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是资料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父亲是李大钊(zhāo),我总爱问他许多幼堆可笑的问题,谁知这一次他竟含糊地回答了我。 B、啪,啪……响起了几声尖锐的枪声,我啾了眼父亲,紧跟着他暂(zhàn)时躲在小屋里。 C、军阀(fá)张作霖派人来搜查,残暴的匪徒像一群磨鬼似的,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D、受过刑的阎振三否认认识父亲,便衣侦(zhēn)探冷笑着哼了一声,依旧对父亲搜身。
-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检验读书成果。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下面的小标题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是。(填写序号)(课后1题变式)
①流落荒岛 ②建房定居 ③驯养培育 ④救“星期五” ⑤回到英国(2)、阅读语段,简述鲁滨逊在没有工具的前提下所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图书内容说说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课后2题变式) -
3、请结合语境,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当困难与挫折如风暴般(侵袭 倾覆)而来,我们的(处境 困境)可能会变得十分艰难,仿佛一艘在波涛中摇晃的小船,随时都有(侵袭 倾覆)的危险。但我们要学会自我宽慰,就像鲁滨逊在(处境 困境)中调整心态,勇敢面对一样。
-
4、请根据字义提示,写出正确的汉字,并进行识记。
qī凉(与寒冷有关) 恐jù(指一种心情)
发 méi(多与阴雨潮湿有关) tī除(用刀去除杂质)
击bì(多指中弹死亡) dǐ抗(用手挡住)
-
5、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木制工具
铁制工具
形近字
①木筏(fá)
②栅(zhà)栏
③铁锨(xiān)
④铁撬(qiāo)棒
⑤书籍(jiè)
⑥狼藉(jí)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⑤ -
6、甜甜给你分享了她收到的两枚书签:(课后2题变式)
书签1: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朱自清《匆匆》
书签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朱自清《匆匆》
书签1和书签2通过使用连续问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样写的好处是。
-
7、下面是奇奇制作的书签,请你选出其中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A、美好的日子虽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仍应珍惜当下。(指已经过去的不能再现) B、回首逝去的光阴,我不禁涔涔冒汗,懊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形容胀痛或烦闷) C、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们,要把握住每个瞬间,让生命更加丰盈。(指门户众多) D、时间就像手中的游丝 , 看似轻盈却难以紧握。(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
8、请你完善下面的三枚书签,并将其分享给同学们。
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 nuò yì____。我忍不住轻声____:那些逝去的日子可曾停留过片刻?
岁月的流逝如同微风拂面,让人几乎____不到,只在心底留下深深的回忆。
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 zhēng róng____了。我试图寻找曾经的记忆,却发现它们早已模糊不清,令人感到____迷茫。
(1)、请结合语境和拼音,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2)、请分别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在书签中的横线上。
叹息 呻吟 觉察 洞察 空虚 空洞 -
9、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字,解决书签制作的生字问题。(1)、我们虽是赤(裸 课)地来到这世界的,但仍可以让这一生充实而有意义。(2)、时间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者,在岁月的长廊里不停地(徘 排)徊。
-
10、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解决书签制作的字音问题。(1)、时间躲藏(cáng zàng)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引导我们寻找欢乐的宝藏(cáng zàng)。(2)、许多人把自己禁(jìn jīn)锢在过往的沉重回忆中,却不知岁月匆匆,禁(jìn jīn)不起过多犹豫。
-
11、下面是你写的一篇介绍家乡春节的文章,请修改、润色,以便在展览墙上以“介绍家乡春节文化”为主题的展板上展出。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热情 激情)洋溢,忙碌地准备着过年所需的一切。集市上人头攒动 , 售卖春联与福字的滩位前____,售卖窗花的小店中____,售卖烟花爆竹的区域里____,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扳卖声。新春伊始,处处都是(推陈出新 万象更新)的景象。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那灯光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在泛着眼,将街道装点得(独树一帜 独出心裁)。此外,还会有“抬花骄”等民俗表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看着这一切,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共庆这团圆美满的时刻。
(1)、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分别找出来,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2)、请结合语境,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3)、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全与加点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语文园地知识点) -
12、请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展览墙上张贴的春节风俗顺口溜进行排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课后1题变式)
①过小年,祭灶王;鞭炮响,抹蜜糖。 ②香浓一碗粥,酸甜一瓣蒜,美味过大年。
③放个鞭炮又开张,生意多多财神到。 ④初一起个早,祝你过年好。
⑤大红对联年夜饭,灯火通明熬一宿。 ⑥黑芝麻,白糯米,趣彩灯,真热闹。
②→→→→→
-
13、根据拼音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以分辨展览墙上介绍语中的形近字。(1)、根据拼音补充词语。
云xiāo 风zheng 祝hè
通xiāo zhēng眼 jià车
(2)、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大家并不像往常一样早早休息,灯火亮着。(3)、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 , 像一幅美丽的画卷。(4)、新年的钟声敲响,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相互 , 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
14、请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以便阅读社区派发的“风俗手册”( )A、初旬(xún) 荔(lì)枝 菱(lín)角 B、薏(yì)仁 掺(chān)和 白云观(guān) C、火炽(zhì) 榛(zhēn)子 翡(fěi)翠 D、娴(xián)熟 正(zhēng)月 蜜饯(jiàn)
-
15、老师在黑板上预留了一块板面,在上面画了一棵“理想之树”,邀请大家在彩色纸上书写自己的理想,并将其作为“树叶”粘贴在“树”上。
理想是什么?在民族英雄眼里,理想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革命先烈眼里,理想是“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奋斗终身”;在时代楷模眼里,理想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无私奉献”。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但不变的,是那一颗不懈奋斗的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我的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6、下面是你为展现民族精神找的现代文素材,请大家交流讨论。
战士和祖国
魏 巍
①当志愿军拿着劣势武器的时候,为甚么敌人凶残的炮火、飞机吓不倒他们,并且表现了人类最大的勇敢、最强的战力?英雄们的心灵深处,到底是怀藏着甚么奇异的东西呢?
②一次,我到一个班里去开一个座谈会。会议结束了,战士们还不愿意散。一个战士打量了我一下,问:“同志,你是从北京来的吗?”
③“是呀。”
④这时,年轻的战士们,越发显得愉快活泼起来,问这问那。有人问起天安门,有人问故乡的土地改革,有人问学生的参军。
⑤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团政治委员。他点点头,说整个部队差不多全是这样,并给我讲了一段故事。
⑥某团有一个班长,名叫姜世福,处处坚持真理,刚强得很。在这次战斗中间,他打死了许多敌人,自己也负了重伤。此时,这位战士的脸色和平时一样,不过当他看同志们的时候,眼睛里含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卫生员赶过来给他包扎伤口,他摇摇头,声音很低地说:“同志们,我不能跟你们作伴了。”
⑦同志们凑近他的脸,说:“老姜,你还要留下甚么话吧?”
⑧他摇摇头,握住离他最近的一只手,说:“只要祖国人民、朝鲜人民得到幸福,我就……”
⑨说着,他的脸上流出一丝恬然的微笑,眼睛从容地慢慢地合上了……
⑩当政治委员说完这段故事之后,他严肃地沉思着说:“二次战役,我团在连战几昼夜之后,又受命迂回敌人,要一气赶一百四十里路。走了九十多里,部队就又困又饿拖不动了。有的困得前仰后合地向前走;有的脚上打满了泡,摇摇晃晃地走;还有一个营,坐下休息了。可是我们的团长呢,他年纪那么大了,当他看到一个营停下了,他就喘吁吁地,很吃力地赶上去责备那个营长;随后,站在那里,提高声音,对大家说:
⑪“‘不要忘记,我们是从甚么地方来的!——我们是从鸭绿江北面来的!’说着,他又用手指了指北方,非常严峻地问:‘同志们,鸭绿江北岸是甚么地方?’
⑫“‘是祖国!’队伍回答。
⑬“‘是啊,是祖国。’团长用深沉的语调重复着,又问,‘那么一百四十里路,我们走了九十里就休息了,把敌人放跑,我们对得起祖国吗?……’”
⑭祖国,祖国,你在战士们的心灵上,是有着多么大的力量啊!你不仅仅是挂在战士们的嘴边,你是在战士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和开花了。
(1)、第②段中,战士们在座谈会结束后仍然“不愿意散”的原因是( )A、战士们关心回到家乡的发展 B、战士们关心关于北京的情况 C、战士们关心最新的国家政策 D、战士们关心祖国大地的一切(2)、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文本内容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在这次战斗中间,他打死了许多敌人,自己也负了重伤……①他摇摇头,握住离他最近的一只手,②说:“只要祖国人民、朝鲜人民得到幸福,我就……”③说着,他的脸上流出一丝恬然的微笑,眼睛从容地慢慢地合上了……
①
②
③
④
“‘是祖国!’队伍回答。‘是啊,是祖国。’团长用深沉的语调重复着,又问,‘那么一百四十里路,我们走了九十里就休息了,把敌人放跑,我们对得起祖国吗?……’”
语言描写
⑤
(3)、请结合政治委员给“我”讲的两个故事,说说战士们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4)、选文以“战士和祖国”为题,有什么好处? -
17、下面是你为展现民族精神找的诗歌素材。
寒 菊
【宋】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②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1)、小组成员就这首诗歌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景起笔,写百花已尽、万木凋零之时,菊花却独开于凌寒之中,不与百花为伍。 B、诗歌第二句写菊花独立于篱笆边,意趣无穷,此“趣”是菊花傲睨风霜的自然之趣。 C、诗歌第三句化用“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两句,增强了诗句的情感。 D、诗歌后两句写菊花怒放后,花瓣挺立枝头直至枯萎的特性,突出其与环境的格格不入。(2)、讨论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所塑造的“寒菊”形象可以用来形容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你觉得可以吗?说说你的理解。 -
18、请你回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将其作为黑板报的备用资料。(1)、沉潜于古诗词之中,便能体会到古人跨越时空的精神风貌与宏伟抱负。如李贺《马诗》中“ , ”两句,寄托了他渴望能像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宏图、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于谦《石灰吟》中“ , ”两句,是他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又如郑燮《竹石》中“ , ”两句,是他借竹子的坚韧刚劲来表明自身的刚正不阿。(2)、回溯近现代的历史长河,那些民族精神仍熠熠生辉。《十六年前的回忆》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李大钊、的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刻画了革命战士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的光辉形象;《为人民服务》通过论证、、、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我们应继承与发扬这些民族精神。
-
19、你打算在黑板报中写一副对联赞美革命先辈,但只找到了上联,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词语组成下联。
词语: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先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
20、你发现了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来突出革命先烈精神品质的句子,请进行仿写。
例句: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