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yī shang

    bèn zhuō

    qí  zhì

    rì kòu

    dān bó

    lóng zhòng

    fèi téng

  • 2、习作

    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这些活动一定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请你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注意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活动的体会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 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学校名称。

  • 3、口语交际

    你一定参加过演讲吧?如参加班干部竞选,参加班级开展的演讲比赛活动。如果要你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至少列三条)

  • 4、枇杷酸·枇杷甜!

    ①入夏的天,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凌老汉出门的时候还是红彤彤的太阳,当他在集上卖完枇杷的时候,天竟哗哗下起了'大雨。.他赶紧:在一家“凌氏修理店”、门前避雨。狂风裹着豆大的雨点跟踪而来,老汉不得不挪进修理店内。

    ②凌老汉猫着身子,双手抱腰,试探地问正在修电视的师傅:“师傅姓凌吧?”凌师傅抬起了头。

    ③“我三桥村的。”老汉怯怯地说,“您看,能不能借把伞给我,下次赶集我保证还。”

    ④“没问题。”凌师傅爽快答道。

    ⑤凌师傅的妻子听到谈话,急忙从里渥钻出来,狠狠地瞪了凌师傅一眼。凌师傅没理会,径直钻进里屋。妻子也跟了进去,拽了男人一把衣角,一直低声埋怨。凌师傅甩脱妻子的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妻子窝了一肚子火不好发作。

    ⑥凌师傅从里屋拿出一把自动伞递给了凌老汉。凌老汉撑起伞转身欲走,师傅说了一声“等等——”老汉以为师傅接受了妻子的暗示,反悔借伞,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凌师傅从里屋翻出了一件外套递给凌老汉,说:“看您冷得牙齿打架,快穿上,别冻着了。”老汉穿上外套,顿时全身都暖了。

    ⑦老汉走后,妻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你学雷锋真是学到家了,借了伞还送衣服,我看这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i。没见过哪个人像你这么傻!”凌师傅没跟妻子拌嘴,只扔下一句话——女人就是小心眼,又干活去了。

    ⑧第三天,老汉上街来了。老汉将洠和衣服还给了凌师傅,还递上一袋金灿灿的枇杷。凌师傅推辞了几次,老汉就说:“那天多亏您借伞和衣服给我,要不然,我非害一场大病不可。要是害了大病,我那一山的枇杷就完了。与那一山枇杷相比,这袋枇杷算得了啥?”

    ⑨老汉留下枇杷,千恩万谢地走了。

    ⑩凌师傅剥了一颗枇杷,扔进嘴里,立刻吐出一颗乌溜溜的细核来,直咂嘴道:“真甜!”又剥一颗塞进妻子的嘴里,她双眼迷成一线天!“好酸!”凌师傅抢过话:“是你的口酸了,心酸了。”凌师傅的妻子向来爱吃枇杷,可这回老汉送来的那袋枇杷,她再没动过。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方框里填写合适的小标题。
    (2)、面对老汉送来的枇杷,凌师傅吃了直夸“真甜”,妻子吃了却说“好酸”。同样的枇杷,不同的看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老汉信守承诺送回衣服和伞,枇杷的甜包含着互相信任的味道。 B、妻子觉得枇杷酸是因为不爱吃枇杷,也没有胃口,不想吃。 C、凌师傅帮助别人得到了快乐,所以觉得杷很甜。 D、因为当时不信任老汉,妻子吃起枇杷心里别扭,觉得酸溜溜的。
    (3)、关注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形象。联系短文,完成题目。

    ①第自然段中出现两次“狠狠地瞪”.凌师傅、妻子当时可能分别在想什么!

    ②结合人物的言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的凌师傅。

    (4)、有人认为:小说着力刻画凌师傅的人物形象,没有必要用大量笔墨去描写他的妻子。你同意这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5、狼牙山五壮士(片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____了,然后____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____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 这些词语表现了马宝玉的精神。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能做到坚强不屈,英勇战斗。 B、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C、这两句赞美了五位壮士对敌人无比憎恨的情感。
    (3)、选文第 1 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第句是“点”,第句是“面”,这样写既能让我们感受到‘又能
  • 6、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内容。
    (1)、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野旷天低树,。——孟浩然《宿建德江》
    (3)、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5)、 , 视死忽如归。——曹植
  • 7、下列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B、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是金沙江也难得有南广河如此安逸的情怀。
  • 8、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羊群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D、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 9、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____。

    A、人生如一盏茶,应该多一些细心品味,少一些一饮而尽 B、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C、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少一些哀婉的咏叹,多一些昂扬的吟唱 D、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音符,少一些修饰
  • 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神奇美丽的九寨沟令人心驰神往 B、战士们居高临下 , 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 C、他说话做事斩钉截铁 , 什么事都得别人帮他拿主意。 D、钱塘江潮水像千万匹战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岸边。
  • 11、下列对路牌和人名拼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
    A、D.中山路(ZHONGSHANLU) B、诸葛亮(ZHUGE LIANG) C、人民广场(Renmin Guangchang) D、袁隆平(Yuán Lóngpíng)
  • 1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汇集    全神惯注 B、完必    群马急驰 C、宣告    千均一发 D、悬崖    斩钉截铁
  •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uō)    古(méng) B、(yè)    山(míng) C、(jīng)    媚(wǔ) D、脸(běng)    回(yū)
  • 14、看拼音,写词语。

    夜色中的草原是那样yōu yǎ , 月光温柔,几颗星diǎn zhuì在天幕上,好奇地 kuī tàn一着大地。蒙古包前,篝火熊熊燃起,穿着cǎi hóng一般各色yī shang的人们载歌载舞,sǎ tuō的舞姿让人忘却一切 chou yuàn。在座的客人们也rè xuè fèi téng起来,不断 bào fā出 pái shān dǎo hǎi 的掌声。

  • 15、人生路上的每一次遇见,都是时光馈赠的礼物,它或许是与一个人的相逢,点亮了彼此的生命;又或许,是与一段风景的静默对晤,照见了自然的深意……请执起你手中的笔,描摹那次让你心弦颤动的相遇,书写它在你生命中刻下的独特印记。

    请以“遇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要抒发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6、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2)、如果要紧跟下面的语句补写出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序号。

    贴春联是春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

    ①春节贴春联,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逐渐演变为承载美好期盼的民俗形式。

    ②不仅如此,小小一方吞联还将古典的诗意与文学精粹汇集其中。

    ③千门万户渐次钻挂春联,都借此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④“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正是体现这一文化“基因”的体现。

    (3)、请为老舍笔下的蒙古草原拟写宣传对联的上联。

    上联:

    下联:蒙汉深情暖意浓

  • 17、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是最暖的光

    崔修建

    ①我从大西北回来,眼里含着泪,心里装满了暖。

    ②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四季干旱,草活得苦,树活得苦,但浸在苦水里的生命,也能令人心生敬意.一阵风起,一个草团在不停地向前滚动。当地人告诉我,那是风滚草,也叫俄罗斯刺沙蓬,是戈壁滩上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干旱难耐时,它会从沙土里拔出根,抱成一个圆团随风滚动,遇到适合的环境,会再次扎下根,冒出新茅,萌出新枝,开出玫红色或淡紫色的花。我暗暗感叹:“这没在苦水里的生命,看实令人心生敬意。

    ③我见到刚刚三十出头的陈老师,竟苍老得那样令人心疼。我看过她毕业照上靓丽的身影,十年前的她皮肤细腻有光泽,而眼前,便将秀气的她,磨砺的那样粗糙。面对我的诧异,她一脸淡然地告诉我:“学校曾打过三口井,但都没用多久,便再也打不出水来了,即便打出的水,也苦涩无比,根本不能饮用,她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要靠村民从三十多里远的村子运过来,金贵得很.

    ④说起她的学生,陈老师满脸的自豪。她拿给我看学生们写的诗,我特别惊讶,眼前这些子笔下流泻出的诗句竟然这样美妙,如质朴的小花,如灵动的彩云,如清爽的晨风

    ⑤吃午饭时,师生们以课桌为餐桌,每个学生一碗米饭,只有炒萝卜干和白菜炖豆腐两样苯,每人一碗白开水,他们一木木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知足的兴奋,我感叹于这份简单饮食里蕴藏的纯粹与丰盈//

    ⑥那天下午,天空突然一片墨色,一场雷阵雨即将来临,几位老师领着学生们,将所有的盆盆罐罐全搬到教室前的操场上,然后全校师生一起仰首期盼雨滴降落。

    ⑦“下雨啦!下雨啦!”几滴雨落到一个孩子伸出的小手上,欢呼声立刻响起来。等雨点越来越密集,几个男孩子竟脱下上衣,嬉笑着跑进雨中,任雨水将自己浇成一只只快乐无比的“落汤鸡”;两个小女孩站在空地上,散开的辫子接着雨水搓洗;更多的孩子则畅快地用雨水洗脸、洗脚,不肯辜负这珍贵无比的甘霖。

    ⑧十几分钟后,风停雨歇,干涸已久的大地将雨水很快全收走了,被雨水洗过的刺棘却精神了许多,师生们像打了一场大胜仗,说说笑笑着将那些瓶瓶耀罐里的水,倒进厨房的两口大缸里,准备用来洗菜或者洗脸为

    ⑨陈老师兴奋地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实践课,听从老天的随机安排,等冬天下雪的时候,全校师生都会跑进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尽情地嬉戏,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孩子们的不少诗篇和文章,都是在这样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中完成的.

    ⑩原来,很多好课不只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还可以走到广阔的天地中,与风霜雪雨一道完成。我不由得为陈老师和她的孩子们灵活的课程安排,由衷地举双手点赞。//

    ⑪我们送来的一些书籍,孩子们特别喜欢。我万万没想到,这些小学生除了喜欢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居然还喜欢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莫泊桑的《羊脂球》这类经典名著。陈老师说:“这些孩子们的心里,能装下最广袤的世界。

    ⑫我知道,我面前的孩子们几乎全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每个孩子都更早地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一些担子,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悲戚和怨气,只看到了阳光一样的欢颜,看到了岁月静好。

    ⑬同去的一位公司经理跟我感慨道:“哪里是我们来给他们送温暖,倒像是他们给我们送温暖,跟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烦恼会被驱逐,愁苦会被抽走,抱怨会被打碎,只有感恩、热爱和勤勉,还有随时随地都能遇见的开心

    ⑭是啊,那些从苦中嚼出甜的平凡生命,最懂得“天黑下来时,爱就是最暖的光”。

    (有删改)

    (1)、文章叙述了“我”西北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文章③-⑬段,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②孩子们写了很多亲切而自然的精美诗句,令我惊讶。

    ⑤学生们喜欢阅读中外作品,涉猎广泛,令我惊讶。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她的皮肤藏污纳垢,就像用干瘪的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②眼前这些孩子笔下流泻出的诗句竟然这样美妙,如质朴的小花,如灵动的彩云,如清爽的晨风。

    (3)、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天黑下来时,爱是最暖的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8、干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杵物,晚年家颇富裕。一晚,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 , 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钢钱。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晚年家富裕    颇:

    寡悔           素:

    十千以归    负:

    盗大              恐:

    至明使          去:

    为良民          卒: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晚,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②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于令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 , 五柳先生对冂。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品读一、二句诗、发挥想象,说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结合全诗,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 20、默写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