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课外阅读
吹糖人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 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 , 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 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 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 “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qiào)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 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 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 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 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却经常想起这些事情。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脚板下生风”的意思是。(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围、、、”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3)、孩子们吃糖人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能借助关键词语来梳理过程。(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一会儿”,读着读着,我就忍不住发出感叹:糖人师傅。(5)、作者为什么说“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
2、课外阅读
奇妙的田螺
①一天,妈妈拿回家一只田螺,有核桃那么大。 我非常喜欢它,把它单独安排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缸里,算是对它的特殊照顾。
②田螺的样子很奇妙。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边。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旋转的深沟,从头到尾,越来越密。 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内部的各种器官。
③田螺一直不动弹。 望着它那沉寂、冷漠的样子,我难过地低下了头。
④可是第二天早晨,我爬起来又去看它时,一下子愣住了。 不知啥时候,它爬到了玻璃缸子的上边,像个大黑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紧紧挨着水面。 呀,田螺不但活着,生活习性还是那样奇妙哩! 我悄悄地站在缸子边,仔细地看它。 原来,圆锥形的角质硬片已经掀在底部,硬壳口伸出了一个肉状的小躯体,头向上,顶端晃动着一对小触角,样子很像背着躯壳的大蜗牛。 “田螺能爬了,田螺能爬了。”我高兴极了。
⑤我忙拿起自制的小纱网,从鱼盆和虾盆里各捞了几条小鱼和小虾,放进玻璃缸。 突然我不知怎的碰到了田螺的小触角。 只见它触角一收,身子往回一缩,“呼噜”,整个田螺又落到缸底里去了,那块角质硬片也早拉回来,重新把硬壳的洞口盖得严严实实。好不容易盼着田螺爬到了缸子顶,眼下,竟被我的大意吓得沉了底。我真后悔。
(1)、短文第②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波浪线画出来。(2)、读一读第③~⑤段,注意画横线的句子,从这个关键句中可以知道这一部分主要写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田螺的。(3)、由上面两道题我们知道小作者围绕“奇妙”,从、两个方面写田螺的与众不同。(4)、在观察田螺时,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请你补全小作者的心情变化图。(5)、把短文中你觉得写得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 -
3、课外阅读
松树和杨树
从前,大路的旁边有两棵小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杨树。
人们从它们身旁走过时,总要(议论 商量)一番:“嗬! 这棵小松树长得挺直又漂亮,真不错!这棵小杨树弯弯曲曲的,可不怎么样!”
听了这话,小松树心里甜丝丝的,神气得直摇晃。 而小杨树虽然很难过,但是它不灰心,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往上长。
一天,林业工人来了,要给它们修枝打杈,小松树立刻皱起了眉,(生气 高兴)地说:“我长得多好,还用得着修理?”林业工人知趣地走开了。 而不远处的小杨树央求道:“快给我修修吧!”于是,林业工人细心地将它修理了一番。 小杨树顿时觉得轻松了,身子往上挺了挺。
一天,啄木鸟大夫飞来了,说要给它们捉虫。 小松树瞪着眼睛说:“我这么强壮,怎么会有虫子?赶紧走开!”啄木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飞到了小杨树身上。 小杨树挺直身子说:“快来给我检查检查吧!”于是啄木鸟大夫把它身上的虫子吃得一干二净。 小杨树身子不断往上蹿,长得更加茂盛了。
数年后,小杨树又高又壮,成了栋梁;而小松树,又矮又瘦,渐渐枯死了。
(1)、结合语境,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2)、结合短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小松树
小杨树
开始的模样
挺直又漂亮
林业工人来了
央求修理
啄木鸟大夫来了
最后的结局
渐渐枯死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小松树一开始“神气得直摇晃”,是因为它长得挺直、漂亮。
②小杨树不灰心,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不足。
③小松树最后枯死了是因为没有修理枝叶也没有捉虫。
(4)、读完全文,你想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
4、课外阅读
家乡的桥
①我的家乡在江南。 小河长,小桥多。 桥连接着一个个村庄,连接着一户户人家,连接着我和家乡之间那割舍不断的情意。
②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 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中间,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属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连成一体,像个很大的圆月。 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一个大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只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以为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③家乡的桥名字来历各不相同。 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根据桥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动人的民间传说有关了;至于如意桥,则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④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还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语、讲故事;游泳本领高的小伙伴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还会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⑤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文中画线句中的“其间”指的是。(2)、第③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具体写了三种不同的来历:根据桥的形状取名、、。(3)、借助关键语句,想一想短文分别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家乡的桥。 写在方框内。(4)、“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深刻表达了作者( )A、对家乡的桥的喜爱之情。 B、对家乡的桥的赞美之情。 C、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D、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怀念。(5)、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桥,你喜欢这些桥吗?请简单写出理由。 -
5、阅读理解
道听途说
战国时期,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都城便遇到了爱说空话的毛空。毛空总爱打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这些传说讲给别人听。
这次,毛空又听说一些大新闻,就得意扬扬地告诉艾子:“你还不知道吧,有个人家的鸭子,一次下了一百个蛋。”艾子不信,说:“不会有这样的事吧!”毛空说:“那可能是两只鸭子。”艾子摇摇头:“这也不可能。”“那也可能是四只、十只。”艾子还是无法相信。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对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来一块肉,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艾子不信,毛空急忙改口说:“那么是二十丈长。”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无奈地说:“那就算十丈吧!”
艾子实在忍不住了,再也不愿意听毛空说不着边际的话了,反问道:“世界上哪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而且还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是亲眼所见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刚才你说的那块肉又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被问得答不出话来,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都是我在路上听人家说的。”艾子听后,笑了。 他转身对站在身后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像他这样‘道听途说’啊!”
从道路上听来了没有根据的话,就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1)、画线句子中,“”一词写出毛空被艾子反问时慌张、窘迫的样子,从中可知毛空说的其实都是。(2)、根据短文的内容写出毛空心情变化的过程。→→慌张、窘迫
(3)、短文讲述了毛空将鸭子下一百个蛋和这两件事告诉艾子,结果反被艾子问得哑口无言的事。 这告诉人们。(4)、根据以下情境,结合短文内容完成练习。①张磊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说下雨天打伞容易被雷击中,便赶紧转发。
②小梅看到新闻中说牛肉价格将持续上涨,于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
③欢欢听到有人在聊运动会,便告诉同学们明天学校要开运动会。
⑴上面情境中,属于“道听途说”行为的有。 (填序号)
⑵请你选取一名有“道听途说”行为的同学,结合短文最后一段话进行劝告。
-
6、快乐读书吧。(1)、看图写出寓言故事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三:
(2)、从图一的寓言故事中,我明白了( )A、弄虚作假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 B、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C、做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3)、下面事例与图二反映的情形相似的是( )A、有一天,某人买彩票中奖了,从此天天购买彩票,期待大奖再次来临。 B、有人说自己最爱的事就是读书,可一年下来却读不了几本书。 C、一些小商贩会把质量差的大米掺在好米里一起卖,真是不道德。 -
7、整本书阅读。
目录一
我只看见金子/98
掩耳盗铃/100
一叶障目/102
堵门防盗/106
塞翁失马/108
目录二
乌鸦喝水/10
吹箫的渔夫/17
狼来了/24
农夫与蛇/33
老鼠开会/38
(1)、观察目录,可知目录一是的目录,目录二是的目录。A.《中国古代寓言》 B.《伊索寓言》 C.《克雷洛夫寓言》
(2)、“有个人看到螳螂捉小虫子时用树叶隐藏自己,于是他也找了一片树叶隐藏自己,并上街拿东西,结果被抓了。”这个寓言故事是( )A、《掩耳盗铃》 B、《一叶障目》 C、《堵门防盗》 D、《老鼠开会》(3)、我还知道目录中《》(填题目)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
8、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发表了对《伊索寓言》中“狐狸”这个角色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是一个花言巧语的欺骗者。 B、狐狸的性格是多变的,但是无论怎么变狐狸都是邪恶的。 C、《驴、狐狸和狮子》中的狐狸是一个为了救自己而出卖朋友的自私者。 D、《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者。
-
9、( )告诉我们一定要分清善恶,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A、《农夫和蛇》 B、《驴子和夜莺》 C、《狮子和老鼠》 D、《狐狸和乌鸦》
-
10、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说的是哪个寓言故事?( )A、《杯弓蛇影》 B、《邯郸学步》 C、《南辕北辙》 D、《自相矛盾》
-
1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A、《叶公好龙》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掩耳盗铃》
-
12、下列哪个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 )A、《狐狸和乌鸦》 B、《狐狸和蝉》 C、《白雪公主》 D、《牧羊人和狼》
-
13、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前后一致的寓言故事是( )A、《南辕北辙》 B、《自相矛盾》 C、《叶公好龙》 D、《井底之蛙》
-
14、以下不是选自《中国古代寓言》的一项是( )A、《乌鸦喝水》 B、《掩耳盗铃》 C、《杯弓蛇影》 D、《叶公好龙》
-
15、连线找朋友。
《中国古代寓言》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北风和太阳》
《杰米扬的汤》
《鹬蚌相争》
做事要有尺度,过犹不及。
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
做事要讲究方法,不单靠蛮力。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把“福”字贴在门上这种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宋代。 “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再贴在大门上。 由此可知,春节期间贴“福”字的风俗,至少在南宋已盛行。
材料二: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从来都是正贴,寓意“正福临门”。
“福”字倒贴的地方,第一处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 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免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 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福至”来抵消“福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处是屋内的柜子。柜子上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来到柜子里。
材料三:“桃符”,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符最初书写“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之后又发展为写对偶的句子。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填空。①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知道,人们一般会在(填传统节日)期间贴“福”字,我们学过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讲的就是这个节日。
②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倒贴的“福”字主要出现在、和这三个地方。
③根据材料三,可以猜测材料中的悬挂桃符就是现在“贴”这一传统习俗的前身。 【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①大门上的“福”字可以倒贴,寓意“福到了”。
②倒贴“福”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桃符一开始就只能写吉祥语或对偶的句子。
④人们把“福”字贴在门上这一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唐代。
(3)、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呢? -
17、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小优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就跟妈妈说:“以后不用你和爸爸送我上学了,我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去上学。”
妈妈说:“那我考考你,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
说着,妈妈找出一组交通标志图给小优看。
小优看了看,一一说了出来。
妈妈说:“你真棒! 明天你自己上学吧,一定要按照交通标志的指示过马路哟!”
(1)、图一的意思是 , 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不但要走 , 还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2)、一个圆上加一条斜线,是表示“禁止”的意思。 如图二表示禁止 , 图三表示禁止。(3)、小时候过马路,每次遇到图四这个标志,我就拉起妈妈的手说:“快点,这个地方要拉手才能通过。”妈妈听了,总会笑笑,并不作声,难道这个标志不是告诉人们这个地方不好走,大人必须要牵着小孩的手才可以通过吗?后来我知道了,这个标志的意思是( )。A、骑自行车通过 B、步行通过 C、只准二人通过(4)、你在马路上还看到过哪些交通标志?选一个画在下面,并说明其表示的意思。 -
18、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夏季游泳温馨提示
夏天到了,很多同学都喜欢游泳,那么游泳要注意些什么呢?
1.一定要去正规的游泳馆,不要去不明情况的水域游泳。
2.空腹和饱腹不要游泳,以免空腹游泳时头晕乏力,饱腹游泳时胃疼。
3.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减弱身体抵抗能力,引起感冒。
4.下水前要作好准备活动,以免腿脚抽筋,发生危险。
5.游泳时间不宜过长,疲劳游泳容易发生危险。
(1)、下列不属于提示中提到的游泳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的一项是( )A、头晕乏力 B、感冒 C、腿脚抽筋 D、视力下降(2)、以下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刚经常独自一人去小河里游泳。 B、小东经常刚吃饱饭就去游泳,觉得这样才有力气。 C、小芳每次游泳前都会作好准备活动。 D、小华是急性子,一到游泳池就跳下水。(3)、小宇刚跑完步觉得很热,想去游泳凉快一下。 你会对小宇说些什么?写一写。 -
19、下面是一份气象人准备的摆摊攻略,阅读图片完成练习。(1)、气象人认为春天卖什么最好?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卖鲜花、雨靴 B、卖风筝、蚊帐 C、卖茶叶、口罩 D、卖青团、西瓜(2)、气象人推荐夏天卖遮阳帽、冷饮、电风扇,是因为夏天要( )A、防蚊 B、防过敏 C、防雷雨 D、防中暑(3)、“天气小贴士”提醒:秋天要防风,防干燥;冬天要防寒,防雨雪。 那么,秋天和冬天卖什么最好呢?请你推荐一下。每个季节至少推荐两种商品。
-
20、小古文阅读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①兄同食梨,融独择②小者③。 父问故④ ,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
【注释】①诸:众,各个。②择:选择。③小者:小的梨。④故:原因。
(1)、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四岁 B、与/诸兄/同食梨 C、融/独择/小者 D、儿年/幼,当取/小者(2)、“与诸兄同食梨”中的“食”的意思是( )A、食物 B、喂食 C、食欲 D、吃(3)、孔融为什么拿小的梨呢?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读完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