用观赛的间隙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参观结束后,他在留言簿上写下:“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读下面的资料链接,想想如果你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你会写下什么留言。【资料链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览分为六大部分:日本细菌战、七三一部队一日本细菌战的大本营、人体实验、细菌武器研制、实施细菌战、毁证与审判,立体式展示了日本细菌战国家犯罪和反人类暴行的史实。
-
17、下面是点点为专刊的“国之重器”栏目搜集的一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之重器”指的是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尖端装备。
【材料一】
国之重器
2024年,我国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国之重器”。
“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入选“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梦想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深中通道”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创下了10项“世界之最”,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
【材料二】
三航母时代
辽宁舰:2012年9月25日首艘航母入列
山东舰: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入列
福建舰:2024年5月1日首艘弹射型航母首次海试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的飞跃性增强。首先,航母的优势在于长线控制海上争端,解决远洋作战的问题。其次,中国以后可以常态化应对海上的突发事件,保持常规365天不间断的海上执勤。从辽宁舰的改造,到山东舰的全新制造,再到福建舰的加入,中国海军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卓越的智慧,构建起了强大的海上防线。再次,三艘航母齐聚,不仅是军事实力的直观展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坚定意志的有力彰显,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捍卫海权、走向深蓝的决心。
【材料三】
“国之重器”命名的浪漫
AG600代号“鲲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将其命名为“鲲龙”,寓意着“鲲鹏展翅,蛟龙入海”。“鲲鹏”与“蛟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它水陆两栖的特性,也蕴含着航空人对它的期冀与祝福。
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时,便以这
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群为它命名。
《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太上老君炼丹炉的淬炼后,具备了“火眼金晴”的技能。我国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取“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寄托了科学家希望它能够像孙悟空的火眼金晴一样,精准捕捉太空中暗物质踪迹的愿景。
(1)、材料一介绍三大“国之重器”时,都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2)、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了开启“三航母时代”的益处在于:长线控制海上争端、和。(3)、下面是点点阅读时提出的问题,其中最符合材料三主题的一项是( )A、“鲲鹏”与“蛟龙”分别出自哪里? B、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C、为什么用“鲲龙”“北斗”“悟空”给国之重器命名? D、孙悟空经过炼丹炉的淬炼后,具备了什么技能?(4)、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嫦娥六号”“梦想号”和“深中通道”分别代表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和中国速度。
②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都是国产航母。
③北斗星在传统文化中是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群。
(5)、结合材料,说说你对“‘国之重器’命名的浪漫”中“浪漫”一词的理解。 -
18、参加诗文朗诵会,只有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朗诵时才能触动人心。
诗中有愤怒,林升用“ , ”讽刺了被淫靡之风熏得只知寻欢作乐的权贵。诗中有抱负,龚自珍的“ , ”表达了对人才涌现、改革大潮到来的渴望。诗中有期待,陆游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他寄希望于后代:“ , 。”文中有壮志豪情,梁启超用“美哉,我少年中国,”直抒胸臆地赞颂了少年中国。文中有痛惜之情,王英琦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通过描写圆明园和它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激发了人们 ,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19、【借助他人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这是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雨果的意思是。
-
20、【借助影视作品】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后,表达了各自的看法。下列看法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坏圆明园的侵略者必将臭名远扬! B、英法联军为了抢夺圆明园内的珍宝呕心沥血。 C、英法联军的暴行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D、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我痛恨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