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短”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指空间距离小;B.缺少;C.指时间少;D. 缺点。(2)、夏天到了,白天的时间更长,晚上的时间更短。(3)、我的裤子太长了,妈妈帮我裁短了。(4)、他卖东西不诚信,总是缺斤短两。(5)、同学之间在学习上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
2、读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nuò ruò
qiān xū
yuān yāng
chuàng jǔ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
3、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感动、愧疚、盼望、惊喜、沮丧、愤怒、难过……你一定有过这些感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请选择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把真实细腻的感受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情感。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力求打动自己,打动别人,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
4、课外阅读。
半瓶阳光
①这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②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③“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④“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⑤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⑥“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⑦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⑧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⑨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⑩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⑪“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⑫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书桌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描写,表现了女儿的心情。(3)、短文详写的是 , 略写的是“我”感受到阳光。这样写的好处是。(4)、对太阳落山,女儿和“我”的理解不同在哪里?①女儿的理解:
②“我”的理解:
(5)、结合全文,怎样理解“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 -
5、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司马迁认为“人死的意义”有哪两种不同的表现?请用原文中的八字短语回答。(2)、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3)、文中“泰山”和“鸿毛”分别比喻什么?这种比喻的表达效果是什么?(4)、结合生活或历史事例,说说你对“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句话的理解。 -
6、快乐读书吧(1)、1995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 日为“世界读书日”,请写一句与读书有关的诗句、名言或谚语。(2)、为参加学校“读书月”的活动,请你用读书卡的形式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读书卡
书名:
作者:
内容概括:
印象深刻的人物:
人物特点:
(3)、同学们在学校“读书月”活动中写了读后感,请选择书名补充到读后感的标题中。(填序号)
A.童年
B.鲁滨逊漂流记
C.骑鹅旅行记
D.汤姆·索亚历险记①祸福相依、冷静面对——读《》有感
②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有感
③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有感
④我和高尔基比一比——读《》有感
-
7、回顾课文填空。
万物繁盛的夏季,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但是时光易逝,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 我的日子滴在 , 没有声音,也没有。”学习时想偷懒,我就会想起《长歌行》里的“ , ”;“ , 一字值千金”告诫我读书要用心,一个字都不可遗漏;“近水知鱼性,”又告诉我读书更要与实践结合,不可一味只读“死”书,这让我明白了读书学习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
8、按要求,写句子。(1)、仿照例句,用动作描写表现“焦急”。
例:他眉头紧皱,不停地跺脚,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
(2)、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____,____的高铁网让国民享受到了中国速度带来的便捷生活。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以安全快捷、平稳舒适的运营服务____,成为中国高铁的一张靓丽名片。
A、风驰电掣 五湖四海 独树一帜 B、日新月异 四通八达 脱颖而出 C、白驹过隙 四面八方 截然不同 D、一日千里 纵横交错 前所未有 -
10、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维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C、春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D、这本书的内容很精彩,我百看不厌。
-
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通宵 翡翠 万象更新 无独有偶 B、严峻 绞刑 见微知著 精兵减政 C、防御 染缸 无计于事 翻箱倒柜 D、建树 倒霉 万不得己 追根求源
-
1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正月 (zhèng) 掺和(chān) 初旬(xún) B、汤匙(chí) 栖息 (qī) 波罗的海 (de) C、憎恶 (zèng) 纬度 (wěi) 褴褛 (lán) D、收敛(liǎn) 火炽 (chì) 鸿毛 (hóng)
-
14、请填写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读书的时候,人是的。因为你在地聆听一些高贵灵魂的自白,你自然会不由自主地保持谦逊和聚精会神。长久坚持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专注的习惯。
-
15、读语段,完成练习。
夏日最是热烈。早晨,明mèi____的阳光洒向大地,不一会儿,地面便zhēng____腾起一股热气。火红的凤凰花更像是rán____烧的火焰,给人带来热辣滚烫的激情。
夏夜最是迷人。jiǎo____洁的明月,将满yíng____的清辉洒向大地,点点繁星调皮地zhǎ____眼。抬头仰望这满天星辉,我蓦地想起《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____,____。”不由得思索哪颗是牵牛星,哪颗又是织女星。
(1)、根据拼音,补全语段中缺失的生字。(2)、根据所学知识补全横线处缺失的诗句。 -
16、翻开相册,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一桩桩往事在脑海中浮现。请以“那一天,▲”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写出真情实感
-
17、阅读理解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凯航然了,严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____领我到操场边坐下____怎么____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____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救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教诲”的近义词是 , “骄傲”的反义词是。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2)、用波浪线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
18、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三般: 平生:
(2)、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是 , 这样的词还有;、。(3)、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 ,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4)、通过语段,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的人。 -
19、填空题。(1)、 , 也傍桑阴学种瓜。(2)、 , 不破楼兰终不还。(3)、遗民泪尽胡尘里,。(4)、却看妻子愁何在,。(5)、黄河远上白云间,。(6)、 , 唯见长江天际流。(7)、 , 何须马革裹尸还。(8)、《水浒传》中,许多人物都有绰号,宋江是 , 武松是。
-
20、句子乐园。(1)、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意志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 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改为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