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学们用画笔写生莲花堰村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请你结合本学期学过的古诗给图画配上文案。

     

    《蜂》[唐]罗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

  • 2、一起去采风。

    华容县“美丽乡村”莲花堰村的村支书给同学们发来邀请函,我们来读读吧!

    “遇见·好风景”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乡村是藏着无尽宝藏的乐园,我代表莲花堰村全体村民,热忱地邀请大家来村里采风。

    在这里,ténɡ luó像绿色的长绳子,绕着院子爬呀爬,把房子zhuānɡ shì得超好看。早上,zhāo xiá像彩色的魔法布,盖在村子上面。露珠在草尖shǎn shuò,像是大自然洒下的碎钻。到了收获的时候,田里全是fēnɡ shuò的果实。

    我们准备了好玩的农事游戏,比如(héhuó)____泥巴、摘果子。一定能给你们的生活(diào tiáo)____出甜甜的味道!

    请大家本周六上午8点在村委会门口集合,跟我们一起来感受乡村的魅力吧!

                              莲花堰村村支书

                              2025年6月27日

    (1)、看拼音,写词语
    (2)、加点的两个字是多音字,请把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3)、丽丽今天请假没有来学校,请你将邀请函的内容要点转述给她。

    丽丽,莲花堰村的村支书邀请

  • 3、习作。

            在童话世界里,花草树木会跳舞,鸡鸭鹅会唱歌,甚至砖块石头都会说话,真是太有趣了!请你选择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主人公,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把故事情节写完整、清楚,想象丰富,不少于300字。

  • 4、阅读以下寓言故事,完成习题。

    (一)

    鲁国有个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进城。起初,他竖着拿着竹竿,可是城门不够高,竹竿进不去;于是他又把竹竿横过来,可是城门又不够宽,还是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看到了,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呢?”

    那个鲁国人于是按照老人的办法将长长的竹竿截成了两截。

    (二)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以上两则寓言故事内容相同,故事题目都是《》。故事(一)用现代文讲述,故事(二)用讲述。
    (2)、故事(二)中加点的字不好理解,我能借助故事(一)说出这些字的意思。

    执:       计:

    吾:       何:

    (3)、亮亮用表格来梳理故事情节,请帮他填写完整。
     

    办  法

    障  碍

    结  果

    第一次

    竖着拿

    第二次

    城门不够宽

    进不去

    第三次

    没有障碍

    (4)、你觉得老人的建议好吗?为什么?
    (5)、请你帮拿竹竿的人想个更好的办法,写在下面。
  • 5、5月30日下午第一节课,“中国寓言故事分享会”将在三⑴班教室举办,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加,请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请你以班主任王老师的名义在5月20日把通知写好。
  • 6、明明准备了四张寓言故事的图片,请你帮他对号入座。(填序号)

    A.画蛇添足        B.杯弓蛇影        C.自相矛盾        D.指鹿为马

    E.一叶障目        F.掩耳盗铃        G.涸泽之蛇        H.刻舟求剑

  • 7、从名言警句里领悟人生哲理(选择题)。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我们不能轻信传言,要亲自去验证,因为
    (2)、这句话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 8、从古诗里发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填空题)。

    在诗句“”中,我感受到清明时节扫墓人哀伤的心情。在诗句“”中,我感受到春节时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除了诗中提到的习俗,我的家乡春节还有这样的习俗:。(至少写出两种。)

  • 9、挑战跟着作家学写作。

    燕子(郑振铎)

    熊猫

        一身____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的活泼的小燕子。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仿照郑振铎的写法,描写熊猫的外形,写在表格中。
  • 10、请跟着小美同学的文字赏一赏春天的美景,再帮她解决困难。

    春天来了,世间万物都焕发新生。春风轻轻chuī fú____,大地从沉睡中sū xǐnɡ____。柳树甩着枝条细长的,在风中欢快地舞蹈,树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粉嫩的huā bàn____在风中____(荡漾 飘荡),空气中弥漫着qīnɡ xiānɡ____。草地上,活泼的孩子们笑着、闹着,追逐着彩色的泡泡,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1)、看拼音,写词语。
    (2)、小美同学的文字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她修改。

    柳树甩着枝条细长的,在风中欢快地舞蹈,树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3)、小美同学的这段话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4)、小美写这段话时,不知道“荡漾”和“飘荡”哪个词写在横线上更合适,请你给她提建议,并说明理由:我认为写更合适,因为
  • 11、成长是一条单行线。这一路,并非总是艳阳高照,也会有风云雨雪;这一路不仅有鲜花和坦途,也会有荆棘和坎坷。请你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想一想: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完成习作。

    提示: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在45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2、成长路上总有一些温暖你的人和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作家三毛的成长故事吧!

    痴心石
    三毛

    ①许多年前,我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主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我,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④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的书籍里。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一起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11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我被叫醒后会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了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我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里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妈妈迎了上来,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二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得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

    怪癖:        包涵:

    (2)、第①段中,“我”向工地的人要树根的原因是(  )
    A、想用树根做家具 B、树根有药用价值 C、喜欢收集奇怪的东西 D、想送给父母当礼物
    (3)、第⑤段中,母亲叫醒“我”时感到“很为难”,是因为(  )
    A、担心不叫我去海边会生气 B、既怕我失望,又怕我睡眠不足 C、觉得我不守信用 D、想批评“我”却不敢开口
    (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择正确答案。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心理描写

    ①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

    ②爸爸说:“你看,我给你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③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5)、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文章的标题?
    (6)、文中父母一直包容“我”的“怪癖”,比如收集树根和石头。生活中,你的家人是否也支持过你?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写你的感受。(不多于50字) 
  • 13、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双方实力相当,且都以变化为长,杀得难分难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孙大圣的又一次变身。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眼细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何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第六回》)

    (1)、在这一次变化中,孙悟空变成了 ,其中,口变成 , 牙齿变成 , 舌头变成 , 眼睛变成 , 尾巴变成
    (2)、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猜到“弄喧”的意思是
    (3)、用波浪线画出二郎神识破孙悟空的原因 , 从这里可以看出二郎神的性格特点。
    (4)、请你帮小宇完成下面的批注。

    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 14、本学期阅读了四大名著,下面请你来挑战一下吧!
    (1)、把人物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A.唐僧  B.武松  C.刘备  D.贾宝玉

    ①两耳垂肩,心怀仁义,半生逐鹿终立国。 

    ②面如春花,生于富贵,叛逆又多情。        

    ③身躯凛凛,打虎扬名,尽显英雄勇。        

    ④身披袈裟,心向慈悲,西行取经志坚。    

    (2)、以上人物我对(谁)最感兴趣,我知道与他有关的故事
    (3)、阳阳对全班同学“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做了调查,下面是她画的调查统计表。请写出你从表中分析得出的结论。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方式选择及效果自评

    方式选择及学生比例

    效果自评及学生比例

    接受教师或家长指导

    33%

    73%

    一般

    27%

    个人自由或随机阅读

    67%

    32%

    一般

    68%

    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 15、汉字真有趣。看到“”(豕shǐ),我们联想到它表示“猪”。这只小猪短腿、圆肚、短尾巴,多可爱呀!小林找到了“”字的小篆字体,这个字还带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请你在田字格中用正楷写出这个汉字,并展开联想,从图形构成来分析这个字。

                    

    看到“”字,我联想到

  • 16、班委会设计了这次活动的海报,文文准备创作一首小诗抄在海报上,请你帮忙完成。

    童年

    童年是草地上放飞的风筝,

    载着无尽的欢乐飘向远方。

    童年是田埂边追过的蝴蝶,

            

    童年是

  • 17、在“走进父辈的童年”活动中,佳佳在采访李老师时不应该(  )
    A、从不同方面提问。 B、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C、针对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打断对方进行追问。 D、全面、有序,层层深入地提问。
  • 18、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书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丽丽可能收到以下(   )书签。
    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B、不惑但从今日起,知天犹得十年来。 C、童年鹤发好运体,松姿百态古稀年。 D、年逢花甲福满满,寿奕子孙乐融融。
  • 19、        乐乐是班会主持人,她想在主持词中引用古诗,请你帮忙。

    古诗里的童年丰富多彩。“”,这些孩子不会耕地织布,却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多么勤劳可爱;“”,这个孩子横坐牛背,随意吹奏,多么悠闲自在;“”,这些孩子冬日取冰玩乐,多么调皮可爱。童年的快乐,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我们最初的时光。

  • 20、班主任李老师准备在班会上发言,请你完善讲稿,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童年。老师的童年啊,可有不少糗事。记得有一次,我的老师bù zhì做手工作业,大家都mó quán cā zhǎng , 想大显身手。我试图做一只纸质小船,可怎么都做不好,最后成品的样子让人kū xiào bù dé。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墨水打翻在新衣服上,nán kān极了。

    如今,当我再shěn shì这些童年往事,却只剩juàn niàn。因为,正是这些点滴拼凑出了我独一无二的童年。

上一页 196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