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故事对对碰。填写四大名著的书名,并将四大名著里的故事情节填到对应书名后的横线上。(横线上填序号)

    ①煮酒论英雄    ②大战红孩儿    ③三打祝家庄    ④智取生辰纲

    ⑤醉卧芍药丛    ⑥千里走单骑    ⑦女儿国遇险    ⑧黛玉葬花

    》:    《》:

    》:    《》:

  • 2、名著猜猜看。班级开展了“走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成语,填写书名。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

    瞑目蹲身

    序齿排班

    神通广大

    钟鼎之家

    金玉良缘

    粉妆玉琢

    报仇雪恨

    逼上梁山

    扶危济困

        ②    ③    ④

  • 3、研学旅行,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学是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研学旅行还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扩展视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材料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

    下图是某小学“红色之旅”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图。

    【材料三】某县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参观指南

    一、开放时间:

    冬季: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30-12:00,周一至周五下午14:30-17:30(重要接待任务除外)夏季: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30-12:00,周一至周五下午15:00-18:00(重要接待任务除外)◎闭馆前三十分钟停止参观,每周日闭馆。

    二、交通位置:工业路与东大路交叉口东400米路南。

    三、温馨提示:

    ◎自觉接受安检。

    ◎入馆前请自觉接受工作人员检查登记。

    (1)、小翼想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参考某校“红色之旅”研学旅行课程,他将从、研学线路和研学保障展开设计,其中研学保障主要体现在、专业培训和规范管理四个方面。
    (2)、请根据材料二,帮小翼概括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

    主题一:    主题二:

    (3)、优优所在的班级组织参加红军长征纪念馆的“红色之旅”研学活动,班级同学纷纷献策,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赵同学:可以在寒假找一个下午,17:30集中乘车前往。 B、钱同学:展馆地处县城,请大家紧跟队伍,不擅自行动。 C、孙同学:入馆参观时要记得接受工作人员检查登记。 D、李同学:班长要提前联系展馆,询问有无重要接待任务。
    (4)、优优在“红色之旅”研学活动中,打算将下面文字添加到她制作的诵读之中,请你阅读示例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表达爱国情怀。

    示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周一升国旗    观看“天宫课堂”    烈士陵园扫墓

  • 4、走访文化礼堂,让我们先来观看礼堂的红色人物宣传栏。

    志愿军第一人

    姓名:毛岸英

    (1922.10-1950.11)

    事件:二十八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人物特点:不畏牺牲

    军 神

    姓名:____

    (1892.12-1986.10)

    事件: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

    人物特点:____
     

    民族英雄

    姓名:____

    (1899.8-1935.8)

    事件:被俘时,被国民党兵士搜身而一无所获。

    人物特点:____
     

    (1)、结合学过的课文,请补充宣传栏处英雄人物的名字。
    (2)、结合学过的课文,补充宣传栏中的人物特点。
  • 5、学校线上党史馆策划推出“革命烈士知多少”主题活动,以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小翼小组抽到了以下烈士名片卡,请你协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获得积分

    (一)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以密集的火力死死地控制制高点,黄继光____,堵住枪眼,最后英勇牺牲。

    (二)刘胡兰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敌人的威逼利诱,就是“____”。

    (三)董存瑞

    眼见战友们不断在枪声中倒下,董存瑞____地冲向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1)、下列词语填在第(一)(三)张名片卡的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手忙脚乱    昂首阔步 B、纵身一扑    昂首阔步 C、跃跃欲试    义无反顾 D、纵身一扑    义无反顾
    (2)、下列歇后语填在第(二)张名片卡的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D、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3)、先烈们用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下面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的一项是(    )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6、优优想从下列书法作品中选择一幅隶书作品作为研学笔记的插图,符合优优要求的是(    )
    A、 B、 C、 D、
  • 7、云云同学在参加“拾光童年”文化周后,写下了感受,请你参与完成哦!

    童年令人juàn liàn____,往事历历在目。曾记得风和日丽的季节,我在园子里捉mà zha____、扑蝴蝶、爬(yīn yīng)桃树、拔狗尾草,十分开心;也曾记得自己常常从角落里突然跳出来吓唬小伙伴,挥舞着塑料“金箍棒”nà hǎn____着,施展自己的wǔ yì____,无比得意;还记得夏天的黄昏和哥哥在门前比赛跑步、跳远。我不会忘记金秋时节在院子里摇桂花的情景,桂花如雨下,香气四溢,城市公园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不会忘记,雪花(飘  瓢)飞的冬天里,慈祥的爷爷和我一起堆雪人……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下列和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B、滑雪运动员好比一只飞燕,在跳台上凌空起舞。 C、城里的楼房虽然高大,可是怎么也比不上我家乡的民居。 D、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 8、童年是梦幻的,对于它的回忆是心驰神往的;童年是快乐的,对于它的眷恋是津津有味的;童年也有小小的烦恼,对于它的感悟是意味深长的……

    请以“童年”为主题,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不少于450字。

  • 9、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运河是一条“悬河”,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注视 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 指教)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俯视 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噼噼啪啪,纷纷跃进水里,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 安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
    (2)、本文第②~⑥段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请完成梳理。

    悬河嬉戏→→船家炊烟

    (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撑篙男人的描写,写出了。加点内容“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表现了
    (4)、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小优和小翼就本文内容进行了讨论。

    小优:你觉得朗诵这篇文章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呢?

    A.热烈奔放的《卡门序曲》    B.慷慨激昂的《烈火战车》

    C.悠闲舒缓的《高山流水》    D.哀婉低沉的《哀叹》

    小翼:我觉得应该用。(填序号)

    小优:我也这样认为。我觉得汪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展现了生活的美和诗意,比如画横线的句子,就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小翼:是的。而且从这篇文章里我们能看出汪老先生是个的人。正如他在文中说的“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5)、文章最后写道:“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请你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你的理解。
  • 10、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园中有哪些景物?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选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就像”后面的内容是作者(填“看到”或“想象”)的。这样写赋予事物以灵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事物的之情。
    (3)、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作者运用“……愿意……就……”的形式写出了园中景物的特点。园中景物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主要是因为

    A.园子里的植物都是按照节气自由生长的。

    B.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

    C.园子里的动物不受任何约束,例如蝴蝶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

    ②我能照样子仿写句子。

    愿意 , 就 , 愿意 , 就

  • 11、六一儿童节那天,妈妈发了朋友圈,如下图所示。你看到后,对父母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兴趣。现在请你当一名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1)、采访前,你需要整理出自己想问的问题。

    问题清单

    问题一

    您小时候玩过哪些游戏?

    问题二

    问题三

    (2)、妈妈向你讲述了她童年时玩下面这些游戏的情景,请你写出游戏的名称。

    (3)、我们现在玩的游戏有 , 对比妈妈玩的童年游戏与我们玩的童年游戏,并结合你了解到的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和感受。
  • 1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儿童是可爱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稚子弄冰》一诗中,“”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村晚》一诗中,“”这两句诗则表现出了牧童的悠闲自在。
    (2)、【母爱是无私的】《游子吟》里写道:“ , 报得三春晖。”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心和照顾,我们也要关心她,爱护她。
    (3)、读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我仿佛看见了的美丽图景。
  •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辣”的情景描写下来。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菜真辣啊,

  • 14、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在(    )

    梅花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没有兰花那样香气袭人,也没有郁金香那样硕大艳丽。

    ①梅花位居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②两千多年文化积淀的诗词、绘画等各种花卉文化的载体中,有关梅花的作品数量高居榜首。③有人作过不完全统计,在所有画花、咏花的作品中,梅花几乎占到一半,是其他花卉作品的总和。④它之所以被千古传诵,靠的就是一种梅花精神,所谓“梅魂”也。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④句之间 D、④句之后
  • 15、下面的语段表达了季羡林先生怎样的情感?(    )

    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摘自季羡林《清塘荷韵》)

    A、对家乡荷花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对其他地方荷花的赞美和喜爱。 C、对其他地方荷花的厌恶。 D、对自己种的荷花的赞美和喜爱。
  • 16、读下面的语段,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木乃约热是一名彝族少年,截至2024年初,他已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在北京大学。他的家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②贫困的家境并没有阻挡他的脚步,反而塑造了他自立自强的性格。③他学习刻苦,成为甘洛县建县以来首个在本地就读而考上北大的第一人。④虽然得知被录取前他正在地里割草,所以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割草的彝族少年”。

    A、句① B、句② C、句③ D、句④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屠呦呦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国际上颇负盛名 B、浩瀚宇宙无边无垠 , 许多科学家在夜以继日地探索它的奥秘。 C、中华民族有许多有气节的英雄,他们顶天立地 , 宁死也不肯低头折节。 D、弟弟皱着眉头,恍然大悟地看着我,想从我口中得到这道题的答案。
  • 18、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把麻搓成线) B、童孙未解耕织(从事) C、稚子金盆脱晓冰(没有经验的孩子) D、草满池塘水满(池岸)
  • 1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树  锄头  昼夜   碧波万倾 B、拴住  铲除 瞎闹  圆滚滚 C、水瓢  逛街  尾巴   乐此不疲 D、分割  随意  承认  明晃晃
  • 2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nǐ)    奉(gòng)    澄(chè)    凉飕(sōu) B、(zhuì)    性(bǐng)    瓜(wō)    骨头(kěn) C、壳(bàng)    污(diàn)    耕(yún)    毛嘟(dū) D、恋(juàn)    火(guō)    徘(huái)    芒湖(lái)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