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凯围绕“乐于助人的同学”这个题目选择了下列事例,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双休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复习功课。 B、同学腿受伤,她主动帮同学打饭。 C、在家会主动打扫房间,并整理书籍。 D、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经常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 2、下列句子写人物说话时,没有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的一项是(    )
    A、看到小明迷惑的表情,小刚拍了拍胸脯:“听我的,准没错!” B、“天冷了,一定要多穿衣服……”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 C、“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D、“明明是这样做的!你的方法错了!”小军为了这道题和同学大声争辩。
  •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明同学的普通话讲得____,做事更是____,很有章法。他专程请来____的播音员做示范,跟着认真学习。内容解说环节他____出场,因此练习得非常刻苦,希望活动当天能有个精彩的____。

    A、亮相 压轴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字正腔圆 B、压轴 有板有眼 亮相 字正腔圆 科班出身 C、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压轴 亮相 D、字正腔圆 科班出身 有板有眼 亮相 压轴
  • 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德”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才兼备 B、高望重 C、艺双馨 D、感恩戴
  •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眼帘 咆哮 糟糕 疲倦 B、琴健 荡漾 疙瘩 培养 C、和蔼 磁场 模糊 眺望 D、彩虹 厨房 甘蔗 慷慨
  •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与 加 差 人    B、弱 单 雾 刻 C、打 揍 近  D、强  迫 倔
  • 7、【游园宣传】冬日暖阳,准备行装。请你借助拼音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世界上最温暖人的是冬日的阳光。yōu jìng的午后,透过bō li看雪后的阳光,明亮而灿烂。孩子们开心地堆着雪人,别出心裁地用雪做了顶红zhān mào , 给雪人穿上wǎ lán色的yī shang , 他们陶醉在童话王国里。雪花在阳光下jīng yíng剔透,似乎都在wēi xiào , 笑得那么纯净,那么心满意足。

  • 8、【游园标语】请选择合适的后半句,组成完整的活动标语,然后将活动标语抄写在下边的条幅上。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冬去山明水秀,____。(填序号)

    A.春暖日丽风和    B.秋拂万里风光

    C.夏日菡萏初放    D.春来鸟语花香

  • 9、一学期就这样匆匆流逝,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感悟呢?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在横线上可以填感恩、珍惜、坚持、宽容等。

    要求:①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注意表达时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400字。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峡之秋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块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峡风有些凉意,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柏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拔上全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蟒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歇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坚 , 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有删改)

    (1)、作者按顺序描写了三峡在这天的景色变化。
    (2)、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分别从(感官)两方面对三峡秋天的进行了描写。
    (3)、仔细阅读第②~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段

    描写方法

    三峡特点

    早晨

    中午

    下午(黄昏)

    动静结合

    夜晚

    静谧

    (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存折”

    那天,我下班挺早,顺道回家去看看母亲。看见沙发上放了一件母亲的脏衣服,我便拿去洗。衣服刚一下水,母亲便从外面回来了。她看见我正在帮她洗那件衣服、一种紧张的神情一下子爬到了她苍老的脸庞上。母亲叫住我、一把从水里提起那件衣服,然后一边埋怨我,一边十分着急地把手伸进衣兜里一阵摸索。

    “还好,还好!”随着母亲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了一个湿漉漉的破旧存折躺在了她的手上。

    一个破存折就让母亲紧张成这样,看来母亲真的老了,我不禁想。“妈,你这存折里放了多少钱?前把你急成这样!”我故意和母亲调笑道。

    母亲不理我,似乎还在生我的气,自己唠叨着,说要到屋里去拿熨斗把存折熨干。我偷偷地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存折,那根本就不是一本真正的存折,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针的汉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只不过母亲害怕把它弄坏,专门用一个硬硬的存折皮给它包上。

    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完全相信了那一句话:世界上最广袤、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爱。别人看来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母亲视作珍宝似的珍藏着,岁月能够冲垮的只是她的记忆力,但无法抹去母亲对子女们无尽的爱。

    (1)、“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中的“那一刻”指的是。此时,“我”的表情是的,“我”感受到
    (2)、结合短文,写出你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短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埋怨“我”,是因为怕“我”不会帮她洗衣服 B、“我”和母亲调笑时,母亲很生“我”的气 C、母亲在“存折”上记录的内容是怕自己遗忘了 D、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无关紧要的东西”,说明了“我”对母亲的表现不以为意
    (5)、第4自然段中“母亲……自己唠叨着,说要到屋里去拿熨斗把存折熨干。”想一想她还会“唠叨”些什么呢?
  • 12、语文与生活。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亮点小学对本校学生就阅读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亮点小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年阅读课外书目数量
    (每百人人数)
    阅读兴趣
    (每百人人数)
    是否写读书笔记
    (每百人人数)
    3本以下17很有兴趣36经常写13
    3-10本55一般49偶尔写34
    10本以上28没有兴趣15从不写53

     注:每百人人数是指每100人中有多少这样的人。

    (1)、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亮点小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年阅读课外书目数量为3~10本。    

    ②亮点小学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比从不写读书笔记的学生要多。    

    (2)、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所以亮亮经常去社区书吧读书,书吧内粘贴的“读者须知”有4个标识,我知道第个标识(填序号),这个标识在提醒我们

    (3)、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亮点小学决定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我爱读书”主题活动。活动设置了“我是小小朗读者”环节。如果你参加活动的这个环节,你会朗读哪本书的哪个片段?请说明理由。
  • 13、积累与运用。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三个关键词:一是惜时,陶渊明说:“ , 岁月不待人。”二是会读书,朱熹说:“三到之中,、眼口岂不到乎?”三是勤俭,朱用纯说:“。”
    (2)、本学期,我还明白了许多道理。《落花生》让我明白了“人要做的人,不要做 ,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忆读书》让我明白了“读书好,”的道理;从《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故今日之资任,”这句话可以看出,(填作者名)把建设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少年的身上,我们要努力奋斗。
  •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蝴蝶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儿的森林;没有一本书的家,是。(续写句子)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用对比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例: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3)、请运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或动静结合的方法,将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
  • 15、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介绍事物的制作步骤时,可以用上“第一”“第二”等词语,使内容更有条理性,《风向袋的制作》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B、《太阳》一文的结尾“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C、说明性文章的目的是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把抽象的事物表达得具体、所以不必追求语言生动形象,平平淡淡即可 D、《松鼠》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封,文章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细致地介绍了松鼠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 1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春日路青,青草如毯,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秋日观菊,花叶相辉,____;冬日贫雪,雪意阑珊,____。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的清新 
    ④诗是黄花清风里的潇洒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 17、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足智多谋 , 熟知天文地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B、司马迁呕心沥血编写《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篇章 C、八九岁的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兴高采烈地搂住他,赞扬声雨点般落在他的身上 D、牛郎织女为了能见上一面,真的是处心积虑 , 费尽心思
  • 18、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liǎn)      步(lǔ)    发(shì)       形(zhuī) B、道(chà)      败(tuí)   冽(lǐn)       吟(shēn) C、子(suō)      洁(jiǎo)  己(gāi)       书(kān) D、(yù)      良(xùn)   瑚(shān)     弱(xiāo)
  • 19、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从本学期的课文中,我认识了富有神 yùn____的白鹭和小巧 líng lóng____的松 shǔ____、深深 dǒng____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我还了解了英法联军huǐ____灭圆明园的史实,对他们无chǐ____的 qīn lüè____行径非常愤恨;我还 sòng____读积累了十几首古诗词,为祖国 huī huáng____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在横线上正确、规范地书写相应的字词。
    (2)、关注“骄傲”一词,根据它的另一个意思,写一个句子。

    骄做(自以为了不起):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请你写一写。
  • 20、名言跟着智慧、请选一句摘抄下来,勉励自己做一个书香少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