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品读故事,感悟那些哲理】
山鹰社:让生命在热爱中延续
在失败中迈出第一步
我最早知道山鹰社,是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给了一段登山的资料。我这才知道原来社团也可以组织登雪山,我原以为那都是国家登山队才能干的事情。
2005年,我考进北大。山鹰社每学期招新一次,交5元报名费,还送一本社刊。就这样,我成了山鹰社的一员。一开始是冲着跑步去的。我喜欢跑步,但一个人跑有点寂寞,一群人跑刚刚好。后来,在老队员的鼓励下,我加入了冬训队为登山作准备。训练时,我的体测成绩都很好,飘飘然起来。当然,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轻狂注定是要被现实毒打的。
第一次登山,是去四川的半脊峰,海拔5430米,爬到一半时我发现自己高反很严重,大脑缺氧,呼吸困难,每一步都很艰难。我几乎是被两个老队员连拖带拽架下来的。下山回到旅舍,竟然从二楼的楼梯上直愣愣摔下去了,而且扶着栏杆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是。回到学校后,我进入一种逃避的状态,羞愧、挫败……
在老队员的帮助下,半年后我重新回来了。我开始了解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开始更科学更系统地去理解登山这项运动,也渐渐体会到其中的博大精深。
从那次打击后,我才算真正迈出了学习如何做一个登山者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登山?
如果你问山鹰社的队员,每个人的回答都会不一样。有人有征服欲,有人爱山的壮美,有人享受同伴之间的情谊,有人想要体验极限的生命状态。
人们想象雪山之巅的风景奇丽壮美,但只有登山者才知道,山路险峻,危机四伏,寒冷和疲惫才是主旋律。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去登一次山就知道了———身体的极限,情绪的极限,意志的极限。高海拔的缺氧状态,会让人变得非常情绪化,动不动就会发脾气。那时,你不仅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把别人看得很清楚。正因如此,你们才能互相信任。山鹰社有句口号———登山归来都是生死之交,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是在山鹰社认识的。
雪山永远在那里
北大山鹰社的基地有一个玛尼堆,是纪念曾经在山难中离我们而去的六位队友。平常很不显眼,就是几块垒起来的石头,但每到清明,总有人点上蜡烛。那些逝去的生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时候是缅怀,是哀思,有时候则是警醒,关于安全的底线和自由的边界。
安全第一,不代表要消灭所有的风险。登山运动的魅力之一,就是有人带你去靠近风险的边缘,告诉你怎么去控制它,怎么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社团成立35年了。直到今天,我仍然会以老队员的身份参与山鹰社的活动,传承那份热爱。
雪山就在那里,一代代的青年,他们会听见它的召唤。
(1)、 阅读选文,补全下列历程图,并写写从中获得的感悟。从作者的经历可以看出,成功总是需要。
(2)、作者把自己失败的过程写得如此详细,而略写成功的经历是因为。(3)、体会作者的观点,下列哪个不是作者认为的登山的意义?( )A、登山可以让我们学会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B、登山让我们享受被现实毒打的感受,不断尝试失败的滋味。 C、登山会让朋友之间认清彼此,了解彼此,更信任彼此,收获美好的友谊。 D、登山会让我们不断挑战身体、情绪、意志的极限,磨炼人的意志。(4)、根据选文,为山鹰社的社刊选择合适的社标与口号。( )A、
青山常在 B、
阅读在路上 C、
存鹰之心于高远 D、
一路向前(5)、结合资料袋,说说你对题目中“让生命在热爱中延续“的理解。资料袋:山鹰社登山从前期的筹备,到进山后的安排,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完成。
·1998年,山鹰社登上卓奥友峰,是中国民间登山组织第一次登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
·社会评价山鹰社:35年的历程,是勇于挑战自我、不畏艰险、积极探索的北大精神。
-
2、【了解社团,走进那些热爱】
(一)身边的社团
乐清市某中学小七音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惊艳校园。校内外主题晚会、歌手大赛、义演等活动让社员们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小七音社
一腔一调,唱梨园雅韵。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市某中学于2024年年初成立了越剧社团。该社团被评为乐清市校园精品社团。
越剧社团
(二)过去的社团
精武会:中国最早的体育社团
在电影《霍元甲》中,一代宗师霍元甲在擂台上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国外对手,反击了西方侵略者对华人的蔑视。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最早的民间体育团体“精武体育会“,强身健体的风潮也因此掀起。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之际,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更多进步青年,精武会资助一批青年才俊赴法国留学,其中包括《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和陈乔年。
春柳社:中国最早的戏剧社团
1906年,“春柳社“由几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创办而成,是我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为了给国内水灾筹集赈灾款,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第一幕戏《茶花女》。春柳社著名社员李叔同就在话剧中扮演茶花女一角。为此,他剃掉蓄了多年的胡须,还特地新制了漂亮的连衣裙,塑造了一个不可超越的艺术形象。
(三)名著中的社团
探春起意组建作诗社,恰巧贾芸送了宝玉两坛白海棠,取名为“海棠诗社“。诗社由李纨任社长,迎春、惜春是副社长。海棠诗社在高雅的大观园里一月二会(每月初二和十六),风雨无阻。每期由一人出题,限定题材和格律,诗作完成后,由众人商议评选最佳。
(1)、阅读以上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从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B、如果你爱好唱歌,可以选择参加某中学的小七音社。 C、“海棠诗社“的名称、最佳诗作的评选均由社长李纨决定。 D、李叔同扮演茶花女一角,让我想起了梅兰芳也塑造了男扮女装的艺术形象。(2)、阅读(二),想想这些社团在当时还发挥了什么作用?反击侵略者的蔑视
塑造了经典艺术形象
(3)、假如“海棠诗社“以“高贵品格“为题,下列哪句诗不能入围最佳诗句的评选?(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关于社团活动,你赞成下面谁的观点?联系材料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参加社团很有必要。
我的想法:
我觉得没必要参加社团,还是以学习为重。
-
3、【跟着书本去旅行】(1)、来到李大钊旧居,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被捕时的样子——“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仍能被他那的品质深深触动。(2)、2024年大热的《我的阿勒泰》这本书把新疆阿勒泰这个世间桃源带到了大家眼前。这个假期,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想去那里?完成你的“心愿卡“。
心愿卡
阿勒泰的天空,是我见过最纯净的蓝。阿勒泰的风,吹走了我的忧虑,带来了我成长的勇气。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
4、【跟着诗词去旅行】将诗句填写完整。
-
5、将“争吵“那天的回忆写进纪念册,下列哪句环境描写更合适?( )A、这一刻的阳光格外刺眼,它在我身后投下的长长的影子,怎么也甩不掉。 B、阳光洒在青草地上,新鲜的花朵,像刚刚睁开眼的娃娃,甜甜地看着我。
-
6、帮小乐选一句合适的名言,引用到主题为“创新“的演讲稿中,增加说服力,下面最合适的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7、读故事梗概,回忆读过的书,请你为这次读书交流会确定主题。( )
毫不起眼的丑小鸭被孵出蛋壳,不断遭到嘲笑和排斥,历经重重磨难后终于长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____“读书交流会
汤姆和他的两个小伙伴因为厌倦无聊的生活,一起去探险,在经历了数次冒险后,终于成为一个男子汉。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沉香为了救出压在华山之下的母亲,历经磨难,最终借助宝莲灯的力量劈山救母。
A、传承与创新 B、磨难与成长 C、激情与浪漫 D、机遇与挑战 -
8、阅读“汉字里的时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汉字里的时空
(?)
夜
晚
演变
字义
演变
字义
演变
字义
宀为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夕月无光,夹在大人的腋下。
日在免下,太阳已沉入地下。
A、我知道所有跟时间有关的字都和太阳有关。 B、汉字博大精深,蕴含着古人无穷的造字智慧。 C、根据字形演变和字义,我判断第一个字是“宵“。 D、我发现这组汉字都和黑夜有关,让我联想到“旦、早、晨“都和白天有关。 -
9、积累与运用(1)、小乐在抄写一段文字,从书写的角度,你有什么建议?( )(多选)A、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B、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C、字距均匀,上下字要对齐。(2)、根据第(1)题中的正确建议,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每次回望,都是为了留住美好;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出发,都是为了铸就梦想。
-
10、阅读短文《母亲的纯净水》,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纯净水
①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她也有。她一直喝同一种牌子的纯净水。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有体育课,吃过午饭,母亲就拿出一瓶,递给她。她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她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但是,她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拿着它,在班里那些时髦同学的面前,自己就不再觉得很丢脸了。
②一次,上完体育课,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上去。
③“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桌喝了一口,皱皱眉说。
④“怎么不是?“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⑤几个同学围拢过来:“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⑥“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⑦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⑧大家沉默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一瞬间,她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她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⑨下午放学回家,她一进家门见到母亲,就问:“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
⑩“是。“母亲说,“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什么了吗?“
⑪她不出声。“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⑫“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花四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一年就是一百多块钱。“
⑬她不得不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是对的。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没有能力挣钱,总有义务省钱吧!再说,喝凉白开、喝纯净水,对身体的确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她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⑭“有同学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⑮她点点头。
⑯“那你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富也罢,穷也罢,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也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⑰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魔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
⑱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装的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⑲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她还是喜欢喝惊白开。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取材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12册》,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虚伪:
⑵随心所欲:
(2)、认真阅读短文第②~⑱段,完成下面小题。⑴将故事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
给同桌喝水被质疑→→→
⑵梳理母亲的“纯净水“带给小女孩不同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安 委屈 尴尬 坦然 B.尴尬 不安 生气 委屈
C.尴尬 生气 委屈 坦然 D.委屈 尴尬 生气 高兴
(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4)、“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这里的“纯净水“除了指母亲为女儿准备的凉白开,更深的含义是。(5)、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茶
【材料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上古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把茶树嫩梢当成菜食充饥,并发现了茶具有疗疾的作用。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说明,中国茶被发现和利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汉字里“茶“字的前身“茶“最早见于《诗经》。《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里的“茶“指的就是茶。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性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
夸克扫描王,根据茶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六类。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其中,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具有“清汤绿叶“的特点。我国18个产茶省都生产绿茶,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榜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材料三】1.最保健的饮料
茶叶在中国发展史上最开始是以药用为主。茶能生津止渴、消热解暑、利尿解毒、益思提神、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压、消食解腻、减肥健美。现代中国人则普遍以饮茶来达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2.____
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普通饮品后,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喝茶。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3.最文明的饮料
通过品茶活动,使人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它可以陶冶个人性情,培养高雅情趣,协调人际关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良,茶叶无愧于“最文明的饮料“的称号。
4.最“中国“的饮料
茶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饮品,茶叶又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在全世界,“茶“已成 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中国人把茶喝成了文化,把茶喝出了特色。世界各国人民从中国引进了茶,学习茶文化,茶也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材料四】中国人习惯用茶表示礼,也把茶作为礼的一个重要内容。茶礼有:1.茶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2.茶水适量。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示“七分茶三分情“之意。3.奉茶得法。双手端茶奉上,递给客人的同时要说“请您喝茶“。奉茶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4.添茶及时。随时注意客人杯子里的茶水,及时添加。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以上材料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本————中国茶》,有改动)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从、、和四个方面来组织内容的。(2)、根据四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汉字里“茶“字的前身是“茶“,最早见于《茶经》。
⑵六大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⑶中国人喝茶不仅为了达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还把茶喝成了文化,喝出了特色。
⑷给客人斟茶时要把茶杯斟满才能表达出对客人的热情。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对其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 B、以绿茶为例,具体介绍了六类茶叶的产量都很多。 C、在对比中突出我国每年绿茶出口在世界绿茶贸易中占比较低。 D、准确、科学地说明了绿茶在我国产量最多,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榜首。(4)、材料三中第2部分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这样写的好处是。给这部分拟个小标题““。(5)、陈叔叔和张阿姨到家里做客,爸爸把招待客人喝茶的任务交给了小丽,如果你是小丽,你会怎么做?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写出你的做法。斟茶时:
奉茶时:
添茶时:
(6)、看到“中国茶“这三个字,你心头涌起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请结合上面材料谈一谈。 -
12、古诗文填空。(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 , “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古诗中,你还知道“ , “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2)、在毕业之前,你想用“ , “这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送给最好的朋友,理由是。
-
1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美观。
生活中会有很多“朋友“相伴:shū jí
是朋友,潜心阅读,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向新的lǐng yù
迈进;大自然是朋友,仔细观察,可以让我们从
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jiàn wēi zhī zhù
有所发现;挫折也是朋友,只要我们勇敢面对,kòng zhì
好自己的情绪,lǐ zhì
处理问题,就能获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
14、一位同学在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中写了下列书评,他评论的图书是( )
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人流落荒岛后的种种际遇。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成长,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主人公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A、《骑鹅旅行记》 B、《海底两万里》 C、《鲁滨逊漂流记》 D、《汤姆·索亚历险记》 -
15、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阅读材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沈从文《腊八粥》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老舍《北京的春节》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冰心《腊八粥》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莫言《过去的年》
我曾经十分向往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
A、以上四个片段都描写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和味道。 B、老舍和冰心同样都写熬腊八粥,但冰心的笔下更多了一份对母亲的怀念。 C、莫言和沈从文都写出了等待吃腊八粥时的那份期待和向往。 D、四位名家都是通过描写腊八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
16、下面语段中的风俗美食与寓意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过年时,年夜饭的餐桌上少不了美味的鱼,人们取其____之意,表达美好期许。有的家庭还会摆上一盘年糕,寓意____。汤圆也是春节期间必备的美食,寓意____。元宝状的饺子是人们的最爱,它象征着____。
A、招财进宝 团团圆圆 年年有余 步步高升 B、团团圆圆 招财进宝 步步高升 年年有余 C、步步高升 年年有余 招财进宝 团团圆圆 D、年年有余 步步高升 团团圆圆 招财进宝 -
17、根据句子的意思,横线上填入的与画线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 , 八达岭长城____,南锣鼓巷____,什刹海____。
A、摩肩接踵 人烟稀少 人潮汹涌 B、熙熙攘攘 人潮汹涌 寥寥无几 C、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D、人迹罕至 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
18、小丽在读后感中写道:“矢志不yú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根据字典中的释义,“yú“字应该是( )A、愉(yú):喜欢,快乐:~悦|欢~。 B、逾(yú):❶越过,超过:~期。❷文言副词,更,越发:~甚。 C、瑜(yú):❶美玉。❷玉石的光彩。喻优点:瑕不掩~。 D、渝(yú):❶变(多指感情或态度):始终不~。❷重庆市的别称:成~铁路。
-
19、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读经典诗文、学国画书法、过传统节日,参加民俗活动、欣赏民族建筑、弘扬中华美德……只要你留心生活,传统文化就在你身边。请结合你的经历,选择一项内容,写写你对传统文化最深刻的记忆吧。
注意:①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或感受。②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③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与你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
20、群文阅读。
选段一:过年(节选)
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过年的这两天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羡慕。 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选自《过年》,有删改)
选段二:北平的秋(节选)
中秋前后是北平天气最好的时候。这时正好不冷不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了。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用、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儿,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再配上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闻着就微微有些醉意了!
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玩兔儿爷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带来快乐。当然,孩子们还会拉扯着父母吃月饼、赏月亮。
同时,北平人会给亲友们送节礼。街上的铺户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中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选段三:端午(节选)
北京的端午节是多么美丽呢?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
(选自《赵子曰》,有删改)
(1)、三个选段写了三个节日的不同习俗,请你根据选段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节日
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习俗
玩兔儿爷、吃月饼、赏月亮、送节礼
(2)、(课本变式题·要素)阅读选段二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⑴本段中,作者描写各种各样的水果时,详写了哪些水果?略写了哪些水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⑵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详写主要部分的?( )(多选)
A.列举并着重描写北平特有的水果。
B.从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展开描写。
C.列举丰富多样的品种,突出水果的种类繁多。
(3)、三个选段描写了不同传统节日的习俗,下面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都表达了作者对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的独特情感体验。 B、都围绕选段的第一句话,展开对节日习俗的介绍。 C、从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以及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4)、(课本变式题)这三个选段都出自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特色鲜明,请你简单说一说这三个选段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