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学期,我们为《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点赞,为坚持不打麻药强忍剧痛完成手术的军神刘伯承点赞,为刷子李精湛的刷浆技术点赞,也为小小年纪机智善辩的杨氏子点赞……在你的生活里,在你心灵的深处,还想为谁点赞?请你以“       , 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中涉及班级、老师、同学姓名请用“xxx”或者健康的昵称代替,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书写工整,句子通顺,内容完整,网络流行语慎用,不少于400字。

  •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发展思维】

    【材料一】

    从工作性质来划分,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重要的事情关系重大,影响也更大。因此应该先解决这类事情,然后再去解决那些必要的工作。如果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罐子,那些重要的事就可以看成大石头,如果想要顺利填满整个罐子,首先应该先放入大石头,然后按照顺序依次填入小石头、沙粒和水。(节选自《五色时间管理》)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这里分享四个秘笈。

    秘笈一:____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工作时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而其余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去做就行了。这个原则就是建立工作思路与程序,而不是工作量的多少。工作项目的多少,工作者要尽量集中精力,做到事中有序,做到主次分明。

    秘笈二:____  工作需要聚焦,聚焦的前提是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可测量、可行、有相关性,以及有时间期限。有了目标之后,不妨用写下来的方式,让目标看得见。

    秘笈三:____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我们能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会冒出另外一件事把自己打断,这一会儿这件事又想不出来。这个时候,你需要把这些想法放进一个任务收集器中去,留到有时间的时候再去处理。你可以随手记录在手机上或者旁边的纸上,并预估其完成的时间,再安排时间去完成。

    秘笈四:____  我们会对困难或者不熟悉的事情有一种天然的抗拒感。每天固定一段时间,通过一些仪式感或者提醒,专门用于处理复杂和困难的事儿。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效率高峰期有所不同,你需要仔细观察一下,看自己在哪一段时间做事是最有效的,要把这段时间留给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节选自《华为工作法》)

    【材料三】

    精力为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动力。没有精力,其他任何策略、技术或技巧都不重要。我们必须首先注重提高我们的体能精力。体能精力是所有其他精力层的基础,为了管理体能精力,我们必须注重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吃得健康,合理搭配饮食,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锻炼。

    充足的午休时间能够维持精力倍增,避免在人们生活中耗尽的物质积累下去。良好的午休、小憩是有用的,但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小憩才管用。小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小憩会影响当晚的睡眠质量,就不要小憩。

    为身体健康打基础的一个好方法是进行日常锻炼,时间最好放在早上。不需要多么高强度,只要七分钟,就足以让一天有个好的开始。

    (1)、结合提供的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工作者要尽量抓重点、抓要点,注重工作思路与程序。

    ②任务收集器的作用是暂时存放碎片化想法,避免打断当前工作,后续再进行处理。

    ③按正确的方式小憩是有用的,但如果小憩对当晚的睡眠质量有影响,则可以取消。

    ④体能精力管理的核心是通过高强度锻炼快速提升身体机能,以支持高效工作。

    (2)、请根据【材料二】内容,提炼提高效率的四个秘笈,分别用简短的语言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3)、以下为小鹏暑期的作息,他感到学习进度很慢,无精打采,没有收获感。请你根据【材料一、三】综合指出小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合理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时间

    作息安排

    时间

    作息安排

    7:00—7:30

    早餐:大米白粥

    15:00—18:00

    出门找同学玩电子游戏

    7:30—12:00

    看手机、刷短视频、看动画片

    18:00—19:00

    晚餐:米饭+肉蛋蔬菜

    12:00—13:00

    午餐:西瓜

    19:00—23:00

    写暑假作业、看课外书

    13:00—15:00

    睡午觉

    23:00—24:00

    冲凉、准备睡觉

    先指出原因,再给出合理建议:

  • 3、【阅读一本书,滋养心灵】

    这只紫黄的头鲜红中泛着紫色,翅膀发金色,脖子里蓝色,脸是黑色,爪翅及叉是白色,肉则是紫色的,有的颜色是黑里带褐色。全身上下汇集了七八种颜色,长得【穷凶极恶  英勇威猛】。

    紫黄一进斗盆便扇动翅膀,“啯啯”地叫着,凶相毕露。听到对方的鸣声,铁弹子毫不示弱,自动弹到闸边,两根长须如鞭般挥舞着。“开闸。”司局人一边喊一边拿走闸门。这时,紫黄抢先一步冲向铁弹子,四牙相交,一合口就将铁弹子按在身下,铁弹子虽奋力挣扎开,可随后又被紫黄按住。一上来铁弹子就处于明显劣势。就这样一连四个来回,铁弹子被压在下面四次,但同样,铁弹子又以顽强的毅力翻身站了起来。每一次当它重新站立起来后,便会发出“吱吱吱”的不服输的叫声。

    第五个回合,紫黄改变了战术,上来就是一口,铁弹子被喷到了斗盆壁上,可它从盆壁滚落到盆底后,头部依然向着紫黄,步履蹒跚地反冲过来。见铁弹子冲过来,紫黄又是一口咬去,它合住铁弹子的半牙顺势一拧,再次将铁弹子压在身下,向铁弹子一阵猛咬。突然铁弹子猛地发力,一脚踢向紫黄腹部,紫黄被踢出一个身位,这是铁弹子第一次反击得手。然而紫黄依旧鸣声不断,它竟然安然无恙。在紫黄【扬扬得意  垂头丧气】的鸣声中,铁弹子摇摇晃晃地再次翻身站了起来。此时,铁弹子的整个身体都在往外冒血,可它却仍然向强悍的紫黄逼去。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了大哥,想起他从大红门撤回城里的情景,浑身是血。

    我的双眼已经被泪水蒙住。在我眼里,此时的铁弹子已成为大哥的化身。“吱吱吱”,铁弹子的鸣声不同以往,这是一种不屈的鸣声。就是在这不屈的鸣声中,铁弹子再次晃动长须冲向紫黄,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盆底已被它的血染红了。紫黄像是被那长须晃了眼,动作有些迟缓,立马就被铁弹子狠狠咬住了胸部,之后,铁弹子却猛地一甩,将紫黄死死地压在身下。随着铁弹子的牙在紫黄胸部越咬越深,紫黄的挣扎越来越弱。终于,紫黄不动了。“吱吱吱……”铁弹子的鸣声再次响起。

    “铁弹子哇!”司局人喊道。将双手高高举起 , 脸上满是泪水。“起虫!”司局人再次喊道。铁弹子缓缓地从紫黄身上拔出牙,【步伐矫健  踉踉跄跄】地挺起身子。

    铁弹子是第二天一早殁的,它虽然还像往常那样站立在罐子里,身体却早已僵硬,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样抬头看我了。我第一次把它捧在手心里,泪水滴在它伤痕累累的身体上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铁弹子最终战胜紫黄的根本原因是(    )。
    A、紫黄轻敌失误 B、铁弹子战术灵活 C、铁弹子不屈的意志 D、大哥的眼泪激励
    (3)、这场蟋蟀战斗的起因是大哥和小海子的一次游戏争斗,看似是在写铁弹子和紫黄两只蟋蟀之间的战斗,其实是将铁弹子比作 , 紫黄比作日寇,预示着
    (4)、文段三次写到“我”的泪水,第一次泪水是(    );第二次的泪水是(    );第三次的泪水是(    ),请选择。

    A.悲壮胜利与精神振奋之泪

    B.生命灭亡与哀伤之泪

    C.血腥震撼与记忆回想起之泪

    D.平淡消逝与愤怒之泪

    (5)、《将军胡同》中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战火与硝烟。作者用沉郁平静的叙述,将我们带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让我们见证了将军胡同中的风云变化,感受乱世之中普通人的情怀。请你选取一个人物,将与他相关的关键事件写清楚,并写出你的感受。

    人物:

    具体事件:

    我的感受:

  • 4、【阅读名著,鉴古通今】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想:周瑜你可真是【    】)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想:呵呵,【    】!)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想:简直【    】!)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诸葛亮【    】)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选段选自古典名著 , 作者是
    (2)、揣摩选文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    】里。

    A.信口开河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3)、结合选文,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
    A、笑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断定他不敢贸然出兵,这是嘲讽的笑、轻蔑的笑。 B、笑曹操生性多疑,不如周瑜善能用兵,这是宽厚友善的笑。 C、笑曹操计策落空,却又无可奈何,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D、笑自己临危不惧,谈笑风生,安抚士兵情绪,这是故弄玄虚的笑。
  • 5、一家玉石店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写着:“第一颗石头,炼成了苍穹;第二颗石头,化育了石猴;第三颗石头,造就了一座红楼……”这句话隐含了我国古代三个故事,它们依次是(    )
    A、《红楼梦》《女娲补天》《西游记》 B、《西游记》《红楼梦》《女娲补天》 C、《女娲补天》《红楼梦》《西游记》 D、《女娲补天》《西游记》《红楼梦》
  • 6、将下列诗句按“悲一欢一离一合”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 7、品读诗文,悟情、解趣、学理。
    (1)、【读诗能解其中趣】“瓜”是范成大笔下天真烂漫的童趣;“敲成玉磬穿林响,”儿童聪明调皮的乐趣。
    (2)、【读诗能悟其中情】孟郊以“谁言寸草心,”,表现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李白用“ , 烟花三月下扬州”,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娓娓道来;王昌龄写下“ , 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战士们誓欲报国的爱国雄心;翁卷以“ , 才了蚕桑又插田”,赞美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
    (3)、【读诗能悟其中理】“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告诉我们说话和做事要前后呼应,不要自相矛盾;《孟子》用“恻隐之心,”,告诉世人要常怀同情怜悯之心,这是仁德的发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与《朱子语类》中“人有耻,”,都强调了懂得羞耻之心,做人做事才会有底线。
  • 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中华文化如浩瀚星河,璀璨夺目。经典文学博大精深,绵延千年仍yì yì生辉。它所传承的人类智慧在时间的洪流中历久弥新,让人juàn liàn____,让心灵得以停泊。读经典,你将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不断shěn shì____自我;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世界中汲取养分,打开gé jú____;读经典,你将欣赏到zhǎn xīn____的世界,xián jiē____历史和未来,bēn fù____更加辽阔的精神家园。

    阅读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令人sù rán qǐ jìng____的英雄豪杰,还能让我们随着内容qíng bù zì jīn____地欢笑、落泪,更能让我们博学多才,增智启慧……让我们每日坚持阅读,踏上这充满智慧与启迪的阅读旅程,以书为伴,让生命在阅读中绽放光芒。

    (1)、【形美以感目】读短文并根据拼音将汉字正确、工整、美观地写在横线上。
    (2)、【音美以感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两个是错误的,请你找出并改正在相应的横线上。

    A.(cǔi)(càn)    
    B.历久(mí)新

    C.(tíng)(pō)    
    D.(lǚ)(chéng)

        

    (3)、【意美以感心】结合文本和以下注释,文中“熠熠生辉”的“熠”字应选(    )
    A、奕 yì ①<书>盛大:~~(精神饱满的样子)。②姓。 B、溢 yì ①充满而流出来:洋~|河水四~。②过分:~美。 C、熠 yì<书>光耀;鲜明;~~(形容闪光发亮) D、昳 yì[昳丽]<书>容貌美丽。另见dié
  • 9、请认真听录音两遍,完成下面小题。
    (1)、由短文内容可以推断,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可能会在(    )
    A、3月12日 B、4月5日 C、6月5日 D、6月1日
    (2)、本次世界环境日活动主题是(    )
    A、2025美丽罗湖我先行 B、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C、绿色罗湖 D、绿色环保慈善爱心
    (3)、本次活动通过(    )的全链条育人模式,创新生态教育方式,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扎根罗湖校园,增强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A、课堂+实践+社区 B、系列互动生态课程 C、开展5次主题研学 D、校外实践活动
    (4)、世界环境日的创设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地球环境状况、反思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下列哪些标语贴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多选)
    A、“美丽中国,绿色罗湖” B、“创新生态教育,共建生态城市” C、“循环利用,爱心传递” D、“科技引领环保新时代”
  • 10、成长中,坚持自己的想法超可贵!比如选兴趣班不听“只要热门就好”的意见,坚持选自己喜欢的;做手工、小发明时,坚持自己的独特设计;不被智能工具“带偏”,坚持自己思考的成果……

    请你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以下内容:自己坚持了什么想法,遇到怎样的反对或干扰,是如何坚持的,最后有了什么收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题目自拟,可以参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我选择了冷门的陶艺课    这次选择,让我“看见”自己从“犹豫”到“坚定”的30分钟    被否定后的“成功说明书”

  • 11、校园科技节指南

    材料一:

    日期

    时间

    活动名称

    地点

    参与方式

    6月15日

    14:00—15:30

    无人机航拍体验

    操场

    现场报名,限30人

    6月16日

    10:00—11:30

    机器人编程工作坊

    科学实验室

    提前在班级群接龙

    6月17日

    13:30—15:00

    “未来城市”模型制作大赛

    体育馆

    3人组队参赛

    材料二:

    无人机体验注意事项

    ①体验者需年满10周岁,身高超过1.4米(需现场测量)。

    ②操作前需参加10分钟安全培训,未通过培训者不得操作。

    ③禁止在雨天或风力≥4级时飞行,如遇天气变化需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材料三:

    机器人编程工作坊报名须知

    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安装Scratch软件),现场提供充电器。

    ②零基础学员可领取《编程入门手册》,进阶学员可挑战“避障机器人”任务。

    ③准时参加,迟到15分钟以上者视为放弃名额,名额将开放给候补同学。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有一位同学11岁,身高135米,可以报名参加无人机航拍体验。

    ②机器人编程工作坊要求所有学员必须掌握Scratch编程基础。

    ③“未来城市”模型制作大赛需以小组形式报名,每队不超过3人。

    (2)、结合材料二、三,补全参加科技节活动的相应步骤。

    选择活动并确认自身条件→→准备所需物品→

    (3)、某同学想参加6月16日的机器人编程工作坊,但因临时重要活动可能迟到20分钟。如果你是该同学,会如何选择?请先勾选选项,再结合材料写出两点选择依据。

    放弃参加

    继续参加

     

     

  • 12、两只表

    ①从墨水印记到电子光芒,两只截然不同的手表交织成一条河流,沉淀着细碎的情感的时光,联结起父女两代人。我是父亲。

    ②三十多年前,我还是女儿如今的年纪。我在一个偏僻乡村的学校上学,对我们乡下孩子来说,手表可是十足的稀罕物。我们谁也没有,只好常常用笔在手腕上画出一只手表,而我的画表水平不错,总能在同伴中脱颖而出。每一次“作品出炉”,我都是仰起头,迈着步,骄傲地举着那只画了表的手腕,另一只手背在身后,或指着表,如同举着勋章一般穿行于同伴之间,收获了许多羡慕的眼神。那一刻,手腕上的表,勾勒的是我最直白的心愿。

    ③然而,当我对女儿说起这段往事,她先是瞪圆了眼睛,随后竟扑哧笑出声来:“爸爸,这样的心愿也太土了吧!”她得意地晃动着爷爷刚给她换的最新款电话手表,那上面闪烁的光芒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映照出我的心微微泛起的苦涩涟漪,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④直到一个雨天的傍晚,女儿迟迟未归,我的心骤然被恐慌笼罩。暮色袭来,终于接收到来自她电话手表的消息,那是一阵带着哭腔的声音:“爸爸,我迷路了……手表的信号时有时无……我想回家……”循着定位,我一路狂奔,终于寻到那个蜷缩在陌生街角瑟瑟发抖的身影。她扑进我怀里,像只失巢的小鸟,那电话手表是此刻茫茫暗夜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微光。

    ⑤回家后,惊魂未定的女儿径直拿了一支笔,挽起我的袖子,竟在我手腕上认真描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圆润的手表悄然显现,紧挨着她腕上闪亮的真表。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泽:“爸爸,我好像突然懂得你那个‘手表心愿’,因为今天我也揣着手表许下了一个心愿。”望着手腕上的笔迹与女儿腕间那枚科技结晶交相辉映,我的心怦然而动。

    ⑥那晚的深夜,我将女儿的电话手表放在我腕间——紧贴着她为我描画的“手表”,拍下了一张照片。我把照片发给了女儿,并给她留言:“两只手表,两种‘心愿’,尽管含义不同,但它们拥有同一个密码——____。”

    (1)、下列对文中“两只表”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小时候的画表是用钢笔绘制的,女儿的电话手表有定位功能。 B、父亲画表时会向同伴炫耀,女儿的电话手表是奶奶送的。 C、父亲的画表是童年心愿的寄托,女儿的电话手表曾在迷路时发出信号。 D、父亲的画表被同伴嘲笑,女儿戴着电话手表时从未遇到过麻烦。
    (2)、女儿在迷路前后对“手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短文填空。

    迷路前,觉得父亲的心愿“土”,炫耀自己的电话手表→迷路时,→回家后,

    (3)、“她扑进我怀里,像只失巢的小鸟,那电话手表是此刻茫茫暗夜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微光。”一句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比作“”,生动写出她;又将电话手表比作“”,突出电话手表
    (4)、文章结尾处,父亲说两只手表“拥有同一个密码”。结合全文,说说“密码”指的是什么?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两项,并说说理由。

    记录时光    寄托情感    铭刻记忆    促进理解    包蕴哲理

    我觉得:密码=+

    理由:

    (5)、如果你的同学也嘲笑父母儿时的心愿“老土”,你会如何劝说?请结合这个故事,写出两点劝说要点。
  • 13、杉苇刚柔

    夫杉苇有刚柔之别,性各异焉。一日,杉谓苇曰:“吾之质刚,遇风不屈,若之柔,岂能抗风邪?”苇弗应。未几 , 暴风骤起,杉挺立而傲,以为必胜。然风愈烈,竟折其干。苇则伏地而摇,风止乃起,毫无损焉。

    【注释】①若:如,好像。②汝:你。③邪:yé,古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④未几:不久。

    (1)、理解字词句,读懂故事。

    字典上,“质”有四种解释:A.性质,本质;B.质量;C.物质;D.朴素,单纯。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吾之质刚”中的“质”应选。(填序号)

    根据“其人弗能应也”和“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两句中“弗”的释义,可推知“苇弗应”中“弗应”的意思是

    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若汝之柔,岂能抗风邪?”的意思:

    (2)、根据短文,梳理故事。

    植物

    外形

    面对风的态度

    最终结果

    杉树

    挺立而傲,以为必胜

    芦苇

    毫无损焉

    (3)、杉树与芦苇面对暴风有不同的结果,它体现的道理与下列哪一个故事最相似(    )。
    A、自相矛盾 B、陶罐与铁罐 C、悬梁刺股 D、塞翁失马
  • 1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标点,3处语病)

    阅读分享会上,第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了“西游记”中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简直像神奇的一位画家,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生动的故事情节被大家吸引住了。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的每一个表情动作,他的每一句话语。

  • 15、结合所读的中外经典名著,完成练习。
    (1)、下列选项与名著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望梅止渴”这个故事,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生存智慧。 B、《童年》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最终成长为坚强善良的人。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鲁滨逊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用智慧和双手可解开难题。 D、《红楼梦》人物关系复杂,阅读时可以画一画人物图谱,方便查阅。
    (2)、仿照范例,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具体情节交流人物“立体、多面”的特点。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立体、多面的。一开始我觉得《骑鹅旅行记》中的尼尔斯太淘气、顽皮了,但是当我读到他怕父母伤心而去追赶雄鹅的情节时,又觉得他体贴父母。

    我觉得汤姆·索亚也是一个立体、多面的人。起初,我认为他 , 但是读到情节时,又觉得

  • 16、选择合适的名句,补全毕业赠言。(填序号)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敬爱的老师,记得您曾用“”形容教育悄然滋长的力量,而您正是这样一场春雨,润泽了我们的心灵。感恩您的付出!
    (2)、古诗有云:“。”亲爱的同学,愿你在未来的征程中,披荆斩棘,登临理想巅峰,成为更好的自己!
    (3)、未来的路上,困难与挑战或许无数。朋友,请携动竹“”的坚毅前行,定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 17、选择和“趣味无穷”意思相近的不同词语,补全句子,使表达更丰富。(填序号)
    A.乐在其中  B.文思泉涌  C.朗朗上口  D.笔落生花  E.津津有味
    学习语文时,阅读故事趣味无穷,写作练习 , 诵读古诗
  • 18、以下文段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科学是探索世界、解答疑问的有力工具。学习科学不仅能满足未知,更能培养我们观察、思考、提问和实证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科技活动和科普阅读,我们锻炼逻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创造可能。要相信,未来的科学家或许就在我们之中。

    A、学习科学主要是为了满足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B、学习科学能帮助我们探索世界、培养能力,为未来创造可能。 C、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科普阅读等,才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D、我们要探索世界,并相信科学发展的未来属于我们。
  • 19、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蝉》《竹石》《墨梅》三首古诗都将所咏之物赋予了人的高贵品格或远大志向。 B、《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论述了人死亡的意义存在不同。 C、《匆匆》以问句结尾,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蹉跎岁月、一事无成的悔恨。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作了《故乡》《好的故事》等经典作品。
  • 20、与“毕业典礼眨眼间就到了,我们要抓紧彩排呀!”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他跑得比风还快 , 瞬间就没了踪影。 B、我后悔极了,脑袋真有千斤重 , 怎么也抬不起来。 C、现场人山人海,整座体育馆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了 D、山茶绽开了朵朵粉色的笑脸 , 如同害羞了一样。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