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拼一拼,写一写。
qù nián
xià wǔ
tián
kǒu
ěr mù


地开


-
2、看图,找出图中隐(yǐn)藏(cáng)的声母并写在四线格上。
-
3、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给你听到的音节字母或词语画上“○”。(1)、g h(2)、sū cū(3)、ie üe(4)、蔬菜 水果(5)、折纸 读书(6)、蓝天 草原
-
4、在学校里,你一定参加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吧!比如说趣味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演讲比赛、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选择校园活动中印象深刻的场面,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一写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
5、课外阅读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在第⒋、⒌自然段对丁香的描写上,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细致描绘的,赋予了丁香灵动优雅、可爱芬芳的灵性。(2)、作者借助哈尔滨满城的丁香来抒发内心感受,文中的丁香具有特定的寓意,它象征着。(3)、阅读第⒉自然段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时,我想到了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4)、丁香凝聚着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在文中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向日葵寓意着 , 荷花象征着等,由荷花我能想到的人生追求应该是:。(5)、本文和课文《丁香结》都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两者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说一说。 -
6、课内阅读
《草原》语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坦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____(俊马 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2)、“翠色欲流”描写了(A.绿的颜色;B.绿的状态;C.绿的范围),“欲”的意思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和比作和 , 这样写的好处是。(4)、读了选文,我想起了描写草原的一首古诗,眼前仿佛再现了诗句“天苍苍,野茫茫,”所展现的意境。 -
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开国大典》一文按照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①②升国旗③④阅兵式⑤。其中在描写“阅兵式”这一场面时采用了的写法。(2)、狼牙山五壮士面对侵略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三国时曹植的名句“ , ”的真实意义,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3)、《草原》一文中最能体现蒙汉两族同胞情谊深厚,不忍分别的一句话是“ , 。
-
8、古今互译。(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翻译句子)(2)、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写诗句)
-
9、完成句子练习。(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点部分仿写句子)(2)、看着我迅速地将机器人拼装完成,小丁说:“哇,你太厉害啦!”(请用其他词语代替“说”来表达)(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
10、下列句子中,分号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 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C、纪伯伦的诗歌节奏铿锵,色彩丰富;富有音乐美和图画美。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
-
11、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草原》-老舍 B、《过故人庄》-孟浩然 C、《七律·长征》-毛泽东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苏轼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与“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都相同的一项是( )A、唯见长江天际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但悲不见九州同 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A、《骑兵进行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大刀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
14、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临:A.从高处往低处看。B.到达,来到。C.挨着,靠近。D.照着字画模仿。
(1)、我们学书法是从临摹开始的。(2)、夜幕降临 , 星光在天空闪耀。(3)、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向敌人射击。 -
15、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全神惯注 居高临下 自做自受 一望无际 B、心惊肉跳 跌跌撞撞 念念有词 呆头呆脑 C、崭钉截铁 排山到海 断断续续 别出心栽 D、暴露无遗 汹涌彭拜 粉身粹骨 大部流星
-
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逶迤(tuō) 擎着(qíng) 迂回(yū) 勾勒(lè) B、泥丸(wán) 歼灭(qiān) 芭蕉(bā) 渲染(xuàn) C、瞻仰(zhān) 电钮(niǔ) 参差(chā) 摇曳(yè) D、诞生(dàn) 孕育(yùn) 婆娑(suō) 苍穹(qióng)
-
17、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1)、菲菲穿的那件yī shang虽然有点儿陈旧,但颜色dàn yǎ , yī jīn上还zhuì着漂亮的lěi sī花边。(2)、2023年11月23日,接运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输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当地zhèng fǔ举行了lóng zhòng的迎接仪式。huì jí在街道两旁的群众在寒风中sù jìng地迎接为祖国zhuàng liè牺牲的英雄归国。
-
18、
小松鼠找花生
树林里,住着一只小松鼠。他看见满树的花生,心里真高兴。他想:等花生成熟了,我就把它摘下来,带回家。
一天天过去了,小松鼠每天都去看花生。可是,花生一直没有成熟。小松鼠很着急,他问蚯蚓:“蚯蚓弟弟,花生什么时候才能成熟呀?”蚯蚓说:“快了,快了,你再等等。”
又过了几天,小松鼠又去看花生。这一次,他发现花生不见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说:“小松鼠,别难过,花生不是不见了,是长在泥土里呢!你挖开泥土看看。”小松鼠听了,赶紧挖开泥土。哇!好多好多的花生呀!小松鼠高兴地笑了。
(1)、小松鼠在哪里看到了花生?( )A、草地上 B、满树上 C、泥土里(2)、小松鼠为什么着急?( )A、花生不见了 B、花生一直没成熟 C、蚯蚓不告诉他(3)、花生到底在哪里呢?( )A、被人偷走了 B、长在泥土里 C、被蚯蚓吃了(4)、你喜欢这只小松鼠吗?为什么? -
19、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我喜欢。(2)、妈妈在。(3)、真美丽。
-
20、照样子,写一写(1)、例:一(只)鸟
一花 一书 一伞
(2)、例:弯弯的月亮的太阳 的云朵 的小草
(3)、例:我是小学生。他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