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花纹) B、纤纤擢素手(朴素) C、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D、中庭地白树栖鸦(庭中,庭院中)
-
2、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店铺(pù) 更改(gēng) B、薄雾(báo) 间隔(jiān) C、正月(zhēng) 扇翅膀(shān) D、头涔涔(cén) 泪潸潸(shān)
-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通宵 挪移 坚锐 贷款 万象更新 B、绞刑 拔弄 抵御 揉搓 翻箱倒柜 C、宽慰 偏僻 惊慌 耽搁 滔滔不绝 D、唾沫 书藉 肿胀 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
-
4、阅读,完成练习。
苍溪,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完美交融的地方,yùn cáng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个充满韵味的城市,如同一首柔美的歌谣,吟唱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有山川之秀。你可以登临武当山,看山的xiǎn jùn;你可以漫步嘉陵江边,和朋友畅liáo。沿着青石板路,品尝美味的农家yàn;你还可以pái huái在天然的艺术殿堂——寻乐书岩,浸润千年的文化……总之,你会chè dǐ爱上这里!
这里有人文之盛。漫步湿地公园,不禁感慨:“过去的日子如 , 被微风吹散了,如 , 被初阳”游览红军渡,在五月的风中缅怀先烈:“人固有一死,或 , 或。”
这里有人间烟火。你可以在花下畅想:盈盈一水间,;月满中秋,你可以把思念寄托: ,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里有智慧之光。你听,那是多读多做的劝诫: , 事非经过不知难;你听,那是及时尽孝的教导:树欲静而风不止,;你听,那是坚贞不屈的呐喊: ,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苍溪,用它那独特的烟火气,充盈着的诗意雅致,还有那弥漫在骨子里的生命力,热情地招手,向大家宣布,苍溪欢迎您!
-
5、总有一个爱好,让你充满动力,使你的世界变得充实;总有一个事物,寄托着你美好的祈盼,使你的生活更加有趣;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迷雾中为你指引方向,带给你阳光般的温暖……请以“▲ , 让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
6、课外阅读。
捐髓救母的少年
①“帅帅,我亲爱的儿子,现在妈妈身体里流淌的不仅仅是你的血液,更是你对妈妈无尽的爱……我亲爱的儿子,如果生命可以延续,如果还有来生,我一定还要做你的妈妈……”这是一位母亲写给12岁儿子的一篇博客。这位母亲名叫邵丹,是一个急性白血病患者。这篇博客里记录了她和儿子共同走过的那段难忘岁月。
②邵帅自幼与离异的母亲邵丹相依为命,为了生计,邵丹将邵帅托付给母亲照顾,只身闻荡北京。打拼多年、邵丹终于在北京找了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然而好景不长、2009年6月,邵丹突然被诊断出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③然而邵帅中考在即,为了不影响儿子参加考试,她只能嘱咐母亲对儿子隐瞒自己的病情。可细心的邵帅却早已从姥姥的神情中猜到了一切。远在800多千米外的邵帅开始日夜牵挂母亲的病情,再也无心应考,最终与理想的中学失之交臂。
④在邵帅的一再央求下,姥姥带着外孙赶赴北京。见到憔悴的母亲后,邵帅失声痛哭。看着妈妈的病情不断恶化,这个12岁的孩子一夜间长大了。做饭、送饭、洗衣服,为妈妈按摩、擦洗,邵帅成为妈妈的保护者。原本怕黑的他,每天独自奔波在香山的暂住所与医院之间。披星戴月,再也没有恐惧。
⑤尽管邵丹在儿子与母亲的支持下顽强不息,但病魔依旧每天侵蚀着她的身体,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成为唯一的希望。听到这个消息邵帅坚持为母亲做了配型试验,母子配型成功后,他毅然决定用自己的骨髓挽救母亲的生命。
⑥12岁少年捐髓救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和网友。好心人不断为他们筹集费用。终于,2010年2月24日,邵帅为母亲捐献骨髓,手术成功。他骄傲地说:“以前我身体里流的是妈妈的血,现在妈妈身体里流的是我的血!”
(1)、根据所给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①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②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
③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2)、说说你对选文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3)、有人说:“儿子给母亲献骨髓本就是一件平常事,不值得如此宣扬。”对此,你有何看法?(4)、文章的开头是邵丹写给儿子邵帅的博客,只要看过的人就会唏嘘不已、感叹不已,请你以一位有爱心的人的口吻写一个跟贴。 -
7、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保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1)、想要了解怎样制作竹节人,应该细读选段中第(填序号)段。根据这段介绍,我知道了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有、。(2)、根据选段内容,补全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
第三步:
(3)、读这个选段可以完成的阅读任务是( )A、体会玩竹节人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 B、教别人做竹节人并体会玩的乐趣。 C、学习如何制作竹节人。 -
8、综合性学习。
1.目前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类回收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法,既节省资源又环保。请你判断下面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对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他的行为是的。
我会对他说:
-
9、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月”的一句是“”。(2)、许多基层工作者默默无闻地付出,即使他们的职位不高,但他们仍心系国家,让我想起了陆游的名言:“”。(3)、朱熹的《春日》中,描绘出春天绚丽夺目的景色,表达诗人游春感受的诗句是“ , ”。(4)、《回乡偶书》中通过充满童真童趣的笑问寄寓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示例: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2)、五壮士英勇跳崖。五壮士决不投降。(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为一个句子)(3)、“拒绝野味,从我做起!”演讲的最后,王小刚同学说。(改为不用“说”字的句式)(4)、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下课了,安静的操场热闹起来:
(5)、请从“安静”“饿”“盼望”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一个夸张句。 -
11、邻居王爷爷不识字,他拿来一张药品说明书,请你帮忙看一看这药该怎么服用。对此,你主要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 )A、生产日期 B、用法用量 C、生产企业 D、不良反应
-
1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B、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让演讲更有感染力。 C、“欧阳修”“李白”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正确拼法是“Ou YangXiu””Li Bai”。 D、平时人们说“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唱白脸”的意思是充当反面角色。
-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当然 当面 势不可当 B、作文 作坊 自作自受 C、浆骗 启蒙 蒙蒙细雨 D、倒下 倒数 排山倒海
-
14、体会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
①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2)、“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为了解开地球【cí】场之【mí】,科学家们不断提出新的【lǐ lùn】,即使屡遭挫败,也未曾有丝毫【jǔ sàng】之情。相反,他们愈发燃起斗态,【jiā】着那些悬而未决的难题,精心筹划每一次实验。在科研攻坚的紧要关头,他们更是全身心投入,不分昼夜地工作,已然忘记【kùn】倦为何物。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字词。cí
mí
lǐ lùn
jǔ sàng
jiā
kùn
(2)、语段中的“筹”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筹”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②谋划,筹措。③计谋,办法。请你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只填序号)一筹莫展
筹码
筹款
筹谋
-
16、习作
同学们,你知道吗?人的神态是人物心情最直接的反馈,激动、紧张、兴奋、失望、气愤等等心情都会表现在神态上。你有没有见过别人因为一件事而引起神态变化的情况,想一想,把这个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以“他(她) 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迹工整,语句通顺,400字以上。
-
17、口语交际
五年级一班正在讨论制定班级公约。一组的三位同学针对学习展开了讨论:
甲:我认为大家早晨来了就应该早读,不该打闹。我建议写上:一日之计在于晨,入室就读书。
乙:
丙:
-
18、五年级 (1)班同学在一起交流阅读书目时,元元说:“我不愿意读名著,我觉得名著太长了,浪费时间,还不如看名著电影。”为了说服元元读名著,你会说什么呢?
-
19、以下是某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课外读书情况,请在阅读以下资料后回答问题。
书目类别
童话
名著
科幻小说
杂志报纸
漫画
其他
所占比例
43%
8%
51%
32%
39%
18%
最喜欢的阅读书目
《格列佛游记》《哈利·波特》《查理九世》《我们爱科学》《安徒生童话》……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最喜欢读的书目类别是读得最少的书目是。(2)、你喜欢读类别的书目,请给五年级(1)班的学生推荐这样一本书: -
20、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忽“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祝而不见”。
(1)、第1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中的“又”字各是什么意思?(2)、第④自然段中“心存感激”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3)、文中两次写到女孩流泪,她第一次流泪的原因是;第二次流泪的原因是(4)、文中第⑦自然段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5)、第⑥自然段中,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写一写。(6)、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短文第9自然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