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会判断。(1)、“见、万、羊”的韵母都是“an”。(2)、“因”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共有6画。(3)、“田”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4)、“胆子、样子、子女”中的“子”都读“zi”。(5)、带“口”字旁的字大都与嘴有关,如:吹、吃、叫等。
-
2、字词我会选(填序号)。(1)、
①青
②清
③请
④晴
天
草
水
客
(2)、①看
②跳
③踢
④打
绳
足球
书
排球
-
3、字典我会查。
要查的字
大写字母
音节
组词
填
党
-
4、汉字我会读。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了(le liǎo)科技乐(lè yuè)园,我高兴得(dé děi de)跳了起来。这里有好听的音乐(lè yuè), 还能了(le liǎo)解科学知识。闭园时间到,我只得(dé děi de)回家了。
-
5、词语我会写。
wén zì
běi jīng
tài yáng
zì jǐ
kuài lè
wǒ men
gù xiāng
hóng huā
-
6、生活中,一定有一些不同寻常日子,而你,也一定在这一天做过不寻常的事,请以“在不寻常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语句通顺的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
7、阅读理解
我的小学(节选)
在这个(词 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
开头的半年时间里,我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却被她的声音(淘 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①!”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姆 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两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忍不住,就和他们打过几次架。娘后来狠狠批评了我,罚我当晚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音,你的声音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下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她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我,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huang)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选文时有改动)
【注释】①见习生:指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2)、阅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概括老师有哪些特点让“我”印象深刻。(3)、选文先后三次写到了女老师的“笑”,分别是:①;②;③。这些“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的老师。(4)、老师为什么寻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
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____的日子里,在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____罢了,只有____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按课文内容填空。(2)、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徘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比作和。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调换词语顺序,不改变句意)(2)、“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提示语在句首)(3)、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照样子,写句子)(4)、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
-
10、下列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B、他很生气,把两只眼睁得滴溜圆。 C、小胖墩儿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D、他的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
-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这十九首古诗都以首句为标题。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才得以回到祖国。 D、《那个星期天》的作者史铁生,是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的很多作品都能引导读者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绿意。 B、我们虽然输了这场足球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取得胜利。 C、哥哥那本珍贵的相册不见了,他在家翻箱倒柜 , 最终也没有找到。 D、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
13、下列画行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固有一死(本来) B、重于泰山(比……还……) C、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D、烈火焚烧若等闲(清闲)
-
14、查字典填空。
“鼎”共画,第六画的名称是根据右侧释义,为下列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释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盛大、显赫;④正当,正在。
人声鼎沸 鼎力相助 鼎鼎大名春秋鼎盛
-
15、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
áo yè
kū qì
qī xī
fù miè
tōu xí
jiǎo bào
pái huái
shū jí
-
16、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4)、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请你分析一下。(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
17、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huí huái)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漠蹀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请选出正确的音节,并写在横线上。(2)、选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
18、积少成多。(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2)、粉骨碎身浑不怕,。(3)、人固有一死, , 。(4)、使弈秋 , 惟 , 其一人 , 一人 , 心以为 , 思援弓缴而射之。
-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2)、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20、下面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霄 板栗 万不得己 B、惊惶 凝视 轻歌曼舞 C、书藉 袭击 不可思议 D、俳個 眨眼 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