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判断下列句子,用“正确”“错误”表示。
    (1)、用部首查字法查“鲁”字,应先查部首“日”。
    (2)、“千人糕特别大”和“千人糕的味道很特别”这两句话中的“特别”的意思相同。
    (3)、“陀螺、七巧板、遥控坦克和铅笔盒”都是玩具名称。
    (4)、“匹”字共有4笔,它的第二笔是“丿”。
  • 2、读一读,连一连
    春节七月初七软绵绵苹果
    乞巧节八月十五脆生生蛋糕
    中秋节九月初九香喷喷肥肉
    重阳节正月初一油腻腻烤鸭
  • 3、读拼音,写词语

    wēn  nuǎn

    mín  zú

    bǔ  chōng

    yóu xì

    yuàn yì

    bāng  zhù

    róng  yì

    jué dìng

    shǐ jìn

    xǐ zǎo

  • 4、选一选,选择正确的答案。
    (1)、妈妈一到家,我就给她(dào  dǎo)水和(shàn  shān)风。
    (2)、有只(piāo piào)亮的小狗在磨(fāng fáng)里撒了一(pào pāo)尿,所以被人用(sào sǎo)帚赶走了。
    (3)、元(霄  宵)节,我们全家人都(陪  培)伴在我身边。
    (4)、“钅”的字大多和(金钱  金属)有关,“玉”的字大多和(玉石  珠宝)有关。
  • 5、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要有真情实感。)

    题目:              

  • 6、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节选)

    ①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特有的香气。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粥香如蝶,满室翩跹。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

    ②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③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击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清爽嫩滑的躯体,然后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惫,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

    ④伴着袅袅的粥香,我与父母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淡淡然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

    (1)、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粥的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粥的诱人之处。
    (2)、仔细品读画横线的部分,补全思维导图。

    嘴唇

    舌头

    身体

    心灵

    撞进怀内

    输送躯体

    通泰舒展

    扫去凡尘喧嚣

    (3)、选文中作者对粥的诱人之处和吃粥的过程、感受描写得极为详细,但对与父母闲话家常的描写却一笔带过。对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原因,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那碗粥相比,同父母闲话家常显得很平常 B、“我”喜欢喝母亲熬的粥 C、那碗粥融入了母亲对“我”至浓至醇的爱 D、“我”忘了同父母聊天的内容了
    (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的理解。
    (5)、在作者眼里,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在你的眼里,亲情是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写。
  • 7、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 , 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选自《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注释】①张僧繇(yáo):梁代画家。②每:常常。③诞:荒唐。④因为:于是, 就。

    (1)、文中的“”一词表示时间短,我知道等词语和它意思相近。
    (2)、繇不给龙点睛的原因是(    )
    A、画四龙于壁 B、点之即飞去 C、一龙乘云腾去上天 D、未点眼者皆在
    (3)、对“画龙点睛”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作者用这个故事来描述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B、比喻在事物的关键或者重要部位加上重要的内容或元素,能够显著提升效果。 C、讽刺张僧繇说话荒谬。 D、“画龙点睛”强调艺术创作中关键部位的重要性。
    (4)、像“画龙点睛”这样的成语故事,我还知道
  • 8、口语交际

    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如参加爷爷的寿宴,宴席上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 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增广贤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 , 胜读十年书。”告诉我们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流,受益很多;“书到用时方恨少,。”告诉我们只有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的少,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事情的艰难。
    (2)、看着太阳东升西落,让我不禁想起了朱自清的《匆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 , 也没有。”
    (3)、传统习俗我知道:过年吃鱼,寓意
    (4)、十五望月》中,诗人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传达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5)、学生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老师,正所谓:“。”
  • 10、按要求写句子。
    (1)、开学以后,过了期中,期末考试眨眼就到了。(按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人的品格,我也可以背一句,写下来)
    (3)、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11、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是下列人物中(    )的性格特点
    A、尼尔斯 B、星期五 C、鲁滨逊 D、贝琪
  • 12、诗句的节奏划分不对的是(    )
    A、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姐姐的复习资料不见了,他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了一个下午也没有结果。 B、在进行小组交流时,大家各抒己见,只有小明一声不吭 , 还打断我们的而发言。 C、身处异乡繁华的都市,他心中感到空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也说不出的孤独与惆怅。 D、一直念念叨叨的妹妹去公园玩了,我终于可以安静的写作业啦。
  • 1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B、《十六年前的回忆》属于回忆式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且运用了首尾呼应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C、《表里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D、《石灰吟》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是一首边塞诗。
  • 15、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截然   精兵简政    心平汽和 B、书籍    踌躇       五湖四海 C、诚认   拨弄      狐陋寡闻 D、领或    万不得以    翻箱倒柜
  • 16、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独出    ②见   ③精兵

    ④无    ⑤知非    ⑥

    (2)、上面词语中,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的词语是。(填序号)
    (3)、我知道⑤这个词语的前一部分是“”,像这样的八字词语我还能写一个:
  • 17、我能根据情境拼写词语。

    他凭借多年的努力获得了参赛zī gé , 可就在临近比赛时,却因一些意外状况dān gē 了行程,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他在pì jìng的角落焦急地pái huái。家人jué chá到他的焦虑,纷纷前来kuān wèi他,尽管局面yán jùn , 但大家的鼓励让他决定chè dǐ放下负担,尽力而为。

  • 18、六年级开展争创“书写小达人”活动:请默写《寒食》,书写规范,每句居中,上下、左右文字对齐。(记得写上作者喔)
  • 19、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取得成功的笑容;有体验失败的泪水;有遭遇尴尬的无奈……不管是哪一种,总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请你回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注意要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题目自拟。要求:能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400字左右。
    题目:                   
  • 20、我们班的“活宝”

    今年暑假开学,我们班新转来一位同学,他叫赵俊杰,堪称我们班的“活宝”!他的个子很高,体格也壮实,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眼睛很小,就像两粒葡萄干,皮肤也有点儿黑,不然绝对算是一个美男子。

    他说自己的皮肤之所以这么黑,是因为他刚出生的时候,他妈妈所在的病床经常有阳光照射,一定是太阳太毒辣了,他被晒伤了。

    赵俊杰不仅说话风趣,做事更是让人意料不到。

    那天课间,我们正在聊动画片《葫芦兄弟》,没想到赵俊杰的兴致来了,他蹿到讲台上,从粉笔盒里抓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六个大字——“赵俊杰演唱会”,紧接着,就唱起了《葫芦兄弟》的主题曲。赵俊杰的嗓子不错,唱得特别好听,音乐老师也经常夸他。我们都竖起耳朵听,却听到他唱: “葫芦娃,葫芦娃,一共七个丢仨了,风吹雨打又丢仨了,啦,啦啦……”同学们都被逗乐了。再看看他,拿着那根粉笔凑近嘴边,假装是话筒,本来就小的眼睛干脆闭上了,那全身心投入的模样,俨然是一个“走火入魔”的歌唱家。

    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来了”,赵俊杰慌忙停止演唱,准备溜回座位。可是他下讲台时,左脚不小心踩到了自己扔在地上的粉笔头,结结实实摔了个大屁股蹲儿,疼得他龇牙咧嘴。不过,他为了掩盖自己的“疼”,马上又换了一副表情——一脸的委屈,他害羞地捂着脸,并放声假哭……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这就是我们班的“活宝”,有了他,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笑声中。

    (1)、本文在结构上有特色,是属于(    )
    A、总一分 B、总一分一总 C、分一总
    (2)、我们班的“活宝”,“活宝”打引号是表示(    )。
    A、引用别人说的话 B、特定的称谓 C、表示反语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这句话介绍了赵俊杰的特点。
    (4)、文章重点写了赵俊杰的哪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5)、为表现人物的特点,文中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多种描写方法。请写出两种,并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