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不见的大力士(节选)
生产的帮手
①在电视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矿工们肩膀顶着一把像电钻一样的机器在采煤。机器啪啪啪地响着,煤块就大块大块地飞落下来。可是你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机器的顶端不是在旋转,而是在啪啪啪地敲打。这就是用压缩空气来开动的“风镐(gǎo)”。被压紧的空气,总是想胀开来。空气压得越紧,这股力量就越大,采矿的风镐就是靠这股力量来开动的。
没有车轮的汽车
②如果我告诉你,将来的汽车是没有轮子的,开起来就像神话里的飞毯一样,不挨着地面行驶,你一定不会相信。可是,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事实!
③这种汽车是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轮子的呢?也是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压缩空气。这种汽车的构造并不复杂。装在汽车里的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吸进来,然后把它从汽车的底部向地面喷射,力量强大的压缩空气就把汽车“举”了起来,使汽车和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再把一股压缩空气从车尾喷出去。这时,汽车就会像喷气式飞机一样,飞快地向前滑行。
④这样的汽车有什么好处呢?普通的汽车是靠轮子滚动前进的,轮子和地面之间有很大的摩擦力,所以车子开不快,而且遇到河流只好停下来,在沙漠和冰雪上行驶也很费力。而无轮汽车在一层空气上滑行,开起来既快又省力。在沙漠、冰雪和水面上行驶起来,就和在平地上一样,遇到河流更可以直接开过去。这种无轮汽车还能在海面上滑行呢!
(1)、“看不见的大力士”在文中指。(2)、下面是同学们阅读后提出的问题,请根据提问角度整理问题。问题清单
角度
A.针对文章内容
B.针对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风镐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第③段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
无轮汽车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生活中没见过呢?
(3)、我能找出风镐的工作原理。(4)、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我知道这里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有这样的好处:。(5)、关于无轮汽车的工作原理,我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6)、你希望无轮汽车能率先在哪些领域使用呢?为什么? -
2、组文阅读
选段一:淡紫色的豌豆花在阳光下绽放,她对太阳许愿:“我想当一个妈妈,看着孩子们长大,即使自己枯萎也不怕。”几天后,花朵凋谢,孕育出一枚绿色的豆荚。豆荚里的豌豆粒一天比一天饱满,而曾经美丽的花瓣早已干枯成褐色的小点,轻轻落入泥土。最终,豆荚成熟裂开,豌豆粒散落土中。第二年春天,这些豌豆粒发芽,生根,长成新的植株,进行着生命的循环。
——《豌豆花的愿望》(节选)
选段二: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曾在地上打滚的豌豆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的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
(1)、【梳理】对比两个故事中豌豆不同的生命历程,补全表格。生命阶段
关键情节
启示
选段一
开花→→结豆荚→
主动凋谢,孕育生命
生命的轮回
选段二
被弹射→豌豆四处散落→
, 意外帮助小女孩
生命的
(2)、【质疑】对比阅读两个故事,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思考:我准备针对提问,帮助我(价值)。
提问:
(3)、【深思】关于两个故事的观点正确的有( )。(多选)A、所有生命最终都会创造价值 B、实现价值不一定需要宏伟目标 C、帮助他人是生命最重要的意义 D、植物的生长过程对人类都有用(4)、【对话】你喜欢选段一中甘于奉献的豌豆,还是选段二中帮助他人的豌豆?请选一粒,告诉它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
3、探讨科学精神。(1)、小语博览群书,乐于提问,勤于思辨,且坚持实践,这都是因为她牢记“ , , 慎思之, , ”。(2)、当小明不好意思提问时,老师鼓励他:“韩愈说‘ , ?’,没有人什么都知道,有疑问才能进步!”
-
4、下面对科技的介绍,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A、有没有能干活的机器人呢?当然有,科学家几年前就发明出来了。 B、在茫茫大海上如何快速建起一座人工岛?一起来了解一下。 C、海底隧道靠什么实现海上车辆掉头?通过人工岛和隧道相结合。 D、为何在40米深处的海底隧道还能上网?原来是有北斗卫星覆盖。
-
5、下列对机器人的讨论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机器人馆里的“天气模拟机”能呼风唤雨 , 展示不同气候的变化。 B、智能机器人在展台上腾云驾雾 , 灵活地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C、工作人员把损坏的机器人零件横七竖八地摆好,方便维修。 D、机器人能帮人类做很多事,归根到底是依靠科学家的智慧和创造。
-
6、在“科技兴国”展区,小语写下了笔记。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偏远乡村通了公路、电、网络和自来水 , 乡村面貌有了较大的( ),生活条件得到了( )。农业专家们还不断( )智能农业技术,提高耕作效率和粮食产量。
(1)、小语拿不准括号里用哪个词语,请帮她选一选。(填序号)
A.改进 B.改变 C.改善(2)、反复使用加点词,改写画横线的部分,突出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 -
7、结合所学知识,“狈”的读音和指代的事物可能是( )。A、bèi 动物 B、bèi 钱财 C、máo 动物 D、máo 钱财
-
8、宣传手册出现了以下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幻想 僵硬 B、技术 耐心 C、苍蝇 坚直 D、愉快 联系
-
9、展品介绍牌里注上了很多拼音,其中有误的是( )。A、家雀儿(qiǎo) 氛围(fēn) B、荧光屏(yíng) 潜艇(qiǎn) C、青苔(tái) 蝙蝠(biān) D、系统(xì) 障碍(zhàng)
-
10、参加科技探秘营,完善序言。
wān dòu____大的芯片实现了技术突破,自动jià shǐ____系统不断升级,云端算力使城市huàn然一新,学者tàn____索生命的ào mì____……生活在 21 shì jì____,我的心中 yáng yì____着对 kē xué jiā____们的gǎn jī____。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字词,补全本次科技探秘营的序言。(2)、小语不会写huàn字,根据字典的解释,huàn 应是( )。A、唤:呼叫 B、涣:散开 C、焕:光明 D、奂:盛,多 -
11、课外阅读。
英雄无名
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晚上,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请诸位下车,这列火车被征用了!”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运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坚定地说:“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不能中断我的任务。”他不敢瞅她,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③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伤员从担架上咕咚滚下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伤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到战火纷飞的前线。
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来到桥头,他跳下火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
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都死啦!炸死啦!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趔趄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大伯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记住,千万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
(1)、根据短文内容,仿照示例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接受任务)→→(完成任务)→→(留下遗言)
(2)、下列关于第③段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伤员们的牺牲埋下伏笔。 B、写出了当时天气的恶劣。 C、反映了女军人内心的坚定。 D、说明了当时战况的紧急。(3)、读短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大伯“左右为难”,是因为如果征用火车,;如果不征用火车,。(4)、下面是三位同学关于这篇短文的讨论,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补充完整。小丽:从这篇短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小文:是的,我从第④段“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这句话中读出了夏天光;从第⑤段“挪”“滚”“爬”等一系列动词,读出了伤员们;从第⑨段“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这一神态,读出了大伯。
小亮:我发现了一个写作密码,短文第⑤段既有人物群体描写,又有个体描写,这种写作方法是 , 这样写的好处是。
-
12、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这个语段主要写了 , 我能感受到这个场面。(2)、受检阅的部队由海军、陆军、空军三军组成,作者重点描写了军,它由四个兵种组成,他们检阅的次序:步兵→→→骑兵。(3)、这个语段中,什么地方最能体现群众高兴而激动的心情?找出来。群众激动的原因是 , 因此朗读时,要用的语气。 -
1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狼牙山五壮士”是指班长、副班长、战士、和胡福才。(2)、《开国大典》一文记叙了年月日,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是按顺序叙述的。(3)、看到明月,喜鹊飞起,听到蝉声,脱口而出的便是辛弃疾的“ , ”;雨天,看到乌云密布、雨珠四溅,脑海中浮现出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 , ”。(4)、辰辰被《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所感动,由此又联想到了不少爱国人士的故事,有为了抗击金兵“捐躯赴国难,”的岳飞;有被免官仍“”的陆游;有时刻谨记“祖宗疆土, , ”的中国边防军人陈祥榕……(5)、《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 在这首诗歌中,起了提纲挈领作用的句子是“ , ”。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
14、按要求写句子。(1)、在“□”里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春天□细雨绵绵□夏天□炎热似火□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风刺骨。这是四季的魅力。
(2)、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缩句)(3)、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4)、“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地说着。(修改病句)(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6)、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下课了,安静的操场热闹起来:。
-
15、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硕大无 顾影自 全神注
千一发 居高下 聚会神
(2)、在这些词语中,和是一组近义词。(3)、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词语是;占据高处,俯视低处,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的词语是。 -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2)、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3)、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4)、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
-
17、选词填空。
屹立 耸立 挺立
(1)、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2)、放眼望去,群山 , 真是一幅雄壮的画面。(3)、冬天,在寒冷的北风里,青松傲然 , 仿佛在与严寒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 -
18、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妩媚(fǔ wǔ) 婆娑(shā suō) 琼浆(qióng jīng)
旗帜(chì zhì) 璀璨(cuǐ zuī) 干涸(hé gù)
-
19、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假日里,我们来到郊外。大片如绿tǎn般的草地映入眼帘,沿着小径深入,一处yōu静的树林出现在眼前。树林里,chán鸣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夏日乐章。继续向前,我踩着搭石dù过一条小溪。还遇到了一座古亭,凭lán望去,xuán崖上一道瀑布飞流直下,令人心旷神怡。
-
20、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吧!可以写自己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的事。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