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孙中山背出功课。(扩句,至少两处)
-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填空。
第一组:手脚 头发
第二组:红赤 摇晃
(2)、经过仔细观察,晴晴发现第一组词填写的字的意思(A.相反 B.相近)(填序号),第二组词填写的字是名称。(3)、用画横线的成语写一句话。 -
3、你会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吗?请你来分分类。(填序号)
①天寒地冻 ②炎热 ③春光明媚 ④凉爽 ⑤白雪皑皑 ⑥层林尽染 ⑦暖和
⑧金桂飘香 ⑨寒冷 ⑩骄阳似火
春: 秋: 冬:
-
4、同学们分组记录秋天的美,下面相关小组与其名称不对应的是( )A、
飞行探测对
B、
梨园艺术组
C、
妙笔生花文学社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中,“藏”这个字表明在好看的颜色背后,秋天还有好闻的气味,也体现了童真童趣。 C、“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指的是私塾的学生跟着先生学唱歌。 D、“‘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中,“唰唰”是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秋风吹落叶的景象,富有诗意和情趣。
-
6、下列对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B、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C、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D、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生出)
-
7、阅读语段,完下面小题。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格外凉爽,shī rùn的秋风拂过脸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水泥道上zhān满了掉luò 的fēng叶,它们排列得并不guī zé,甚至有些凌(lín líng)乱,却增添了许多美感。秋给路两旁的植物穿上了鲜艳的衣裳。秋天赠给jú花一件黄衣裳,它们在风中频(pín píng)频点头;秋天送给牵牛花一件紫衣裳,它们高兴地争相吹起了小喇(cì lǎ)叭……看远处,其实,秋天唯独偏爱板栗,将绿衣裳和棕(zōng zhōng)衣裳分给了它们,瞧它们高兴地裂开了嘴!
(1)、读语段,看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shī rùn
zhān
luò
fēng
guī zé
jú





(2)、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凌(lín líng)乱 频(pín píng)频
喇(cì lǎ)叭 棕(zōng zhōng)衣裳
(3)、语段中的“争”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再查画,第三笔是。“争”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力求得到或达到,争夺;②争执,争论。语段中的“争”字应选择第种解释(填序号)。 -
8、题目:美好的
要求: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遇见过让你欣赏的人,或者美好的事情、美丽的景物,或者欣赏过美妙的诗文,产生过美好的愿望,请选择一点,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400字左右。
-
9、课外阅读。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儿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A.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B.这间书屋的书都是强壮灵魂的钙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①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②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③性格开朗;气量大。
(2)、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B.(3)、找出短文的中心句。(4)、在炎炎夏日,“我”为什么穿长袖衫去朋友的书屋?(5)、“我”的朋友是怎样走出人生的低谷的? -
10、课内阅读。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如果将选文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一个名字:图。(2)、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等风俗习惯。蒙古族还有其他风俗习惯:、、。(3)、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请根据你的理解,找出“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4)、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客人可以对蒙古族人民说:“” -
11、口语交际。
假如有外地的教师来到你们学校参观,请你代学校写一则简短的欢迎辞放在学校门口。(提示:可以简介一下你们学校的特色,也可说明一下参观的路线或注意的问题。)
-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草原》主要描述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文章最后引用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赞扬了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B、宗璞分别从视觉和嗅觉去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映衬着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C、《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D、《江南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D、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这时候,鄂温克的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不光彩,不体面) B、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翻腾) D、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
-
15、日积月累。(1)、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春》)(2)、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3)、等闲识得东风面,。(朱熹《春日》)
-
16、根据要求写句子。(1)、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缩句)(2)、他的奋斗精神令人感动。(改为反问句)(3)、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转述句)(4)、桑娜对丈夫说,她已经把孩子抱来了,她也不愿看到孩子和西蒙待在一起,所以就没和他商量。(改为直接引语)(5)、《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改病句)
-
17、为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典:①标准,法则;②典故;③典礼;④典范性。
(1)、《开国大典》一课中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了。(2)、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典范。(3)、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将相和”这个典故的来历。(4)、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 -
18、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勾勒(lè lēi) 参差(cī chà) 孕育(yùn yūn)
祭奠(diàn dì) 叱咤(chà zhà) 风靡(méi mí)
-
19、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kè
shè yǐng
fèi téng
huì jù




-
20、请给大家介绍一个或几个自己的家人吧!选择家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最能反映其特点的事例来写。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