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给下面词语中画横线的字注音。
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怀抱
-
2、诗歌解释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
____。
(1)、补写诗歌的后两句。(2)、诗歌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两个角度,身处、、、四个位置观察到的庐山景色。(3)、你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其中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否则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C、复杂的事物,既要从多方面观察,又要去亲身体验、感受,这样才能认清事物。 -
3、诗歌梳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中,作者把比作 , 把比作 , 比喻生动贴切,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
4、按要求填空。(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2)、“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3)、“梅雪争春未肯降”中“降”的意思是:。
-
5、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写在横线内。
jiàng
xiáng
(1)、被围困的敌军举着白旗向我军投降。(2)、这架飞机平安地降落在机场的跑道上。 -
6、看拼音,写字词。
我和爸爸抱着不fú shū的决心,fèi了好大的劲儿终于登上了lú shān山顶。此时, mù色jiàng临,那些shān fēng远看、近看、cè看,姿态各不相同。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由得 yín诵起苏轼的《tí西林壁》。
-
7、填空题(1)、《暮江吟》的作者是 , 字 , 号 , 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和“”之称。(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 字 , 号 , 代著名诗人。(3)、《雪梅》的作者是 , 代诗人。
-
8、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暮
吟
题
侧
峰
庐
缘
降
费
须
逊
输
-
9、诗歌鉴赏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诗中,芦苇的头由色变成了色,变化的原因是。(2)、“把斜阳掉在江上”一句中,你觉得斜阳是真的掉在江上了吗?为什么?(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
10、《花牛歌》描写了花牛、花牛、花牛、花牛一系列场景,这些场景再现了花牛的生活状态。
-
11、根据意思写词语。(1)、傍晚时西斜的太阳。(2)、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3)、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4)、(鸟儿)回到自己的窝。
-
12、照样子,写词语。(1)、一瞬(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2)、滴溜溜(ABB式词语)
-
1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鸟巢(cáo) 芦苇(wěi) 压(yà)扁 剪秋罗(nuó) B、罗(luó)列 占(zhàn)领 冬眠(mián) 一瞬(shùn)
-
14、填空题(1)、《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 ,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2)、《花牛歌》的作者是 , 他是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鸟儿
的芦苇
剪秋罗
斜阳
双翅一
甩得
-
16、拼一拼,连一连。
cháo
wěi
bà
zhàn
luó
霸
占
巢
罗
苇
-
17、阅读理解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美好的境界”是指。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是因为。(2)、“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表现了“我”对小珍珠鸟的之情。(3)、“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你对这里的“情意”如何理解?(4)、写出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18、珍珠鸟对作者的态度经历了————的过程。
-
19、按要求写句子。(1)、根据提示,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①(形容气候)
②(形容感受)
(2)、仿写句子。信赖,是一首诗,一首温情的诗。
信赖,
-
20、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