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神话故事,给加点字注音,写在横线上。(1)、年少的沉香,夺回了被盗走的宝莲灯,救出了被关押的母亲。他的孝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永不熄灭的灯,一直被人们传颂。(2)、龙王父子与哪吒大战几百回合,最终被哪吒的混天绫锁住,此后,作恶的龙王父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
2、神话世界充满奇思妙想:混沌荒芜的远古时代,奇幻无比的水晶龙宫,神秘清冷的月宫,众神齐聚的奥林匹斯山……如果有机会去,你会去哪里?会遇见谁?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你们之间将会发生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350字;③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
3、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选文一】民有疾 , 未知药石①,炎帝始味草木之滋②,察其寒、温、平、热之性③,拼其君、臣、佐、使之义④。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⑤之,遂作⑥方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注释】①药石:药物。②草木之滋:草木的味道。③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观察药物寒、温、平、热的性状。④辨其君、臣、佐、使之义:辨别它们主药、辅药、配合药和引导药的作用。⑤化:化解。⑥作:写成。
【选文二】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人们只好饿肚子,再加上生疮害病,无药可医,生活得十分艰苦。
那时候有个叫神农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就是后来的炎帝,所以炎帝也被称为神农氏。传说炎帝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他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炎帝背着药袋在野地里尝药。他看到一种植物,卵形的叶片排列有序,一稳穗花茎从侧枝生出来,蓝紫色的小花密集成簇。地上的枝叶长得并不高,但是地下的根茎极为粗壮。他好奇地尝了一口,味道甜丝丝的,所以为它取名“甘草”。这就是甘草这味中药的由来。
他试吃的植物太多了,经常中毒,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中毒达七十次,但他都神奇地化解了这些剧毒。家人得知后,劝他不要再去尝百草了,他摇摇头,默默地想:
后来,天帝被他的精神感动,赠予他一条神奇的红色鞭子,叫作“赭(zhě)鞭”。无论什么植物,只要用这根鞭子一抽,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特性,来治疗人们的各种疾病。相传,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就是炎帝所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民有疾: 尝一日而遇七十毒:
(2)、结合选文二,想一想选文一“遂作方书上以疗民疾”中的“方书”指的是。(3)、根据选文二的介绍,下列图片中符合“甘草”特征的一项是( )A、B、
C、
D、
(4)、联系上下文,下列句子中填入选文二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舍小家,为大家,这样值得吗? B、以后要小心一点,不能再让家人担心了。 C、这次差点死了,我要好好休养。 D、还有那么多药草不认识,我不能放弃。(5)、结合选文二的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请在选文二中找出与“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相对应的内容。(7)、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明。读了这两篇选文,请你完成题目。①两篇选文均体现了炎帝怎样的形象特点?
②除了炎帝,还有哪个神话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为其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以推荐同学们阅读相关神话故事。
神话人物名片
姓名: 出处:
故事:
评价:
-
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上古神话充满了丰富而又神奇的想象力。有人说,神话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比如,上古人们梦想着能在空中飞行,于是就有了“羽人国”的故事。今天的飞机、火箭、宇宙飞船不正都实现了远古时人想在天上飞的梦想吗?《列子·汤问》还记载了机械人的神话,这个机械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能用眉目传情,足以和现代机器人媲美。
【材料二】上古神话在内容上分为创世神话、日月神话、动植神话。创世神话是关于天神话故事相同点不同点《普罗米修斯》(1)(2)《燧人钻木取火》(3)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是日月神话。动植神话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
【材料三】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国家于1987年发行了《中国古代神话》特种邮票。全套邮票共6枚,分别描绘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时隔32年,中国邮政于2019年8月发行了《中国古代神话(二)》特种邮票。这次同样选择了六则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燧人取火、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嫘(léi)祖始蚕、仓颉造字、大禹治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神话特色鲜明,反映了先民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古人对天地万物瑰丽的艺术想象。
(1)、阅读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上古神话充满了丰富而又神奇的想象力,在内容上分为创世神话、日月神话、动植神话。
②今天的飞机、火箭、宇宙飞船都实现了远古时人想在天上飞的梦想。
③《列子·汤问》是一部神话故事书。
④所有神话故事都反映了先民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古人对天地万物瑰丽的艺术想象。
(2)、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信息不包括( )A、邮票的发行年份 B、邮票的面值 C、邮票的内容 D、邮票涉及的神话故事(3)、根据材料二的神话类型,将材料三提及的神话故事进行分类,完成下表。(每种类型填两个即可)神话分类
神话故事名称
创世神话
日月神话
动植神话
(4)、联系三则材料,说说发行以“中国神话故事”为素材的邮票有着怎样的意义。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精卫填海》一文中,女娃因为“ , ”化为精卫鸟。它“ , ”,是为了报仇雪恨。(填课文原句)(2)、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以下面两个故事为例,写写你的发现。
神话故事
相同点
不同点
《普罗米修斯》
《燧人钻木取火》
-
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文艺领域,____,____,____,____,通过文艺作品重述神话,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
①最早产生于上古时期
②但在演变过程中已逐渐融入各类艺术形态③特别是随着神话研究的兴起
④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
7、根据下图中的线索,最符合条件的神话人物是( )
线索一:他发明了占卜、八卦
线索二:他发明了琴瑟线索三:他教人们驯养野兽
线索四:他变革了婚姻习俗A、伏羲 B、夸父 C、仓颉 D、盘古 -
8、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C、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9、下列词句中加点的“之”与“炎帝之少女”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博学之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漏网之鱼
-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少年 多少 少不更事 B、归还 还击 返老还童 C、心脏 肮脏 五脏六腑 D、投降 下降 从天而降
-
11、下面是歌曲《九州神话》的部分歌词,请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混(hún hùn)沌初生细缊(yīn yūn)玄黄,持握巨fǔ____谁开宇拓荒,阳清阴zhuó____始分明朗,化被草木及天地万方?
谁抟(tuán)土育人斥荒凉,引笑语欢歌抚原野葬葬,舍身筑补重苍,化险作巧匠?
谁游于东海复生神鸟模样,身与魂皆流浪,xián____西山木石,夙兴夜寐不绝志向,溟海苍茫,平巨浪汤汤?
谁身怀神力现锋芒,射三足金乌弯弓挂扶桑,护佑海隅四方,功高赐天将?
谁栉(zhì)风沐雨,不惧潘滔洪(hóng gòng)浪,无悔背井离乡?谁手擎乾坤,戏水凌波睥睨(pì ni)龙王,分厘不让,还尘世无恙?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歌词里提到了多个神话故事,其主人公依次是、、、、、。(3)、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之后展开了讨论,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小亮:人类总以为自己 , 可以像那样有三头六臂,可以像八位神仙那样为了过海 , 也可以像那样腾云驾雾,甚至可以像葫芦娃那样 , 一心想成为世界的主宰!(填写你联想到的神话人物或与神话人物有关的四字词语)
小宇:殊不知,大自然才是世界真正的主人。《》告诉我们,人是自然之子;《盘古开天地》《》提醒人类,要敬畏自然,而不是征服与掠夺。(填写神话故事的名称)
小丽:其实,古人还常常将自己的情思借助神话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像《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与神话故事《》有关。(填写诗句和神话故事的名称)
-
12、习作。
题目:听,记忆中的 声
从稚嫩可爱的一年级一路走来,每天都有各种声音与我们相伴。听,那风声雨声、蝉鸣鸟语……大自然的声音多么奇妙;听,那歌声书声、笑声哭声……生活中的声音多么美好;听,那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加油……这是童年的音符、童年的歌。
声音里,有你的经历,有你的故事。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语句要通顺,叙述有条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书写规范;
③不少于450字。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粱情
高粱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笔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我的家乡在雁门关脚下,土地灰茫茫的,十分贫瘠,能够种麦子的地极少,只有耐得住大自然折磨的强悍的高粱好种。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是吃高粱米长大的。在我离开故乡之前,一年四季,顿顿饭离不开高粱。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
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它那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爪子”?父亲告诉我,不要以为草木、庄稼都不如人,都没有知觉。其实庄稼很聪明,它们对大自然的感觉,甚至比人类还要敏锐。它们有的爬蔓,紧紧贴着大地,有的像树一样站着,都是为了生存,为了争取阳光和空间。对于高粱,气根是不可缺少的。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它就迅速地生出气根,深深地扎进土里,风暴无法撼动它。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那么坚韧,等着对手向它扑来。
父亲说:“高粱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说着,父亲掐了一小截,让我用舌头舔舔,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粱。我小时练掉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他还说:“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要觉得自个儿不是有两只脚,而是有几十只!”高粱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只脚都深深地扎到地底下。我虽然练不出高粱鹰爪般的脚,但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却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有删改)
(1)、语文要素我读这篇短文大约用了钟。运用阅读策略,完成练习。①看到短文题目,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带着这个问题读,我对短文的内容理解得更快了,阅读的速度也更快了。
②读到第3自然段,我很快就知道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2)、阅读短文,感受高粱身体部位的特点,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读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高粱和麦子、豆秧进行比较。
②突出说明了高粱的根扎得很深,很稳,难以被拔动。
③表明了这里的土壤不适合麦子和豆秧生长。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自然段中描写了高粱的生长环境,侧面表现出高粱顽强的生命力。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高粱的根坚强有力的特点。 C、第4自然段中写“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流露出“我”对高粱根的嫌弃。(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了高粱对作者的巨大影响,抒发了作者之情。(6)、文中的高粱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用几句话写一写联想到他们的理由。 -
14、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二)题梁任父①同年②
[清]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 , 修离③分裂力谁任?
杜鹃③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注释】①梁任父: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②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③修(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④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化为杜鹃,劝丛帝改过自新直至啼血的故事。
(1)、解释古诗中的加点字词。生气:
万马齐喑:题:
寸寸金:(2)、这两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龚自珍对现状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万马齐喑究可哀”句,黄遵宪对现状的不满主要体现在“"句。对于未来,龚自珍希望 , 黄遵宪则希望自己和梁启超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读古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已亥杂诗》用了“风雷”和“万马齐喑”两个比喻,《题梁任父同年》则用了“杜鹃啼血”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
②有些成语来自古诗、传说,“不拘一格”就出自《已亥杂诗》,“精卫填海”就出自《题梁任父同年》。
③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都可以用高昂的语调来读。
-
15、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有吸引力。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织女拍拍老牛的脖子,用腮帮挨挨它的耳朵,算是跟它行见面礼。老牛眉开眼笑地朝她看,仿佛说:“正是这个新娘子。”
(1)、适当添加环境描写。织女见到牛郎的草房环境是这样的:(2)、适当添加语言描写。织女第一次见到老牛时会说“”(3)、适当添加心理描写。牛郎见到老牛眉开眼笑后,会想: -
16、《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这四大民间故事具有相似的故事结构,请根据故事内容补充下面的表格。
故事名称
主人公
经历的磨难
结局
《白蛇传》
许仙 白娘子
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
雷峰塔倒,白娘子得救
《牛郎织女》
牛郎 织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 祝英台
《孟姜女》
孟姜女
-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了。”这段话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画的名字叫《》。(2)、读句明理。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时间是宝贵的。葛洪告诉我们“不饱食以终日,
”;毛泽东告诉我们“多少事,;天地转,。
, ”;陶渊明则用“及时当勉励,。”
来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品情。“ , 非是藉秋风”是虞世南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家家乞巧望秋月,”是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王师北定中原日,”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 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林升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根据下面的要求用“风浪”一词写句子。
①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②比喻艰险的遭遇或斗争的环境:
(2)、读下面的语段,借助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2025年4月19日7时30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起冲出起跑线,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挑战极限。
-
19、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写的《珍珠鸟》一文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B、《将相和》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C、林升的《乞巧》一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D、《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英法联军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
-
20、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反问) B、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比喻) C、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