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做】小温同学没有听完《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他很好奇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你来给他讲一讲吧。
-
2、小宁准备的民间故事很有趣,你也来一起读一读吧!
不知是多少年以前,大理坝子突然大旱。一个叫慧生的小伙决定上苍山找水,消除大理坝子的旱灾。可是,他历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心,继续找啊找。
一天傍晚,慧生来到山尖,只见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岩石上,凝望着远方。慧生上前施礼,向老人请教。老人慢吞吞地告诉他:“如果想找水缓解大早救百姓,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问:“可是怎么才能上天呢?”
白胡子老人不答话,只留下一件破衣和一把破羽扇,慧生穿着破衣拿着羽扇竟然飞了起来。
不一会儿,慧生来到南天门。许多天兵天将在这里把守,慧生只好壮壮胆子,硬着头皮过去。可也怪,天兵天将没有阻拦他,好像没有看见他似的。原来,那件破衣是件能隐身的宝衣。
慧生好生欢喜,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王母娘娘出巡去了,大殿内的金桌上面放着两个银瓶。慧生料想是仙水瓶了,就急忙上前拿起一个银瓶,打开盖子,往凡间倒去。小小的瓶子不知装着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直倒了十四天,雨水汇成苍山十八溪流向坝子,成了洱海,并永世不竭。
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命天兵天将把他囚禁起来,罚他永远坐牢。
大理坝子的百姓们,靠着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登的好日子。乡亲们世世代代铭记慧生的功绩,并自发地纪念慧生。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故事,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大理坝子突然大旱,人们无法生活,急需水源。
(2)、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请你以白胡子老人的口吻讲述他见到慧生的部分。(3)、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慧生是个的人。 -
3、读完《猎人海力布》的稿件,小杭想把故事梳理成更清晰的思维导图,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吧!
-
4、稿件中有几句话很有趣,请你一起来读一读并回答问题。(1)、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从“每次”“”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海力布一直都把猎物分给别人,自己留很少的一份,表现出了他的优秀品质。
(2)、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5、在整理稿件的时候,小台想替换一些词语,下列括号中哪个词语替换得不正确?( )A、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嘱咐) B、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着急) C、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海力布十分镇定 , 紧急协调人们撤离。(安定) D、据说现在还流传着海力布的传说。(听说)
-
6、小台准备了一个民间故事的小片段,读一读,完成练习。
为了酬(chóu zhōu)谢海力布,龙王将 zhēn guì____的宝石给了他。海力布借助宝石听到大山要bēng tā____,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焦急地催促村民搬家,可即使他fā shì____,村民也不信他。他不顾小白蛇的 dīng zhǔ____,说出真相后变成石头牺(xī qī)牲了,村民们都非常后(悔 侮)。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看下图中的解释,给“酬”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填序号)①为了酬谢海力布,……
②最近爸爸有很多应酬。
-
7、把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国民 ②鸿遍
③内外 ④兵马
⑤生灵 ⑥安乐
(2)、“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是《国语·晋语六》中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提炼成语。(填序号)(3)、选词填空。(填序号)忆往昔,清政府软弱无能,国家面临 , 老百姓苦不堪言;看今朝,我们的祖国 , 老百姓。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
8、标点符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上的灵隐寺、断桥残雪、苏堤春晓等著名景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B、温州的灯盏糕、鱼饼、糯米饭无不让人们流下口水。 C、这次会演中,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都有新剧目上演。 D、钱塘江的潮涌、龙井茶的清香、鲁迅笔下的绍兴古城无不让人联想到风景秀丽、文化丰富的浙江。
-
9、感情色彩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臭名远 b.足多谋
c.呕心血 d.诡计多
e.处心积 f.兴高烈
(2)、根据感情色彩,可将词语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类。(填序号)(3)、照样子,写出下面词语让你想到的某个或某类人或动物,并举出一个能说明该特点的事例。
词语e:狐狸(骗走乌鸦的肉)
词语b:(4)、根据上述分析,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
10、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通过查找资料来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下列句子与所查阅的资料不匹配的一项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查阅关于清末社会环境的资料) B、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查阅有关闻一多先生写作《七子之歌》的背景资料) C、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查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D、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查阅关于海南岛的资料)
-
11、请赏析下面的范文及亮点。
“百变仙女”陈老师
她留着清爽的齐肩短发,棕色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她的眼睛明亮得宛若两潭清水,水滴般的脸型使五官显得小巧而精致。然而她的美不仅在外表上,更展现在她百变的魅力中。她就是我们的“百变仙女”陈老师。
“百变仙女”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年的联欢会上,陈老师神秘兮兮地走了进来,告诉我们她也会表演一个节目。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小观众们马上变身“好奇宝宝”,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好不热闹。
接下来陈老师换上青色纹样的旗袍,抱出一个水滴形的乐器——琵琶。她端庄地坐在椅子上,左手在琵琶上端轻轻按住弦,右手则在一根根琴弦中灵活地跳动,脑袋微微晃动,眼睛半眯着,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好似潺潺流水般回荡在教室里,如清风拂面般凉爽,如彩云飘荡般轻盈,如风吹柳叶般清新,又如鸟儿啼鸣般婉转……乐声时而像百鸟鸣啭,时而像万马奔腾,真像白居易所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小观众们都听醉了,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老师外表严厉,但内心充满温情,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将知识倾囊相授。在她的引领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这样的陈老师,让我们敬佩又喜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百变仙女”。
评语:这篇习作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陈老师的多才多艺与教育智慧,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外在美,更彰显了她作为“百变仙女”在学生心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
12、读一读下面的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开学了,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她笑盈盈地走上讲台,说:“OK,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谭,和‘谈心’的‘谈’同音,我愿意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OK,我也希望你们以后能支持我的工作。OK,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在她讲话的时候,我偷偷地观察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总是微笑着。但这都称不上是最突出的,我发现她最大的特点是爱说“OK”。
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来刻画老师的形象。其中我最喜欢的语句是 , 因为这句话。
-
13、需我来构思,认真构思,完成《“漫画”老师》的思维导图。
-
14、下列各项中与习作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A、写老师的外貌 B、写老师的性格 C、写老师的爱好 D、写老师的爸爸妈妈
-
1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审清题目: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的是。(2)、审清重点: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要有条理地写出老师的外貌。 B、写有关老师的具体事例,反映其特点。 C、要写清楚老师教育的那一帮孩子。 D、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3)、为了突出老师的特点,可以抓住老师的、和等方面进行描写。
-
16、根据第一单元所学,完成情境式默写。(1)、我看见一只白鹭站在那里,它可真漂亮:那的蓑毛,那全身的的长喙,那 , 那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 减之一分则嫌 , 素之一忽则嫌 , 黛之一忽则嫌。(2)、《蝉》中作者用“ , ”两句说明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
17、看拼音,写词语。
bō zhǒng
jiāo shuǐ
fēn fù
zhà yóu
ài mù
tǐ miàn
shì hào
guì huā
dǒng de
gāo bǐng
chá yè
xián qì
zhū shā
qiàn rù
kuàng jià
kǒu shào
yùn wèi
ǎi xiǎo
luó kuāng
chén jìn
-
18、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qiǎo
pèi hé
shēn duàn
shì yí
bái hè
shēng yìng
xún cháng
wàng què
jìng xiá
gū dú
yōu rán
huáng hūn
ēn huì
měi zhōng bù zú
-
19、补全句子,并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海报。(填序号)
①克勤于邦,。② , 戒奢以俭。
③由俭入奢易,。④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教室的海报:要勤俭节约。
食堂的海报:不要浪费粮食。
-
20、写写感受照样子,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的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