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短文,认识守护生态的绿色脊梁。
胡杨赞
①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胡杨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自然界中像胡杨一样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但不知为什么,我唯独钟情于胡杨。
②有人说它的外形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惨不忍睹”。它的叶子边缘常呈现笨拙的锯齿状,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
③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胡杨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④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作“胡杨碱”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⑤你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去,一定可以看到胡杨。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地方去,也一定可以看到胡杨。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有删改)
(1)、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胡杨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 B、在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都可以看到胡杨 C、胡杨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D、胡杨的叶子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叶色常常是晦暗的褐色(2)、关于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树的弯曲之状 B、“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赞颂之情 C、“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喜爱 D、“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作‘胡杨碱’的。”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胡杨的“眼泪”的名字(3)、第①~③自然段,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胡杨。(4)、第②自然段中,有人说胡杨“惨不忍睹”,“不忍睹”的是胡杨的叶形笨拙、、。(5)、默读全文,下面这句话应放在第自然段之前。胡杨生存环境最为恶劣,但它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
(6)、题目是“胡杨赞”,作者“赞”的是胡杨的什么精神?(至少写两点)(7)、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也有人说逆境出人才。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练习,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水域和滩涂除外。
按照《湿地公约》,湿地分为滨海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二】
我国历来重视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共同努力,依托科技,强化保护措施,加大了对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使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如黑龙江省建立了12处国际重要湿地、103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5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湿地保护网络。截至2024年1月底,我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其中近10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2200 多个,国际湿地城市有13个,我国已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我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
【材料三】
国际湿地城市——常熟
常熟是我国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湿地总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65.4%得到了保护,共监测到高等植物、鱼类、鸟类等1230多种生物。湿地的修复和保护,也直接带动了“研学游”产业的发展——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数约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个亿。其中,湿地相关“研学游”项目,每年就能吸引约260批次、近2万人次参加。
国际湿地城市——重庆梁平
都梁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重庆梁平城区坐落于山脚下,窝子溪如玉带向西飘去,穿城而过。在梁平,像窝子溪滨河公园这样的小微湿地星罗棋布。408条河流、78座湖库、80万亩稻田与临水而建的城区相融相依。政府统一规划建设,让湿地与城市共成长,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给居民带来绿色与活力。
国际湿地城市——盘锦
辽河孕育了盘锦24.96万公顷的广袤湿地。这片湿地为477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地,其中包括丹顶鹤、黑嘴鸥、西太平洋斑海豹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大天鹅、灰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4种,每年在此迁徙停歇或繁殖的水鸟超过100万只。依托独特的湿地资源,盘锦大力发展湿地生态产业,探索出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的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模式,芦苇板材产业也日渐红火。
(1)、材料一解释了湿地的概念,介绍了湿地的和。(2)、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这两种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好处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加点字“约”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阅读材料三,说说对城市湿地的治理和保护给城市带来的好处。(5)、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水域和滩涂都不能称为湿地 B、湿地为人类提供多种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 C、截至2024年1月底,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有12个,已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 D、我国将建设三江源、黄河口等多个湿地类型国家公园 -
3、星期天,宣传小组的同学准备到人流量大的国际商贸城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宣传活动,请完成练习。(公交站牌见下图)(1)、快到8点钟了,小全急着从位于龙回村附近的家赶到青口小学集合,他可以乘坐路公交车,坐站就可以到学校了。(2)、下午五点半,小全和同学在国际商贸城结束了宣传活动,小全可以选择乘坐路公交车回家。(3)、小全从国际商贸城回来,临时有事在青口小学下了车,此时一位老爷爷问他到会展体育馆怎么乘车,请你代小全回答老爷爷的问题。(4)、国际商贸城有一条美食街,小全发现地面上散落着很多白色塑料袋。针对生活中随意丢弃塑料袋、白色垃圾遍地的现象,同学们准备发出倡议。在减少白色污染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试着写出两条。
-
4、小全查找研学旅行相关资料时发现: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要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面对这一《意见》,不同群体对研学旅行活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你从学生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老师:研学旅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要想让研学旅行的意义最大化,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主题,还要制订周密的研学计划,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家长:研学旅行有很多好处,家长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孩子们从课堂走入生活时,家长应陪伴孩子,共同参与研学旅行中来,和孩子一起了解、学习。
学生:
-
5、小全在秋游时,和朋友分享了一张美景图,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诗句描述它。(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6、小全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号召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B、《书湖阴先生壁》由院外写到院内,既写了山水的情态,又表达了对主人的赞美 C、《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D、“青山不老”表面上指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指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
-
7、为了让表达富有文采,小全准备使用对仗的写法。根据对仗的特点判断,与“户外鸡声催晓日”对应的一项是( )。A、雏燕飞舞四时春 B、明月高悬九州照 C、屏前人影醉春风 D、日落斜横百丈虹
-
8、小全搜集了一些资料,对下面资料表达的观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全部水资源的2.5%,可供人类饮用的又仅占淡水资源的1%。请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A、地球上淡水资源匮乏 B、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很少,人们要珍惜水资源 C、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放心使用 D、人们要珍惜水资源 -
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其中的“____”不属于“五谷”。“五音不全”中的“五音”不包括“____”。下面适合填到横线上的一项是( )。A、粱 发 B、菽 角 C、黍 徵 D、稷 商
-
10、下面的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形容寺院很多) B、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C、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窗) D、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
-
11、为了准确使用“滥”字,小全查阅并整理了“滥”的释义,请帮他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滥 làn ①流水漫溢。②过度;没有限制:~收费|宁缺毋~。③不切实际;浮泛:~调。
洪水泛滥 陈词滥调 滥用职权
-
1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璀璨(cuǐ) 威胁(xié) 恩赐(cì) 记载(zài) B、粼粼(lín) 擎着(qíng) 遨游(áo) 劲挺(jìng) C、肆虐(nüè) 铁锹(qiāo) 盘踞(jù) 拄着(zhǔ) D、闺女(guī) 荞麦(qiáo) 颠簸(bǒ) 蹚坏(tāng)
-
13、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地球,一个jīng yíng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yáo lán , 她不仅美丽zhuàng guān , hé ǎi可亲,还一直kāng kǎi地为人类作gòng xiàn。她wú sī地为人类提供自然zī yuán , lì rú土地、水、石油等。
-
14、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民主战士,也是一个真诚、善良的普通人。“鲁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学习本单元后,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通过具体的一两件事写一写鲁迅先生的精神对我们学习或生活的影响。做到语句通顺,情感真切。450字左右。
-
15、周海婴对父亲的回忆满含眷恋与思索,跟随他的记忆走近鲁迅先生吧。
我的父亲(节选)
①我感觉父亲很和蔼,他从没有对我大声呵斥过,反而说话一直都很温和。父亲看我不乖的时候,就拿起一个纸卷来,轻轻地在我屁股上打打,这完全是一个威慑作用。
②童年时我就患有哮喘病。每当换季时节,发作尤为厉害。犯起病来,呼吸困难,彻夜难眠。学过医的父亲即便平日谨慎,一般不替人看病或开处方,但在这情况下也充当起家庭医生的角色,解燃眉之急 , 为我的哮喘病设计了至少四种缓解病症的方法。
③父亲对我的教育很讲究。他接触了很多文明,很多科学,对人生、对儿童心理都琢磨得比较透彻。父亲给我一个允许我自由发展的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不伤害我。
④记得小时候我爱看马戏团表演。有一次我听到父亲说要去看马戏团表演,也谈到带我一起去,于是,我很兴奋。可是到了晚上,父母他们自己去了,没有带我去,当时我就大哭一场。后来才知道,他们觉得我太小,怕晚上猛兽出来会刺激我脆弱的神经,受惊吓。
⑤之后,他们另外找了个礼拜天下午,让我去看了小丑、杂技等儿童节目多一些的表演。如此考量儿童的心理,做了父母的人一定都感触深切。
⑥父亲有一句名言:____,____。很多人问这是不是鲁迅先生因我有感而写,我觉得有可能是。父亲去世比较早,我没有机会和他去探讨,但根据母亲和别人的交谈,我觉得可以看出父亲任何一段话,或者一首诗,大多局限于某一点,所以常有人说他对儿子怎么样,对社会怎么样。他这么一句话,可以说对我是这样,对整个社会也是这样。
⑦他去世之前写了一篇遗言,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说埋掉就拉倒,不要做纪念,不要做空头文学家,不要做空头美术家等,他的这些想法,算是他对整个社会的一个态度吧。
(本文作者:周海婴)
【链接一】海婴把瞿秋白夫妇送的一套“积铁成象”玩具给拆了,把鲁迅给他买的留声机也给拆了……但鲁迅从来没有阻止过他,也没有因此而打骂过他,显然,鲁迅明白满足孩子好奇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链接二】鲁迅从来不过问海婴的阅读,不问他看了些什么,或是指定哪几篇,或是要求背诵哪几篇……许广平也曾在回忆中提到过,她总结说:“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海婴)打击,甚或不愿拂迳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链接三】鲁迅在遗嘱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海婴后来果然没有如父亲所担心的成为空头家,而是成了一名优秀的无线电专家,这或许与鲁迅成功的家教方式不无关系吧。
(1)、理解下列词语。威慑:
燃眉之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第⑥自然段横线处可以填写鲁迅的名言: , 。结合短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我的父亲》(节选)回忆了父亲为“我”做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列出小标题。(4)、“父亲对我的教育很讲究”,结合短文和三个相关链接,写出父亲对“我”的教育有哪些讲究。(5)、《我的父亲》(节选)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和相关链接写出理由。 -
16、作为绍兴对外文化宣传的主要窗口,鲁迅纪念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撒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老舍)
【材料三】
绍兴鲁迅纪念馆坐落于绍兴市鲁迅中路235号。纪念馆成立于1953年1月,它以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经过70多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全年对外开放,每年都有很多中外观众前来参观、瞻仰。纪念馆对外开放的场所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其中鲁迅故居(含三味书屋和周家老台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中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共分五大部分。
陈列
主题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在绍兴(1881—1897)
主要介绍绍兴历史文化和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
第二部分
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
介绍鲁迅青年时代寻求真理、投身革命的事迹
第三部分
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
主要反映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业绩
第四部分
在上海(1927——1936)
介绍鲁迅在上海韧性斗争的辉煌十年
第五部分
鲁迅与我们同在
介绍鲁迅在国内外的影响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一致的一项是( )。A、鲁迅纪念馆的主要任务是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 B、鲁迅纪念馆现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窗口”和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C、鲁迅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全年对外开放 D、鲁迅纪念馆对外开放的场所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这些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下列对纪念馆中鲁迅生平事迹陈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鲁迅的主要事迹为主线 B、按时间顺序陈列 C、按鲁迅先生的活动地点陈列 D、按取得文学成就的大小陈列(3)、通读上面三则材料,再结合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写出你对材料一中的题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4)、阅读材料二,从三则评价中任选一则,紧扣评价中的某一个关键词语,写出你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呐喊》 B、《好的故事》中,“昏沉的夜”象征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 D、《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
18、下列对鲁迅先生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B、鲁迅的作品《野草》是一部散文集 C、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19、鲁迅设计了北京大学的校徽,其设计可以形容为( )。A、巧夺天工 B、行云流水 C、栩栩如生 D、画龙点睛
-
20、下面不是鲁迅笔下人物的一项是( )。A、祥林嫂 B、闰土 C、孔乙己 D、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