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阅读。
神奇的植物
植物怎么知道春天来了?
每年春暖时,植物总会充当春的使者,向人们预示春的来临。那么植物是如何知 道春天来临的呢?原来,植物可以感觉到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种子里都有胚芽,许多 植物的胚芽经过一定时期的冷藏储存能量后,便能对气温升高或日照变长等作出反 应。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苹果种子里的胚芽需要在接近0℃的环境里,持续1400小时 后才能开始生长。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 那些已经长出了叶子的植物,则是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令的。当它们感受 到适宜的昼夜周期后,就会分泌出一种能促使花芽形成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光合作用 产生的营养一起供给花,让花快速生长。这样,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就开始尽情地 绽放了。
为何有的树枝插到土里就能生根?
一般的花草树木只有用种子种植才能长大,但有的只要将树枝插在土里就能长 成一棵树,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
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植物体内的各种细胞,都具有再生成一个完全机体所需的 全部遗传信息。无性繁殖能把母体的优良特征遗传给后代,所以它是良种繁殖的主 要方法。另外,它还具有方法简便、生长快的优点。树枝插到土里,枝条内的形成层 和某些组织有许多分裂能力很强的细胞,这些细胞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可以迅速分 裂繁殖,形成不定根,并逐渐发育成长,形成新的植株。比如,柳树就很容易成活,而 香樟、广玉兰等植物的枝条内因为没有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就不能插活。
(1)、请你完成下图,向同学们普及植物的相关知识。(2)、《增广贤文》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一句话。请解释“柳成 荫”的原因。(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以苹果为例,说明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
②所有植物的枝条插在土壤里都能成活。
(4)、读了短文,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写在下面横线上。问题1:
问题2:
-
2、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文第1自然段中“巴住墙”中的“巴”字的意思是( )A、挨着 B、盼望 C、紧贴 D、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你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3)、观察方法我学习。①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 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 ,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填“连续”或“细致”)的观察。
②我发现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逐渐”一词用得很好,因为这个词。
(4)、填一填爬山虎的别称。在没有攀附物时,它的茎叶铺盖地下,宛如锦被,故称;因其容易成 活,生长期长,叶子常绿,故又称
A.地锦 B.捆石龙 C.红丝草 D.常青藤
-
3、近几年同学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次增高,长时间面对屏幕,对同学们的眼睛有一定的伤害;科学用眼,保护好个人视力也是健康文明的体现。于是四(1)班决定开展一次“保护视力”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明使用手机查资料,眼睛距离屏幕10厘米。 B、小兰趴在桌子上边吃饭边听课。 C、小江写字时能够做到头正、肩平、身直,眼睛距离课本一尺。 D、小王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平板,并将屏幕亮度调到最大。(2)、怎样才能呵护眼睛,保护视力呢?请你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①②
-
4、知识回顾。(1)、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正如韩愈所说:“ , ?”(2)、读诗能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的是暮江的景色,“返景入深林,”描绘的是深林余晖之景;读诗也能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苏轼的诗句“ ,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3)、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道:“立了秋,。”今天又下了一场雨,临出门时妈妈叮嘱我:“一场秋雨一场寒, , 今天还是再加一件毛衣吧。”
-
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仿写比喻句)(2)、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在天空悠闲地散步。(缩句)(3)、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句子)
-
6、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
锣喧天
神机算
精力竭
鸦无声
奔流不
随而安
(2)、诸葛亮用兵 , 不愧是卓越的军事家。(3)、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岁华诞的典礼上,彩旗飘扬, , 热闹非 凡。 -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这是根 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到的画面。 B、阅读的时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会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C、观察日记只需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书写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不需要连 续观察。 D、神话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如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
8、 选择。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怜惜) B、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C、炎帝之少女(小女儿) D、题西林壁(书写,题写)
-
9、 比一比,再组词。
环
坑
竖
即
缓
坏
抗
坚
既
暖
-
10、 看拼音,写词语。
jūn yún
róu hé
píng zhěng
yú kuài
yán jiū
bēi cǎn
hēi àn
zhù zhǐ
mào shèng
shèn zhòng
-
1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霎时(chà shà)
花蕾(léi lěi)
倾斜(qīn qīng)
溺爱(nì ruò)
肝脏(zāng zàng)
石浆(jiāng jiàng)
跳跃(yào yuè)
布置(zhì zì)
-
12、家人与我们朝夕相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你一定很了解你 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可以选择一个家人来写,也可以选择家中的几个人来写。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美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
13、阅读理解
《特殊的墙》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 面。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 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 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
面对这堵“墙”,我愕(è)然了。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堂堂七尺男儿之躯,是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忧民的赤诚的心垒(lěi)成的,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的万里长 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是贪国家之财,用来堆砌个人的 安乐窝。这种人,也许能在这堵“墙”里取得暂时的欢乐,但这堵“墙”迟早是要倒塌的。
面对此情景,我再也坐不住了。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
(1)、根据文章提示搭配词语。的心
的场面
的墙
的水流
(2)、文中加点的“紧急关头”指的是。(3)、短文讲的三种“墙”分别指的是什么?(4)、选出下列解释合理的一项( )A、文中的“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墙。 B、洪水中的那堵“墙”表现出了战士们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C、短文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特殊的“墙”。(5)、短文结尾处写到“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储钱罐,跑出家门……”请你发挥想象,“我”会 去做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
14、阅读理解
神奇的纳米技术
纳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是一个数量单位,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变诞生 了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 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 定功能的产品。
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如“纳米电子学”” “纳米机械学”等。科学家预言,纳米时代到来不会很久,他在未来的运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 业,将是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正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 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有一次产业革命。
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原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 型计算机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一岁的陶瓷(cí)可以变得富有韧(rèn)性,成为一种重 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 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科技,曾经并且正在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微米更深入微 观世界的纳米将使人类进一步掌握物质的规律,掌握改造微观世界的武器。
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通信等多个领域,一年的营业额高达 500多亿美元。于细微处见神奇,见微知著的纳米技术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且孕育 着巨大的商机。
(1)、纳米是一个单位,将是未来信息时代的。(2)、在第1自然段划线中的句子,除了说明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外,同时还揭示了纳米科技的 一个重要特点,即: , 这也是它的前提。(3)、短文具体突出纳米科技神奇的是第自然段。(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5)、第5自然段中的划线句子在说明:。(6)、“于细微处见神奇,见微知著的纳米科技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一句中的“将”能否去掉?为什么? -
15、 口语交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呢?请 你给大家出几个保护眼睛的小妙招吧!(至少三点)
-
16、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最了不起的是 , 因为它。(2)、《题西林壁》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3)、我们班的明明同学认为,喜欢求教的人,知识就充裕,自以为是的人,知识就浅薄,他的观点与《尚书》中的名言 , 相符。(4)、秋雁南回,秋霜又至,秋景将又一度绚烂,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了家乡关于雁的一 句谚语: , 。(5)、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精卫之后做了什么事?(用原文回答)
-
17、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为反问句)(2)、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缩句)(3)、黄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星星在夜空中闪耀。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
(5)、小女孩对妈妈说:“我今天想到窗台边坐一下。”(改为转述句)(6)、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仿照上面句式写一写)
(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设问句) -
18、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1)、
腾云驾
三六臂
低声语
随而安
鸦雀无
人声鼎
山地裂
愤愤不
(2)、画横线的成语我还能再写两个:、。(3)、由画波浪线的词语我想到《》这本书中的人物。 -
19、 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奥秘
秘密
敏锐
敏捷
天空
空隙
(1)、蔚蓝的 , 碧绿的草地,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呀!(2)、小猴子身手非常 , 一眨眼就到对面的树杈上了。(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4)、只有勤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问时只能从某一方面提问。 B、提问时可以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生活启示等方面提问。 C、阅读时边读课文边思考会打乱我们的思路。 D、连续观察是只能观察规定的次数,不能多于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