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仿照示例写一写。

    示例: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所见》中表现儿童性格机警的诗句是:意欲捕鸣蝉,
    (2)、秋天是值得赞美的季节。《山行》中描写秋天红叶的诗句是: , 霜叶红于二月花。《夜书所见》中描写秋风的诗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望洞庭》中描绘秋夜湖光月色交融美景的诗句是: , 潭面无风镜未磨。
    (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橙红色是给的,橘子、柿子 ,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秋天的雨》)
    (4)、《舟夜书所见》中,“ , 散作满河星”以动态描写展现光影变幻,将渔火倒映水中的景象写得灵动鲜活。
  • 3、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2)、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改为“被”字句)
    (3)、想象一下,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会做些什么?请从下面场景中任选一个写一写。
    操场上    教室里    教学楼前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赤    

    (2)、我发现这些都是带有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人。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①他们总是为了一件小事争得 , 这是不对的。

    ②体育课上,篮球突然朝小明飞来,他 , 一把就把球接住了。

  • 5、照样子,一字组多词。

    示例:增—增加—与日俱增   
     印—

    昂—    
    扬—

  • 6、下面是小文的日记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2025 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晴

    清晨,一阵凉爽的秋风从窗外溜了进来,夹杂着泥土的 shī rùn和落叶的芬芳qìwèi,带着落叶沙沙的shēng yīn。窗外那棵挂满露珠的cū zhuàng 的大树美得让人不自主屏住了呼吸。只见每根枝干都被水珠包裹着,在阳光下 shǎn shǎn fā guāng,仿佛童话里的水晶树。妈妈说这是棵fēng shù,我踮起脚,想看得更清楚些。

    下午整理书桌时,我发现一盒珍藏的 yóu piào。每张上的 tú àn 仿佛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我仔细(tiāo tiǎo)选着,我发现那张金色的最特别,就像今早的那棵树,把秋天最美的模样留了下来。

    (1)、根据语境,把词语工整地写下来。
    (2)、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语段中用“凉爽”来形容秋天,我能再写一个形容春天的词语: , 形容冬天的词语:
  • 7、用楷书把下面的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在下面,注意字距与字的大小。

    笛    相    望    银

  • 8、有的人喜欢在书店畅读图书,陶醉于知识的海洋;有的人喜欢在游乐场尽情玩要,享受童年的欢乐;有的人喜欢在公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些地方给我们留下了特别的回忆。请你从喜欢的地方里选出一个推荐给同学,按要求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楚这个地方的特点和你的推荐理由;③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⑤不少于350字。

  •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双黄连口服液说明书

    【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

    【包装】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装,每支装10毫升,每盒10支。

    (1)、除辅料外,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每小题1分,共3分)

    ①小明感冒了,医生让他喝3天的双黄连口服液,小明说买2盒就够了。

    ②小李说双黄连口服液是浅黄色的。

    ③妈妈把买来的双黄连口服液放在阳光直晒的阳台上。

    (3)、天气忽冷忽热,3岁的妹妹患了热伤风,咳嗽、发热。妈妈很担心,想给妹妹喂两支双黄连口服液。请你根据说明书判断妈妈能否这样做,并说明理由。
  • 10、课外阅读。

    歌 溪

    ①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②歌溪的水又清又凉!它从很远的山中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③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朵朵亮晶晶的水花 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这一段的歌溪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儿粗野。

    ④顺着一块光滑的石板,溪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这一段的歌溪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声充满了欢乐。

    ⑤慢慢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啊!它的水变成绿莹莹的了,是那掩映着歌溪的团团绿树的功劳吧?那一路的绿树林里,有无数的鸟儿在合唱。金翅鸟、杜鹃、画眉,这些有名的鸟中歌手,自然是活跃的。就是嗓音较粗的白头翁,也少不了要表演一番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歌溪的歌声变得非常美妙。

    ⑥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涨水了,可还是那么清!它打着漩儿,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般的花纹。一群群鱼虾在水中追逐着,嬉戏着。本来活蹦乱跳的歌溪,变得越发欢腾了。

    (1)、村里的人们为什么称溪流为“歌溪”?
    (2)、作者把歌溪比作一个孩子,歌溪流经不同的地方,就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歌声特点。请根据第③-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流经地

    性格特点

    歌声特点

    山崖

    调皮

    石板

    充满欢乐

    绿树林

    文静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③段中加点的“跳”字赋予歌溪人的动作,写出了歌溪的活泼、调皮。

    ②第⑤段写了溪边树林里各种鸟叫声,突出了歌溪歌声的粗野。

    ③夏天,歌溪成了鱼虾的乐园,歌溪更欢腾了。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1、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终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B、表明科学家对发现蝙蝠飞行的秘密感到很幸运。 C、说明蝙蝠在夜间飞行很困难。 D、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2)、阅读选文,理解下面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耳朵    ②嘴    ③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3)、请给下列三个问题选择其对应的“提问角度”。(填序号,3分)

    ①针对写法提问    ②针对内容提问    ③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问题一: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问题二:选文为什么对实验结果进行详写?

    问题三:飞蛾和萤火虫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 1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家里尽量使用无污染、低能耗、低噪声,符合环保要求的家用电器。

    小英:①

    小文:②

  • 1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观潮》)
    (2)、细细的溪水,流着的香味,流着月光。布满河床。(《走月亮》)
    (3)、看到阳光穿过树林,照射在青苔上,我想起了王维《鹿柴》中的诗句:“ , 复照青苔上。”
    (4)、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努力做到“ , 审问之,慎思之, , 笃行之”。
    (5)、妈妈常说:“善于向别人请教,知识才会丰富;主观武断,固执己见,就办不成大事。”正如《尚书》里说的“”。
  • 14、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照样子,写一个设问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照样子,补全句子)

    雨越下越大,犹如

    (4)、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句子:太阳出来了,小桥、湖面、远山都变成了金色的。

  • 15、下列依次填入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傍晚时分,____刮起一阵大风。____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接着大雨就哗啦哗啦地下了起来。____,水池里就集满了水。

    A、忽然 顿时    一会儿工夫 B、顿时    一会儿工夫 忽然 C、忽然 一会儿工夫 顿时 D、一会儿工夫    忽然    顿时
  • 16、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下列与“赌、赔、货”等字的意思相关的一项是(    )
    A、草木 B、动物 C、丝织 D、金钱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白云占了半个天。    他是我们家的小王。 B、张教授负责订教学大纲。    室内装是颇具前途的行业。 C、星缀在悠悠的云层里。    梨的种类多,鸭梨、白梨等比比皆是。 D、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潮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
  • 18、四年级(1)班的班主任带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户外学习活动。返校后,小黔同学写了一篇日记,以下是日记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路过一片 zhuāng jia地,满目翠绿中点缀着串串紫pú tao,犹如大地上的紫色珍珠。远处,一只可爱的小狗 shū shì地蜷缩在大树下,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阴凉。这恬静的画面让人心情 yú kuài,大家都锣鼓喧天起来,分享着这一路的趣事。休息片刻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同学们,学习从不止于书本。‘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家要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索生活中的ào mì。”

    (1)、用楷书把画横线的句子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注意字距与字的大小。
    (2)、小黔同学不会写日记中的部分词语,请你根据拼音,帮他书写完整。
    (3)、下列句子中,与日记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
    A、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B、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D、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4)、日记中的加点词语在语境中使用不当,下列最适合用来替换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 B、窃窃私语 C、鸦雀无声 D、震耳欲聋
  • 1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或许是一张照片、一个存钱罐、一辆自行车、一件玩具……这件心爱之物也许给你的学习或生活带来了启发或触动,也许它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也许它意义非凡。请以“我的心爱之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400字。

  •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扫地机器人”小研究

    材料一:小语要向同学们介绍“扫地机器人”,为了对扫地机器人有更多了解,他上网搜集了资料,这是他搜集资料的网页界面:

    材料二:根据搜集的资料,小语写了一份“扫地机器人”的产品介绍书。

    扫地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家用电器,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设计成圆形,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通过长约5厘米的毛刷将地面杂物吸进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的清理。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将是更加高级的人工智能带来的更优的清扫效果、更高的清扫效率、更大的清扫面积。

    扫地机器人性能优越:自动规划路径清扫;360度立体防撞防跌;超快速自动回充,回充距离大于5米;扫地机所使用的电动机能高速旋转,每分钟旋转2~4万转,约是日常电扇的电动机转速的10倍,具有超强吸力,吸尘效果大大提升。

    注意事项:

    1.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使用,以免电机受潮发生短路起火;

    2.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机身过热,应该停一会儿再使用;

    3.严禁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合使用,以免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阅读材料二,我发现小语在写产品介绍书时主要点击了材料一网页目录里的“1基本简介”、“”和“”进行了具体的了解。
    (2)、下列哪种场景不适合使用扫地机器人?(    )
    A、干燥的客厅 B、通风良好的卧室 C、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 D、爸爸工作的书房
    (3)、小语写好产品介绍书后,与小黔进行了分享。小黔建议小语做一些修改,并且修改了其中的一处,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练习。

    浴室、洗衣间、厨房等这些潮湿的地方,会让我的心脏——电机受潮发生短路,我可是很不喜欢的哟!

    ①小黔修改的句子与小语在产品介绍书中的第点注意事项相对应。

    ②小语和小黔两种不同的表达,你更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