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卡三比较识字】比一比,描出每组汉字中的相同部分。
    你   他     他   地
  • 2、【关卡二生活识字】读一读,再照样子连一连。
  • 3、【关卡一图片识字】找出图片中本课学习的汉字。
  • 4、【身体作用我知道】下面图片所表示的事情分别是哪些器官帮助我们完成的?选一选,填一填。

    口    耳    手    目

    (1)、穿衣要靠
    (2)、看风景。
    (3)、唱歌。
    (4)、听音乐。
  • 5、【身体规范我学习】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坐  ②站  ③行  ④卧
    如风如弓如松如钟
  • 6、【身体部位我会写】写一写,根据提示填一填。

    第二笔是。  
    画。

    画。  
    第四笔是

  • 7、【身体部位我会认】看图,连一连。
  • 8、看图填空。(填序号)
    (1)、

    ①上    ②下

    杯子在桌子的面。

    桌子在杯子的面。

    (2)、

    ①一    ②四    ③五

    今天是日,星期

  • 9、先填一填,再排序。

    ①金木水火土    ②天地分

    ③日月照今古    ④四五

    我知道着四句话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10、写一写,填一填。

    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第一笔都是 , “上”的第一笔是
  • 11、读一读,再照样子连一连。
  • 12、我会写汉字。

    èr

    sān rì

    shàng

    kǒu

    shǒu

    huǒ

    tián

    liù

    bā   shí

    ěr

     

     
  • 13、看图写汉字。(第一排写数字哟!)
  • 14、看图,连一连。
  • 15、观察下面图片的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1)、我们爱。(①搭积木 ②画画)
    (2)、小狗爱吃 , 小猫爱吃。(①骨头 ②鱼)
    (3)、我爱。(①春天  ②冬天)
  • 16、方法二:我爱+动作(动词)

    我爱看书。

    我爱写字。

    我爱

  • 17、方法一:我爱+某一事物(名词)

    我爱长江。

    我爱黄河。

    我爱

  • 18、阅读是一种美好的“遇见”,生活也是一场美好的“遇见”。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记录日常生活的美好吧!

    习作提示:一花一鸟总关情,四时景物皆成趣。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个物件(物品)和哪个场景(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将印象最深的物件或场景写下来,和他人一起分享。

    习作要求:如果你写的是物件(物品),要写一写与它有关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果你写的是场景(美景),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400字左右。(请另附作文纸)

  • 19、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相关练习。

    庭槐葱茏

    李 亚

    ①从前,我们这里没有谁刻意种槐,都是它自己酿出来的。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条根,在地下钻啊拱啊,酝酿又酝酿,终于冒出地面。先是一簇鹅黄,渐成碧绿,小草似的长起来。很容易就看出它不是草,它的叶子顶在头上,不几天就长到窗台高,纤纤细细地在风中轻摇。

    ②槐叶相对而生,柄尖独有一片,像是给这组叶子做个结束:好啦,我是最后一片啦。叶子上的白色绒毛肉眼看不出来,镰刀状的托叶也几不可见。槐叶的这个样子颇具特点:枣叶与它大小相似,但比它厚,叶面还有蜡;榆叶与它大小也差不多,也比它厚;柳叶虽略窄一些,但比它长而厚。别的冀中常见树叶也都比槐叶大,大叶杨的叶子有人的两个巴掌大,梧桐叶子更大,好多片槐叶并在一起也比不上它。

    ③槐叶在春天与花同时长出,常被鸟雀啄落。刮风时它们发出细密声响,像是小雨从空中落下。夏天刚过去,槐叶就开始落了,不发一点声响。它太轻,即使叶子还很润泽,也是无声地飘落。等不到深秋,槐树已脱尽叶子,删繁就简,留下道劲疏离的枝条在风中摇曳。

    ④槐花,我们称为槐子花。槐子花一开便是盛期,全村飘着浓郁的甜香,树上堆雪似的,极有气势。这花可以吃,因它甜香,炒菜似乎不宜,除非放辣椒压住甜气。拌上白面蒸吃最佳,佐以蘸料,入口清新,齿颊留香。生吃也可,我小时候常一朵一朵地吸它的花蜜。槐树花期短,十天左右吧,细碎的花蕊就随风飞舞,堆积在墙角。

    ⑤槐树更多是作为行道树长在路边,花为黄绿色,落时满街,人来人往,踏碎了花瓣,印在深灰的路面上。花落后结出槐角,又叫“哗啦丹”,嫩时晶莹碧绿。我小时候曾摘下来用砖砸,满手粘绿,以图尝尝那微苦的仁。秋风吹落干枯的槐角,可捡回家,泡至发软,剥去外皮,撕取槐豆上那点薄膜,加水,放入锅中熬煮,像是吃炖烂的粉条。

    ⑥我家曾有一棵老刺槐,不知历经了几代,后来树干发朽,树冠又遭雷击,渐渐枯萎。但它生机不灭,每年春天在老干上冒出几枝新绿,努力表明它还活着。我出门便见这棵老槐,归来又见这棵老槐,总觉得它像位老辈,慈祥又亲切。

    ⑦我的家乡处处有槐,村外有,村里有,院外有,院里有,槐树如同标配,每户都有。它长得快,材质硬实,长到一臂粗细,即可加工成锨柄锄柄,长至一腿粗细,即可做檀条使用。

    ⑧一个院子里种上两棵槐树,繁枝茂叶间落着啾啾喳喳的鸟雀,那是多么迷人。树长在院里,是景致,是气韵,更是精神。

    (有删改)

    (1)、我能梳理文章的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从槐叶、和槐树干等方面写出了槐树的特点。根据梳理,我概括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2)、下列说法中,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中的“酿”“钻”“拱”“冒”,写出了槐树努力生长、破土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槐树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B、第②自然段中,作者拿枣叶、榆叶、柳叶、大叶杨以及梧桐的叶子与槐叶比较,是为了衬托槐叶的单薄。 C、第③自然段中“删繁就简”的意思是说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直至脱尽,只剩下枝条。
    (3)、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提高阅读速度,短文第⑦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
    A、我的家乡处处有槐树。 B、槐树长得很快而且硬实。 C、每一棵槐树都有它的用处。 D、家乡处处有槐,而且槐树用处很多。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5)、作者最后说“树长在院里,是景致,是气韵,更是精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联系短文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 20、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相关练习。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特角”——触角!我们知道,大部分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chuí);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着触角。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昆虫的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昆虫的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 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声音,找到雌蚊子所在的位置;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得到灵感。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读到短文的题目时,我马上想到了下列问题。
    (2)、读了短文,我将了解到的昆虫触角的知识,梳理成下图,这样就更清晰了。
    (3)、根据短文的意思进行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昆虫的“鼻子”其实就是触角,像工蜂就有6000多个触角。

    ②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报警仪器,就是模拟昆虫触角的特点制造的。

    ③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设问句,可以引发我们思考,激发阅读的兴趣。

    (4)、短文主要运用了等说明方法。第④自然段中“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则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5)、短文的开头没有直接介绍昆虫的触角,而是讲述了“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你喜欢这样的开头吗?说说你的理由。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