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去年hán jià , 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桂林lǚ xíng。在那里,我看到一座座形状不guī zé的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清澈的漓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shǎn shǎn fā guāng;身穿鲜艳fú zhuāng的少数民族同胞在yuè qǔ声中载歌载舞……那次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
2、想象的世界很奇妙。如果你能变成另一种事物,你最想变成什么,会发生哪
些有趣的事情?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
3、 阅读三: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文化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下列哪一项不是属于评价中华国学经典文化的?( )A、最易学 B、最优秀 C、最精华 D、最有价值(2)、下列不属于孔子学院必备书籍的是( )。A、《孟子》 B、《论语》 C、《圣经》 D、《三字经》(3)、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 B、中国所有中小学都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C、国家正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4)、阅读材料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5)、阅读材料二,你有什么感受? -
4、阅读二: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搀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小伙子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小伙子,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小伙子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小伙子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小伙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小伙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伙子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他,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他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小伙子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短文的主要内容。(2)、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小伙子给老人让座时表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里,并写写你从这一连串表情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3)、“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4)、与文中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B、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C、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小伙再次表示谢意。(5)、读完文章后,请谈一谈你对短文的题目的理解。 -
5、阅读:《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 , 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文内容,按行进顺序把下面的“阅兵行进图”补充完整。
(2)、选文在对各个方阵进行描写时,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其中,海军描写的是 , 步兵描写的是 , 炮兵描写的是。A.武器的特点 B.服装颜色的特点 C.方阵行进的特点 D.战士们姿态的特点
(3)、选文中对各个方阵的具体描写,是(点、面)的描写,而画横线的句子则是从(点、面)上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情景。这样运用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是:。(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描写的是阅兵式的盛况。 B、选文表达了作者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现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C、选文中人民群众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D、选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勇敢、坚强的品质。 -
6、完成填空与表达。(1)、读到曹植的“捐躯赴国难,。”我就会想起《我的战友》、《灯光》中的、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的、《金色的鱼钩》中的……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人。(2)、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通过对桑娜的和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段话表现了她宁愿也要的善良品质。这段话中(标点符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心理活动的 , 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心理。
(3)、“快乐读书吧”推荐同学们阅读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书中写到一个外祖父家收养的孩子叫“小茨冈”的,他善良富有同情心,请写出“我”被祖父抽打时,他做了什么?(4)、李明的妈妈认为他已经买了好多课外书还没有看完,不想给他买教材中为我们推荐的《爱的教育》。请你帮李明说服妈妈支持他买这本书:要和妈妈去说时,他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请把他的心理过程写一写:
当李明阅读买来的《爱的教育》时,非常入迷,请你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把他入迷读书的样子写一写:
-
7、古诗词积累。(1)、古诗词的学习,丰富了我们的文学素养。中秋节,遥望明月,我想到了孟浩然笔下的月孤寂清冷,“野旷天低树,”,辛弃疾笔下的月恬静自然,“ , 清风半夜鸣蝉”。农历九月九日,欣赏校园里的秋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吟诵“ , 还来就菊花。”(2)、回忆春日的美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放眼秋日的收获,“ , 听取蛙声一片”。 在外漂泊的诗人回到家乡,别有一番离别思绪,因为“儿童相见不相识,。”(3)、毛主席诗词中的豁达乐观,使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再退缩,“红军不怕远征难,。”天边七彩美景尽收眼底“ , 谁持彩练当空舞?”
-
8、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B、“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
9、下列古诗词的说法,有误的是( )A、移舟泊烟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树枝)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朗读时这样划分节奏。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运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 B、《花之歌》的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变换花开花落的景象。 C、阅读时,可以从课文内容来联想到更多,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D、从《桥》一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如此大的洪水,老汉已经吓呆了。
-
1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下面关于地名、人名的拼写正确的一组是( )A、TangShan(唐山) B、GUANG MING LU(光明路) C、SUNYINGSHA(孙颖莎) D、Rong Guotuan(容国团)
-
12、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子中。
钉铁
全神
高下
排倒
别出
热血
同学们 , 地盯着电脑观看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13、请判断字形和读音是否完全正确,圈出错误,改正在横线里。
A 风靡(mǐ) 逶迤(yǐ) 糟糕 班点 冰雹
B 参(cēn)差 矗(chù)立 窥视 疙瘩 枯萎
C 幅(fú)射 收敛(liǎn) 壮列 屹立 废话
-
14、 看拼音写出汉字。
shāo wēi
yōu yă
xuān gào
xuán guà




qīng xié
mán yuàn
chóu huà
tōu dào




-
15、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她)有哪些特点?从外貌、性格、品质、爱好中选择一两个方面写一写。字数300左右。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
16、阅读(二)
家乡的银梨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的梨花 的阳光 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①形状:
②颜色:开始呈 , 后来
③气味: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4)、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
17、阅读短文(一),回答问题。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①“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②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③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④“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⑤“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⑥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⑦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 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①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②“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③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2)、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老屋没有倒,是因为( )A、小蜘蛛不允许它倒。 B、老屋太结实了。 C、它爱听故事,不想倒。 D、它有一颗慈爱的心,为别人着想。(3)、你觉得老屋会倒吗?说说你希望老屋会有怎样的结局。 -
18、快乐读书吧。(1)、请把下面插图与对应的童话故事,用线连一连。




《白雪公主》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拇指姑娘》(2)、以上童话人物中,我最喜欢 , 因为 -
19、我爱书法。(工整地抄写句子)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们在《山行》一诗中欣赏到了枫叶如火,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停车 , ;我们在《赠刘景文》一诗中看到了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 最是橙黄橘绿时;我们在《夜书所见》一诗中感受到了秋风瑟瑟引发的思乡之情: , 江上秋风。(2)、俗语“一时强弱在于力,”告诉我们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取决于力量的强弱,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更占理。(3)、虽然治理大气污染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但俗语说“ , ”,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