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歌鉴赏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从表达方式来看,属于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诗。全诗的中心句是: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总领下文,令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颔联用“腾细浪”“走泥丸”两个生动的比喻,把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打败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 C、颈联紧扣“万水”来写,写红军渡江涉水。“暖”“寒”二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上概括了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采用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中先以“”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势,接着通过描写越五岭、、翻岷山,表现出红军长征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 3、聪聪观看了有关红军长征的影像资料,请你帮他补全下面的内容。

    当影像资料播放到红军战士越过五岭山脉的画面时,他想到了“”这句诗;当影像资料播放到红军战士翻越乌蒙山的画面时,诗句“”体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令他敬佩不已;画面中金沙江水流湍急,大渡河险桥横架,真实地反映了诗句“”中的险要环境。

  • 4、学完《七律·长征》,小语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但她只想出了上联,请你依据上联,用待选词语组成下联。

    待选词语:等闲 泸定 夺 金沙 万水 巧渡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5、根据拼音写字词。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险:翻越五岭和乌蒙山,跨越大dù河上只剩下十几根tiě suǒ的泸定桥,翻过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长征何其艰辛,但他们却把这一切一lǜ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 6、填空题

       《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我还读过他写的等。

  • 7、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 8、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 9、阅读理解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根据语境,在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
    (2)、请给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
    A、接受任务 B、诱敌上山 C、痛击敌人 D、引上绝路 E、英勇跳崖
    (3)、“眺望”和“望望”都有看的意思,能否交换一下位置?为什么?
    (4)、面对包围过来的敌人,五位壮士脸上却露出胜利的喜悦,这是因为(    )
    A、五位壮士为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而高兴,虽面对死亡,却视死如归。 B、五位壮士有把握打退敌人的进攻,顺利摆脱困境,这是充满信心的笑容。
    (5)、选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五位壮士跳崖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10、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句)
    (2)、五位壮士的英勇壮举令人激动。(改为反问句)
  •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 12、选词填空。
    (1)、五位壮士(屹立/矗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瞭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2)、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保护/掩护)任务。
    (3)、马宝玉嗖的一声(扔/拔/拧/甩)出手榴弹,(扔/拔/拧/甩)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拔/拧/甩)向敌人。
  • 13、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把胳膊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手liú弹扔下xuán崖。
    (2)、石头像báo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五位壮士yì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kòu , 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 yuè
  • 14、《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时期。课文是按照“接受任务→→英勇跳崖”的顺序记叙的。
  • 15、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 16、读文字想画面,补充句子。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 , 我仿佛听见

  • 17、照样子,写词语。
    (1)、半明半昧(ABAC式词语)    
    (2)、摇摇欲坠(AABC式词语)    
    (3)、密密麻麻(AABB式词语)    
  • 18、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彷佛

    呐凉

    怀报

    陈睡

    模湖

    轻楚

    廷院

    星群蜜布

  • 19、填空题

    本文《繁星》作者是 ,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我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秋》等。

  • 20、课文《繁星》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文中出现的关于时间的词语是 , 它们所对应的地点是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