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将军说:“我就在晚饭后来看。”(改为转述句)
    (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 2、把下面的俗语和相应的成语连起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

    前怕狼后怕虎

    盼星星盼月亮

    打开天窗说亮话

    鼻子都气歪了

    望眼欲穿

    直言不讳

    气急败坏

    饮水思源

    畏首畏尾

  • 3、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1)、

     

     

     

    安居  

    (2)、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后成了好朋友,保卫赵国。
    (3)、在歌友大赛中,业余的歌手竟然击败了多数职业选手,真叫人
  • 4、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哥哥严于律己,没有任何不良____。

    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小诗不但构思____,而且立意新颖,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A、爱好   精巧 B、嗜好  精致 C、爱好   精致 D、嗜好   精巧
  • 5、下面故事不属于民间故事的是(   )。
    A、《八仙过海》 B、《田螺姑娘》 C、《完璧归赵》 D、《列那狐的故事》
  • 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完成练习。
    “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履”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鞋;②踩,走;③脚步;④履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履”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⑴天戴其苍,地其黄。
    ⑵作为合同的签署方,我们必须约并按时交付产品。
    ⑶今天是大年夜,不少人步匆匆,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 7、读拼音,写词语。
    (1)、这场zāi nàn使我们的村庄面目全非, sǔn shī惨重。
    (2)、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学会勇敢地jùjué , 不能dǎn qiè
    (3)、游隼fǔ chōng的速度比陆地上的奔跑 guàn jūn猎豹快多了。
  • 8、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pǐng)    宽(chuò) B、(màn)    半(mǔ) C、落(suāi)    言(huǎng) D、(chéng)    礼(hūn)
  • 9、请选择一位你熟悉的老师,想一想他(她)有什么突出的特点,选择一两件能突出他(她)特点的事情写一写。提示: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书写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字。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包公铡了不认发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便把他削职为民。就算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      商议一阵。最后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②包公被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离京回老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在后面盯梢。

    ③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来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的瓜藤上西瓜长得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和包兴大口地吃了起来。两个鬼鬼祟祟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④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说:“吃瓜给钱,那还有啥说的。”

    ⑤傍晚,包公住到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米饭里掺了不少未脱壳的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往外挑。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⑥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也没有浪费。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 ____也挑不出,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⑦两个太监跟了一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就是没法给包公安个罪名,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京复命。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都说: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1)、文中画线的俗语分别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替换?选一选,填入文中横线内。(填序号)
    A、面面相觑 B、吹毛求疵 C、窃窃私语
    (2)、快速阅读短文,简要概括短文内容。
    (3)、带着“太监打算给包公安哪几项罪名”这个问题快速阅读短文第③~⑥段,完成下面表格。

    罪名

    地点

    包公的做法

    太监的表现

    偷西瓜吃

    镇上客栈

    大眼瞪小眼

    (4)、从这个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包公具有的美好品质。
    (5)、两个太监回京之后会如何复命呢?请发挥想象把这个简略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 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实施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生灵横遭杀戮,扬子江水血浪翻滚。六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昔日繁华化为灰烬。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祭文(节选)

    梁折,百镇荡平 , 千乡闻哭 , 遍地哀鸣。

    刀亡枪杀,不论军民,奸淫掳掠,丧尽良心。

    朗朗书声,为之顿绝,哀哀母号,泪有血痕。

    夫妻骤离,邻家同死,妇孺无别,老幼无分。

    【材料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的和平大钟,其钟架的设计一气呵成。钟架上的三根黑色三棱柱代表数字“3”,五个褐红色的圆圈意为5个“0”,中间悬挂大钟的梁设计成一个倒下的“人”字形,整个钟架设计寓意为南京大屠杀中倒下的30多万遇难同胞。

    (1)、下面对三则材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真实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的历史事件。 B、材料二从侵华日军的残暴行为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两个角度描写了南京遭受浩劫的情景。 C、材料三介绍了和平大钟的建造背景及具体建造时间。 D、这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① “六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昔日繁华化为灰烬”中的“六朝古都”指北京。

    ② “夫妻骤离,邻家同死,妇孺无别,老幼无分”这段祭文强调的是大屠杀中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被残害,这是何等残酷!

    ③悬挂大钟的梁设计成一个倒下的“人”字形,旨在告诉人们大屠杀使30多万人遇难,令人触目惊心。

    (3)、下面名句中,与材料三关联不大的一项是(   )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知耻而后勇。
    (4)、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读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时想到的画面。
  • 12、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从这两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在文中起的作用。
    (3)、选文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这样写与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冲突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在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之时,总会有爱国之士奋力呐喊。看到南宋官员们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林升发出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质问;面对沉闷的社会局面,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呼唤。
  • 1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B、《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之情。 C、讲述《牛郎织女》时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D、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 15、将序号写在括号里。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喜鹊、灰雀以及各种有名的、无名的鸟在田野上飞来飞去。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C、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D、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 16、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成,并选词填空。
    (1)、

    丰  足

     

    望眼 

    足智  

     呕心

     拱 

    (2)、上述词语中,与俗语“盼星星盼月亮”意思相近的是“”。
    (3)、像画横线词语这样形容国家太平,人们生活安定的词语还有:
    (4)、正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付出,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飞速发展。(选词填空)
  • 1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guān guàn)

    (qiǎng qiáng)

    玲珑(tī tì)

    (jiān jiàn)

    (niù  ào)

    丢三(luò là)

  • 18、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叩开汉语之门,迈入文学diàn tang。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穿越到战国,观廉颇和蔺相如tóng xīn xié lì保卫赵国;也可以回到抗战时期,看冀中人民xiū zhù地下堡垒保卫家园;还可以在清水田里,赏白鹭觅食,bǎo lǎn那qiàn在jìng xiá里的美丽画卷;更可以在桂花树下,yōu rán品尝用桂花做的gāo bǐng ,  沉 jìn在迷人的桂花香中……

  • 19、习作

    假如有一天,你所喜欢或敬佩的书中人物可以穿越到你的身边,你想为他(她)介绍些什么呢?可以是我们兴化的一个好地方;可以是你身边的一个好伙伴;可以是你最近的一个观察发现;还可以是你创编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任选一方面内容进行介绍,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习作小锦囊:介绍好地方时可以分段写出推荐理由;介绍人物时可以通过事例写出人物特点;介绍观察发现时可以写出事物发生的变化;介绍故事时可以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同学们,本次“跟随书本去旅行”的研学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参与。活动虽结束,但我们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愿同学们在未来的旅途中,继续发现美好,感受世界的广阔!

  • 20、课堂演讲

    同学们,本次“跟随书本去旅行”的研学活动已接近尾声。研学期间我们以书为舟,以字为帆,遨游在课内外阅读的海洋中,了解了许多书中故事,结识了许多书中人物。其中你最喜欢或最佩服的一个人物是谁?请你结合所阅读的内容,以“这个人,不一般”为话题,在班级做一次小演讲,注意演讲的格式。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