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挥手之间 (节选)

    ①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停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②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他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来,完全像是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笑意,向人们点了点头。

    ③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⑤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注释】本文写的是重庆谈判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机场与前来送别的军民挥手告别的场景。

    (1)、“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这种场景可以用(    )形容。
    A、虎视眈眈 B、万众瞩目 C、目光如炬 D、左顾右盼
    (2)、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对的描写是“点”的描写,对的描写是“面”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民众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 B、“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向着飞机涌了过去”表现了民众对毛主席的不舍。 C、两次都将民众比作风卷过水面,语言略显单调。 D、“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疾风卷过水面”表现了民众不平静的心情。
    (4)、“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你在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心情?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5)、从毛主席在飞机舱口向大家挥手的这一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一写。
  • 2、草原 (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____,空气是____,天空是____,使我总想____,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作者为了表现草原景色之美,把草原比作 , 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想象一下,草原上的羊群还可以比作
    (3)、阅读画横线的句子,梳理内容。
    不用墨线勾勒特点
    小丘颜色浓重草原与天相接
    (4)、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想象一下: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 3、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包括13个徒步方队、23个装备方队和9个空中梯队。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多数武器装备首次亮相。

    阅兵式上,习近平主席乘坐红旗检阅车驶出天安门,检阅受阅部队。分列式环节,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迎风向前,26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80”字样,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

    (1)、2025年阅兵仪式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
    (2)、这次阅兵共有多少个方(梯)队受阅?其中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各有多少个?
    (3)、分列式环节,率先亮相的是什么梯队?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 4、课本直通车。
    (1)、《开国大典》一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描写了群众进场、、群众游行等众多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感情。
    (2)、浩浩一家来到山村民宿。看到这里绿树环绕,远处青山连绵,浩浩想到了《过故人庄》中的诗句“。”夜晚,山村愈发宁静,只有蝉还在鸣叫。浩浩看着映入池塘的明月和池塘边葱郁的树木,我兴奋地说:“此景真可谓‘野旷天低树,’啊!”说话间,一阵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传了过来,爸爸笑着说:“还有‘明月别枝惊鹊,’呢!”
    (3)、革命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长征时期,它是“ , 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乐观无畏;在全国抗战时期,它是“捐躯赴国难,”的英勇果敢;在今天,它是“祖宗疆土,”的坚定信念。
  • 5、浩浩外出旅游时,看到了下图的路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完成练习。
    (1)、本车的导游是李双飞,她所挂的胸牌上的汉语拼音是(    )
    A、LI SHUANG FEI B、LI shuangfei C、Li Shuang Fei D、Li Shuangfei
    (2)、请你写出路牌上“新乡”的汉语拼音:
    (3)、车已经到了新乡,这儿离长垣还有千米。
  • 6、句子梳理。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月光下的丁香花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子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

    (3)、“我已经和李霖约好明天去踢球,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同桌的邀请。(仿照例句,写一个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 7、选词填空。

    回忆    回味    有趣    乐趣

    家乡的小吃令他无穷,在这熟悉的味道中,他起小时候一件件的事,这些事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的

  • 8、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飘带舞    芳自赏    打载铁

    粉身碎    热血腾    千一发

    首挺胸    丝不动    排山

    (2)、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 , 反而会乐于和他人交流,在碰撞中提升自己。
    (3)、面对对方的挑衅,他始终保持冷静,坐在那里 , 只用眼神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9、下列书写每组有一个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到后面的横线上。
    (1)、悬涯    山洞    艰审              
    (2)、平淡    毫迈    坦克         
    (3)、玻璃    礼貌    句束               
    (4)、高潮    花蕾    酒脱         
  • 10、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染(xuān xuàn)    羞(sè shè)    参(cī chā)

    (yè zhuài)    山(mín mǐn)    围(qiān jiān)

    着(qíng tíng)    干(hé kū)    岖(jì qí)

  • 1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帐篷外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yǒu yǎ的羊群给无边无际的绿毯diǎn zhuì上各种不规则的图案。mǎ tí声声,送来风的吟唱。
    (2)、为了抗击rì kòu战士们pān dēng上峰顶,quánshén guàn zhù地瞄准敌人射击,利用xiǎn yào地势,bào fā出全部力量,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 12、近年来,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周围的环境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家乡会是怎样的呢?发挥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把你的想象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 13、课外阅读

    灯花姑娘

    ①中秋节的晚上,一个叫都林的年轻人在灯光下编竹箩筐。突然,灯花闪耀,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里面走出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笑眯眯地站在都林身边。

    ②从此以后,白天,他俩上山种田;晚上,一个编箩筐,一个绣花。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

    ③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姑娘要和他去山上翻地,他推说脚痛。姑娘要和他在灯下做工,他推说眼疼。姑娘劝说:“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呀!我们还要加劲干啊!”都林翻着一双白眼,“哼”了一声,拿着鸟笼到别的寨子玩去。

    ④一天晚上,姑娘一个人在灯下绣花。忽然,灯芯又开出一朵大大的红花,里面飞出一只五彩孔雀,驮着姑娘飞走了。

    ⑤没有姑娘劝导,都林更加懒惰了,最后他把粮食卖光了,牛羊卖光了,衣服卖光了,又准备把床上仅有的一张席子卖了。他揭开席子,看见下面铺着两条绣花手帕。一条上面绣着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光,都林和姑娘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另一条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在灯下笑眯眯地做工,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仓里堆满了粮食,栏里关满了牛羊。

    ⑥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他后悔极了。

    (1)、文中加点词“懒惰”的反义词是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找出文中表现都林和灯花姑娘生活幸福美满的句子。
    (4)、灯花姑娘为什么要坐着五彩孔雀飞走而不继续留下来呢?
    (5)、都林看到两条绣花手帕后痛哭的原因是(    )
    A、灯花姑娘不知到哪里去了。 B、他没有东西吃了。 C、他想起和灯花姑娘在一起劳动的日子,很后悔没听她的劝告。
    (6)、都林有哪些缺点?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样劝告他呢?
  • 14、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请找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2)、联系上下文,我能从第②自然段的加点词语中体会到
    (3)、“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个句子中,作者为什么用“闯进”而不用“进入”?
    (4)、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 ,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 减之一分则嫌短, , 黛之一忽则嫌黑。(《白鹭》)
    (2)、你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网游,你想劝他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不要把大好青春浪费了,等到年老了才后悔莫及。你会用这句名言来劝他:“莫等闲,。”
    (3)、爱国是古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 , 家祭无忘告乃翁”,死后也不忘祖国统一;而在林升的诗中,爱国是对当时统治者“ ,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
    (4)、 , 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5)、少年强则国强,正如梁启超所言:“故今日之责任,。”
  • 16、根据语文园地及课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描写的是七夕节的习俗。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
    (3)、《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之间没有关联。
    (4)、“猎人海力布”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故事。
    (5)、“火箭的速度是声速的数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们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改为转述句)
    (3)、用“便宜”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价格低):

    (不应得的利益):

    (4)、杨靖宇的腹部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猛然起身,连发两枪,击毙了两个日本鬼子。(写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5)、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兄弟俩同心协力 , 终于把老旧的房子修缮好了。 B、这个小偷的作案手法非常高明,简直是天衣无缝 C、他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时却想取得好成绩,真是理所当然 D、听到这个震天动地的好消息,全校师生都欢呼起来。
  • 19、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xiá)    防碍    奇珍异宝 B、油(zhà)    唯独    同心动力 C、隔(jiàn)    联结    理所当然 D、弱(xiāo)    汛期    难以置信
  • 20、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十里    所当然    喋喋不    心积虑

    怒发冲    安居乐    负请罪    绝口不

    (2)、上面的词语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一个:
    (3)、看到秦王对用城换璧的事 , 蔺相如 , 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4)、后,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使赵国越来越强大。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