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填空。(1)、读神话,写人物形象。我们从课本中认识了的盘古、的精卫和的普罗米修斯,还从课外阅读中认识了(品质)的(人物)。(2)、读古诗,赏自然美景:“ , 半江瑟瑟半江红。”读古诗,品人物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生当作人杰,。”读古诗,悟人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 , 。”“ , 雪却输梅一段香。”(3)、读故事,做人物卡片。“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学期,我们在课本中认识了不少值得被铭记的历史人物,如周恩来、梅兰芳、王戎……请你选择一位,为他做一张人物卡片。
人物姓名:
人物故事:
青史留名的原因:
-
2、语言实践题。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能先给他说一说这样做对环境的危害,再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吗?
-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参照例句进行仿写。
例:(害怕)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出。
-
4、结合语境,在横线里填入含有“待”字的词语。(1)、这学期的“读神话、讲神话”活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们十分期末将举行的神话故事分享会。(2)、跳绳测试刚刚结束,我们在教室里焦急地老师来公布成绩。(3)、寒风刺骨,好心人准备了木头“房间”,用来那些无家可归的小动物。
-
5、玲玲准备做一张以“善思善问”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适合作为素材的一项是(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李叔叔戴着一副眼镜,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书,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B、岳飞是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故事代代相传。 C、几年不见,当年的小女孩长成鹤发童颜的大姑娘了。 D、爸爸五音不全,为了给我示范发声方法,他竟破天荒地唱起了音阶。
-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鸠占鹊____
引蛇出____
龙潭虎____
祸及____鱼
A、巢 洞 穴 池 B、窝 穴 洞 池 C、池 穴 洞 窝 D、巢 窝 洞 池 -
8、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B、炎帝之少女(年轻的女子) C、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
9、选择题。请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1)、A、招待 B、洋溢 C、成度 D、齐头并进(2)、A、任何 B、牢固 C、严历 D、腾云驾雾(3)、A、著明 B、绝望 C、纪念 D、随遇而安(4)、A、大概 B、自豪 C、清晰 D、不动生色
-
10、看拼音,写词语。
神舟十七号与天宫空间站的成功对接,更加有力地 zhèng míng了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 zhújiàn走向自立自强。我们中国人还有更远大的bào fù , 未来会 jià shǐ更多的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材料二:人类要实现“飞天梦”,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亮”,就成了第一个目标。早在20世纪,美国、苏联的无人探测器和航天员就曾登陆过月球。我们国家在2003年3月宣布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这标志着我们的奔月之路正式开始!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
2018年12月8日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材料三:我是又高又胖的“嫦娥五号”。我的体重有8200千克,身高差不多有两层楼那么高。我的身体是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四部分组成的(自上而下)。此次我去月球可是带着重要任务的,那就是“挖土”。 可别小瞧我,我完成了1次对接,6次分离,2种方式采样,5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才带回了约2千克的月球土壤。这些月球土壤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但它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很少。至此,咱们中国也成了继美国、苏联后的第三个成功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 “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并带回地球,使我国成了继美国、苏联后的第三个成功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
②“嫦娥五号”探测器共由四部分组成,自上而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轨道器和返回器,总重量不超过8000千克。
(2)、下列关于中国实践“飞天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到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B、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是在 2007年发射成功的。 C、中国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是在2013年发射成功的。 D、2018年 12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3)、回复网络评论“嫦娥五号”带回了月壤,有网友提出问题。请你结合材料,回答网友的问题。网友:地球上的土不够多吗?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跑到月球挖土? 这位网友,登上月球“挖土”,是因为
(4)、材料一中,李白和毛泽东都有着飞上天空,拥抱明月的愿望。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感受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某市对10991名小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了调研,部分调研结果如下:
小学生每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情况
时长
30分钟及以下
1~2小时
2小时及以上
比例
35%
33%
32%
注:教育部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每周家务劳动时长应不少于2小时。
小学生家务劳动参与情况
项目
打扫卫生
洗碗
做饭
购买家庭用品
缝衣服
家具简单维修
家庭种植、饲养
比例
96%
84%
41%
44%
18%
19%
27%
【材料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袁隆平顶着烈日在水稻田中劳作,脚踩污泥在野地里科研,正是袁隆平的劳动,创造了杂交水稻的奇迹。再如天宫空间站的组建,宇航员到了太空依然要劳动,如搬运货物、修理机械臂、进行宇宙实验等,倘若没有劳动意识,又怎能在航天工作中完成各项任务?无数伟大的事业,也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劳动中得以形成的。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教育部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每周家务劳动时长不超过2小时。
②小学生家务劳动参与率最高的是打扫卫生,参与率最低的是家具简单维修。
③材料二以名人事例介绍了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根据材料一中小学生每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情况调查表可知,小学生每周平均家务劳动时长不足2小时的比例为。为了提高小学生家务劳动时长,请你提两条建议:。(3)、阅读完以上材料后,你打算举办一场关于劳动实践必要性的讨论会。但有同学认为劳动实践是浪费时间,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二说明你的观点。 -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近几年,网络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当下互联网中重要的流行趋势。这些短视频多是一些个体呈现的表演,往往是偶然发生的,且很多时候没有提前准备,大都是随意的,花样繁多,内容也相当杂乱,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材料二】这种网络短视频有其优点,一方面,它所表现的积极的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另一方面,有让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的年轻人减压和休闲的功能,展现出自身的某种生命力。但其在形态比较丰富的同时也有杂乱的一面,一些缺点已经暴露,甚至是粗俗不当的,受到了社会的正当批评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材料三】如何让网络短视频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据了解,最近我国七大博物馆、共青团中央等25 家央企入驻短视频平台,不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行起来,发挥着传播正能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用户、互联网企业自觉性的提高以及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不久的将来,这种文化形式的积极方面会有更好的体现。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围绕“”“”“”来写的。(2)、材料一中加点的“很多时候”“大都是”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细读材料三,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获得的启示。 -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乔乔在网上购买了新鲜洋桔梗,以下是店家发来的养护说明。
“洋桔梗”养护说明
洋桔梗是龙胆科草本植物,花瓣呈钟状,花朵形大美丽,可用于布置房间。花朵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敏感菌和致病菌,并能防止人体内炎症滋生。
【去叶剪根】拆箱后,剪断扎带,取出花材,去除根部保水棉,斜剪根部2厘米。
【修剪】撕开包装纸,对比花瓶高度,将花材修剪到合适高度,去除瓶口以下所有叶片,根部斜剪 45 度。
【插花】花瓶取水5~10厘米,加入保鲜剂,插入鲜花,花朵朝上即可。
【后期】每2~3天更换一次水,并剪根1厘米,加入适量保鲜剂。
【注意】花朵部分有老旧干枯的花瓣是正常的,在插花前轻轻摘掉就可以了。鲜花容易养活,脱水蔫了不用慌,插水养几个小时后即可恢复活力与生机。
(1)、插花时,花瓶取水多少厘米较为合适?( )A、2厘米 B、3厘米 C、8厘米 D、12厘米(2)、收到花后,乔乔采取了以下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收到鲜花后,先剪除根部5厘米,再进行醒花。 B、乔乔发现少量鲜花的外层花瓣损伤了,轻轻摘掉了。 C、将鲜花根部斜剪 45 度,去除瓶口的叶片,插入水量3厘米的花瓶中。 D、养花过程中不能用保鲜剂。(3)、拟写推荐语 乔乔的奶奶最近搬了新家,爸爸不知道挑选什么花送给奶奶比较好。乔乔建议爸爸送洋桔梗给奶奶,如果你是乔乔,会怎么推荐?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_ -
15、阅读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____ 。
——节选自《观潮》
选段二: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①以至十八日为盛。方②其远出海门,仅③如银线;既而④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⑤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⑥ ,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宋)周密《观潮》
【注释】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②方:当……时。③仅:几乎,将近。④既而:不久。 ⑤际天:连接着天。⑥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
(1)、回忆课文《观潮》的内容,将选段一中横线处的内容填写完整。(2)、下列关于选段二中加点字“其”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代词,指潮 B、其他 C、那个 D、指银线(3)、选段一按照的顺序,分别从和两个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并巧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身临其境。(4)、选段二中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包含了两个精妙的比喻句。请你联系选段一,想一想选段二中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完成填空。钱塘江潮水涌来时,就像 , 又像。
(5)、下列诗词中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的一项是( )。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16、新考法填歌词《少年中国说》曾被改编成歌曲,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歌词,请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填序号)
A.万丈光
B.万里长
C.我去闯
D.少年狂
E.少年郎
F.意气扬
少年自有。千难万挡 , 心似骄阳。今朝唯我。天高海阔 , 华夏少年 , 发愤图强做栋梁。
-
17、新情境 参加爱国主题演讲比赛 2024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五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如果你也打算参加比赛,你会怎样来写自己的演讲稿?请根据提示,为自己的演讲稿列一个简单的提纲。(1)、我演讲的题目:(2)、我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意思说清楚:
-
18、下列关于朗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章的情感。 B、朗读文章时不用理解文章内容。 C、朗读可以把文章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D、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们要读出文章表达的痛惜之情。
实验班原创素养题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B、《示儿》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C、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们知道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 D、《题临安邸》一诗是针对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故土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梁启超极大地赞美了中国少年,他说:“少年智则 , 则 , 则 , 则 , 则 , 则则则 , 则国雄于地球。”(2)、宋代诗人陆游心系国家,期盼祖国统一,临终前仍然不忘叮嘱自己的儿子:“ , 。”(3)、宋代诗人林升所写的《题临安邸》一诗中,讽刺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诗句是:“ , 。”(4)、清代诗人龚自珍以《己亥杂诗》表达对当政者的期盼:“ , 。”(5)、《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从、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6)、《七子之歌(节选)》中的“妈港”是指。(7)、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月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