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长往往是一瞬间的,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个情节或画面而被触动,进而有所感悟,有所成长。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瞬间让你有过触动?向大家描述一下。注意写清那“一瞬间”是怎样发生的,把情形写具体,表达出自己当时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 2、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早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同一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棣(chèn)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藏帽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同一个地方,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B、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C、文章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人性美的向往。
    (3)、画横线句子中的“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些动词写孩子们的举动,这种写法突出表现了什么?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来,至少写出3点。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心里,“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3、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③棹:船桨。④怪生:怪不得。⑤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1)、“两小童”可爱、稚气的行为是(    )
    A、懒得划船,收好船桨,让船自由漂荡。 B、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C、明明没有下雨,却撑着伞玩。
    (2)、这首诗写出了“两小童”怎样的形象?
    (3)、诗人之所以会有诗中的发现,是因为他的心情是的。
    (4)、从整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像小童一样,有 , 还可以体会到他对孩童的之情。
  • 4、口语交际。

    阳阳想要走进爷爷的童年岁月,去感受爷爷的童年生活。

    (1)、阳阳事先列出了问题清单,请你帮他把问题清单补充完整。

    问题清单

    问题一

    您小时候主要学习哪些文化课?

    问题二

    问题三

    (2)、阳阳在倾听爷爷的诉说以及与同学分享时有下列表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阳阳一边听爷爷讲,一边做记录。 B、阳阳在听到有趣的地方时,就立即打断爷爷的话,多问几句。 C、在与同学分享之前,阳阳把相关内容有条理地整理了一遍。 D、到学校后,阳阳把自己整理好的内容按顺序讲给同学听。
  • 5、课文综合回顾。
    (1)、本单元是一组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作品。《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园子是充满的,是充满的,是的;《梅花魂》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的老华侨形象;《月是故乡明》中,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之情。
    (2)、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可爱;读着杨万里的“”,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取冰穿线玩耍的快乐。
  • 6、我们的航天员已经多次成功地去太空“出差”。阳阳收集了相关航天素材,想写一篇文章。请你帮他完成吧!
    (1)、看到航天员乘坐“专船”顺利飞天,阳阳心情大好。他想借身边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请你仿照例句帮他写一写。

    例: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2)、阳阳从报道中得知太空中是非常安静的。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帮他写一写太空的“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3)、对太空了解得越多,阳阳就越觉得地球好。请你仿照下面例句的写作手法,帮他写出对地球母亲的热爱。

    例: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 7、下列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B、可以通过直接抒情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体会文中事物的特点,但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D、抓住文中的具体事物或者典型事例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B、细细的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C、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D、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 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 , 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B、碧波万顷的小溪像一条丝带流向远方。 C、哪个背井离乡的人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不盼望着回到祖国呢? D、像周瑞锋老人这样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埋头苦干的人,在军队中数不胜数
  • 10、把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⑴在空间站洗头是个大问题,打湿头发是不可取的,因为空间站不能____增加湿度。
    ⑵青年只要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____不定。
    ⑶倒计时一结束,他____地摁下了神舟十八号的点火启动按钮。
    A、随意    漂泊    郑重 B、随意    飘荡    郑重 C、任意    飘荡    隆重 D、任意    漂泊    隆重
  • 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C、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D、纵/使睛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耕织(供应) 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 C、草满池塘水满(池岸) D、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 13、一个同学写作文时想引用《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zhòu夜”这句话,却忘记了“zhòu”字怎么写,他查到了下面几个字,应选(    )
    A、宙 zhòu 指古往今来的时间。 B、昼 zhòu 白天。 C、胄 zhòu ①古代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②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 D、咒 zhòu ①某些宗教信徒念的用以除灾或降灾的语句;②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瓜(wō)    澈(chéng)    瞎闹    樱桃 B、污(diàn)    涟(qí)    割掉    拂晓 C、山(yān)    万(qīng)    蚂蚱    拔除 D、(nǐ)    无(yín)    栓马    承认
  • 15、阳阳在读文章时,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为了挣钱供他上学,他的父亲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肯干……”
    (1)、阳阳不知道“供”字怎样读,他在字典中查到下面两个读音,根据解释,句子里的“供”应读
    供:[gōng] 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给对方利用)。供:[gòng] ①祭祀时摆设祭品;②陈列的表示虔敬的东西;③受审者陈述案情。
    (2)、他想用“供”的另一个读音写一句话,请你帮他写一写:
  • 16、看拼音,写词语。

    我游览过很多地方,觉得还是乡村的风景最美:人们按照天时cǎi sāng、yún tián、chǎn dì、chú cǎo;田野边、道路旁、山冈上,开满了鲜花,引来hú dié飞舞、蜜蜂采蜜;偶尔有一两只七星piáo chóng落到花朵、叶片上,像是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后花园,在里面xián guàng。一幅多么和谐的乡村图画!

  • 17、时代洪流中英雄人物辈出。上九天揽月的航天员,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守护一方平安的公安干警,还有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人……他们或平凡或伟大,但他们都可称之为英雄。请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择典型事例,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400字左右。

  • 18、高 手

    ①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②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③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埋头修车,没车可修时就蹲着默默地看着大街,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④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青年们兴高采烈,中年人个个一脸严肃,一看阵势就是两个阵营。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他边说怎么怎么走,边看着大街,一副____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其他人为有这样的伙伴而自豪,跟着起哄。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着儿,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最终败下阵来。中年人们觉得让一个毛头小子耍着玩,也个个情绪急躁。

    ⑤比赛都是以实力说话。不管中年人怎么瞧不起这群毛头小子,棋盘上还是败下阵来。老刘心里也很郁闷:这老大一群人,干不过一个孩子!心里既着急,又没办法,自个儿的棋艺还不如汉子呢!真盼望有个高手能治治这孩子的狂妄。但愿望终究是愿望,这群中年人谁也杀不过这个对手。看来,今天得带着遗憾回家了。

    ⑥红脸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应声。青年们____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⑦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

    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⑧老刘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棋,盼望修车人赶紧输完棋以后能来一个高手,杀杀这群孩子的傲气。依然是两个阵营,依然是那种气氛,有区别的是,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⑨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____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连那个主角儿也低下头来认真研究棋局。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遇到这份上就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想要赢?那不可能!这小青年能谈笑风生地赢了别人,也完全能认真地打败这个脏兮兮的修车人。

    ⑩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踩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专心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⑪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

    (有删改)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文中画横线处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是。(填序号)
    ①眉飞色舞         ②胸有成竹    ③惊慌失色
    (2)、根据短文将修车人的举动和老刘的内心变化,填在思维导图中。
    (3)、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短文第⑦自然段写道:“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联系上下文,我推测此时修车人是这样想的:

    ②短文第⑩自然段写道:“修车人埋头专心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句中加点词语“盲棋”是指 , 从中我能感受到修车人

    (4)、老刘两次的内心感叹表现了他对修车人评价的巨大变化。请把这两次感叹的原句依次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5)、短文第⑩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周围人的描写,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6)、短文结尾被删掉了,请根据短文内容推断,作为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修车人每天就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B、老刘一有闲工夫依旧到修车摊看人们下棋,破旧的平板车周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C、修车人有时和那些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杀两盘,不过,在棋盘上,几乎没人能够赢他。 D、老刘听说那个小青年拜修车人为师,棋艺提高很快,后来参加象棋比赛获得了冠军。
  • 19、结合图片内容,补充人物名片。

    主要人物:    出自课文:  《摔跤》  

    人物特点:

    个人简介:推拉拽顶用心思,三抓两挠定输赢

    主要人物:    出自课文:

    人物特点:

    个人简介:身材挺脱似树,神采飞扬如虎。

    主要人物:    出自课文:  《刷子李》 

    人物特点:

    个人简介:刷白墙着黑衣裤,技艺高超人信服。

  •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2)、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3)、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运用句子中的描写手法,刻画一个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