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可爱的燕子飞行的燕子让你想到了课文《燕子》,请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 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如果给这段话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最恰当的是(    )
    A、燕子外形图 B、春光燕子图 C、燕子飞行图 D、燕子休息图
    (2)、语段中“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    )
    A、春天万物复苏,许多植物争着抢着快速生长。 B、春天来了,植物们都聚集到一起。
    (3)、想象画面:“光彩夺目的图画”由轻风、、花、、叶、共同构成,借助句中修饰词语的提示,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
  •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小猴子十分有趣。它们的额头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根毛发,却布满了皱纹,活像一个个小老头。它们有的在树枝间(灵巧 灵活)地跳跃、攀爬。有的坐在地上(悠闲 闲散)地吃着香蕉,咬了两口,觉得不好吃,又吐了出来。

  • 3、下面是鸟儿的观察记录,请完成练习。

    聪明伶俐(lín nì  líng lì)的画眉在木(gān gàn)间跳跃;活泼的鹦鹉jù jí____在一起说着悄悄话;xiān xì____的蜂鸟在花丛中自由地穿梭;优雅的白鹭闲(sàn  sǎn)地在水面浮游;漂亮的绶带鸟,拖着那带般的尾羽,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各种各样的鸟儿xíng chéng____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3)、根据图片和偏旁,“绶”字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A、细长 B、接受 C、丝带 D、授予
  • 4、最后要给手抄报的诗句配图,按要求完成练习。(课后2题变式)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

    (2)、“蒌蒿满地芦芽短”一句描绘了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用原句回答)。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两句写出了出游的天气和 , 描绘了的画面。
  • 5、根据语境,将手抄报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春天,去郊外河边踏青时,看到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嬉戏,我会吟诵“竹外桃花三两枝,”;看到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我会想到“泥融飞燕子,”;夏天,行走在林间小路上,林中不时传来黄鹂悦耳的鸣叫声,我会引用“ , 添得黄鹂四五声”。

  •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迟日江山丽(春日) B、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苇的嫩芽) C、正是河豚上时(将要) D、小溪泛尽山行(但是)
  • 7、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xī)    优(huì) B、(róng)化   (lú)笋 C、(yá)    (méi)花 D、(cóng)高  (fàn)舟
  • 8、按要求完成写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如果用一个标点符号来总结这段时光,你会选择什么?

    也许是“逗号”,那是一件你最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也许是“感叹号”,那里记录了一个童年最闪亮的瞬间;

    也许是“问号”,那是一个还没完全解决的困惑;

    又也许是“省略号”“冒号”“破折号”……

    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故事。请选择一个符号,结合具体事例,写出它的意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 9、饮食健康材料一组

    材料一:中国学生营养日

    2025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科学膳食让青少年从“会吃”到“想吃”。青少年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用餐时长适宜,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晚上9点后不进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同时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品,并利用食品标签选择低钠、低脂产品。

    材料二:健康是吃出来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相较于不在外就餐的人群,每天食用外卖超过2次的人,心血管疾病得病率增加了18%。其原因在于:1.加入大量油、盐、糖来提高口感。2.高油高脂食物导致新陈代谢失衡,伤害肝脏。3.高温油炸食品会加重消化负担,损坏胃黏膜。

    材料三:食品成分表

    食品成分表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它是我们选择健康食品的重要依据。其中脂肪含量≥20g/100g属于高脂;糖≥15g/100g属于高糖;钠含量≥600mg/100g属于高盐。

    奶油蛋糕成分表

    脂肪    54g/100g

    糖    43g/100g

    钠    177mg/100g

    炸鸡腿成分表

    脂肪    26g/100g

    糖    11g/100g

    钠    1410mg/100g

    碳酸饮料成分表

    脂肪    1g/100g

    糖    20g/100g

    钠    48mg/100g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小瓯因赖床经常不吃早餐,中餐吃很多的做法是对的。

    ②利用食品标签选择产品时,要选择低钠、低脂的。

    ③碳酸饮料脂肪含量很低,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哪个选项不适合作为“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口号(    )
    A、合理膳食,健康中国 B、均衡饮食,成长更健康 C、知营养,会运动 D、科学食养,助力健康
    (3)、小嘉特别喜欢吃外卖,尤其喜欢吃蛋糕、炸鸡腿,口渴时总是喝碳酸饮料。请对他的饮食习惯提出至少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 10、诗云(节选)

    刘慈欣

    ①伊依一行三人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游艇上的三人中有两个其实不是人,一个是一头名叫大牙的恐龙,一个是外星球宇宙艺术的研究者。

    ②研究者被伊依口袋中飘落的唐诗纸片吸引。这些由汉字排列组合而成的诗句点燃了他的征服欲。他认为技术可以超越一切,于是决定用技术证明艺术的可复制性。

    ③研究者将自己的全部记忆转化到新的生命体“李白”当中,通过伊依克隆出人类躯体;身着唐朝古装。他在宇宙中搭建可吹风的平台,饮尽银河级别的烈酒,试图克隆诗人李白的创作状态创作非凡的诗作。但这些行为只是机械的模仿,始终无法触及诗歌背后的生命震颤。

    ④失败后,研究者启动了更宏大的计划——用量子计算机穷举所有汉字组合,创造包含所有可能诗歌的“诗云”。为了储存这些数据,他拆解了整个太阳系,将恒星熄灭、行星粉碎,把物质重组为存储器。在海王星轨道的透明锥体中,量子计算机开始运行程序。每一个汉字在矩阵中排列组合,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直白的“啊啊啊啊啊”到生僻字堆砌,所有可能性都被生成。最终形成的“诗云”是直径一百个天文学位的星云,每一片存储器都包含着超越人类想象的文字海洋。当研究者完成这个旷世工程时,也发现了它的致命漏洞:他无法从海量数据中检索出真正的诗。因为尽管技术穷尽了所有文字组合,但诗歌的价值不在于排列本身,而在于特定时空下人类情感的共鸣。

    ⑤最终,研究者发现艺术是有机整体,任何碎片化处理都将消解其灵魂。他不得不承认:“____。”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选文有详有略,请在相应段落后面的括号里填详写或略写,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           

    (2)、以下关于“诗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云是由量子计算机生成的汉字组合数据库。 B、诗云是直径约一百个天文单位的星云。 C、诗云的存储器是重组后的太阳系物质。 D、诗云是一条能自主创作优质诗歌的云朵。
    (3)、对文中“艺术是有机整体,任何碎片化处理都将消解其灵魂。”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必须由人类创作,机器是不可以参与其中的。 B、诗歌的价值在于文字,组合的复杂程度越高越好。 C、艺术需要情感与意境的完整表达,不能仅靠技术拆分。 D、只要存储足够多的文字,就能自动生成许多优秀诗歌。
    (4)、联系上下文,预测结尾研究者不可能说的话是(    )
    A、诗歌需要情感共鸣,算法无法替代心灵。 B、技术可以带来光明,却无法赋予其温度。 C、我的技术还不到位,我要精进技术。 D、我的失败证明了艺术无法被数据量化。
    (5)、最近校园里正掀起一股AI批改作文热潮。辩论社的同学以“该不该让AI批改作文”为话题展开讨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 11、(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④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⑤周恩来终生为此奋斗。

    (二)老师领进门(节选)

    ①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②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③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坡堤,遇到田老师驻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三)回忆我的语文老师(节选)

    ①老师皱着眉说:“你的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是写春天的,第一本里的春天是非常朴素的。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②我离开她的办公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亮,清澈的月光铺满整个校园,我心头积压的迷雾瞬间消散。那个夜晚使我终生铭记。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作家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1)、联读三则选文,完成资料的分类整理。

    选文

    事例

    产生的影响

    选文(一)

    周恩来的志向受到魏校长肯定

    选文(二)

    回忆田老师讲故事

    选文(三)

    使“我”有了漫长的作家道路

    通过梳理,我发现选文(一)(二)都是围绕“老师教育鼓励我”这一角度选择材料的。

    我发现选文(三)是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的,是围绕“”。

    小瓯想补充选文(三)的同类资料,他应该选择(填选项)。

    A.《我的老师》——老师每天抽出时间监督冰心学习,勉励她。

    B.《我的国文老师》——老师指出梁实秋的作文内容繁杂,要求整页删改。

    (2)、下列对三则选文中人物描写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从选文(一)魏校长连声赞叹的话,可以看出他善于激励、引导学生。 B、从选文(二)田老师“摇摇头”的动作,发现他是一位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老师。 C、选文(三)中老师“皱着眉”的神态,体现出他严谨、负责的教育态度。 D、选文(三)中老师对“我”冷嘲热讽,其实是为了打击骄傲自满的学生。
    (3)、三篇选文中的老师都让“我”终生铭记,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二)借春雨点点入土和柳树成荫,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 B、选文(三)借清澈的月光表现了老师对学生随时随地的一味鼓励。 C、选文(一)(三)说明了老师在关键时刻的教诲点拨,使学生终生受益。 D、三位老师都充满了启智润心的教育智慧,对学生充满了真诚的关怀。
    (4)、读了选文,同学们围绕“最好的老师”展开讨论。你会如何评价三则选文中老师们的教育方式,请联系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下来。
  • 12、踏上“奋斗的历程”,感受诗文中蕴藏着的“伟大的精神”。

    (1)、按要求,将诗句或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2)、结合“奋斗的历程”,在⑦⑧两处写下合适的关键词。
    (3)、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奋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校运功会上,同学们挥洒汗水,奋勇拼搏,为了班级荣誉而战,不轻言放弃。 B、由于一上台演讲就紧张,他发誓再也不站上舞台,只会一个人在心里悄悄练习。 C、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她经常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D、面对薄弱的数学科目,他坚持每天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及时请教老师。
  • 13、参加“名著分享会”,完成相关题目。

    (1)、给情节图中①②两处的情节,各取一个小标题,合适的一项是(    )
    A、①建房定居   ②制作日历 B、①流落荒岛   ②蓄养种植 C、①制造船只   ②发现野人 D、①建房定居   ②救出野人
    (2)、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角色也有着浪漫上的品质,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用智慧和勇气帮师父取得真经。 B、《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顽皮贪玩,内心充满了对党和祖国的忠诚。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富有冒险精神,积极地和困境抗争。 D、《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在奇幻之旅中成长为了坚强、勇敢的孩子。
    (3)、名著分享会上,老师告诉我们阅读要细细品悟,认真思考。下列最能体现老师说法的一项是(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14、阅读语段,完成相关题目。

    文字是心灵的①____息之所:我们关注外貌、神态、言行,感受英雄不畏艰险,为人们②____的伟岸形象;我们通过作者对场景、细节的描写,体会其思想感情……当然,学习语言文字更不能囫囵吞枣、③____,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地方,才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

    (1)、借助工具书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文段第①处(    )
    A、牺  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或利益。 B、恓  形容惶恐不安或忙碌的样子。 C、栖  可泛指停留、休息的意思。 D、舾  指船只安装设备或装备。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段第②③两处(    )
    A、赴汤蹈火    走马观花 B、锲而不舍    走马观花 C、赴汤蹈火    司空见惯 D、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3)、结合阅读经验理解“文字背后的力量”,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到“家家赶做年菜”我了解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B、读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 C、读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懂得要珍惜年少,奋发图强,不让自己后悔。 D、读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感受到了他内心无法言说的欣喜。
  • 15、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走近自然,感受她赋予的真切诗意,让心灵得到kuān wèi;大胆想象,见证世界的bù kě sī yì , 让我们拥有奇特的经历;传承文化,守护古老又làng màn的记忆,让时光流转星河;见证成长,荡起童年的秋千,让美好的jì tuō埋于心间。

  • 16、将毕业寄语用楷体端正地书写在横线上。
    毕业寄语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无论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还是寻常巷陌,都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 17、习作:毕业季·难忘时光。六年来,我们的童年纪念册里定格了怎样的画面?是运动场上咬牙冲刺的倔强身影?是失败时眼角闪烁的不屈阳光?又或许是汗水浇灌出的那朵名为“坚持”的绚丽之花……请翻开属于你的“童年纪念册”,这取其中一件让你难忘的事,写下独属于你的成长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要求:①围绕中心思想,聚焦动人细节,将印象深刻之处写的具体、生动;②语句通顺流畅,情感真挚自然;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18、传承青春:参与“毕业季·非遗正青春”调查活动

    【材料一】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年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将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材料二】

    注:此处的70后是指1970年-1979年出生的人;80后是指1980 年-1989年出生的人。

    【材料三】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调查一:什么是“非遗正青春”?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阅读材料一,可以推测非遗将会逐步融入现代生活,越来越“青春”。

    ②根据2024年某社交平台的数据,00后是对非遗最感兴趣的人群,说明非遗正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欢。

    ③某电商非遗手艺人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中90后占比最高。

    (2)、调查二:如何让“非遗正青春”?

    以下非遗"正青春"提议中,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

    A、在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中加入非遗元素,让非遗走进校园。 B、组织相关研学活动,走进文化馆、非遗馆,让同学们更了解非遗。 C、购买大量的AI软件、3D打印机等,用于制作非遗相关产品。 D、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宣讲,营造浓浓的"非遗进校园"氛围。
    (3)、我的调查结论

    同学们对“非遗正青春”建言献策,请你参与。

    清清:我想把非遗和现代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进行结合,走向年轻化,让更多人可以看见。

    小文:我想把“连考必过”“一个亿”……这些“潮言潮语”刻在传统木版年画上,这样可以更受欢迎。

    小语:作为班级的小小讲解员,我想带大家认识一些鲜为人知的非遗项目,一起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①下列关于同学们的说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请讲计划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并关注年轻群体,这个想法很有创意。

    B.小语打算结合自己的讲解特长介绍非遗项目,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C.我们只需以游客身份体验非遗就够了,不必像清清那样深入思考如何创新。

    D.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传承非遗文化充满兴趣和热情。

    ②有同学认为小文这种做法会伤害非遗文化。你是否赞同小文的做法?请结合材料和对非遗保护的理解,阐述理由。

  • 19、感念师恩:举办"毕业季·桃李报春晖"感恩活动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②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③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是残疾的,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④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

    ⑤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⑧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短文回忆了关于刘老师的几件小事?填一填。

    ——②讲课情感丰富——③——④放飞风筝

    这些事有详有略,结合文章内容,我发现这样写的好处是

    (2)、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乐乐:文章开头描绘了一幅鲜活的春日图景,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 B、清清:结尾写"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说明作者才与刘老师分别不久,记忆深刻。 C、小语:结尾处写道"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表达含蓄,引人深思。 D、小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风筝",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3)、对文中"风筝"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刘老师亲手放飞、引导学生们欢笑围观的那只"纸糊的燕子"风筝。 B、指刘老师放风筝时脸上那"得意十足的稚气",象征着他如同少年般对生活充满热爱、乐观顽强。 C、指暮色中刘老师因行动不便需学生帮忙擎风筝时所流露出的失落情绪。 D、指刘老师以自身言行在学生心中播种、放飞的"理想的风筝"。
    (4)、在作者心里,刘老师是一位少年。你记忆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的?请写一写。

    赠恩师

    记忆中的 Ta,温暖的话语总在课堂里流淌,三言两语里把深奥的难题泡成蜜。

    记忆中的 Ta,神奇的双手总在黑板上舞蹈,横竖撇捺间把知识的春泥翻作良田。

    记忆中的 Ta,

  • 20、书香伴行:开展“毕业季·名著伴成长”读书活动。

    材料一: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

    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该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一辈子。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材料二:

    《鲁滨逊漂流记》目录

    《骑鹅旅行记》目录

    《汤姆·索亚历险记》目录

    第1章 不安分的鲁滨逊

    第2章 初次航海

    ……

    第5章 荒岛日记

    第6章 抗争病魔

    ……

    第13章 重返故乡

    第14章 故地重游

    第1章 这个男孩子

    ……

    第6章 去厄兰岛之行

    第7章 小卡尔斯岛

    第8章 两座城市

    ……

    第24章 回到了自己的家

    第25章 告别大雁

    第1章 贪玩淘气的小汤姆

    ……

    第9章 墓地凶杀案

    第10章 野狗冲谁而吠

    第11章 良心受谴责

    ……

    第34章 天网恢恢

    第35章 成堆的黄金

    (1)、阅读名著,要关注情节。请联系目录,推断出材料一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哪一章节?(    )
    A、第2章 初次航海 B、第5章 荒岛日记 C、第6章 抗争病魔 D、第13章 重返故乡
    (2)、阅读名著,要关注人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困境中,唯有多想想眼前美好的事物,才能宽慰自己。 B、在困境中,只要多想想当前的困难,就能磨炼自己的意志。 C、在困境中,要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就能马上冲破困境。 D、在困境中,要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让自己更理智地面对现实。
    (3)、名著可以一类一类读。同学们对材料二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乐乐:这三本书都是以冒险为主题,主人公都在不断的冒险中成长。 B、清清:从目录中,我发现这三本书的情节也很相似,先都介绍主人公,接着写主人公离开故乡开始冒险,最后回到故乡。 C、小语:他们的冒险经历也是相似的,都写主人公遇到一个个困难,再克服一个个困难。 D、小文:这三位主人公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比如尼尔斯虽然调皮淘气,但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4)、阅读名著,还可以照见自己。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阅读名著时的收获,对照表格写一写。

    难忘的事

    自己身上主人公的影子

    自己的成长

    一次争吵

    自己像汤姆·索亚一样,在和贝琪的争吵中死要面子又珍惜友情。

    懂得了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彼此宽容。

    比赛失利

    感觉自己像鲁滨逊一样陷入困境,一想到此事,就会失落。

    学会了像鲁滨逊一样乐观积极,调整了心态。

    (5)、阅读名著,还可以对比不同版本。《鲁滨逊漂流记》两个译本,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A.大海像一座大山那样已经扑到我的身后,而且像敌人那样气势汹汹,我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同它较量。

    译者:鹿金

    B.如山的海水从我身后扑来,那副凶相,就像我的冤家,而我却既无手段也无力气去抵挡它。

    译者:缪哲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