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几位小伙伴读了《父亲的收藏》后,感动不已,决定要在班里开辟“习作专栏”。本次习作是写一件发生在家庭中的体现浓浓亲情的事,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变化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题目自拟,书写端正,字数不少于400字。
  • 2、你的出色表现让大家赞不绝口,大家一致推举你现场开设“阅读小课堂”,带领大家阅读《父亲的收藏》。

    父亲的收藏

    ①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

    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离开人世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②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④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是明清时代的官瓷 □□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⑤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⑥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⑦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⑧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⑨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  “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1)、请在第④段的方框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2)、“唏嘘”是个双语词汇,有三个意思:A、叹息、感慨。B、抽噎;抽泣;抽搭,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C、短促,指人的生命如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一样短促。文中第②段中的“唏嘘”的意思是
    (3)、读短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填写内容,并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4)、读读第③和第⑨两段画横线句子,请根据语境写出“楞”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愣”:

    第二个“愣”:

    (5)、短文中几次写到“我”对藏品的猜测,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写出了“我”是一个贪恋钱财的人。 B、激发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有探究的欲望。 C、写出了“我”的迫不及待,对藏品的渴望之情。 D、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父亲藏品的普通与平凡,更凸显了父爱如山。
    (6)、“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写在横线上。

    我的理解:

  • 3、大家发现,报刊亭张贴的一则语段正是我们学过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看到这段节选,几个小伙伴又展开了讨论。

    ①奇奇:我能给这个片段取个小标题:

    ②奇奇:我还能在上面片段中找到这两个词的近义词。

    和蔼——机敏——

    ③妙妙:是的,我关注了材料中的这句话: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我知道这是对李大钊的 描写:反映了李大钊的品质。

    ④聪聪:嗯,我关注了材料中父亲说的话,从这几句话中,我又看到了一个(人物品质)的李大钊。

    ⑤甜甜:我觉得这里的描写很有趣,父亲作为被审者神情安定,而法官却怒气冲冲。我知道作者运用了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李大钊人物品质。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在开头写道: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在结尾处写道:妈,昨天是4月28日。你觉得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第三关:名著大转盘;恭喜你来到最后一关!你在转盘中抽到了《鲁滨逊漂流记》,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你的阅读方法,即可免费获得任意一本图书!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

    我的阅读方法是

  • 5、第二关:文常大比拼;你已通过了第一关,获得第二关的闯关资格。请你根据所学,补全下面内容。
    (1)、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说:在八千多的匆匆里,除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 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文学家的话:“人 , 或 , 或。”以此来论证“如何对待死”的观点。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句话提醒我们读书要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弄清楚其意义。
    (4)、抒发情感,有时可以融入在具体的景物中。比如你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好朋友,请你用一两句环境描写来表达你开心的心情。
  • 6、第一关:诗歌快问快答;请你根据主持人的提问,答出相应的诗歌名句。

    提问

    回答

    ①《寒食》中,展现长安春日风光的句子是?

    , 寒食春风御柳斜。

    ②《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织女因思念而痛苦的句子诗句是?

    终日不成章,

    ③《十五夜望月》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诗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渲染中秋清冷月色的诗句是?

    的作品,相关诗句是 ,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④汉乐府诗歌《长歌行》中以河水东流比喻一去不返的时间,劝诫人们珍惜光阴的诗句是?

    ,  

    ⑤《石灰吟》中诗人借石灰化成粉末也要保持“清白”的特质,寄托自己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 7、行至广场,有一块高大的广告屏,上面播放的广告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欲望就像气球,放任其不断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

    ——“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红的是叶,美的是景,醉的是心。

    ——枫叶林景区广告

    (1)、妙妙发现,这两则广告语都用了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请你对其进行分析。

    ①公益广告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

    ②景区广告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

    (2)、正是语文的“神奇魔力”,让这些广告深入人心。请你参考以上广告语,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北京的春节》中提到的传统美食“饺子”写一则广告语。
  • 8、几位同学对招牌的寓意展开讨论,其中加点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奇奇:“老实人”具有朴实敦厚的品质,用作店名传达出店家诚信宽厚的经营理念。 B、妙妙:  “浓郁”用得很贴切,点明该产品香浓沉郁的口感风味,感染力强。 C、聪聪:“香得很”用轻松俏皮的口语达到最直接的宣传效果,令人不禁赞叹。 D、甜甜:起一个新颖独特含义丰富,能让顾客会意的招牌名,真是门大学问呢。
  • 9、请你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照样子将下面这些招牌上的词语“恢复原貌”。

    老实人元霄

    浓郁老陈酷

    香得很蜡八粥

    络驼皮靴

    霄  改为 宵

    改为

    改为

    改为

    吹烟饭店

    古藉书店

    牺息旅行社

    依喂服饰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 10、童年,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童年里,我们和最好的伙伴一起游戏,一起成长。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让我们用文字将它记录,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回忆。

    要求:

    ⑴把这件事中令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⑵把当时你和伙伴的表现写具体,能反映出你们的内心感受。

    ⑶⑷字数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 11、非连续性文本

    大赛海报

    庆祝第十届校园阅读节

    让课本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暨第五届校园课本剧表演艺术节

    时间:2023年6月1日地点:青少年活动中心

    大赛节目单

    序号

    节目名称

    1

    草船借箭

    2

    景阳冈

    3

    猴王出世

    4

    红楼春趣

    5

    军神

    温馨提示:①上午8:20开始入场,8:55停止入场。

    ②请家长及同学自觉保持剧场整洁,禁止携带食品和饮料入场。

    ③比赛进行期间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遵守场地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1)、联系海报中的内容,找出与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无关的选项是(       )
    A、庆祝第十届校园阅读节 B、增强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C、增强学生的体质 D、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2)、画了对“正确的一项是由课文的了解,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阳冈》这出课本剧按顺序应该分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这几幕。 B、饰演《红楼春趣》中贾宝玉的同学应该演出贾宝玉率真、可爱的特点。 C、表演《草船借箭》前要先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准备必要的服饰与道具,在表演时可以加上动作与表情。 D、饰演《军神》中沃克医生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应该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①大赛上午9点才正式开始,所以罗霜和爸爸可以到9点再入场。

    ②王一凡等人的比赛序号是4,那他们表演的课本剧是《红楼春趣》。

    ③李杰和妈妈进入实验剧场时带了两袋零食,准备边看比赛边吃。

  • 12、阅读理解

    带缺口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五十六师团已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

    ③在距惠通桥不到五十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军官。两个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馒头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四天没吃过一口食物,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二十四小时。

    ④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⑤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打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吃起馒头来。

    ⑥“大胡子”少校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一咬牙,将手里的机枪端起来,只听一片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⑦忽然,“大胡子”少校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吃力地撑着皮肉,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⑧“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和敌人拼命的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地上:“乡亲们!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敌人拼刺刀啊!你们……”

    ⑨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⑩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的手里:“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敌人……”

    ⑪“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她叫小翠。

    ⑫所有的饥民都将馒头默默地送回车上去,然后用最后的力气抱起一块块石头填平炮弹坑。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冲去。

    ⑬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之前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丑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她是她家七口人中最后一个死去的。”

    ⑭“大胡子”少校“咚”的一声跪在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妹,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的!”

    ⑮三十四年后,这位“大胡子”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阅读短文,以“馒头”为线索梳理文章内容。

    接到命令。不惜代价运输弹药和馒头

    少校开枪说缘由,女孩归还半个馒头。

    将军临死前拿出馒头,希望馒头的故事能讲给孩子听。

    (2)、第⑨自然段中“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是因为
    (3)、短文中有一处对小女孩的语言描写,用横线画出来。从她的话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具有的品质。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B、“弹跳”“怒吼”“冲”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车速之快,侧面写出军情紧急。 C、短文主要以“大胡子”少校的表现颂扬了在民族灾难面前,中国军民体现出的高度团结的民族精神。 D、短文最后提到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深化了这个馒头的象征意义。
    (5)、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很多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你列举一个令你感动的情节,并简要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令我感动的情节是

    令我感动的理由是:

  • 13、阅读理解

    真假李逵(节选        有删改)

    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看那人时,戴一顶红绢抓髯儿头巾,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你这厮是甚么人?哪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那里抵挡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①那汉在一阵震惊,立马地下叫道:“爷爷!饶你孩儿性命!”李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没老爷名字!”那汉听闻惊道:“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名目,鬼也害怕,因此孩儿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撤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李鬼,只在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

    李逵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

    李鬼道:“孩儿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拜谢去了。李逵自笑道:“既然他是个孝顺的人,必去改业。我若杀了他,也不合天理,我也自去休。”

    (1)、选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将情节导图补充完整。
    真李逵制住劫匪取银赠予
    假李逵嚣张慌忙
    (2)、联系上下文,我能大致猜到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剪径

    ②厮

    ③名目

    (3)、文中①②三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人物不同的特点,请你选择一处写一写。

    我选这一句,它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角度,写出李逵是一个的人。

    (4)、文中李鬼两次“拜李逵”各有原因,第一次是因为:;第二次是因为
    (5)、通过阅读故事,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鬼借用“李逵”的名号也是迫于生活,虽然不对,但也值得同情。 B、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留充别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C、李逵虽然本领高强,但容易轻信他人,不能称之为梁山好汉。 D、李逵最终饶恕李鬼时因为李鬼答应不再冒充他。
  • 14、仿照下面的例句,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

    对妈妈的依依不舍   焦急地等老师

    我选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中有情。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王昌龄一心报效国家,写道:“。不破楼兰终不还。”杜甫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时悲喜交加,写道:“却看妻子愁何在,

  • 16、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阅读困难。面对这一问题,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下列方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时,我会把难理解的词语摘录下来,细细琢磨。 B、在阅读名著时,我会去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 C、在阅读名著时,我会借助资料对主人公有更多的了解。 D、当阅读名著遇到难懂的词句时,我会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帮助我理解课文内容。
  • 17、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靴皆相称。(孙悟空) B、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 C、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鲁智深) D、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刘备)。
  •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作者分别是曹雪芹二月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B、汉字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转变。 C、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四个部分。 D、读课文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以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19、补全下面的词语或歇后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或歇后语填空(填序号)。
    (1)、

    A.一见血

    B.颇负

    C.乐此不

    D.抓耳

    E.梁山伯的军师——

    F.咸菜烧豆腐——

    (2)、他对《三国演义》充满兴趣,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看,真是
    (3)、我和爸爸比赛下棋,妈妈作为我的军师,却没能帮上一点忙,真是
  • 20、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B、童孙未解耕织(提供) C、忽作玻璃碎地声(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D、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公告)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