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平时积累填一填。
    (1)、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中“”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饱含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从《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4)、大自然在诗人的眼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诗中有燕子,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诗中有桃花,宋代诗人苏轼吟出了 “”;诗中有黄鹂的叫声,宋代诗人曾几写出了“”。
  • 2、对下面语段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幅敦煌壁画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描绘的是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宗教故事。

    A、敦煌壁画形式多样。 B、敦煌壁画内容丰富。 C、敦煌壁画色彩鲜艳。 D、敦煌壁画规模巨大。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风吹过,湖面立即荡漾起一圈圈波纹。 B、春姑娘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 C、我们要多阅读,多旅行,开阔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D、这篇习作还需要再修改,你可以画蛇添足 , 润色一下。
  • 4、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下课,同学们就____在一起,讨论三八节送什么礼物给妈妈。有同学认为,礼物的包装要____,礼物要____;有同学认为,送什么不重要,____心意真诚,____是最好的。

    A、聚拢  精美  别致  只要………就…… B、合拢  别致  精美  虽然……但是…… C、聚会  精美  别致  因为……所以…… D、合拢  精彩  别致  只有………才……
  •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陌生  检查  争奇斗艳 B、懦弱  惊讶  守株待兔 C、纤细  智慧  相提并论 D、欧州  闲散  刻舟求箭
  • 6、观察下面的标牌,让你想到“望闻问切”四个字的是(     )
    A、 B、 C、 D、
  • 7、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xī)         粗(cāo)          跨(héng)             商(fàn) B、(luǎn)        闲(sǎn)         放(chéng)            娇(sā) C、样(mú)          疲(juàn)         一轿子(shèng)       懦(nuò) D、断(qiē)         河(xiáo)        成(qì)               便宜(pián)
  • 8、读下面的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夜晚,我趴在窗台上,xīn shǎng着周围的美景。花园里的花儿开放了,夜色下,那层层叠叠的huā bàn在微风的chuī fú下轻轻摇曳着,fǎng fú展翅欲飞的蝴蝶。ǒu’ěr会有那么几只huó pō的蟋蟀在不远处的草丛里奏起美妙的弦乐,要是不仔细biàn bié , 还以为是谁家的小孩子在弹琴呢!同一个zī shì趴得太久了,我直起身子,一抬头才发现,连天上的星星都已经累得méi jīng dǎ cǎi了。

  • 9、请你参加学校校刊征稿活动!本次征稿共有两大版面,分别是“校园风云人物”和“幽默人生”两个主题,请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创作,题目自拟,350字左右。具体要求如下:“校园风云人物”:选择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选取典型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他(她)的特点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幽默人生”:仔细阅读右侧这幅漫画,了解漫画大意,并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漫画带给你的思考和启示。

  • 10、这学期,我们学做了“小小讲解员”,请根据“来历”或“建筑特点”,为印度泰姬陵设计一句旅游宣传语。
  • 11、走近天台横溪堂,感受诗意江南景。

    横溪堂春晓

    [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注释】①横溪堂:诗人住所,位于浙江省天台山附近。②趁手:随手。③冥冥:天色昏暗。

    (1)、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以下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早晨,农民插秧忙。 B、春天的傍晚,细雨蒙蒙。 C、春天的田野,生机盎然。 D、春风春雨里,白鹭飞来。
    (2)、你觉得诗句“东风染尽三千顷”的“染”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 12、足下万里,移步换景。走近印度泰姬陵,感受世界遗迹之美。

    【材料一】

    印度泰姬陵

    说起世界著名的陵寝,我们首先会想到秦始皇陵,会提到埃及金字塔,然而多年前邂逅泰姬陵,那一种超凡脱俗的大美,不但“夺目”,而且“夺心”,以至于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由陵寝、清真寺、答辩厅所组成的泰姬陵坐落在阿格拉,巍峨而精美,如蓝天下的一朵白色蘑菇云,又如一座凛然的雪山,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这是一位印度国王为纪念其去世的爱妻而建造的一座陵寝,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巨大建筑,被认为是人类的建筑奇迹之一。

    在很多人眼里,泰姬陵是永恒爱情的象征。印度五世国王的爱姬病重弥留时,悲痛的国王许诺,将在她离开人世后为她建一座绝世无双的最美的陵墓。爱姬病逝,国王便开始实践对亡妻的诺言,举全国之力大兴土木,开工建陵。当时的印度,国力雄厚,然而建这座陵墓,绝非平常之事。全国动员,设计、采办、运料、施工,工程浩繁,犹如秦始皇建长城。巨大的施工现场,每天有五千个工人在劳作,工程延续了整整二十年,无数人为之流汗流血,甚至丧命。当泰姬陵完工时,见到它的人都惊呆了,天地间耸立起的这座纯白色的巨大建筑,端庄、宏伟、神秘,集圣洁和华丽于一身,它的美震撼了所有人。

    泰姬陵用数以万吨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穹顶主体,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彩色大理石镶嵌墙上的花饰和可兰经文。陵寝周围巨大的方形平台和阶梯,也用白色大理石铺就。瞻仰陵寝的人们赤脚走上台阶,经过平台,仿佛是一步一步进入一座纯洁的白玉之山。陵寝的方形平台四角建有四座立柱形高塔,塔顶也有圆形弯顶,和巍峨的陵寝主楼浑然一体。陵寝平台两侧有两幢对称的红色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在这两幢红色建筑的衬托下,更显出主体陵寝耀眼的洁白。

    国王兑现了他的诺言,为亡妻建造了一座独一无二的伟大陵寝。这恐怕是有史以来人世间成本最高、代价最大的爱情纪念。

    【材料二】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

    泰姬陵

    地位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简介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判断泰姬陵有哪些建筑特点?

    ⑴主体洁白  ⑵圆形穹顶  ⑶古希腊风格  ⑷巍峨宏伟

    (2)、【材料一】介绍了泰姬陵的哪些方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说、面积、色彩 B、结构、传说、建材 C、建材、工期、面积 D、色彩、来历、结构
    (3)、【材料一】第1自然段,除了泰姬陵,还提到了秦始皇陵和埃及金字塔,你觉得这样表达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4)、两则材料都介绍了泰姬陵,你更喜欢读哪一则,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
  • 13、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寄宿生活妙趣横生。品读他的文字,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

    寄宿生活的回忆

    寄宿生活给我的印象,犹如把数百只小猴子关闭在大笼子中,使之一齐饮食,一齐起卧。小猴子们怎会不闹出种种可笑的把戏来呢?现在回想起来,饭厅里的把戏最为可笑。生活条件不好,物价又贵,总务老师精明,食堂厨师奸猾,加上我们青年学生的食欲旺盛,七八个毛头小伙子,围住一张饭桌,协力对付五只高脚碗里的浅浅的菜,真有“老虎舔蝴蝶”之势。

    菜里整块的肉是难得见面的。一碗菜里露出疏疏的几根肉丝,或一个蛋边添配一朵肉酱,算是席上的珍品了。倘有一个人大胆地开始向这碗里夹了一筷,立刻便有十多根筷子一齐凑集在这碗菜里,八面夹攻,大有致它死命的气概。我是一向不吃肉的,没有尝到这种夹攻的滋味。但食后在洗碗池,时常听见同学们的不平之语。有的人说:“这家伙真厉害,他拿筷子在菜面上转一个圈,所有的肉丝便集结在他的筷子上,被他一筷子夹去了。”又有的人说:“那家伙坏透了。他把筷子从蛋黄旁边斜插进去,向底下挖取。上面看来蛋黄不曾动弹,其实底下的半个蛋黄已被他挖空,剩下的只是蛋黄的一张壳了。”

    有时众目所注意的,是一段鲞(xiǎng)鱼。鲞鱼大多是硬邦邦的,蒸得半生不熟,两根平头的毛竹对付这段带皮连骨的鲞鱼,真非用敏捷的手法不可。我向来拙于用筷的手法,偏偏这碗鲞鱼常不放在我的面前,而远远地放在桌的对面。我总要千难万试,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别人的筷子已经跃跃欲试地等候在我的手臂两旁,犹如马路口的车子等候绿灯了。我不好一直阻碍交通,只得拉了一片鲞皮回来。有时连夹了四五次,竞连鲞皮都不得一丝;而其他虎视眈眈的人,又都紧盯着我的筷头,监视着我的演技。空筷子缩回来太没有面子,但到底没有办法,我只得红着脸孔,蘸一些鲞汤回来,也送下了一口白饭。

    我们的饭厅里,着实是可称为客气的。我们守着这样的礼仪:用膳完毕的时候,必须举起筷子,向着同桌未用毕的人画一个圈子用以代表“慢用”。未用毕的人也须用筷子向他一点,用以代表“用饱”。桌桌如此,餐餐如此。但是,一群猴子关闭在一个笼子里,客气也有客气的可笑。举动轻率的青年想把筷子伸向左方的一碗中去夹菜,忽又看中了右方的一碗菜,中途把筷子绕回右边,不期地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圈子。其余的人当他是行“慢用”的礼,大家用筷子来向他乱点。结果满座发出一种说不出的笑声。

    总之,饭厅里种种可笑的把戏,都由于共食而发生。倘改了分食,我们的饭厅里就寂寞了。

    (1)、丰子恺回忆了寄宿生活中饭厅里的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老虎舔蝴蝶”是一句方言,对这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B、食材少,胃口大,不够吃 C、胆大妄为,你争我夺 D、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
    (3)、对于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回忆了寄宿生活,表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B、从“可笑”“精明”“奸猾”等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寄宿生活的厌恶。 C、从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渴望饭厅早日实现分食制。 D、通过回忆饭厅里小猴子们的把戏,表达了作者对宿友们的思念之情。
    (4)、文章第1自然段说寄宿生活就是把几百只小猴子关在大笼子里,有人认为这样写带有贬义,很不恰当。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并写下你的理由。
  • 14、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徜徉古诗的海洋,我们从“昼出耘田夜绩麻,”中体会到劳作的艰辛;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中体会到戍边将士杀敌的决心;从“ , 意恐迟迟归”中体会到慈母对游子的牵挂。
    (2)、从“君子 , 小人长戚戚”和“君子 , 小人喻于利”这两句话中体会到,我们应该做一个心胸坦荡、通晓大义的人。
    (3)、漫步古典名著的殿堂,读到书中第五回的标题“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我知道这一章回出自中国古典名著《》,这一章讲述的是的故事。
  • 15、下面关于课文中人物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通过心理描写表现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剔得发亮。(通过外貌描写体现祥子精神气十足的特点) C、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沃克医生内心的慌乱与挣扎) D、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通过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 16、下列句子中,歇后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今年的篮球赛,我们本来志在夺冠,可没想到自开赛后,球队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太让人失望了。 B、今年的计算机编程大赛,小明又拿了第二名,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上来向他询问成绩,他说道:“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C、姐姐看我拿着她心爱的水晶球,严肃地说:“我们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你可要轻手轻脚一些,要是弄坏了,我可饶不了你!” D、大姐出了个好主意帮家里渡过了难关,可谓是“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啊!
  • 17、下面的描述最符合右边这幅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A、楷书        勤奋博学 B、小篆        博学勤奋 C、隶书        勤奋博学 D、隶书        博学勤奋
  • 18、小林在习作中想要用“心chí神往”来表达自己对西湖美景的憧憬之情,却不知道“chí”是哪个字。查字典后,知道了正确的答案是(    )。
    A、 B、 C、 D、
  • 19、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zhòu)        清(chéng)        竹(zhù)        肥体壮(piāo) B、毛(líng)        刻(juàn)        山(wù)        首弄姿(sāo) C、住(jiū)        杆(wéi)        威(xià)                跃欲试(yuè) D、恶(zēng)        紧(nǐng)        千(rèn)        自惭形(huì)
  • 20、阅读小林同学笔下的“杭州美味”。可惜,这段话中共有三处错误(一处错别字,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错误),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我从小喜欢吃爷爷做的杭州菜,尤其喜欢油炸响铃、龙井虾仁、和东坡肉。既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会想起不由地这些江南滋味,且思之心切,垂涎三尺。

    本学期,我们跟随课本,走进作家们的童年岁月,畅览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了解仁人志士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语文天地,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吧!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