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各展区介绍中出现的词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
    A、清秀  秀丽 B、狭窄 狭小 C、滑冰  光滑 D、歇凉 歇息
  • 2、下面是松鼠的简介,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松鼠简介:【A】它,性情(xùn)良,身体(jiǎo)健,四肢轻快。【B】它擅长在树枝分(chà)的地方用小木片和干苔(xiǎn)搭窝。【C】窝口(xiá)窄,(mián)强可以进出。【D】窝口还有一个圆(zhuī)形的盖,可以防止雨水(luò)在窝里。

    (1)、上面四个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A B、B C、C D、D
    (2)、下面加点词语,与简介中的“勉强”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碍于面子,他还是勉强答应下来了。 B、他不去就算了,不要勉强他。 C、你的这种说法很勉强 , 恐怕站不住脚。 D、这点草料,勉强够牲口吃一天。
  • 3、下面是太阳的简介,请你根据拼音,补全简介内容。

    太阳简介:它,是太阳系中的主角。它的表面温度有五千多shè shì度。有了它,地球上的动物才能fán zhí , 植物才能生长,méi tàn才能形成。太阳光有shā jūn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zhì liáo疾病。

  • 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出发了。为了丰富太空生活,航天员们带了一些物品:杨洪波带了植物,江新林带了益智玩具鲁班锁,唐胜杰带了家人的照片。如果你也能跟他们一起出发,你会带什么呢?为什么带它呢?它又会怎样陪你度过太空之旅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题目自拟。先列提纲,再按照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提纲:                 

  • 5、英雄屹立喀喇昆仑

    【题记】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方前往交涉的官兵。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方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去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官兵们敢于斗争,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有删改)

    (1)、题记是写在文章标题之下、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结合短文内容,下面对本文题记的作用描述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巧设悬念 B、点明主题 C、交代背景 D、交代写作目的
    (2)、第二自然段中提到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 B、挑起事端,试图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C、暴力攻击我方前往交涉的官兵。 D、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
    (3)、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是哪一项?(    )
    A、来自天南海北的官兵,在喀喇昆仑高原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B、在加勒万河谷事件中,官兵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C、祁发宝等官兵的事迹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D、祁发宝带着5名战士在没有增援队伍的情况下,将外军来犯者击溃驱离。
    (4)、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喀喇昆仑官兵表现出了哪些精神品质?
    (5)、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从文中的英雄官兵身上认识到自己肩上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 6、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跃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③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空中客车A380相当。

    ④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千米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成功完成了这一工程任务。

    ⑤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4000余艘。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需要,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团队,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中华白海豚,并摸清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⑦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的是哪一项?(    )
    A、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的小岛自然形成,状似蚝贝,被称为“贝壳岛”。 B、港珠澳大桥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将所有构件拼装来建造大桥。 C、在外海将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填土进行快速筑岛。 D、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搭建海底沉管隧道。
    (2)、关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港珠澳大桥可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B、港珠澳大桥的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C、港珠澳大桥施工时,有效地保护了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所有的海洋生物。 D、港珠澳大桥可以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不论……都……”是对“全部”进行的进一步说明,对其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创造了一个个新的世界纪录,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B、表明桥梁各个部分都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尽量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D、表明桥梁的所有构件都是在岸上整件制造、在海上拼装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一系列的具体数字,目的是;将等事物进行比较,目的是
    (5)、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请联系本文谈谈这样拟题的好处。
  • 7、【材料一】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材料二】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祸乱沿海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关系的和平发展。他一生写下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他在长城上修建的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1)、《马上作》是一首(    )诗。
    A、咏物 B、酬赠 C、爱国 D、田园
    (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的戎马生涯。 B、诗的第二句写诗人自嘲不懂得欣赏江花边草。 C、戚继光不仅是抗倭名将,还是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D、诗的第一句讲的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和北部地区平息祸患。
    (3)、诵读《马上作》的语调应该是(    )的。
    A、平静 B、豪迈 C、悲凉 D、喜悦
    (4)、结合材料二,写出“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的意思。
  • 8、填空题。

    爱国是什么?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是林升对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 , 直把杭州作汴州。”也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赞颂:“天戴其苍,。”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圆明园的毁灭》采用前后对比的写法,增强了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少年中国说》(节选)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鼓励他们挑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 C、竖向写古诗时,要特别注意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列排开,落款在右下角。 D、《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 10、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的情感相似的是哪一项?(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臭名远扬的英法联军肆意毁坏了。 B、受灾期间,我们同心协力阻止不良厂家与经销商狼狈为奸,哄抬物价。 C、俯下身子为人民做事的会流芳百世,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会遗臭万年。 D、海岛边防战士足智多谋,面对诡计多端的气候也能应付自如。
  • 12、下面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持之以恒  一意孤行 临危不惧 B、鼠目寸光 处心积虑     文质彬彬 C、博古通今 料事如神  才华横溢 D、碌碌无为  丧尽天良    呕心沥血
  • 13、明明学了《示儿》后,想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诗中的宋朝,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国泰民安 B、安居乐业 C、内忧外患 D、太平盛世
  •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万马齐喑究可哀(嘶鸣) B、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C、九州生气恃风雷(朝气蓬勃的局面) D、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 15、下列选项中,对错别字的更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饱揽  众星拱月(“揽”改为“览”) B、边疆  路不拾遣(“遣”改为“遗”) C、奉命  生灵涂碳(“碳”改为“炭”) D、漫游  兵谎马乱(“谎”改为“慌”)
  •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sǒu)   有无恐(chì) B、(líng)  玲珑透(tī) C、(jìn)   安园(lán) D、行(lǚ)    无无束(jū)
  • 17、看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这座hóng wěi的皇家园林,在那场为了xiāo huǐ侵略罪证而点燃的大火中化作一片废墟。那些曾经 jīn bì huī huáng的jiàn zhù , 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让人痛惜不已。

  • 18、世界上有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动物园的孔雀、植物园的梅花、家里的电器、妈妈做的美食……任选一种你最感兴趣并了解的事物写一写吧!把事物的主要特点写清楚,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少于400字。
  • 19、北国的春风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②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俱全。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③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④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不论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儿……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甲】春风从关外过山头,过山梁,山沟,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⑤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了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乙】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咯吱咯吱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嘎巴嘎巴地松动。

    ⑥麦苗儿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儿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⑦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⑧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怎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第③段在短文结构上起(    )的作用。
    A、总结上文 B、承上启下 C、统领全文 D、开门见山
    (2)、下列不属于“我”对北京的春风“别样的体会”的是哪一项?(    )
    A、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 B、北京的春风使河冰开裂。 C、北京的春风使麦苗儿返青,山桃鼓苞。 D、北京的春风帮助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
    (3)、下列表述中,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短文结尾指出北国春天令人不舒服的一面,照应了开头。 B、作者经历了“怀念江南春天→抱怨北国春天→对北国春风有别样的体会”的情感变化过程。 C、【甲】句中,“扑、漫、插、灌”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国春风势不可当的气势。 D、【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子写活了,侧面写出了北国春风带来生命复苏的强大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4)、作者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还要在第②段写江南的春风?
    (5)、如果回到江南,“我”为何会怀念北国的春风?
  • 20、冷血动物的热血生活

    提到“冷血动物”,有些人或许以为,因为这些动物的血是冷的,所以才叫它们冷血动物。其实,冷血动物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变温动物”,是指体温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是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大部分的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等都是冷血动物。虽然顶着冷血动物的头衔,不过很多冷血动物的体温并不低,它们会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暂时的、高于环境温度的体温,过着“热血澎湃”的精彩生活。

    有些蟒蛇在孵蛋的时候会通过身体痉挛性收缩来提高体温,使体温比环境温度高7℃左右;有一种高山蜥蜴,靠从太阳那里吸收光热,能在气温接近0℃的条件下,将自己的体温提高到约30℃;有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鬣(liè)蜥,它的体温只比人类的体温低1~2℃;还有一种沙冠壁虎,它习惯在炎热的中午活动,那时它的体温会超过45℃,这个体温几乎能将所有哺乳动物置于死地!

    虽然冷血动物看上去好像只能被动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温度,天气热时它们的身体也热,天气冷时它们的身体也冷,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并不循规蹈矩的冷血动物。在低温环境下,大多数昆虫的行动确实会变得迟缓很多。但有些昆虫,如某些蛾类、蝶类、蜂类昆虫,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通过“颤抖”来提高飞行肌的温度,让自己的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0~20℃。比如凤凰蛾,在10℃以下的环境中,它仍然可以快速飞行和取食,而这时它的飞行肌温度至少为35℃。

    蜜蜂等群居性昆虫利用肌肉运动和水分蒸发来调节巢穴的温度。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蜜蜂们会群集在一起,让蜂巢的中心温度保持在20℃以上,甚至30℃以上。蜜蜂甚至把这种“绝技”当作武器,用来对付入侵的黄蜂。

    以前,动物学家将鱼类归为冷血动物,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极少数鱼的体温并不“冷”,甚至能高出水温10~20℃,如金枪鱼、大白鲨等。这些“热血”鱼儿打破了动物进化的常规,展现了生物进化过程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妙。所以说,冷血动物并不都是“冷”的,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它们其实一直都在进化。

    (1)、能在低温环境下通过“颤抖”提高飞行肌温度的动物是(    )。
    A、凤凰蛾 B、蟒蛇 C、蜥蜴 D、金枪鱼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举例子 B、列数字、打比方 C、作比较、打比方 D、举例子、列数字
    (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大多数冷血动物的体温都很低。 B、大部分爬行类动物都是变温动物。 C、大多数昆虫在低温环境下行动会变得迟缓。 D、大白鲨的体温并不“冷”,甚至能高出水温10~20℃。
    (4)、如果你是《小百科》的编辑,你会把《冷血动物的热血生活》编在(    )上。
    A、《小百科·旅游》 B、《小百科·生物》 C、《小百科·文化》 D、《小百科·社会》
    (5)、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至少”一词能删除吗?为什么?
    (6)、为什么说很多冷血动物过着“热血澎湃”的精彩生活?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至少两点)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