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金)黄         绿    白         

    例:(幸福)的童年    的凉棚          的云海

    例:冷得(像冰窖)    热得          

  • 2、连一连。
    外袍一辆垂柳绿树成荫
    铁环一方汽车含苞欲放
    二胡一行鱼塘鹅毛大雪
    钢琴一面队旗瓜果飘香
  • 3、读语段,根据拼音写字词。

    亮亮展开xìn zhǐ写道:“老师,半年来,您带lǐng我们在zhī shí的hǎi yáng遨游,欣赏祖国měi lì的风景,感shòuzhàn shì们的勇敢,认识可爱的动植物péng you , 您xīn kǔ了!”

  •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新时代的我们,充满(zhāo cháo)气,勤学(hǎo hào)问,把实现梦想(dāng dàng)作奋斗的目标。我们(fēn fèn)外努力,不断取(dé děi)进步,一心想为祖国的繁荣强(shèng chéng)贡献自己的力量。

  • 5、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我们一路采撷,一路成长。你一定有许多话藏在心中未曾向他人倾诉。这些话你想对谁说?现在,请你敞开心扉,给想要倾诉的对象写一封信,把你的心里话一吐为快,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6、在短文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远。

    中华儿女的情意结——中国结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镜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②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③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 团锦结窝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窝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窝意高贵清雅富贵无孩,双喜结窝意双喜临门,双钱结窝意财源广进……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④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中华儿女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对所有中华儿女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1)、品味文章语言,完成下面的对话。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作者在用词的时候特别讲究。如第①段“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镜纽”中加点的“一般”说明 , 去掉后就不符合实际了。

    除了用词准确,作者在介绍中国结时还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如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就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 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国结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它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历史悠久。

    ②中国结变化万千,组合技法作为唯一的编结原理,是利用线头并行、耳翼延展及勾连的方法,将各种结灵活组合。

    ③中国结蕴含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独特寓意,所以,挂有中国结的地方一定只有华人家庭。

    (3)、中国结图案样式丰富,寓意美好,很适合作为礼物给他人送上一份祝福。你会做什么样的中国结?结合文章内容,为你的这份礼物写一份简单的介绍卡(可从起源、编制技法、图案寓意等方面介绍)。

    名称:

    介绍:

  • 7、亮亮在书中感受中国民间故事的传统魅力。

    【材料一】……坐在长城下,她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历尽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噪声。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万喜良的尸骨……

    【材料二】

    【材料三】这个故事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音乐家以此故事为题材,创编了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曲。乐曲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一对有情人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自此永不分离……

    (1)、以上三则材料均取材自同一部故事集(    )。
    A、《中国神话故事》 B、《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C、《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D、《中国民间故事》
    (2)、请你任选以上一则材料写出故事的名称:材料选自《》。
    (3)、亮亮和爸爸妈妈到杭州旅游,来到了西湖风景区的雷峰塔参观,这里的导游绘声绘色地给游客们讲起了(    )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A、《文成公主进藏》 B、《田螺姑娘》 C、《白蛇传》 D、《牛郎织女》
    (4)、请写出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推荐理由
  • 8、亮亮的练习册中的重点摘抄,一起来欣赏练习吧!
    (1)、“收获”有两种意思,请根据不同意思分别写一个句子。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收获:比喻心得、战果等)

    (2)、照样子,写出语句的主要意思。
    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5G 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数据传输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10倍以上,举例来说,一部1G的电影可在4秒之内下载完成。
    (3)、2025年春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并携“东方魔童”开启全球上映。中国动画以科技为笔,饱蘸五千年文明的浓墨,书写出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故事。请你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一写小朋友观看影片时的画面。

    (4)、读例句,体会表达效果,再用对比的方法另写一个句子。

    例: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另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5)、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例: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 9、下列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10、下面是亮亮写的人物风云榜的评价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足智多谋 , 熟知天文地理,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B、孔子诲人不倦 , 弟子三千,美名天下扬 C、蔺相如处心积虑 , 智斗秦王,保全了赵国尊严 D、发现织女下凡,王母娘娘气急败坏 , 拆散了牛郎和织女
  • 11、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B、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C、鸡蛋里挑骨头——气急败坏 D、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 12、下列句子中,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B、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C、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13、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B、而好学(敏捷) C、随意春芳(尽) D、不动声(脸上表现的神情)
  •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shì)    堡(lěi)    油(zhà)    隔(jiàn) B、(luè)    数(luò)    背(jǐ)    屈(wěi) C、(qiè)    搭(chéng)    然(qiǎo)    估(liang) D、潮(zhǎng)    烟(cuī)    饱(lǎn)    头(zhěn)
  • 15、读亮亮这一学期的成长经历、完成练习。

    语文书是我的向导。我跟随语文书走进了鸟的天堂、见证了 bú jì  qí shù;的乌儿在那栖息,忽飞忽落的乌儿真让人 yìng jiē bù xiá;,欣赏了那站在清水田里shēn duàn;优雅的白鹭,整个的田仿佛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那yì jìng;真叫人心旷神怡。

    语文书是我的朋友。我从书中读懂了“敏而好学,____”的为学之道;了解了花生那不ài mù____虚荣的品质,它总会让我想到那些____的人;结识了         的廉颇,他到蔺相如门上fù jīng qǐng zuì____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也从中感受到了赵国文臣武将 tóng xīn xié lì____保卫国家的决心。

    语文书是我的人生导师。我在“____,____”的诗句中读到了陆游因不能看见祖国统一的悲痛:在(5)“____,____”的诗句中读到了林升对当朝统治者的追问;在“____、____”的诗句中读到了龚自珍盼望杰出人才出现以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深刻地明白不能饱食终日,不能忽视一分一秒的道理,正所谓“____”。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根据你的理解、在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充合适的词语或句子。
    (3)、亮亮最喜欢下图的书法作品,你认为说法有误的是(    )。
    A、这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九成宫醴泉铭》 B、该作品是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C、作品整体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D、作品字体上紧下松、笔画圆劲均匀、粗细一致
    (4)、请将亮亮最喜欢的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写下来,完成书法作品。

  • 1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发生的变化。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

    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 17、阅读理解

    崂山的来历

    很早以前,东海滩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并没有山。草原上,四十八个村的村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捕鱼捞虾、种地打粮、放牛牧马,幸福极了。

    可是,有一年突然来了一只巨鳌,它不仅搅得东海不得安宁,还经常卷着大浪蹿到岸上。渔船被掀翻了,庄稼被淹没了,牛马被卷走了,房屋倒塌了……从此,人们的笑脸再也不见了。海边的村里有对兄妹,哥哥叫大智,妹妹叫大勇。他俩看到巨鳌祸害乡亲,非常气愤。

    一天,巨鳌又卷着大浪扑来,兄妹俩抓起鱼叉拿起弓箭,勇敢地迎了上去。可是没有制服巨鳌。为了找到制服巨鳌的办法,兄妹俩决定去向高人求教。告别乡亲,他们跨过几十道河,越过几十道岭,翻过几十座山,有一天遇见了一个白须、白发、白眉毛,穿着白衣衫的老人。

    老人听了他们的话,说道:“用万人纺的万斤线拧成的绳子,能拉动巨鳌;用万人凑的铁打的万斤重的鱼钩,能钩住巨鳌;用万人攒的牛皮和万斤草做的假牛,能引得巨鳌上钩;力能移山的人,能把上钩的巨鳌拉上岸制服。

    听了老人的话,兄妹一齐跪下求教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人。老人说:“你俩真有心除害的话,就背我走上一千里。巨人自然就出现了。”

    大智二话没说,立刻背起老人往家乡走去。老人非常重,但大智一直咬牙坚持。他每走一步,身子就长高一些;每走十步,就觉得力量增了几分。就这样走了五百里,大智已经力能移山了。大勇背着老人继续走,走满五百里时,就变成了力大无穷的巨人。

    回到家乡,兄妹俩带着乡亲们备齐了万人绳、万人钩和大草牛,将巨整拖出水,钉在了岸上。被制服的巨鳌和大智、大勇一起化成了整山,也就是崂山。现在崂山著名的巨峰和美人峰,传说就是这对兄妹的化身。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横线里。

    ①没有任何忧虑。

    ②形容力量很大。

    (2)、文中的兄妹俩为什么要制服巨鳌呢? 
    (3)、制服巨鳌需要哪些东西? 

    鱼叉
     

    弓箭
     

    万人绳
     

    万人钩
     

    渔船

    大草牛

    老人

    大智

    (4)、读了短文,你觉得兄妹俩具有怎样的品质? 
  • 18、阅读理解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____落以后,____去小枝小叶,____上几天太阳,____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把下面的动词恰当地填在文中横线上。

    (2)、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缠”字,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
    (3)、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年四季桂花树都香气浓郁,人们常年都能闻到。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C、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D、“浸”字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持久。
    (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话饱含了怎样的情感? 
  • 19、语言实践。

    《落花生》一文中,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你看到下面的事物,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梅花    蜜蜂    路灯

  • 20、课内填空。
    (1)、《题临安邸》一诗中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的丑恶行径的诗句是: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的散文诗。
    (3)、《少年中国说》(节选)的作者是 , 他用“故今日之责任,”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的观点。
    (4)、“我劝天公重抖擞,”出自龚自珍的《》。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