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蹲下(zūn) 头涔涔(cén) 惆怅(cóu) 泪潸潸(shān) B、挪移(luó) 痕迹(hén) 原谅(niàng) 缥缈(miǎo) C、绊倒(bàn) 消逝(shì) 砖块(zhuān) 赤裸裸(luǒ) D、咔嚓(cā) 急遽(jù) 惊惶(huāng) 蒸发(zhēn)
-
2、读拼音,写字词。
微风轻拂,阳光míng mèi , 蚂蚁在墙角散步,蔷薇在枝头zhàn fàng , 妹妹yī wēi在奶奶身旁,一边帮奶奶cuō着棉线,一边听着奶奶的絮叨。小猫在我脚边pái huái , 也许是邀我和它捉迷cáng。
-
3、顽皮是因为心怀纯真,历险是因为勇敢的心不想停歇。
历险、冒险、探险……天真活泼的你是否有过跟汤姆·索亚类似的经历?是否有过精彩或糟糕的顽皮往事?抑或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小“事故“……请以“那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
4、课外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
①突然,砰!砰!她撞到一堆树枝和枯叶上,终于停止了坠落。
②爱丽丝一点儿也没受伤,马上一跳就站了起来,眼前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那只白兔还依稀可见。爱丽丝一阵风似的追了过去,可是一眨眼,兔子就没影儿了。爱丽丝发现自己在一个低矮的长长的大厅里,天花板上挂着一排灯。大厅四周都是门,全部锁着。爱丽丝试了试每扇门,然后郁闷地回到大厅中间,不知道怎么才能从这里出去。
③突然,她发现一张三腿小桌,桌上有一把小小的金钥匙。爱丽丝想:那大概是开厅里某扇门的。可是,钥匙太小了,她试了半天,没有一扇门能打开。不过当她转第二圈的时候,她发现了一道小布帘,帘子后有一扇大约四十厘米高的小门,试试小钥匙,正合适!她高兴极了。
④爱丽丝打开门,门里是条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的小走道,她跪下来往里瞧,里面有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她多想离开这个大厅到花园去走走,可惜她太大了,连脑袋都伸不进那个小道口。“要是能缩小成望远镜里的小人该有多好!“爱丽丝想。
⑤在小门旁干等不行,她走回小桌旁,希望能找到另一把钥匙。这回她发现了一个瓶子,上面贴着纸标签:“喝吧。“聪明的爱丽丝没有性急。“不行,得先看看上面是不是写着‘有毒’。要是喝下‘有毒’瓶子里的东西,那迟早会坏事!“爱丽丝心想。然而这瓶子上没写“有毒“,于是她冒险尝了一口,发觉很好喝,就一口气喝完了。“好奇怪哟!“爱丽丝叫道,“我一定在变小,像望远镜里的小人了!“
⑥“不管怎么着,我终于可以进到花园去,变大变小我都不在乎。“爱丽丝说。一点儿不假,她现在只有二十五厘米高了。想到可以钻进那道小门,进入那个美丽的花园,她真开心。
【注释】本书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2)、读选文第⑤段,我们可以看出爱丽丝是一个( )的女孩。A、正直善良 B、聪明谨慎 C、坚定不移(3)、读句子,体会爱丽丝遇到的困难,运用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学到的思考方法,替爱丽丝进行乐观的思考,照样子写一写。坏处
好处
掉落到了一个从来都没到过的奇特的地方
自己原本想追的兔子跑没影了
不了解这里的食物是否有毒
(4)、爱丽丝能顺利进入花园吗?她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请写出你的预测。课下读一读这本书,看看你的预测与原文是否一致。
-
5、课内外对比阅读。
选文一: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A.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并把它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上面刻着:“1659年9月30日,我在这里登岸。“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B.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选文二:格列佛游记(梗概)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不幸遇上海难,漂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国)。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入侵利立浦特国,格列佛把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国王很不高兴。 这时,王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撒尿把火扑灭,却惹恼了王后。 小人国君臣准备除掉格列佛,于是他逃往敌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不久,格列佛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 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但他住的箱子意外掉进海里,被一艘船发现。 获救后,格列佛乘船回到英国。
一段时间后,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 途中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逃到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 飞岛上住着国王和贵族,百姓则住在其他三座海岛上:巴尔尼巴比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研究的全部是些荒诞的课题,巫人岛上的总督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拉格奈格王国有一种长生不老人。 离开飞岛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再次乘船出海。 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慧骃国“。 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 在他们的美德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下。 然而“慧骃国“通过决议要消灭“耶胡“——马所圈养的牲畜。 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打道回府。
(1)、(新题型)冒险的旅途总有精彩的奇遇。请结合选文二,完成航海历险图。(2)、(课本变式题·要素)冒险的人物总是熠熠生辉。联系选文,完成读书交流会上的对话。兰兰:画线句子A通过描写鲁滨逊的做法,让我感受到他在逆境中的品质。画线句子B是(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反映了鲁滨逊的人生态度。
梅梅:鲁滨逊和格列佛都很勇敢,富有探索精神,他们让我想到了。(可多选)
A.孙悟空 B.祥子 C.林黛玉 D.尼尔斯
(3)、冒险的故事总有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篇小说都以故事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作为题目。 B、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历经冒险之旅,最终重返故乡。 C、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流落荒岛,开启了漫长而孤独的求生之旅。 D、两篇小说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使阅读充满乐趣。(4)、一则好书评能激起他人阅读的兴趣。请你仔细阅读《老人与海》的书评,为你喜欢的书籍仿写一则书评。《老人与海》书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的生活就像海洋,要成为坚毅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书评:
-
6、学校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你从下列名著(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中任选一部,帮助图书管理员填写卡片。
名著:《西游记》《老人与海》《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安徒生童话》。
名著推荐卡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
7、明明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了,不用再天天早起读书了,这时我们可以用“莫道君行早,“来劝导他;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因为“读书须用意,“;我们也要多与智者交流,正所谓“听君一席话,“。
-
8、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1)、(课本变式题)请根据《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冒险记录卡“。
冒险记录卡
背景:乘船前往非洲,遭遇危险
地点:
主要人物:鲁滨逊
经历概括
→建房定居→驯养培育→→回到英国
(2)、(新题型)根据所学名著,完成下面的导图,探索人物的优秀品质。 -
9、(跨学科)下面是不同译者对《鲁滨逊漂流记》中同一句子的翻译,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原文
But I am alive,and not drowned,as all my ship's company was.
译文
①徐霞村译文: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②郭建中译文: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我更喜欢句。理由:°
-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湖北黄石市)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 , 洒了一地。(注意加点部分,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进行仿写)
饿 安静 盼望——。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赛马上开始了,台下的选手们都跃跃欲试。 B、遇事要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无济于事。 C、我们不要总想着鹤立鸡群,而是先要学会怎样成为乌合之众。 D、这次考试不理想,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只要总结教训,下次定会取得好成绩。
-
12、读文段,完成练习。
走进外国名著的世界,就像参加一场盛大的精神yàn huì( )。鲁滨逊liú luò( )荒岛,没有奄[yān yǎn]奄待毙,克服最初的kǒng jù( )后,他制造工具,畜[xù chù]养牲畜[xù chù],在艰难的____中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逃过猫的锋利的犬[quǎn fèi]牙,经历过狐群的追捕,在骑鹅旅行的过程中他pāo qì( )了往日的种种恶习,他的成长令人kuān wèi( );汤姆·索亚和他的朋友们向往自由、喜爱探险,在山洞迷路时,汤姆仍然能够lǐ zhì( )思考,沉着地带着小伙伴走出____……书籍滋养心灵,让我们在____中能够坚强前行。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3)、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处境 困境 逆境 B、情境 处境 困境 C、境遇 逆境 困境 D、处境 境遇 逆境 -
13、在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习作
题目一:▲
即将告别小学生活,回忆往昔,总有一件难忘的事珍藏在你的内心深处。请选择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事,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题目二:▲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未来会发生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在未来世界的奇遇。 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
14、 阅读材料,完成第小题。
为了弘扬革命文化,学校将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结合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和学习小组同学一起完成任务。
【材料一】
北京大学红楼(简称北大红楼)在五四大街与北河沿交界路口的北侧。 这是一幢引人注目的建筑,红砖红瓦,点缀着浅灰色线条,方正的身形古朴大气,独具历史气韵。在这里,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传播了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使这幢红楼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行走在红楼里,仿佛走进了百年前的历史风云。 红砖红瓦,红色精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光,在人们的心中永存。
沙滩后街55、59号一带是北大二院旧址,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 一眼望去,这座二层的深灰色砖楼显得十分“板正”:四面都是方方正正的,立在同样方正的基座上,每个面上的柱子也是方的,围成回廊。不过,柱与柱之间连成了数个圆弧形的拱门,加之柱子上点缀的雕花装饰,使得这座楼方中带圆,严肃之中带着点儿活泼。北大二院西斋有一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图书室——“亢慕义斋”(共产主义小室)。就是在这里,李大钊组织会员搜集、整理、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的著作。这幢大楼见证了李大钊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动人故事。
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是郭沫若先生的故居。1963年11月,郭沫若迁入此地。迈入大门,入目是一片青翠的花园。沿着幽径向前,有一尊郭沫若的青铜坐像,以抱膝的姿态安坐在几棵银杏树下。二道垂花门内,是一个开阔美丽的大四合院。 院中的正房是郭沫若会客包括开展政务活动的地方。 同时,他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和历史研究巨著。
来今雨轩位于东城区中华路4号中山公园内的一个小院中。屋顶上的琉璃瓦与蓝天相映,青绿色的正门嵌在红砖墙里,“来今雨轩”的匾额悬挂其上。来今雨轩是少年中国学会的重要活动场所,会员非常广泛,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毛泽东、张闻天、赵世炎等人都是这个学会的成员。成员们经常在此会面,举行讲演和学术讨论。在他们的努力下,社会主义进步思潮得以大力推广。 (有删改)
【材料二】
北京红色打卡地名片【材料三】
北京红色打卡线路表
线路序号
具体线路
线路主题
①
D
②
____
③
____
④
____
(1)、任务一:了解北京红色打卡地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北京的红色打卡地有了更多了解。请和他们一起判断下面信息是否正确①在北京大学红楼,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传播了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②第①条红色打卡线路中的来今雨轩,是少年中国学会成员们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那里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亢慕义斋”。
④通过“党史e起学”小程序预约郭沫若故居门票后,第二天方可参观。
(2)、阅读【材料一】后,同学们发现每一处红色打卡地都是从、、历史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3)、【材料一】在介绍北大二院旧址时,写“严肃之中带着点儿活泼”是因为。(4)、任务二:走进北京红色打卡地:同学们发现每一条红色打卡线路都有相应的主题,请将线路对应的主题选项填写在【材料三】的表格中。
A.我爱北京天安门
B.日出香山照神州
C.刀光文笔射斗牛
D.红云初起动京城(5)、任务三:制作红色打卡地展板:请围绕“红云初起动京城”这一线路主题设计一块展板。结合材料,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革命人物及其事件写在展板上。为了让展板更加丰富,再补充一方面内容并写出具体理由。红云初起动京城
人物:
事件:
补充内容:
理由:
-
15、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童年的枣树
①在北京的胡同里,枣树是最常见的树。往往一片平房屋顶,这儿一棵那儿一棵突兀出来,走近了看都是枣树。
②我小的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胡同小院里。 院子的西北角也栽了一棵枣树。 它的树干大约有人小腿粗细,颀长而挺拔,树皮粗糙布满裂纹。枣树的主干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分叉,然后再分叉,一直高过屋檐、房顶,再向上生长,如同巨人挺直起身躯,然后缓缓伸展开枝叶,挂满椭圆形的果实。整个儿盛夏,枝叶间都是蝉鸣。你分不清是从这棵枣树上传来,还是来自邻家的那一棵。
③等到盛夏过去秋风起,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了。 家家种枣树,户户满天星。 就是那
时,躺在树荫下乘凉的我,盼着枣子变红成了每日的念想。
④“枣儿什么时候变红啊?”我问妈妈。
⑤“老话说,七月十五红圈儿,八月十五落竿儿。”母亲就是这么回答我的。
⑥那时开始,我就盼着八月十五。
⑦八月十五,多么神奇的日子。 不光有月饼吃,忽然还添了甜美的枣子。原本青得翠绿的枣子,就在我的这种等待里慢慢变出一抹淡红,接着染上一圈儿红晕,悄悄长出鲜红的斑斑点点。等到月儿渐渐变圆起来,枣皮上的红晕也散开到半边天。
⑧哪里等得到八月十五啊。八月十五那么多事,谁有时间摘枣子呢?要提前几天,趁着晴好的天气,一家人就动起手来了。梯子、长竹竿、挎在胳膊上的编筐和家里最大的铁盆,等到这几样东西都准备妥当,就开始摘枣了。
⑨像我这样的半大小子,是摘枣的主力。
⑩低处的枣可以踩个凳子,直接伸手摘到提篮里。这时候大人在旁边,总不忘提醒小心“洋剌子”。 洋刺子是一种小小的毛虫,隐藏在枝叶间,能用身上的毛刺蜇人。要是不小心被刺了,又疼又痒会持续好几天。
⑪低处的摘完了,我就要上房顶摘了。本来,房顶是孩子们的禁区,但是为了摘枣,规矩在这一天也可以例外。 小孩身体轻,往往踩不裂屋顶的青瓦,况且万一孩子滑倒,还有成年人守在屋檐下,随时能伸手接住。 于是,上房顶就成了我的事。上了屋顶摘不了多久,就要用到竹竿了。
⑫对我来说,摘枣只是游戏的前奏,打枣才是游戏中最有趣的高潮。
⑬一颗颗枣子摘到手里,还要小心洋剌子,这能有什么乐趣?但是房顶上的世界可不一样,挥动手中的长竹竿,拨打着枣树间半红半青的果实,那感觉就像是挑乱满天的繁星。叮叮咚咚,一颗颗枣子从天而降,落在地上、落在屋瓦上叽里咕噜滚下去,或者直接落在大铁盆里发出一声脆响。哪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呢?
⑭在这一个瞬间,我站得比全世界还要高,挥舞着竹竿,仿佛在做一件捅破天的事,怎么能不骄傲呢?这可是连大人都做不了,只有我能做的事啊!
⑮许多年已然过去,当写下这篇童年记忆的时候,我搬上楼房已经几十年了,童年的枣树也早已不复存在。可是妈妈说的那句“七月十五红圈儿,八月十五落竿儿”,我还是时时想起。我庆幸此时我不是在异乡,我也庆幸今天不是十五,否则,这时会红圈儿的,应该不只是两颗枣子吧。
(有删改)
(1)、 文章围绕“童年的枣树”,按顺序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样子,在下面方框内补充相应内容。(2)、文章描写枣子由青变红的过程是:→→(一圈儿红晕,长出鲜红的斑斑点点)→(3)、文章第⑬段中,作者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结合关键语句将这样写的好处写在下面横线上。(4)、对文中第⑭段作者感到“骄傲”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在树上挥舞着竹竿打枣,做了大人都不敢做的事。 B、“我”站在胡同小院里打枣,真的做了件捅破天的大事。 C、“我”能站在高高的屋顶上打枣,还是大人做不了的事。 D、“我”家的枣树颀长挺拔,果实累累,“我”打的枣子最多。(5)、联系全文,将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最少写出两个方面) -
16、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pái huái
làng màn
nuó yí
fáng yù
kuān wèi
xī shēng
pì jìng
biān pào
-
17、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带给我们启迪,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结合作品内容、语言、思想等写出两点推荐理由,完成下面的推介卡。
书名:《》
推荐理由: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小题。
科技的力量让许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实现指端“云游”千年中国史;裸眼3D重现三星堆古城昔日的辉煌;全息影像“复活”的《霓裳羽衣舞》揭开绝世歌舞的神秘面纱……科技有着让人无法想象、理解的“魔力”,它给文化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
(1)、下面词语中的“籍”字与“古籍”的“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户籍 B、书籍 C、国籍 D、学籍(2)、下面词语与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未卜先知 B、不可估量 C、不可思议 D、可想而知(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所谓“____”,我们应该勇于创新,加速拥抱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下列语句填写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对文段中加点的“活”字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维持;救活 C、工作 D、产品;制成品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小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已经出现。从红山文化玉龙、濮阳西水坡蚌塑龙形、陶寺龙盘、二里头绿松石龙再到三星堆的虎头龙身像……我们通过文物看到了龙文化的千年演变。龙文化发展至今,从最初的略显简易,到现在的形神兼 jù,已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象征与情感纽带。
(1)、下面加点字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演变(yǎn) B、蚌塑(suò) C、纽带(niǔ) D、图腾(téng)(2)、文段中“形神兼 jù”的“jù”字,下面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惧 B、阻 C、沮 D、具(3)、“过春节,人们用____来祈祷龙的保佑;二月二,人们会____,以此希冀鸿运当头;端午佳节,人们体验____的乐趣。这时候的‘龙’被赋予了众多丰富、美好的内涵。”下列词语依次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A、剃龙头 赛龙舟 舞龙灯 B、剃龙头 舞龙灯 赛 龙舟 C、舞龙灯 剃龙头 赛龙舟 D、舞龙灯 赛龙舟 剃龙头 -
20、任务四:生活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在奋斗成长的道路上,你肯定收获了许多快乐,也经历过许多悲伤,一件很平凡的小事,都会让你记忆犹新。请选择一种令你印象最深的感受,让真情实感在你的笔尖流淌,记录下这属于你的真情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