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有特点的人:有的人喜欢读书,我们称他“小书虫”;有的人热爱运动,我们称他“运动健将”;还有的人喜欢讲故事,我们称他“故事大王”……请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通过一件事,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 2、课外阅读:《猴子躲雨》

    三只猴子耐不住林中的(jí jì)寞,相约下山一游。大概是贪恋于田野的景色,它们竟忘了时辰已到黄昏。豆大般的雨点已(辟  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恰巧路旁有一座小木屋,他们便去那儿躲雨。

    第一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咂咂嘴,转身对两个小伙伴说:“倒(霉  楣),这门是关着的,进也进不去。”

    第二只猴子绕过小屋转了一圈,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进不去。

    第三只猴子嚷道:“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办法吧!”

    于是三只猴子围成一团,冒雨开起了讨论会。它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开门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最后,它们认为这木屋是无法进了,只有冒雨回到森林中去。

    就在它们欲走未走的当儿,一阵风把门吹开,三只猴子又惊又喜,喊道:“____!”惊喜之余,它们想,费那么大劲儿去开会研究,还不如亲自动手去推一推哩。

    (1)、请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2)、这三只猴子看到木门关着时,各有什么表现?

    ①第一只猴子:

    ②第二只猴子:

    ③第三只猴子:

    (3)、请在文中横线补上三只猴子说的话。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什么启示?
  • 3、课内阅读:《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shān shàn)子,扇哪扇哪,(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___。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__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呢?请找出来。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五彩缤纷:

    频频:

    (5)、秋天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例: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4、课文与积累。
    (1)、秋天是一篇意义深刻的美文。诗人在《望洞庭》中用“。”写出洞庭湖在月光下风平如镜的美;诗人在《山行》中用“”写道枫林晚景让他流连忘返,停车欣赏。
    (2)、《舟夜书所见》中“”描述了渔船上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就像萤火一样在水面闪现的画面。
    (3)、《夜书所见》中“知有 , 夜深
    (4)、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做到“不迁怒,”;还要尊重别人,如《墨子》中所云,;更要尊重与人交往的规则:与人善言, , 深于矛戟。人生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仁者爱人,”,你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反映出你个人的品德。
  • 5、句子练习。
    (1)、仿写拟人句。
    例: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3)、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他戴上帽子,书本,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 6、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提       面

    盛气      俱增      春光 

    (2)、小弟弟背诗时的样子真可爱。
    (3)、他打碎了花瓶,一整天都
  • 7、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妈妈(jì xì)好围裙,便在厨房忙碌起来,还不忘联(jì xì)亲戚,叮嘱他们早些来吃饭。
    (2)、他(jiǎ jià)装忙于工作,实则心里早已飞到了即将开始的年(jiǎ jià)
    (3)、我们(jī jǐ)(jī jǐ)乎累得走不动路了。
    (4)、他玩具枪里的水(dàn tán)打到墙上后又(dàn tán)了回去。
  • 8、字词中重温校园之美。

    清晨,shī rùn的空气裹着花香飘进学校,同学们背着书包jí jí máng máng走进校门。操场旁那棵cū zhuàng的老樟树下,jié   bái的云朵飘得很慢,头顶上piāo yáng的国旗格外piào liàng。到了fēng shōu的季节,qiū fēng徐徐地吹着,带来阵阵凉爽。

  • 9、世间万物,一动一静皆美不胜收,一种动物,一种植物,一件事物,只要你对它倾注情感,都能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请以《可爱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情感上的表达。

    要求:①语言生动,句子通顺,情感真实,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②不写错别字,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少于450字。

  • 10、阅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的研发,是一代科研人员用坚持与智慧书写的强国故事。为让同学们读懂北斗背后的故事,感受自主创新的力量,顺德区某小学举行了“北斗之光·自主创新照强国”的专题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活动主题:北斗之光·自主创新照强国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毛泽东

    【材料二】

    ①现代战争是科技的战争,1996年台独分子猖狂,大陆决定进行战略威慑举行军事演习、解放军发射了三枚导弹,可是发射完后导弹就失去了踪影、雷达上没有丝毫痕迹。后来才知道美国切断了GPS信号而无法追踪定位。中国当时军事武器使用的都是美国的GPS导航系统。这次事件,我国意识到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北斗系统应运而生。

    ②在一次导弹射击演习中,我国火箭军部队主动切断了一枚导弹的GPS 制导信号、但这枚导弹仍精确命中目标,这说明北斗系统的出现,让我国开始摆脱对GPS的依赖,再也不惧怕美国关闭GPS信号的“卡脖子”操作。

    【材料三】

    ①我国的“北斗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是“北斗系统”跨越发展之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继美国、俄罗斯、欧盟之后、我国也拥有了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②与其他卫星系统相比,“北斗系统”还有其独门绝技:“短报文”。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是通信基站遭受地震、台风等破坏时,保证通信畅通。同时,“北斗系统”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打个比方来说,无论你身处世界的任何角落,“北斗系统”都可以准确地告诉你所处的位置。

    ③在我国的航天工程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也最为复杂。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由此可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之无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材料四】北斗导航系统图标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吗?当导弹精准命中目标、当荒漠中能传出求救信号,背后都有“北斗系统”的守护。本次活动,活动小组将围绕“北斗”展开,探索科技强国的密码。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打动人心的宣传语。
    (2)、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与北斗研发历程的核心关联是(    )
    A、都强调通过外部援助解决关键问题 B、都体现依靠自身力量突破困境、实现目标 C、都聚焦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D、都侧重用传统文化指导现代科技发展
    (3)、请根据以上材料补充活动小组同学的对话。

    ①读了材料二,我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的直接原因是

    ②读了材料三,我知道了北斗系统有三个特点,分别是:A.全球一流,功能全面;B.;C.研发难度大,国之重器

    ③通过材料四,我知道了北斗导航系统图标包含了“司南”、卫星轨道、等元素。

    ④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我们国家有等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4)、请结合材料中“北斗”的故事,为手抄报撰写一份文字稿,谈谈你对“自主创新”的理解,不少于30字。
  • 11、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仪式与行动中培育家国情怀,感受责任与热爱,让我们一同品味这份藏在家国里的深厚情感。

    【短文一】天安门前看升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我们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缓缓升起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可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短文二】爱国的杜子威

    ①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②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所在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③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儿宝贵的时间,全都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④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

    ⑤这位博士以辛勤的劳动换取了累累硕果,用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疾病,现在这项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短文一第⑤段中“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眼眶里泪光闪闪”的原因可能是;第⑥段中“我”感到“责任”的原因是
    (2)、短文一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并回答: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3)、短文二第③段中“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请发挥你的想象,杜子威有可能在做些什么呢?请写出两点。
    (4)、阅读短文,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起因

    经过

    共同之处

    短文一

    看到千人观礼、国旗班方阵和红旗升起,“我”与众人深受触动

    ③都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

    短文二

    杜子威从日本归国

    (5)、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爱国”的理解,不少于30字。
  • 12、古诗默写。
    (1)、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示儿》)
    (2)、 , 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乞巧》)
    (3)、 , 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4)、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己亥杂诗》)
    (5)、暖风熏得游人醉,。    (林升《题临安邸》)
    (6)、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7)、 ,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8)、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13、快乐读书吧。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请你填一填。

    《白娘子水漫金山》中的白蛇叫 , 青蛇叫小青,白蛇幻化成美丽的姑娘与结为夫妻,后来被法海施法术压在下。

    (2)、五年级准备开展主题为“我是民间故事传讲人”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个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的民间故事,列一个故事提纲,也来参加活动吧。

    题目:《

    开头:

    经过:

    结尾:

  • 14、词句段运用。

    预防“基孔肯雅热”全员参与。我们用行动诠释责任,用细节筑牢防线,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共同守护美丽校园。

    (1)、选词填空

    维护    集中    召集    同心协力

    为了筑牢防线,领导大家响应号召,校园健康环境,做好师生健康监测,保护大家的安全。

    (2)、看到这个主题,你会想到“防疫”中的哪些人,用你的笔尖留住他们在消毒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情景。
    (3)、现在各方都需要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学校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制作“防疫公约”,至少写三点,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 1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完好无    同心力    难以信    人年丰

    为命    举世名    生灵炭    奇珍

  • 1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á

    lián

    qiè

    zhǔ

    hǎn

  • 17、题目:未来的       

    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未来的交通、房屋、学校……肯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请你们大胆想象,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写出它与众不同的特征、作用和意义等等。想象合理,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 1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顺德区某小学开展民间故事会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主题:____

    【材料一】

    ①“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

    ——民间童谣

    ②“天黑了,狼来了,孩子三次喊‘狼来了’,没人再相信他。”

    ——《伊索寓言》

    ③“一把斧头掉进河里,河神捞出金斧银斧,樵夫摇头:我只要我的铁斧。”

    ——《中国民间故事》

    【材料二】

    人物卡片

    牛郎

    织女

    白蛇

    阿凡提

    勤劳朴实的凡人,用真情打动天帝之女。

    天界织女,向往自由,为爱下凡。

    千年修炼,为报恩情,甘冒天条。

    骑着小毛驴的智者,用幽默与机智为百姓伸张正义。

    【材料三】   

     民间故事传播方式一览表

       

    A.口耳相传

    爷爷奶奶的睡前故事

    现场感强,可随时加入新情节

    B.连环画

    《哪吒闹海》小人书

    图文并茂,适合低龄读者

    C.数字动画

    动画片《花木兰》

    视听冲击大,跨文化传播效果显著

    D.校园课本

    《牛郎织女》选段

    经典文本权威,便于系统教学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2)、请根据以上材料补充活动小组同学的对话。
    ①读了材料一后,我能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表现童谣循环往复、引人入胜的节奏美。
    B.体现了“谎言重复就成真话”的哲理。
    C.说明只有金条银条才值得被珍惜。
    ②读了材料二后,我能给以下人物选择对应的性格特点。
    A.机智幽默
    B.勤劳朴实
    C.至情至性
    牛郎    白蛇    阿凡提
    ③通过材料三,我知道偏重“面对面”的传播方式是 , 偏重“跨文化传播”的是。(填序号)
    ④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民间故事可以通过等方式进行传播的。
    (3)、同学们,在讲述故事时,怎样做才能让故事生动且富有吸引力呢?请介绍两种可行的方法。
    (4)、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请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些。
    【情节】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
  • 1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何我心中总涌动暖流?因为我被身边人的关心紧紧包裹。他人一句贴心问候,亲人一个温柔眼神,都似阳光,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人间满是爱与温情。

    【短文一】惦念一片绿

    ①将要熄灯时,班长才回到宿舍。他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里弄来十多根绿油油的黄瓜,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鲜嫩的黄瓜,祛暑解乏,一人一根。”

    ②列兵咬一口,鲜嫩脆香,觉出这明显是刚从蔓上摘下来。列兵惊奇:“这是从哪里摘来的黄瓜?”

    ③“明天带你去,一看便知。”班长笑着对他说。

    ④列兵好奇得很,不明白在这个只养得活梭梭树的干旱荒漠里,怎能长出如此鲜嫩的黄瓜?

    ⑤这天,结束训练时,夕阳尚未完全落山。“去不去?”班长笑问。“去。”列兵喜滋滋回应,他一直在等着班长呢。“走。”班长出了宿舍后直奔厨房。班长挑了两桶厨房攒下的废水正往外走。列兵赶忙去接扁担,对班长说:“我来我来。”班长努努嘴对列兵说:“你的在那边。”列兵扭头,看见洗漱池边装满水的两只铁桶。铁桶里的水是战友们洗漱完的废水经过滤后存下来的。

    ⑥挑着两桶水走在沙地上真是艰难,落地时脚后跟陷在沙里,起脚又换成脚尖戳进沙里,才走出几十米,列兵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⑦班长似乎不是跟列兵走在同一条路上,他随着肩上的担子有节奏地一起一落,走起来让人感觉轻松又麻利,很快就把列兵甩在了身后。

    ⑧“就在这里。”班长打开了手电筒。

    ⑨列兵看到,灯光下是四面残缺不全的土墙,铁丝对拉在土墙顶部,算是做了个屋顶,上面罩了一层塑料膜,像是一座简易的蔬菜大棚。

    ⑩“黄瓜在这里活得成?”列兵迫不及待地走进大棚。

    ⑪“咱们能在这里扎下根,咱们种下的菜肯定也能活。”

    ⑫班长跟在后面给列兵打光。列兵看到,空间狭小的大棚里只有四行菜,每行约五六米,大概也就十来株。除了黄瓜外,还有一行西红柿,一行豇豆,一行茄子。在电筒的光照下,四行菜和它们的四行影子根挨着根,就像八队整装待命的士兵。

    ⑬“慢点,可千万别踩着了。”列兵弯腰往里走的时候,班长急忙叮嘱。列兵顿时紧张起来,不时看着脚下,就像他踩着的不是菜地,而是地雷阵。他也惊喜,在这干旱的荒漠里,竟真就长出了嫩绿的蔬菜。

    ⑭列兵在大棚外面舀水递给班长,班长猫着身子在里面浇。班长每浇一株菜的时候,都轻轻地捋起底部的叶子,让水恰到好处滴在根部,每株菜不多不少,正好一瓢水,浇完菜之后,班长又小心翼翼地理好根部的叶子。仿佛每一株菜都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他无微不至的呵护。

    ⑮“走吧,回。”班长担着空桶走在前面。

    ⑯列兵把不舍的目光从菜地里收回,挑起空桶紧跟在班长身后。班长大踏步走在前面,列兵紧跟着他投在月光下晃动的影子。那一小片盖着白色塑料膜的蔬菜大棚早已不见了踪影,列兵却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头去望,仿佛那里藏着他心心念念的宝贝。列兵的家在南方,19年的人生里,他从未如此惦念一片绿色。

    ⑰“加快速度。”班长在前面催了。“哎——来了。”列兵匆忙回应。

    ⑱班长已经超出他五六十米。列兵不得不收回对大棚里那片绿色的惦念。他跑步去追班长,空水桶晃动的“吱扭扭”声在荒漠里分外响亮。

    (文章有删改)

    【短文二】南泥湾开荒

    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的生活出现了很大困难。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积极响,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②三五九旅的指战员,来到离延安不远的南泥湾开荒。当时,没有房子,他们就自己挖洞;没有水,就自己打井;没有粮食,就到三十多里以外的地方去背;缺少生产工具就自己制造。

    ③开荒的战斗打响了。每天,天还没亮,战士们就出发了。他们背着枪,扛着锄头,一边走一边高唱:“开荒啊,开荒,要向荒地要军粮……”一到荒地,就紧张地干起来。荒地上荆棘多,砍掉一丛荆棘,就要花费很大力气。有的同志干了一会儿就满手血泡。可是,锄头照样像雨点儿一样往地上落,谁也不叫苦,谁也不肯落后半步。

    ④每到吃饭或收工的时候,同志们常常要发起几个“冲锋”。这里有人建议“再猛干五分钟”,那里有人提出“再突击一块地”,往往一鼓劲,又开出了一个山岗。

    ⑤通过辛勤劳动,南泥湾出现了一片新气象。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一排排新窑洞也修建起来了。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三五九旅的指战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把锄头一支枪,建设和保卫陕甘宁边区,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阅读短文,分别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一】

    【短文二】

    (2)、从【短文二】第②段可以看出,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时克服了挖洞当房子、等困难。
    (3)、以下对【短文一】④至⑨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详细描写了列兵偷吃黄瓜的过程,突出他的顽皮与好奇。 B、表现了荒漠里蔬菜大棚的生机勃勃,突出“绿色”给列兵带来的惊喜与温暖。 C、用华丽辞藻渲染大棚的美丽景色,强调其观赏性。 D、主要表现班长种植技术高超,突出其农业专家形象。
    (4)、【短文一】第⑭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老班长的情感;【短文二】赞扬了战士们的精神。
    (5)、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让你感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或“被惦念的一片绿”?请简要说一说,不少于30字。
  • 20、古诗词默写。
    (1)、 ,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2)、七夕今宵看碧霄,。(林杰《乞巧》)
    (3)、王师北定中原日,。(陆游《示儿》)
    (4)、 , 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5)、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已亥杂诗》)
    (6)、 ,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 ,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