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演结束后,会场上爆发出了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B、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 C、那“斗士”挺着肚子净挨揍,看起来威风凛凛的。 D、摊位上展示的十二生肖主题泥咕咕色彩斑斓,惟妙惟肖。
-
2、查字典,填空。
“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屈”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坚强不屈”的“屈”应选第种解释;“理屈词穷”的“屈”应选第种解释。
-
3、看拼音,写词语。
yì lì
zāo gāo
shén mì
qīng tīng
bào yuàn





-
4、生活中,总有一些活动让我们难以忘怀,可能是一次精彩的运动会,一场有趣的班会,一次难忘的研学旅行……请选择一次你印象最深的活动,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要指写活动的整体场景,也要刻画人物的具体表现,
要求:①自拟题目,书写工整,语句通顺。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不少于450字。
-
5、现代文阅读
出差千里,好事一火车
1961年的一天,雷锋因公从抚顺出差去沈阳。刚踏上火车,他就没闲着,一会儿拿起扫帚帮列车员拖地板、擦玻璃,把车厢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会儿又主动帮旅客把沉重的行李架到行李架上,还贴心地给怀里抱孩子的妇女找座位,轻声叮嘱她“小心站稳”。
火车到沈阳站换车时,检票口围了一群人,吵吵嚷嚷的。雷锋挤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大嫂急得眼圈发红,手里紧紧攥着空口袋,嘴里念叨着:“我的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怎么去吉林看我丈夫啊!”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却没人上前帮忙。雷锋立刻走上前,轻声问清情况后,拉着大嫂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
他领着大嫂来到售票处,掏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大嫂接过车票,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紧紧拉住雷锋的手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回去一定把钱寄给你!”雷锋笑着摆了摆手,转身就往站台走去,只留下一句温暖的话:“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其实,这趟出差路上,雷锋做的好事数都数不清:给不识字的老人读报纸,给口渴的旅客倒开水,帮列车员维持秩序……战友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下列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夸张手法浓缩全文事迹,凸显助人频率之高 B、以口语化表达增强感染力,便于精神传播 C、暗示雷锋的善举仅发生在出差途中,日常缺乏持续性 D、作为总结句,既点明主旨又强化了人物形象(2)、结合文段语境,“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却没人上前帮忙”的场景描写,除了烘托气氛,还暗藏的深层用意是( )A、批判当时社会普遍的冷漠风气 B、通过“群体旁观”与“个体担当”的对比,凸显雷锋精神的稀缺性 C、说明众人无力解决大嫂的困境,只能议论 D、为雷锋后续拒绝透露姓名的行为做铺垫(3)、结合文本中雷锋“省吃俭用攒津贴”与“毫不犹豫帮大嫂买票”的对比,下列分析最贴合精神内核的是( )A、说明雷锋对自身“节俭”与对他人“慷慨”的价值优先级排序 B、反映当时物质匮乏,津贴虽少但对困境中的人意义重大 C、暗示雷锋早已预判出差途中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提前准备 D、凸显雷锋“重义轻利”,将精神满足置于物质需求之上(4)、结合文段中雷锋做的具体事情,概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两个品质,并分别用原文中的事例支撑。(5)、文中“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却没人上前帮忙”的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有人说“雷锋精神在今天已经过时了”,请结合文段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
6、文官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薄暮③归,母已具食④。愚人见盐,喜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⑤ , 反为其患⑥。
(注:①益:增加;②缘:因为:③薄暮:傍晚;④具食:准备好饭菜;⑤口爽:口味败坏:⑥患:祸患,有害的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主人与食 更为益盐
遂自念曰 反为其患
(2)、愚人“食己口爽”的原因是( )A、主人做的饭菜本身很难吃。 B、他只知道盐能让食物变美味,却过量吃盐。 C、他傍晚回家时已经很饿,吃不下饭菜。 D、母亲准备的饭菜没有放盐。(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图表):某城市2023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优良天数(天) 22 25 28 26 29 30 污染天数(天) 9 3 3 4 2 1 材料二(文字说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是指空气质量指数(AQI)≤100的天数,包括优(AQI≤50) 和良(51≤AQI≤100) 两个等级。污染天数则指AQ1>100的天数,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臭氧,近年来,该城市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治理工业废气等措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材料三(温馨提示):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及以上时,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外出时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1)、2023年上半年,该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最多的月份是( )A、3月 B、5月 C、6月 D、4月(2)、下列哪项不属于该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措施?( )A、推广新能源汽车 B、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C、治理工业废气 D、减少城市人口(3)、若某天该城市AQI为85,其空气质量等级属于(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4)、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根据材料二,污染天数的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和二氧化碳。
②按照材料三的提示,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时,老人和儿童应减少户外活动并佩戴口罩。
-
8、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在这次“书香生活”交流活动中,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古人云:“书山有路勋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我们只要坚持读书,才能让知识丰富充实我们的生活,才能让生活绽放夺目的光彩。(一处错别字,三处语病,共4处错误)
-
9、按要求写句子(1)、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缩句)(2)、为了不滑下去,他只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3)、班长激动地说:“同学们,想参加运动会的,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4)、从“看书、听故事、下棋”中选择其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
10、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1)、《草原》一文按照的顺序,用“ , ”赞美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苏轼用“ , ”描写了暴雨过后的美丽景色;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 , ”以动衬静描写月下景色: 《过故人庄》中“ , ”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3)、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贵,”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说过“”的话语。曹植的名句“”是狼牙山五壮士爱国之情的真实写照,抗金名臣李纲以“”告诉我们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誓死捍卫,不能割让分毫。(4)、《七律·长征》中,“ , ”总领全诗,“ , ”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无畏。
-
1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贯”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 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贯”在字典中解释有:①穿,贯通;②连贯;③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④世代居住的地方。下面词语中的“贯”是什么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序号。
腰缠万贯 横贯江面 籍贯 融会贯通
-
12、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狼牙山五战士在班长马宝玉的指挥下,pān dēng棋盘陀顶峰击退rì kòu; 如今中华儿女维承革命先烈的遗志,jiān qiáng bù qū , 努力拼搏,以háo mài 的步伐向前挺进,让中国巍然yì lì在世界的东方。(2)、阅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遐想: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驰骋在lǜ tān似的草原上;我们进入竹节人的世界,时而心潮póng pài , 时而wàng hū suǒ yī 。
-
13、把下列四个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你尽可浅酌慢饮,细品舌尖的甘苦、鼻端的幽芳。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茗茶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
14、明明打算把独特的旅行经历写成演讲稿,参加学校举办的“旅行·成长”演讲比赛,请同学们提提意见,下列同学的说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A、演讲稿要多用晦涩深奥的句子,达到官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B、在演讲时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观点要鲜明,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有感染力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 D、为了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言警句,也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
15、在下面情景中,横线上的“说”依次可以用哪些语句进行替代?( )
爸爸说:“这幅画构图精巧,用色精美,实在太好看了!”小凡说:“可是您要出差,就不能去看我们的画展了。”爸爸说:“工作需要,我也没辙呀。”“看来,我只能盼着您早点回来,对不对?”小凡说。
①一脸的难过,轻声嘟囔着
②赞叹道③询问道
④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
16、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一杯清茶,沁人心脾:音乐是一片秋叶,撩人乡思;音乐是一缨阳光,暖人心田。 B、早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笑好的艺术之旅。 D、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战斗即将开始,战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为保卫祖国冲锋陷阵。 B、他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时却想考高分,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C、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D、小明犯了错误,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侃侃而谈 , 极力为自己辩解,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
18、下面有关课文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依次记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B、《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绝句, “日暮客愁新”一句中“愁”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累的抱怨。 C、《竹节人》通过回忆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经历,重点刻画了老师没收竹节人时严厉苛刻的形象,表达了对老师的不满。 D、《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作品,作者以花的视角,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悲伤和对命运的抱怨。
-
19、下列句子不属于“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的一项是( )A、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有的打球,热闹极了。 B、游行队伍中,红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欢呼着向前走去。 C、李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D、考场上,同学们埋头答题,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
-
20、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乍暖还寒时候 C、明月别枝惊鹊 别出心裁 D、野旷天低树 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