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雄前赴后继,才有国泰民安。请阅读短文回答。

    黎明时分

    夜,黑如墨,沉如铁。

    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并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逃走,然后她立刻打开电台,摁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着按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她端坐如故。

    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

    那张小字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被解下,丢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这次她摁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光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城外攻城指挥部内,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却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

    5566 55511 231 2222 32 1567 21

    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首长唱完,猛吼一声,下达指令,只两个字:开炮!

    (1)、这篇短小说,情节丰富,请以“她”的行动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主要情节。
    →敌人围捕,镇定发报→→电文破译,遗言为歌
    (2)、读小说,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品质。从小说中等词语,我们感受到“她”的品质。
    (3)、用横线画出小说中与标题相照应的两处内容,结合这两处内容,你这样理解标题“黎明时分”的含义:①;②
  • 2、研学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

    【材料一】

    鲁迅故里简介

    鲁迅故里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市鲁迅中路,是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古宅古迹。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

    【材料二】

    鲁迅故里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1.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开放时间): 8: 30—21: 00, 20:45停止入园(周一17:00停止入园)

    2.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来年3月 31 日采用淡季开放时间): 8: 30—20: 30,20: 15停止入园 (周一17: 00停止入园)

    入园须知

    1.实名参观,需预约,每人每天限约1张,每个手机号限约5张

    2.推荐录人脸,快捷入园

    3.未录人脸者,持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入园……

    【材料三】

    鲁迅故里游览图

    (1)、为了确定大家的出行时间,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为了设计游览路线,需要重点阅读【材料】。同学们打算从停车场出发,游览以下景点:鲁迅纪念馆、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笔下风情园、沈园,你规划的路线(尽量不走回头路)是:停车场→→沈园。
    (2)、请仔细阅读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两个重要信息:
  • 3、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核心的核心,请阅读小古文回答。

    张旭得笔法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wèn)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唐国史补》

    【注释】

    ①崔邈:唐代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着一定的造诣和影响力。

    ②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创立了“颜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担夫:以挑运货物行李为职业的人。

    ④公孙氏:指唐开元间的著名舞妓公孙大娘。剑器:古代武舞曲名。

    ⑤辄:就,总是。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草书笔法:以头水墨中而书之:

    (2)、用“/”为下面这句话划出正确的停顿。

    后 见 公 孙 氏 舞 剑 器 而 得 其 神。

    (3)、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称为“唐三绝”。请阅读小古文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想想张旭的草书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两点)
  • 4、交流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动力,请回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回答。

    《童年》前半部分的故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请简单分享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由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他什么特点?

  • 5、饮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请回忆《新语文》选择。
    (1)、作家丰子恺不能忘却的儿时的“风雅”之事是全家人一起吃 (   )。
    A、腊八粥 B、螃蟹    C、小笼点心 D、桂花糕
    (2)、作家朱自清带我们逛了扬州茶馆,以下(   )是茶馆的特色小吃。
    A、馄饨    B、煮干丝 C、炒白果    D、汤包
  • 6、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绚丽瑰宝,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 我无令人。
    (2)、北方有佳人,  
    (3)、曲径通幽处,
    (4)、  , 人间能得几回闻?
    (5)、 , 坐看牵牛织女星。
    (6)、君问归期未有期,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说”,也可以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示“说”的意思。请将下列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国庆小长假,安安想约好朋友欢欢和乐乐一起去登泰山。欢欢:“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那么雄伟壮观,我们赶紧预约门票吧!”乐乐:“我真的很想去可我要利用假期准备舞蹈比赛,没办法去了。”安安:“没事没事,我们把登山见闻拍下来,上学后与你分享。下次我们再一起出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个小伙伴:“一言为定!”

  • 8、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谷地的“观瀑台”上抬头仰望,那瀑布就好像从九天落下的银河射入深潭,又好似千万匹雄狮冲出山冈。

    ②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阔而大”,实不虚夸。

    ③崖下“犀牛潭”激起团团水雾,宛如簇簇云霞升腾,为瀑布披上一层层柔曼的轻纱。

    ④它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十五千米的白水河上,由于河床断落,形成了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八十米,从七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飞跌而下。

    ⑤跌入深潭的瀑柱,好似蛟龙入水,就地一滚,又倏地昂头飞起,带着劈天裂地的吼声,向南疾驰而去。

    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②④①③⑤ D、②④①⑤③
  • 9、下列景色描写运用的方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那朵朵盛开的玫瑰,花瓣层层叠叠,色泽艳丽,仿佛片片燃烧的火焰。放眼望去,整个花园都被这样的色彩点缀,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B、森林广阔而深邃,在这片绿意盎然中,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歌唱,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给这静谧的森林又添了几分生机。 C、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波浪。走近一看,每一颗稻穗都沉甸甸的,粒粒饱满,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D、西湖的南北西三面都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 10、下列诗句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上的野花,争奇斗艳。 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D、那里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大地是那么辽阔。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钱塘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 刚刚还是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C、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灵隐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
  • 13、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内蒙古草原____!草原上空,云朵又多又大,列队而行;草原深处,河流清澈迂回,明如bō li____;草原上,马tí____轻疾,欢呼飞驰;马背上,我们五彩衣 shang____, yǎ____致华美; 丘陵上, 线条柔美, 羊群给绿tǎn____绣上了 sù____ 洁的白花。风起的时候, 我们 huǎng____ 若置身 xiōng yǒng péng pài____的绿海,草原,真让人____!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ng měng)  (yǚ yū)

    (2)、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写出汉字。
    (3)、请根据语境,在文段中填入恰当的成语。
    (4)、阅读时,我们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上面的文字让你想到的与草原相关的诗句是:(写一句即可)
  • 14、要求:将下面的文字写在横线格内,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有一定的速度。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15、何其有幸,我们能够成长在中国,感受生活的美好。从“微笑、诚信、梦想……”中选择一个话题,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注意把原因写具体。题目自拟。
  • 16、实用性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材料一】

    ①北京大学红楼(简称北大红楼)在五四大街与北河沿交界路口的北侧。这是一幢引人注目的建筑,红砖红瓦,点缀着浅灰色线条,方正的身形古朴大气,独具历史气韵。在这里,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传播了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使这幢红楼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行走在红楼里,仿佛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风云。红砖红瓦,红色精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光,在人们的心中永存。

    ②滩后街55、59号一带是北大二院旧址,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一眼望去,这座二层的深灰色砖楼显得十分“板正”:四面都是方方正正的,立在同样方正的基座上,每个面上的柱子也是方的,围成回廊。不过,柱与柱之间连成了数个圆弧形的拱门,加之柱子上点缀的雕花装饰,使得这座楼方中带圆,严肃之中带着点儿活泼。北大二院西斋有一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图书室-“亢慕义斋”(共产主义小室)。就是在这里,李大钊组织会员搜集、整理、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的著作。这幢大楼见证了李大钊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动人故事。

    ③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1963年11月,郭沫若迁入此地。迈入大门,入目是一片青翠的花园。沿着幽径向前,有一尊郭沫若的青铜坐像,以抱膝的姿态安坐在几棵银杏树下。二道垂花门内,是一个开阔美丽的大四合院。院中的正房是郭沫若会客包括开展政务活动的地方。同时,他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和历史研究巨著。

    ④来今雨轩位于东城区中华路4号中山公园内的一个小院中。屋顶上的琉璃瓦与蓝天相映,青绿色的正门嵌在红砖墙里,“来今雨轩”的匾额悬挂其上。来今雨轩是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要活动场所,会员非常广泛,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字、毛泽东、张闻天等人都是这个学会的成员。成员们经常在此会面,举行讲演和学术讨论。在他们的努力下,社会主义进步思潮得以大力推广。(有删改)

    【材料二】北京红色打卡地名片

    北京大学红楼: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东城区五四大街29 号

    预约方式:关注“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时段,并凭身份证入馆

    北大二院旧址、“亢慕义斋”旧址:探访共产主义藏书室

    a.东城区沙滩后街55、59号

    b.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预约方式:打开“党史e起学”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时段,凭验证码入馆

    郭沫若故居:

    革命家的花园

    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预约方式:关注“郭沫若纪念馆”微信公众号,预约7日内门票(含当日)

    来今雨轩:

    相会于少年中国

    东城区中华路4号中山公园内

    预约方式:关注“畅游公园”微信公众号,预购门票,凭身份证入园

    【材料三】北京红色打卡路线图

    线路序号

    具体线路

    线路主题

    1

    D

    2

    3

    4

    (1)、关于以上三则材料,下面信息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北京大学红楼,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传播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B、第①条红色打卡线路中的来今雨轩,是少年中国学会成员们活动的重要场所。 C、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那里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亢慕义斋”。 D、通过“党史e起学”微信小程序预约郭沫若故居门票后,第二天方可参观。
    (2)、同学们发现每一条红色线路都有相应的主题,请将线路对应的主题选项填写在【材料三】的表格中。
    A、我爱北京天安门 B、刀光文笔射斗牛 C、日出香山照神州 D、红云初起动京城
    (3)、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和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家人介绍一两个北京的红色打卡地,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 B、设计北京红色打卡地参观路线,可以参考材料三。 C、想知道如何进入北京红色打卡地参观,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二。 D、参加演讲比赛时,应该把三个材料的内容都写到演讲稿中。
    (4)、网络预约参观,已经成为很多热门景区的做法,亮亮一家准备去北京大学红楼参观,爷爷说不需要预约也可以参观,请你以亮亮的身份告诉爷爷预约的好处,从而同意预约,介绍原因要清晰有条理。
  • 17、整本书阅读与文学鉴赏

    ①每个星期六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我们会玩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我们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为这个游戏做准备。我们把街上随处可见的破草鞋收集起来,堆放在某个偏僻的角落里。星期六的傍晚,我们把草鞋运到一个十字路口,然后潜伏在附近。我们等待着从西伯利亚码头那边过来的鞑靼搬运工。他们会在每周的这个时候回家。

    ②我们兴奋地躲在十字路口,等到那帮汉子走过,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破草鞋子满天飞,直向他们身上飞去。这种恶作剧刚开始的时候,那些人觉得非常生气,并且发出咒骂的声音。后来,他们也发现了我们不过是一帮子调皮捣蛋的小鬼,并且也觉得这是好玩的事儿。于是,他们也开始像孩子一样地做好准备,也带上了一些烂草鞋准备还击。大家痛痛快快地玩耍一阵子,然后各自散去。

    ③后来的战斗形势更加严峻啦,那帮狡猾的对手甚至摸清了我们藏匿“弹药的地方,有几次在战斗之前,就把我们的东西抢了个一干二净。我们没了资本,只得向他们大声抱怨。他们也并不计较,会把手中的弹药分给我们一半。随后,战斗就打响了。

    ④他们在空地上一字排开,背靠背地应对我们。我们更加活跃,队形散乱,经常在他们周围迂回奔跑,各自为战。为此我们的战斗形势不容乐观。

    ⑤我们的成员被击中或者是绊倒在沙地里,他们会兴奋地哈哈大笑,我们也兴奋地哈哈大笑。大人和孩子都快乐无比,笑声震天响。

    ⑥每个星期六我们都会这样玩上很久,直到夜幕降临几乎看不见的时候才罢休。

    ⑦我们的战斗打响的时候,住在周围的人们为战士们的大呼小叫所吸引,会走出家门躲在墙角处观看,他们看得也挺快活。

    ⑧那帮子鞑靼人闹起来和我们孩子没有区别,毫无顾忌地大笑大嚷,跟孩子们一起摔倒在沙地上,滚成一团。

    ⑨玩闹结束之后,那些大人会准备些甜马肉和蔬菜汤给我们吃。我至今记得那些食物的味道,马肉鲜美,蔬菜汤有一种夹杂着青菜和荤油的特别味道。

    ⑩那些鞑靼汉子无一例外地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像传说中无所不能的大力士。他们出身底层,地位卑微,却都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彼此之间也都是无话不谈,互相关照。

    《童年》(节选)

    (1)、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弹药”指的是(   )。
    A、沙子 B、破草鞋 C、蔬菜 D、枪弹、地雷等爆炸物
    (2)、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节选部分中“我们会玩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我们”不包括(     )。
    A、维亚希尔 B、丘尔卡 C、哈比 D、小茨冈
    (3)、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鞑靼搬运工回家时会和我们“玩上很久”,可以看出他们对家人没有责任心。 B、“我们的战斗形势不容乐观”,可以看出我们和鞑靼搬运工在体力上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快乐。 C、住在周围的人们“为战士们所吸引”,可见他们也向往快乐的日子。 D、“我至今记得那些食物的味道”,这种特别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是记忆中温暖的味道。
    (4)、《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面对苦难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离不开他遇到的许许多多好人。请你列举其中的两个好人,并且简单描述一下他(她)是如何让阿廖沙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的。
  • 18、文学阅读与表达 

    巡道工的故事

    ①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②“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③我敢____,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④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⑤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沿,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⑦“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⑧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 ____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海……

    (1)、文中横线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猜测 出现 B、肯定 出现 C、猜测 浮现 D、肯定 浮现
    (2)、第②自然段中主要通过(   )方法来描写巡道工。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中“用紫铜铸成的”的描写,反映了巡道工工作很辛苦。 B、第④自然段主要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巡道工的工作环境艰苦,也表现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 C、第⑤自然段中“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是巡道工忘记穿雨衣就出来工作了,他不够细心。 D、第⑦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了开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4)、结合文章中爸爸说的话,说一说巡道工的形象特点。
  • 19、居民身份证上有许多个人信息,我们应该注意不能泄露。如何保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随意乱扔快递单等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B、身份证复印件上面写明用途 C、身份证丢失,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D、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代自己办事
  • 2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