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à zhài)油    (jìng jìn)入     (guān  guàn)

    (bīn  bīng)馆   酝(liàng  niàng)    (lǚ  lǔ)

  • 2、看拼音,写词语。

    dīng  zhǔ

    diǎn  lǐ

    fā  shì

    huǐ  miè

    fèng mìng

  • 3、口语交际

    对于生活中一些会产生分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辩论来摆事实、讲道理,请你针对下面的问题,选择正方或反方的角度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可以撒谎        反方:不可以撒谎

  • 4、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绿色宝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拾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    )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    )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 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只有……才……         只要……就……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 , 这是因为

  •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润,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声,敌人纷纷滚入深谷。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
    (2)、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先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
    (3)、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 , 充分体现了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写云和雨的诗句是“。”
    (2)、《草原》是一篇(体裁),课文描绘了这三个画面,展现了草原的 , 表现了草原人民的 , 结尾一句“”点名中心。
    (3)、在《开国大典》中,作者按顺序,记叙了典礼的盛况,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的心情。
    (4)、《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景色的诗句是
  • 7、日积月累。
    (1)、蒙汉情深何忍别,
    (2)、 , 万紫千红总是春。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8、按要求写句子。
    (1)、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缩句)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局面,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对于寻我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4)、老人很凶。(改为比喻句)
    (5)、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 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一碧     威风   怒气

    有味   大无    

    (2)、张明和同学闹矛盾了,他地跑到办公室,找老师告状。
    (3)、她捧着一本漫画书看得 , 都没察觉到妈妈进了她的房间。
  • 10、按要求完成练习。

    “屈”用部首查字法先在部首 , 再查画。“屈”在词典中的解释: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委屈;冤枉。④理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的声音!

    他的书法在我校首一指。

    在众人的逼问下,他理词穷,只好说出这里面的缘由。

    这样的冤谁来为你声张呢?

  • 1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角(qīn qīng) 出(jiū qiū)    察冀(yì jì)

    (cù chù)    古(měng méng)    一圈(lún lūn)

  • 12、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rì  kóu

    tǎn  kè

    páo  xiào

    zāo  gāo

  • 13、题目: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七色花的用途。重点部分写详细,表达真情实感。至少不少于500字。

  • 14、课外阅读。

    找回自信

    六月的风掠过教室的窗棂,粉笔灰在阳光下跳着细碎的舞。我望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想起去年此时——那个躲在楼梯转角哭鼻子的自己。

    那时的我,总在数学卷子的红叉里迷失方向。有一次数学考试我没有考好,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它的办公室,轻轻拍着我的肩,说:"你看过雏鹰学飞吗?它们不是生来就会翱翔。"然后,他递给我一本《居里夫人传》,微笑着鼓励我说:“回去好好看看它,我谢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回到家里,我开始翻阅数学老师给我的那本泛黄的书。那个在漏雨棚屋里坚持实验的身影,像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了我的心田。 我开始用便利贴记录每日进步:今天解开了三道应用题,明天多背了五个单词。课间操场上,我不再羡慕同学轻盈的跳远姿势,而是默默练习摆臂角度。当期中考试数学卷发下来时,96分的红色数字像朵小花,绽放在我颤抖的指尖。原来成长从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每天多走一步的马拉松。那些在台灯下与习题鏖战的夜晚,那些被泪水浸透的草稿纸,都在悄悄编织着翅膀。我终于站在了领奖台上,这时候,我忽然明白:当一个人迷失方向的时候,找回自信很重要!找回自信,可以看清生活的棱角,依然选择用温柔的力量去雕琢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
    (2)、“那个在漏雨棚屋里坚持实验的身影”是指(    )。
    A、数学老师 B、作者自己 C、居里夫人
    (3)、当“我”在数学卷子的红叉里迷失方向的时候,老师是怎样做的?
    (4)、我看了老师给“我”的《居里夫人传》后,是怎样做的?
    (5)、期中考试数学卷发下来时,“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6)、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 15、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____,空气是那么____,天空是那么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文字描写了天空、空气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
  • 1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窗外景色很美,我却无心欣赏窗外美景。
    (2)、下了大雨,路很滑, , 我们只能慢慢往前走。
    (3)、到了草原,你往哪里看,是一碧千里。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弯弯的月亮静静的,亮亮的,仿佛夜空中的银镰刀。(缩句)
    (2)、一碧千里的大草原,难道不美丽吗?(改成陈述句)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仿写一句比喻句)
    (4)、黎明时分,窗外阳台下草丛里的小蛐蛐就开始弹奏。(仿写拟人句)
    (5)、在数学老师的启发下,让我终于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 18、古诗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
    (2)、“卷地风来忽吹散,。”这两句诗出自《》,作者是
    (3)、孟浩然《宿建德江》中 “野旷天低树,。”这两句抒发了羁旅之思。
  • 19、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芳自赏      碧千里        襟带舞      心驰

    顾影自        居高下      全神注      千一发

  • 20、辨字组词。

             稚          微           陈

             雅          徽          阵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