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浩瀚宇宙中,不少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编号31230的“屠呦呦星”、编号79694的“南仁东星”、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这是国际性、永久性的荣誉。祖国群星闪耀,每一次仰望星空,都能感受到他们守护和激励的力量。
【材料二】屠呦呦:青蒿(hāo)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nūè)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南仁东: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wù),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ān)刻下新的高度。
吴孟超:90岁高龄时,依然坚守在医学前线。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因愿意奉献自我而璀璨,因救人无数而耀眼。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下面最适合作为材料标题的一项是( )。A、著名的医学家 B、奇特的小行星 C、中国科学家的成就 D、夜空中的“中国星”(2)、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①屠呦呦是我国首位在外国进行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②南仁东是“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
③材料中的三位人物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所长,造福社会。
(3)、下面是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列的问题,请选出提问角度。A.材料内容 B.材料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①屠呦呦因为哪项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还有哪些小行星是用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③材料中将吴孟超比作“夜空中的星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屠呦呦、南仁东等科学家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礼记》中说:“ , , 慎思之, , 。”(2)、圣贤有嘉训,诲汝常谆谆。汉代王充说:“智能之士, , 。”唐代韩愈也指出:“ , ?”(3)、爸爸经常用《尚书》中的“ , ”鼓励我多向别人请教问题,不要自以为是。(4)、《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岑参的诗“ , ”,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今天太冷了,街上没有行人、车辆和流动摊贩。
(2)、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蝴蝶藏身呢?(改为陈述句)(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读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生活,一个人有高大的目标是好的,即使目标不能完成,在努力的过程中也是快乐高兴的。
-
4、通过学习课文,卡维学到了很多知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用来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 D、《蝴蝶的家》一文中,“我”最后终于知道下雨时蝴蝶藏在桥下面了。
-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 )A、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是谁将雪花撒下? 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D、“玲玲,你怎么不干活呢?”大伙儿问。
-
6、下列针对文段所提的问题中,最有助于理解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叫卖声是城市声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越来越多的叫卖声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收录300多种来自老北京胡同的声音。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沉浸式展陈,将日夜晨昏、四季流转间不同时段的姑苏叫卖声带到参观者耳旁。广州声音博物馆尝试开发声音遗产保护与教育新模式。
A、文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介绍叫卖声? B、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叫卖声有哪些? C、如何保护和传承叫卖声? D、我们可以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些什么? -
7、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桌子上横七竖八地放着很多铅笔。 B、坐着缆车上山,我体验到腾云驾雾的感觉。 C、经过老师的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D、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 , 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一场暴雨耽误了。
-
8、照样子,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住——(注)(注意) 蝇——
记—— 倍—— -
9、读语段,完成以下练习。(1)、根据拼音,将语段补充完整。
如今,人们处于一个hū fēng huàn yǔ的shì jì , 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lián xì日益紧密,科技 gǎi biàn人类生存方式的chéng dù远远chāo guò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你看,无人 jià shǐ的汽车已在公路上飞速前进;人类想要téng yún jià wù、探索宇宙奥秘的梦想 , 早已变为现实。
(2)、下面各项中的“益”与“日益”的“益”意思相同的是( )。A、延年益寿 B、精益求精 C、良师益友 D、集思广益(3)、将画线部分的加点词替换成下列词语,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A、奥妙 妄想 B、玄妙 空想 C、奇妙 回想 D、秘密 幻想(4)、看了语段后,大家交流了感想,请将他们的发言补充完整。小涵:听爷爷说,他们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里。那时没有电视、宇宙飞船、手机和互联网。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电脑,。(反复用“有了”把发言补充完整)
腾腾:是啊!?是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这美好的时代。
-
10、阅读下面的新闻,仿照加点的句式写一写你的课间操吧!
“舞美敦煌”创意课间操来啦!你看同学们有的手臂轻扬,如同飞天仙子;有的脚步轻盈,踏着灵动的节拍;还有的则身姿挺拔,展现出金刚力士的庄严与神圣。
-
11、拓展阅读
开花的课桌
①三月的风荡来春天的纤尘,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②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是嫩白的。在寒风料峭的三月里,发现这一抹淡淡的春
2 痕,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受得到。
③春意在孩子的课桌上萌动和蔓延。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从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④终于有一天 , 孩子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 , 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 , 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这句话将迎春花比作____,形象地写出了迎春花____的特点。
⑤一到春天,山里野花真是太多了。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柳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那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钢笔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 , 是花枝染红了小脸 , 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我从这句话中想象到了孩子们____的画面。
⑥春天是从孩子们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1)、理解文中富有新鲜感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词“料峭”的意思是。“这一抹淡淡的春痕”指的是。(2)、品读文中画横线富有新鲜感的句子,用不同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动并补充批注。(3)、作者写山里孩子们翻山越岭去上学,写他们的穿着是为了 ( )A、说明山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不好,他们的上学路很艰难。 B、表现了山里虽然贫穷但风景美丽,孩子们一路上可以采到许多花。 C、表现出孩子们尽管条件不好,还是热爱学习、感受春意,突出了他们的无忧无虑。(4)、课桌本来是不会开花的,你从课桌上的花体会到了孩子们怎样的特点? -
12、专项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在雪地里上课
①大雪初晴,学生们陆陆续续背着清一色的帆布书包向大山里的一所小学聚拢。
②教室里一派沸腾的景象。操场上盖了雪,女生们便在过道里“唰啦唰啦”地翻绳、踢毽子,不停地变换花样。男生们则挤在窗边,对着屋檐下晶亮的冰凌咽口水。终于有人抄起竹竿,“啪”地敲下一根,含在嘴里,嚼一嚼“嘎嘣嘎嘣”地响。
③“要是能在操场晒太阳上课多好!”上课前,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王老师忽然推开门,他故意板着脸,眼睛却弯成月牙:“全体注意!班长带队铲雪,课桌椅搬操场!”学生们仿佛一群麻雀闹哄哄地涌向了操场。
④操场上的雪被铲得有一块没一块的,小脚印把雪地踩得坑坑洼洼,露出底下乌亮的煤渣,像是给白毯子绣了黑梅花。黑板也被抬了出来,架在一张长条课桌上。蔚蓝的晴空下,远处还是白雪皑皑的山,太阳明晃晃、暖洋洋的。几只麻雀旋风一样落在不远处的雪地上,唧唧喳喳吵闹个不停 , 吸引了几双不安分的眼睛。同学们开始朗读课文,骤然响起的朗读声惊吓到了麻雀,它们轰然四散。
(1)、找出第②自然段中描写声音的词语,从中我感受到了雪后校园的。(2)、文中画线的句子很有新鲜感,“旋风一样”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仿佛能听到麻雀们在说:“”(3)、第④自然段中“白毯子”指的是 , “黑梅花”指的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写比直接写“雪地里露出煤渣”好在哪里? -
13、记者在记录校园所见时把句子的顺序打乱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那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像风吹过时,森林里的千万片叶子在飘扬。②晨读的声音让校园沸腾了。③那高高低低、粗粗细细、快快慢慢的声音,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④在树下,在台阶上,在操场上,到处都是人影。
A、④③①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
14、结合采访和课文内容,下列描述不属于这所小学鲜明特色的一项是( )A、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四个少数民族的学生。 B、大青树下的小学在祖国的边疆,校园里有古老的铜钟和美丽的凤尾竹。 C、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小鸟、猴子等可爱的小动物来听课。 D、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们学习十分刻苦,即使课间也在努力学习。
-
15、有新鲜感的词语能带给我们想象,对下面的词语展开的想象正确的一项是( )A、摇晃(树叶睡觉时的样子) B、绚丽多彩(同学们穿着校服做操的场景) C、飘扬(雪花从天上落下的样子) D、和谐相处(小动物打扰学生读书、玩耍)
-
16、“万里边疆教育行”栏目组来到大青树下的小学,下面是采访时收集的两则镜头:
镜头一:早晨,同学们从山坡走向学校,绒球花在路边繁盛地开着,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壁上摇晃 , 粗状的大青树枝繁叶茂,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
镜头二:钟声响起,上课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中传来,那声音充满朝气,招引来几只小鸟儿停在枝头,歪着头认真倾听。
(1)、镜头语言描述中,画横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山坡 绒球花 B、粗状 钟声 C、读书 招引 D、上课 洁白(2)、镜头语言描述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墙壁(qián) B、凤尾竹(fèn) C、摇晃(huǎng) D、飘扬(yáng) -
17、 畅游童话王国后,小雪和小方交流起童话的特点,请你帮忙完成对话。
童话令我获得很多启示。比如读《》,我明白了。
我知道童话还常常具有的特点比如。
-
18、小鹿和队员们说:“俗话说‘____’,只要我们的心往一处想,共同努力,一定能取得胜利。”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人心齐,泰山移
-
19、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将故事补充完整。
动物王国争霸赛要开始了,动物们从四八赶来,原本四八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它们七八地议论着。这时,百百的狮子走了过来,说:“每年我都是第一,今年也不例外!”
我发现:这些词语第1个字和第3个字都是。
-
20、一些汉字小朋友迷路了,请你帮他们找到对应的班级。(填序号)
A.吼、吵、嚷、呼 B.嗡、嘟、呜、吱 C.啃、咬、含、嚼
“喊叫”班
“吃货”班
“拟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