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择题。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船浆 寸草不生 B、侵略 真情实感 C、茶叶 难以治信 D、繁殖 兵慌马乱
  • 2、看拼音,写词语。

    读一本好书,仿佛结交了一个知心朋友。当你lǎn duò时,它送上温暖dīng zhǔ;当你jiāo lǜ时,它给予wú xiàn慰藉;当你gū dú时,它带给你真心péi bàn

  • 3、【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习作。

    你有没有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经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选择一两件事情写写你追梦成功的经过。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 4、【个人梦连着民族梦】现代文阅读。

    茅以昇的故事

    ①茅以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一生为祖国的江河湖海架桥,也致力于为民架桥。

    ②1907年的端午节那天,南京秦淮河两岸正在举行龙船比赛。然而,看龙船比赛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还被淹死。小以昇大吃一惊:桥为什么会塌?要是造得牢固,还会发生桥毁人亡的悲剧吗?想到这里,茅以昇暗下决心:____。

    ③从此,茅以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甚至有些走火入魔。这天,他看着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从桥上驶过,大桥坚定稳固;他又看着一群群的行人从桥上顺利通过,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着把这座桥从桥面到桥墩看了个够,直到天黑才回家。

    ④1916年,茅以昇20岁。他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刷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桥梁建设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⑤但是,茅以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昇斩钉截铁地回答:“虽然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⑥1920年,茅以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⑦茅以昇一生造桥、一生报国,将梦想与为国为民深度融合,用自己勤勉不倦的奋斗架设了一座通向未来的科学精神之桥。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填在横线里。

    ①痴迷于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

    ②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读短文,想一想文章写了茅以昇的哪几件事?将下图补充完整。
    (3)、阅读第②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
    (4)、请在文中的“□”中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5)、阅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茅以昇并不赞同劝他留在美国的人的看法,毅然坚持返回祖国。 B、美国人看中了茅以昇既懂理论又有技术,要聘请他担任工程师。 C、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茅以昇在美国刻苦学习桥梁知识的故事。 D、文章主要写了茅以昇为祖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6)、拟写颁奖辞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请你给茅以昇写一段颁奖辞。
  • 5、【航天梦连着中国梦】说明文阅读。

    航天梦——中国空间站

    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②中国空间站最多可容纳6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根据我国空间站建造规划,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③2021年5月18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2022年7 月 24 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近10年,中国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10年间全国一盘 , 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通力协作,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届时,中国空间站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宝贵机会。

    ⑤航天梦连接着中国梦。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开展空间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验的能力,为建设航天强国、提升我国在国际载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1)、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等都是空间站的特点。 B、天和核心舱是控制中心,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是主要实验平台。 C、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D、到2022年底,全球科学家已经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了。
    (4)、读第⑤自然段,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 6、【古时梦连着今日梦】文言文阅读。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节选)

    范仲淹二岁而孤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 辄(zhé)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

    【注释】①孤:幼年失去父亲。②或:有时。③昏怠:昏沉疲倦。④辄:就。⑤沃面:洗脸。⑥食:食物。⑦啖粥:喝粥。

    (1)、联系上下文,用组词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字,并借助注释,翻译句子。

    ⑴家

    ⑵无

    ⑶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2)、诵读古文要注意合理断句,下列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
    A、每/以天下/为己任 B、每以/天下/为己任 C、每/以天下为/己任 D、每以/天下为/己任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是如何做的?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 7、【品读民间故事,感受质朴梦想】综合实践。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宣传标语【巧设计】班里要召开“中国民间故事”交流会,请你为这次交流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聊人物】本学期推荐阅读的民间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中的 , 因为
    (3)、【述愿望】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中国民间故事,说一说这个故事寄托着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 8、【坚守初心,点亮梦想】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自古以来,“家国梦”一直是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示儿》中的“”寄托着诗人陆游对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期盼。诗人林升则通过“”一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心情。清代诗人龚自珍热情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先生热切展望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前途似海,。”因此,作为学生,我们要明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2)、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追梦途中,我们要珍惜时间,正如南宋名将岳飞所说:“ , 空悲切。”
  • 9、逐梦路上,不负热爱】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请认真比较词语的不同意思,并根据要求用“便宜”写句子。

    便宜(表示价钱低):

    便宜(表示不应得的利益):

    (2)、请用正确、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中的错误。

    (共4处)

    ①福州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②三月,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的高潮。③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位于三坊七巷的安民巷的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④战斗岁月里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耳边。⑤我们一定会发挥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10、与同学交流“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流之前,搜集并整理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 B、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C、听别人说话要抓住重点,但不能提出疑问。 D、别人发言时,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 11、李老师想用一则与读书求学有关的名言作为班训鼓励班里的同学们积极进取,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12、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民间故事,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民间故事? (   )
    A、《列那狐的故事》 B、《女娲补天》 C、《田螺姑娘》 D、《八仙过海》
  • 13、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部分与括号中的成语不匹配的一项是(   )。
    A、东西好不好要大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直言不讳) B、李俊是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所以总做不好事情。(畏首畏尾) C、我们要时刻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每一个为我们付出过的人。(饮水思源) D、小明的妈妈要求特别严格,甚至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吹毛求疵)
  • 14、【怀抱梦想,积极进取】选择题。参观了“祖国建设成就展”以后,你觉得下面最能表现祖国面貌的一组成语是(   )。

    ①国泰民安    ②政通人和    ③多事之秋

    ④内忧外患    ⑤安居乐业    ⑥哀鸿遍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 15、【为梦蓄力,无悔奋斗】阅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潜”的解释,完成填空。

    水教练告诉小嘉,学会游泳后,挖掘身体能,掌握呼吸技巧,就可以解锁更多藏在水中的秘密了。”这句话中三个加点的“潜”字的意思依次是。(填序号)

  • 16、【先辈精神,激励前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同学们去烈士 (凌  陵)园扫 (墓  慕),讲解员介绍了烈士为追寻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事迹,大家无比敬佩。
    (2)、受到革命先辈精神的感召,身材瘦 (xuē xiāo)的萌萌为达成自己的目标,努力锻炼,终于摘得了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桂 (guàn guān)。
  • 17、【壮美河山,崛起之基】看拼音,写词语。

    锦绣山河,皆为美的xiàng zhēng:浪花zhuī zhú , 大河奔腾,那是我们涌动的血液;群山巍峨,拔地而起,那是我们挺直的脊背。辽阔大地,满是爱的shù shuō:近观江南,yōu rán随心,到处都充满着shī qíng huà yì;远望塞北,大漠孤烟,到处都记录着岁月之韵。梦想之种在祖国的tiān nán hǎi běi生根发芽。

  • 18、写作。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意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话题一:二十年后的校园。先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校园会发生什么巨变?如,环境有什么变化?同学们的课程学习、课余活动有什么变化?再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最后,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话题二:我的发明。把自己的发明介绍清楚,让别人对你介绍的发明产生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重点突出,内容具体;⑶400字左右;⑷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⑸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 19、阅读理解

    【材料一】

    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婺剧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箦、时调六种声腔,剧目有500多本,曲牌数以千计,并具鲜明的历史及地域特征,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2008年,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婺剧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材料二】

    婺剧舞台表演粗放强烈,见长文戏武做。《白蛇传》正是体现婺剧文戏武做特点的一大经典剧目。该剧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创排,取材于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经婺剧改良后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分为游湖、良缘、惊变、盗草、削发、水斗、断桥七折,每一折都跌宕起伏。其中《断桥》一折,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相较于其他《白蛇传》文艺作品里完全拟人化的呈现,婺剧版青蛇、白蛇的“蛇形蛇步”尽显人蛇一体的舞姿,堪称最具蛇性的演绎,是婺剧的另一大绝活。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婺剧被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 B、婺剧见长武戏文做。 C、《断桥》一折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 D、“蛇形蛇步”是婺剧的一大绝活。
    (2)、拟写宣传标语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拟写一则弘扬婺剧文化的宣传标语。
    (3)、如果请你推荐一则民间故事,将其搬上婺剧舞台,你会推荐哪个民间故事?请说说理由。
  • 20、阅读理解

    口袋里的父爱

    李 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去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见到她,塞给她几百块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

    ④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⑤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叮嘱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⑥那天,她的车限行,她打车去上班,付钱时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⑦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选文有删改)

    (1)、短文回忆了“我”与父亲的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每个场景,完成回忆胶片。
    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
    父亲打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回家看他。
    (2)、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背着母亲”的意思是 , 两次提到“背着母亲”是为了
    (3)、第⑦自然段中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联系上下文和此处的语言描写,你体会到
    (4)、文章为什么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