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湿润的东风走过huāng yě , 在竹林中吹着kǒu dí。(2)、树枝在林中hù xiāng碰触着,绿叶在kuáng fēng里簌簌地响。(3)、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jí jí máng máng吗?(4)、我自然néng gòu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shuāng bì来。
-
2、课外阅读
勤学好问的伽(jiā)利略
①伽利略上学时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②有一次上课,天文学教授讲道:“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③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④“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宇宙中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吗?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问道。
⑤“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教授搬出了理论依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⑥伽利略继续说:“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相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教授被问倒了。
⑦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坚持不懈、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jiàng)。
(1)、下面加点词语很有新鲜感,请你结合图框提示内容,说出它们的意思。可以结合成语本身的意思和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伽利略上学时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②他坚持不懈、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2)、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伽利略遇到问题敢于发问,你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请说一说。(4)、结合《不懂就要问》并阅读本文,请你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A、两篇文章都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老师的内容,所以老师的要求可以不做。 B、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课过程可以随时打断,提出自己的想法。 C、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礼貌问出。 D、有成就的人都是因为课上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我们也要这样做。(5)、文章结尾写道:“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请你说一说“这样”指的是什么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
3、课内阅读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壮着胆子”说明孙中山当时内心很 , 但他还是勇敢地提出了问题。(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句中应重读的词语是:。(3)、找出表现孙中山聪明、学业突出的句子。(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5)、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样做的?他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
4、根据意思写成语。(1)、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2)、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
5、照样子,写词语。
摆摆手(AAB式)
一字不漏(“一~不~”式)
摇头晃脑(含身体部位的词语)
-
6、判断题,读句子,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孙中山害怕挨打,对于不懂的问题,得想好多天才问。(2)、孙中山认为学习就是要边学边问,不懂就要马上问老师或家长。(3)、孙中山具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
7、把下面的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私塾 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戒尺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照例 (说话)声音严厉地。 霎时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厉声 极短时间。 -
8、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相同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背诵(shòng) 段落(duàn) B、戒尺(jiè) 照例(liè) C、挨打(āi) 炼习(liàn) D、厉声(lì) 清楚(chǔ)
-
10、暑假里发生的事情特别多,你觉得别人会对哪些事比较感兴趣呢?(多选)( )A、第一次去夏令营 B、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养小兔子 C、在家里做暑假作业 D、做志愿者帮助别人 E、跟妈妈学做蛋糕 F、和父母去外地旅游
-
11、问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名言没有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B、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
12、《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A、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遇到困难。 B、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大胆向老师提问,不怕被批评,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解答。 C、孙中山在私塾读书时,面对暴力、可怕的老师,他挺起胸膛顶嘴。
-
13、读拼音,写词语。
jú huā
pái liè
guī zé
shì xiàn
cháo shī
zhòng rén
yǎn zòu
hū rán
-
14、秋之阅读,回答问题
秋,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轰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给加点的字注音。好似 嬉戏 霎时 涨红
(2)、第4自然段运用了和修辞手法。(3)、写出文中的一处拟人句。(4)、这篇短文描写了处秋天的美景,分别是、、、。 -
15、请根据要求,将下列句子转换为不同的句式:(1)、原句:茂密的枝叶挡住了行人的视线。
被字句:
把字句:
(2)、原句:树叶飘落下来。扩句:
-
16、根据秋天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字填空:
汉 汗(1)、农民在秋日田间的付出辛勤的水。(2)、我们的民族是族。(3)、字记录下秋天的美景。(4)、秋日劳作后会出。 -
17、根据秋天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字填空:
A.辽阔 B.宽广 C.广阔(1)、他待人和善,胸怀。(2)、的田野上,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3)、走进这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
18、根据秋天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
A.辽阔 B.宽阔 C.广阔(1)、他待人和善,胸怀。(2)、的田野上,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3)、走进这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
19、为下列空白处填入合适的量词,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一大雁——秋风中向南迁徙的大雁
一大树——秋风中摇曳的大树
一汗水——农民在秋日田间的辛勤汗水
一叶子——秋风中飘落的叶子
一小花——秋风中坚强绽放的小花
一谷粒——稻田里饱满的谷粒
一秋风——带来凉爽的秋风
一蟋蟀——在秋夜中歌唱的蟋蟀
-
20、秋声之选,读音辨析
手臂(bì bèi) 蟋蟀(shuài suài) 叮咛( nínɡ nín)
绽开(zàn zhàn) 匆匆(cōnɡ wù) 客厅(tīnɡ tīn)
吟唱(yí n yí ng) 掠过(luè lüè) 振动(zhèn zh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