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选文(二):

    ____

    一只小蚂蚁,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人们都称它为“大力士”嘛!有一天,小蚂蚁来到森林里,它遇到了鸭子,就傲慢地对鸭子说:“你这个大嘴巴的家伙,给我让路,让我先过去。”鸭子低头看了看,没说什么,让小蚂蚁先过去了。

    小蚂蚁继续往前走,碰到一只小兔在采蘑菇,就讥笑它说:“我能驮起比身体重十倍的东西,你能做什么!”小兔瞅了蚂蚁一眼,没理它就走了。

    读到这里,我预测小蚂蚁还会遇到____,它会____。

    小蚂蚁更神气了,它在草地上遇到一只狼,毫不客气地说:“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狼本来不想理它,只是摇了摇头说:“你这小鬼,竟然这样和我说话。

    狼正想走,小蚂蚁突然咬了狼一口,这下可把狼惹火了,狼一脚踩了下去……

    狼一脚踩下去,小蚂蚁会有什么结果?我预测:____。

    (1)、请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题目处的横线上。
    (2)、一边读文章,一边联系上下文大胆预测,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联系上下文,选一选。
    A.傲慢   B.开心   C.无奈   D.难过
    ①“你又是什么东西?连鸭子和兔子都被我打败了,你还不给我让路!难道也想试试我的拳头?”(   )
    ②“你这小鬼,竟然这样和我说话。”(   )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蚂蚁是非常团结的动物。 B、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C、要谦虚,不能骄傲自大。 D、蚂蚁的力气很大。
  • 2、课外选文(一):

    观“画”

    秋天像童话里一位美丽的仙女,悄悄地走进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早晨,我坐在窗前全神贯注地欣赏着那神奇而又美丽的“画”。

    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大镜子。如烟似雾的云从天空慢慢飘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忽然,我欣喜地发现天空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字。是“一”字,不,是“人”字,是一群大雁整齐地排着队向南方飞去。啊,“画”中的天空充满着勃勃生机!

    一棵棵树都经不住秋天的考验,一片片黄叶悬挂在树上,一阵风拂过,黄叶打着旋儿,从树上纷纷落下,我还以为是一群黄蝴蝶飞来了。弯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鸟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碧蓝的天空像一幅古画。最引人注目的是松树,它穿着碧绿的衣裳,仍然昂首挺胸立在那儿,活像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花儿弯着腰垂头丧气,等待着来年春天给它们新的生命与力量。一些小草枯萎了,还有一些却在跟大自然做最后的拼搏。“画”中的花草树木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虽然秋天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鸟语蝉鸣,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可它比春天更富有硕果累累的景象,比夏天更富有绚丽灿烂的色彩,比冬天更富有诗情画意。我爱秋天的一切。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直立——

    默默无闻——

    (2)、第二段“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大镜子。”中“无边无际”的意思是 , 我是通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
    (3)、下列景物没有出现在“画”里的是(   )。
    A、一群大雁 B、瓦蓝瓦蓝的天空 C、花草树木 D、大海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将秋天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之情。
  • 3、课内文段: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的火柴

    的火焰

    的铜把手

    (2)、从画线句子的两个感叹号中,我们能体会到小女孩此刻(   )的心情。
    A、害怕 B、惊喜 C、难过 D、内疚
    (3)、根据文段内容填一填。

    文中小女孩擦燃了一根火柴,她出现了幻觉,她看到了 , 表达了小女孩此刻渴望得到

    (4)、小女孩只能在火柴的火光中幻想自己渴望的一切。如果小女孩再次擦燃火柴,可能还会出现什么幻象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 4、根据背诵和积累填空。
    (1)、《山行》中的“ , 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写出了诗人傍晚停车驻足的原因;诗人苏轼用“ , 最是橙黄橘绿时”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2)、谚语中蕴含着哲理。道理要经常辩一辩才能更清楚明了,正所谓“ , 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有道理才行得通,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跟力气大小有关,长期的胜负要看谁站在有理的一方,俗话说得好,“一时强弱 , 万古胜负”。
  • 5、在横线上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 6、按要求进行分类,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咬  ②吼  ③嘟  ④啃  ⑤呜  ⑥喊  ⑦叫  ⑧吞

    与吃的动作有关的字:

    与叫唤的动作有关的字:

    与声音有关的字:

  • 7、查字典填空。
    (1)、将下文查字典填空补充完整。
       玲玲爱看课外书。遇到“凝”字不认识,她就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 , 再查画。遇到认识的“闻”字,她想了解字义,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闻”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有名望的。
    (2)、请根据上面的解释,给下面词句中的“闻”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他在班上默默无

    ②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的气味。

  • 8、下列选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ù)  (shuāi)跤  衣(shàng)  (liàng)晒 B、(āi)打  (huāng)野  小(jìn)  皮(xuē) C、(jī)乎  (zhèng)钱  (pèn)香  一(gū)碌 D、(shí)  (yā)根  中(dàn)  明晃晃(huàng)
  • 9、看拼音,写词语。
    (1)、一场秋雨过后,我liú yì到yuàn qiáng外面的水泥道上pū mǎn了落叶。这些落叶pái liè得很不guī zé , 但都很píng zhǎn , 显得格外美!
    (2)、她赶紧用huǒ chái点燃了桌上的là zhú , 照亮了昏暗的lǚ guǎn
  • 10、请认真听录音两遍,之后完成下列选择题。
    (1)、鸟类监测团队在深圳河口发现今年越冬季的第一批黑脸琵鹭的数量是(   )。
    A、20只 B、21只 C、22只 D、11只
    (2)、仔细听短文,以下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第一批来深过冬的“黑脸琵鹭”已进入保护区鱼塘停歇 B、“黑脸琵鹭”得名的原因是它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 C、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候鸟集中到深圳越冬或迁徙暂歇的季节 D、“黑脸琵鹭”迁徙的旅途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海岸线
    (3)、(   )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
    A、10月 B、11月 C、12月 D、5月
    (4)、“黑脸琵鹭”选择深圳的原因是(   )。(多选)
    A、亚热带的气候温暖湿润 B、浓密的红树林提供了庇护所 C、刚刚没脚的滨海湿地里有丰富的鱼虾 D、深圳气候比较干燥
  • 11、作文(二选一)

    ①校园内外,多彩的活动真不少,夏令营、运动会、歌咏比赛……请你选择写一种活动,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题目自拟。

    ②我本来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我本来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我本来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请以“我本来可以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注意将事情写完整、写清楚,并表达出当时的感受。

  • 12、阅读理解

    开发太空资源宝库

    ① 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 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 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置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含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⑥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太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四十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如果想知道“奇特环境”是指什么,应该重点阅读短文的第自然段。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第一自然段中“或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4)、“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这句应该放在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之间。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研究表明外空资源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人类利用外空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至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C、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D、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 13、阅读理解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 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 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 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 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 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②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 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画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起到了的作用。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4)、选文第1 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 14、文言文阅读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ù)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①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簿籍。

    (1)、“少有大志”中的“少”读音是 , 意思是
    (2)、“中夜闻鸡鸣”,在祖逖看来并非是令人厌恶的声音,而是的声音。
    (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 15、 六(1)班的李涵在演讲时,一直低着头,只顾念演讲稿,眼睛不敢看听众,声音也很小。请你给她提些建议,提高演讲水平。
  • 16、 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 C、父亲的影响 D、天生的性格缺陷
  • 17、 下列不属于《爱的教育》中的人物的是(    )
    A、安利柯 B、卡隆 C、克莱谛 D、汤姆·索亚。
  • 18、 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改为反问句)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山洪暴发了,洪水从山谷里奔流而出。(改为拟人句)
    (4)、是否努力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 19、 根据诗句及课文内容填空。
    (1)、《七律·长征》是的作品,诗句中概括介绍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诗句是  。
    (2)、“绿树村边合,”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 , ”的田园生活是孟浩然笔下的美好境界;“ , ”是朱熹从万紫千红之中,感到春天的气息;“少小离家老大回,”是贺知章离乡五十余年的沧桑感慨。
  • 20、 读拼音,写词语。
    (1)、他望着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江水,眉头皱成了一个 gē dā ,  心仿佛被什么jiū zhù了似的疼。
    (2)、台上那个年轻的zhèng wěi略显jū shù , 但讲话的 内容鼓舞人心。大家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听着。当他 讲完时,听众都fèi téng了。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