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不是围绕“雨下得真大”这个意思来写的句子是( )A、雨下得真大,天空像打翻的浴盆,大地都笼罩在雨幕之中。 B、雨下得真大,屋檐上瞬间挂了串串雨帘,帘外的世界好像顿时消失了一样。 C、雨下得真大,凉风拂面,外出的人们一不留神就会滑倒。
-
2、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在句中横线上。(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源源不 B.耳盗铃 C.自相盾(2)、他一开始承认这件事是他做的,现在又说不是他做的,这不是吗?(3)、污水地流入小河中,鱼儿的生命危在旦夕。 -
3、选词填空,在横线上填入词语的序号。
A.观察 B.侦察 C.考察
(1)、员及时把情报送到了我方指挥部。(2)、要是我们留心 , 就会发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3)、今年,南极队又有了新的收获 -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释:A.消除,消散 B.说明,解说 C.放开,放下
(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人类对很多自然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辨论 欧洲 眼花缭乱 B、懦弱 秘密 相提并论 C、聚笼 走廓 历历在目
-
6、读下面这段话,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jǐn guǎn他逝世了,但我们依然深切怀念着他。生前做研究时,他总是穿着pǔ tōng的白chèn shān , 脸上神情专注,在本子上xùn sù记录着自己的思xù。他fǎng fú有着无限的精力,总是不知疲juàn地弯着yāo , 仔细察看每一株水稻的生长态shì。他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jīng yàn。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令人gǎn dòng。在他的带领下,chuàng zào盐碱地亩产800公斤的奇迹。
-
7、小学六年级,操场上的欢笑、课堂里的探索、与伙伴的成长故事,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这些回忆里,或许有达成目标的喜悦,或许有富有遗憾却收获成长的感动。请以“圆满”为话题,结合具体事例(可以写成功的经历,也可写遗憾中蕴含的成长)写下你对小学时光的感悟,表达你对“圆满”的理解。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左右。
-
8、非连续性本文。
【材料一】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以物质为核心载体,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被各地区人民代表和神的、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文化实践。表现形式和知识技能。故宫是世界遗产,建造它所采用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国家、民族的口头传统、乐舞、戏曲、工艺、炮制技艺、历法等都属于“非遗”范畴,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就是传统文化、节庆等内容。
——节选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有效动)
【材料二】“数”读中国非遗的喜与忧
【材料三】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项申请成功,让所有中国人振奋与自豪,中国节日走向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目前,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谐、和谐的文化精神,对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春节申遗成功,无疑为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启了一个新天地。年轻人对非遗的保护与探索也持独行。我们要努力建设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强于人类福祉。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①、②和春节申遗成功三个方面,展现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京剧表演 B、端午节习俗 C、故宫 D、二十四节气(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问题。①【材料二】提到中国非遗的“喜”是;联系【材料三】,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②【材料二】提到的“忧”是。为了突破这种困境,我们可以这样做:。
(4)、对于春节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传承者。①阅读【材料三】,说说春节成功申遗,有何意义和价值。(至少一点)
②我们可以怎样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同学们正在辩论,请你一起参加。
正方观点:坚守传统习俗
反方观点:
理由:
①承载着历史记忆;
②。
理由:
①融合VR、直播等现代科技增加互动性。
②解锁创新玩法,增强体验感。
-
9、现代文阅读。
深潜,铸国之重器
——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
①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上小学时,正值抗战,他自小就在战火cuì( )炼中立下远大志向:“我原来是想跟长辈一样去学医的,后来感到国家太弱了,弱国就要挨打,就要被侵略、被宰割,我要科学救国。”
②他放弃学医。1945年,黄旭华先后考入中央大学航空系和国立交通大学船舶系,最终选择船舶专业并加入共产党。
③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命运。国家要搞核潜艇,他成为最早参与研制的29人之一。当时国家科学技术薄弱,科研手段和试验设备不是空白就是待建成在建,但他们等不起。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一个数据,经常要动员一批人,夜以继日,苦干若干天。为了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往往还分两组同时进行,如果结果不一样,就得从头再来,直到相同为止……
④自从1958年参与核潜艇项目后,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与家人亲友彻底断绝了联系。兄弟姐妹埋怨老三是个“不孝子”:父亲直到去世都没再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盼来团圆。他从外地回家,女儿问他:“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黄旭华对此深感内疚。但他知道,他这辈子没有虚度。
⑤200年,黄旭华获得“共和国勋章”,他谦虚地说:____。他30年的坚守,成为中国科研精神的精cuì( )。
⑥黄旭华院士的99年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2月8日(有删改)
(1)、根据字典释义,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文中括号里。(填字母)。A.粹 本义是指精米,不含任何杂质。引申义是精华。
B.淬 本义是指盛水以供淬火的器具。引申义是反复经受考验。(2)、阅读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
①——②考入大学——③——④其中,详写的是(填序号),从中你可以感受到。
(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黄旭华因抗战经历放弃船舶专业,改学核潜艇技术救国。 B、自主研制核潜艇遇到的诸多困难,只是为了突出这项工作的不易。 C、黄旭华只潜心研究核潜艇,不关心家人,是真正的不孝子。 D、黄旭华隐姓埋名为国铸国之重器,三十年无悔坚守彰显赤子忠心。(4)、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上补充人物语言描写,凸显其精神品质。(5)、请结合文章结尾,另选一个意象(如“灯塔”“高山”“长河”等),仿写一句话,彰显其伟大力量。黄旭华院士的99年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又如 , 。
-
10、文言文阅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wéi wèi)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②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③(chí shì)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⑤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⑥ , 贫者自南海还 ,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⑦不如蜀鄙之僧哉?”
——选自《白鹤堂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鄙(bǐ):偏僻的地方。②语:对……说。③恃:依赖。④钵:僧人所用的食具。⑤买舟:租船。⑥越明年:第二年。⑦顾:难道。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吾数年来 贫者自南海还
(3)、根据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贫富二僧为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的启发。 -
11、听着盛夏的蝉鸣声,回望着校园的一草一木,光光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请用融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他此刻的心情。
-
12、第四幕合唱后,明明将进行演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飞逝,转眼六年过去,今天我们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
记得老师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①。”,那些严厉的训导如今都化作了成长的养分;同学间朝夕相处的点滴让我真切体会“② , 日久见人心。”《学弈》中“③ , 惟弈秋之为听。”的专注精神,正是我们效仿的典范。
未来路上,愿我们“④ , 任尔东西南北风。”,永远保持坚定的信念。“⑤ , 更有早行人。”,只要我们以勤为舟,终将迎来华丽蜕变。
最后,以王观的“⑥ , 千万和春住。”深情作别:愿我们此去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谢谢大家!
-
13、交换礼物,传递美好。(1)、同学们将把临摹赵孟颖的楷书对联送给老师,最合适的一项是( )A、
B、
C、
D、
(2)、老师给每位同学精心挑选了赠书,为内向胆怯的光光准备了《鲁滨逊漂流记》,请结合书本内容或鲁滨逊的人物形象补充赠言。光光,真正的冒险不只是在荒岛上,。
-
14、以下是节目单,请帮忙补充第三幕、第四幕的主题名称,写在横线上。
第一幕:同窗情谊
1.脱口秀:我的同学
2.合唱:青春纪念册
3.游戏:你画我猜
4.互换礼物
第二幕:成长印记
1.朗读:我长大了
2.串烧:才艺展示
3.相声:下课啦
第三幕:①
1.朗诵:致母校
2.小品:老师的日常
3.歌舞:感恩的心
4.毕业演讲
第四幕:②
1.朗诵:向光而行
2.跳楼:少年有志
3.合唱:星辰大海
-
15、
片头信息
“缘”系美好相遇。初入校园,我们咽下初见时的羞涩,rè qíng接纳彼此,稚嫩的心灵在míng mèi的时光里悄然靠近。
“源”藏成长密码。书香氤氲中,我们从sī kōng jiàn guàn的现象中发现疑问,探寻真理,让灵感在思维深处扎根。
“圆”成光阴美满。回首过往,那些岁月里的点点滴滴依旧鲜活:记得歌唱比赛时,我们拼尽全力的高音仿佛能将教学楼都震动;早读时,教室里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气势堪比钱塘江大湖;____。
我们在时光卷轴上题跋,让六载春秋渲染成永不褪色的水墨画卷。
(1)、根据拼音写汉字,补充片头信息。(2)、与“咽下”的“咽”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吞咽 B、咽喉 C、哽咽 D、咽炎(3)、“氤氲”这个词最可能的意思是什么?( )A、形容事物因果关联 B、描绘云雾缭绕之态 C、指代温暖湿润气息 D、描述植物生长态势(4)、请把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修辞相同,句子结构合理,其中最恰当的选项是( )A、课间操的队伍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散落操场。 B、教室里的电风扇摇头晃脑地偷听我们背课文。 C、值日生擦黑板时扬起的粉笔灰瞬间淹没了整个教室。 D、午休结束铃声一响,原本安静的教室立马热闹了起来。(5)、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补充开头,最合适的一项是( )A、稚鸟啼破朝霞,求知嫩芽悄悄萌发,在知识的沃土播种着希冀。 B、晨露闪烁青涩,记忆如溪婉凝流淌,汇成少年时代的粼粼波光。 C、初阳轻抚校园,时光卷轴徐徐展开,六载故事浸润笔墨清香。 D、扉页染满晨曦,青春新书函待翻阅,页面都跃动着快乐音符。 -
16、读万卷书,看万番景,悟万般情。行走在深圳,总有某个瞬间会令你心潮翻涌,思维万千。是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是抚慰心灵的山海,是新奇有趣的探索和体验……请以“那一刻,我感到 ”为题,写下你在行走中的难忘一刻。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聚焦“那一刻”,把具体的情形写生动,写出真实感受。不少于400字。
-
17、山海连城狭文化,行走的体验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成长。下面两则材料均围绕“成长”主题,相信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
【材料一】
①大家好,我是小水滴。我们又见面了!如今的我戴了一顶小帽子,能说会道,是懂里能够尽会思考的AI手游。
②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工程师们可以少下功夫,他们给我“喂”了海量的展览信息——有详细的展览资料。有趣的历史故事,专家的讲解……这就像给我建了一座“知识仓库”。光看仓库可不够,工程师们还给我装上了会学习的“聪明芯片”,建立了学习框架和算法模型。有了它,我就能很快地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你们走到前面,无论是问“路在何方”,还是打听“镇馆之宝的来历”,我都能告诉你!
③游客们这样夸奖:“是科技让小水滴不断成长,它一天比一天更机灵,更能干!”
——选自新浪财经2025.5.20(有删改)
【材料二】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
②行走让我们获得超越未来的感受。站在深渊中,看着白昼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听着浪花轻抚岸边的韵律。此刻,保护生态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成为触动心灵的感悟;立于梧桐之巅,极目远望,云海如凝固的白色浪涛铺于山岭间,市区的楼宇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此刻,“天地之大”不再是书本上的词语,而化作眼前这幅无声的画卷;站在____,____。此刻,这种奇妙与美的体验,往往能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是行走培养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③在深渊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里,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需要将书本的智慧与行走的体验相结合,让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生根发芽,让智慧在行走中更加丰盈。
——佚名
(1)、请你分别用小标题概括两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
材料二:
(2)、材料一关于“小水滴”成长的秘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程师们给小水滴喂了海量信息,建立了知识仓库。 B、工程师们给小水滴呵护,年龄增长,它越来越聪明。 C、工程师们给小水滴建立了学习的框架以及算法模型。 D、工程师们给小水滴装上聪明芯片,让它能够自学了。(3)、对于材料二第②段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读书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行走能够打破阅读的边界。 B、行走可将书本上的概念转化为触动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C、读书比行走更有用,生活中的经验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D、行走让智慧丰富,在行走中能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性。(4)、阅读材料二,找出第②段中静态描写的语句,并仿照句子的描写方式,把横线补充完整。(5)、科技助力小水滴成长,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读一读科技带给你的成长感受。 -
18、元末明初,南头古城作为抗击倭寇的海防要塞,在同一时期,罗贯中加工创作了《三国演义》,它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历史地位,请你阅读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
草船借箭(节选)
①这时候大家没走,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妄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③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木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了,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关于文段中的“大雾”环境描写,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大雾漫天”仅仅是为了说明诸葛亮五更时分出发的时间很早。 B、“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写出了雾非常大,烘托了借箭前的紧张氛围。 C、大雾天气是诸葛亮实施借箭计划的条件,因为它让曹军看不清虚实。 D、文段中漫天大雾的描写为借箭起到铺垫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请判断下列关于文人人物特点的表述,用“正确”“错误”表示。①诸葛亮笑谈曹操一定不敢派兵,还在和鲁肃一起饮酒取乐,体现了他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的特点。
②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说明鲁肃惊慌失措,体现了他胆小怕事的特点。
(3)、同学们要把文段③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编排,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设计剧本?《草船借箭》剧目片段设计单
项目类别
我的设想
环境
, 江面水急。
道具
草船、
角色
诸葛亮、曹操、军士们
人物表现
要求:请在角色栏里选择其中两个人物,想象他们在这个场景中的表现,设计他们的动作、台词、表情和心理活动(每个人物至少写三个方面)。
(人物:)
(人物:)
(4)、在四大名著中,诸葛亮、曹操、鲁肃、武松、孙悟空这样的人物性格特点被塑造得栩栩如生。除了这五个人物外,你还对谁印象深刻,写与他(她)的特点和事例。人物
特点
典型事例
例:武松
武艺高强,性格倔强
他不听店家的劝阻,上景阳冈打死了老虎。
-
19、按要求完成对话。
南头古城档案
欢迎来到深圳南山区的班镇历史文化明珠——南头古城。这座承载近1700年历史的古城,被称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曾为岭南沿海行政中心、海防要塞及贸易枢纽的它,现以保存完好的20余处文物建筑和南城门、文天祥祠等,展现独特的历史韵味。作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不仅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还通过“南头1820”数字展示,非遗传承馆等现代展示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游客能漫步在文创店和咖啡馆间,还能探访城市声音博物馆、南头古城,期待您的到来。
工作人员:要对游客讲解南头古城,请先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提纲,写下来。
我:好的,提纲的语言要简练,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
“南头古城”我来讲:
首先讲解地理位置;其次讲解;最后讲解。
工作人员:你能顺利地完成提纲,通过招募第一关,读者古迹档案,当我们面对古朴的境地,你有什么感受想和游客分享吗?
我:
工作人员:确实!这座古城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另外,在讲解过程中,你发现听众对你的讲解内容不感兴趣,你会怎么处理呢?
我:
工作人员: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预祝你获得“小小讲解员”!
-
20、请你按要求把诗句补充到横线上。(1)、书家国情怀:参观东门老街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我们感慨战争年代革命志士的家国情怀。他们心怀“ , 游子身上衣”的母爱牵挂,以及对祖国“三万里河水入海,”的壮丽山河的热爱,怀着“ ,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用生命守护家园。(2)、见孩童之乐:古时孩童的游戏充满乡土气息。农忙时,他们在桑树下学种瓜,呈现“ , 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纯真画面;游戏时,敲冰碎响如玉磬,化作“敲成玉磬穿林响,”的惊喜;傍晚牧童横坐牛背归家,展现“牧童归去横牛背,”的质朴快乐。(3)、品诗中距离:“距离”承载着千般情感。李白以“孤帆远影碧空尽,”拉伸离别时的眷恋空间;杜甫用“ , 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急切笔触,想象归乡的千里路程;王之涣借“ ,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苍茫,诉说着边关遥远与戍边将士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