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蜜蜂 傲慢 圆润 掩耳盗铃 B、洒落 别致 经验 玲珑骄软 C、智慧 泡沫 形壮 眼见为虚 D、修建 碍事 摆布 刻舟求箭
-
2、 “赈”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相关? ( )A、星辰 B、钱财 C、贝壳 D、振动
-
3、下列书写提示,错误的一项是( )A、像“止、内”这样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B、像“静、霜”这样横画较多的字,要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C、像“慧、蘑”这样笔画较多的字,要注意放大笔画间距。 D、“夹”字两横上短下长,第六笔捺要舒展。
-
4、下面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称呼 匀称 B、模糊 模型 C、涨潮 涨红了脸 D、乘法 一乘轿子
-
5、看看下面这幅漫画画的是什么,借助简单的文字提示,想想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又幽默在哪里。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
6、【读书有助于幽默】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漫画:《不一样的读书》
【材料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朝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到写《宋书》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被称为“两脚书橱”。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如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牲口驮着书,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为完成《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报告》,对同学们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内容
娱乐新闻
漫画
文学经典
历史科普
关注率
39.1%
38.5%
13.4%
9.0%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书要善于思考,死读书会束缚人们的手脚。 B、读书要“勤”,让书约束自己。 C、读书要关注窗外事,学会读“自然”“社会”“人生”的大书。(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陆澄为什么被称为“两脚书橱”。(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4)、读完这三则材料,请你给同学们提一条关于读书的建议。 -
7、口中剿匪记(节选)
①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②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为一群匪,再像没有了。这匪是官匪,即贪官污吏。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
③怎见得像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拥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贪赃枉法,危害国家和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我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还要不断地买各种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④……
⑤有一天,许钦文先生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我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有删改)
(1)、本文说的“口中剿匪”指的是。(2)、说说作者用“口中剿匪记”作为题目的妙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体现出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是。(4)、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喻成“官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为非作歹,害人不浅。 B、牙齿虽让我受苦,但毕竟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比官匪好些。 C、这个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同时又一针见血地描写出口中牙齿为害甚烈的情形,为“口中剿匪”的描写作了充分铺垫。(5)、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 )A、写牙齿对自己的伤害,表达对牙齿的痛恨。 B、借写坏牙的种种罪恶,表现对社会腐败的痛恨。 C、写拔掉坏牙,表达内心的畅快。 D、写拔掉坏牙,表达内心的不舍与留恋。 -
8、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恰当的表达也是幽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李爷爷常常以君子的品行来要求自己。何为君子?古人认为“ , ”,君子的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却只在乎利。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往往要做到同情他人,因为“ , ”。我们要有羞耻之心,就会知道不该做的事不能做,因为“ , ”。(2)、下面的例句把手指比作人,写出了手指的样子,请根据给出的情景进行仿写。
例: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荷花在风中摇曳
(3)、结合生活实际,把中心意思表达具体。请尝试运用具体事例写一写“妈妈十分忙碌”的情景。妈妈十分忙碌。。
-
9、一定的艺术涵养也是语言幽默的前提。下列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A、
B、
C、
D、
-
10、得体的表达和语言也能创造幽默。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何默跟主任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点事情也要我帮忙!” B、黄莉看见台上讲笑话的演员自己笑场了,她大声喊道:“不会讲就下台啊!” C、团长见到梁师傅,亲切地说道:“梁师傅,您要注意身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D、李师傅向梁师傅借道具:“你这扇子这么破怎么还当个宝,不怕人笑话啊!”
-
11、下面这则笑话中的幽默体现在( )
客人恋席,不肯起身。主人偶见树上一大鸟,对客曰:“此席坐久,盘中肴尽,待我砍倒此树,捉下鸟来,烹与执事侑酒,何如?”客曰:“只恐树倒鸟飞矣。”主云:“此是呆鸟,它死也不肯动身的。”
A、主人偶见大鸟,立即想到盘中没菜,可以用鸟加菜。 B、主人借“呆鸟,它死也不肯动身”暗讽客人恋席,不肯动身。 C、主人看见树上有鸟,故意说砍树捉鸟,给客人带来欢乐。 D、主人用鸟来招待客人,必然十分美味,受客人欢迎。 -
12、能认识到语言的幽默才能变得幽默。下列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氏子用巧妙的方式与孔君平对话表现了他的聪慧、风趣。 B、丰子恺用拟人化的幽默语言把手指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C、费奥多罗夫用自我调侃、愤愤不平的语气体现儿童的天真可爱。 D、孔君平以杨姓和杨梅的同音玩笑话趣逗杨氏子。
-
13、生活中也有幽默的影子。下列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不怀好意地将自己的铅笔借给了同桌,使同桌顺利地完成了考试。 B、电影的情节太感人了,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C、这一次数学测试难度大,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最后一道题的答案。 D、因为爱讲笑话的阳阳请假了,教室里缺少笑话活跃氛围,大家都默不作声。
-
14、不同的话给人的感受不同。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与人交际,要好好说话。因为谦逊有礼的语言,能使人____;幽默活泼的语言,可使人____;尖酸刻薄的语言,却会使人____。
A、眉开眼笑 如鲠在喉 如沐春风 B、如鲠在喉 如沐春风 眉开眼笑 C、如沐春风 眉开眼笑 如鲠在喉 D、眉开眼笑 如沐春风 如鲠在喉 -
15、幽默的《手指》里有不少动宾搭配的词,下面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掀电铃 打算盘 敲铃铛 B、翻书页 按胡琴 拉琴弦 C、扳枪机 研脂粉 蘸药末 D、掏耳朵 抹鼻涕 戴戒指
-
16、学习《杨氏之子》这篇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课文时,乐乐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进行划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指以示儿/曰。 B、儿/应声/答曰。 C、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7、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一起寻找幽默密码。
李爷爷是一个极有天赋的老相声演员。他相貌儒雅,热爱书法,喜欢诗词古文,语言造诣很高,说话讲究,如果他接触的年轻人讲①wū yán huì yǔ,他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样会埋下祸患。他的食指和②mǔ zhǐ很神奇,常常给孙子搔痒,逗得孙子既③xiǎng shòu又害怕;要是拿起工具,钉④niǔ kòu、拧⑤lu ósī也得心应手。他⑥ài zèng fēn míng,不甘⑦píng yōng,从不⑧yǐ mào qǔ rén,常常用风趣聪慧的语言化解邻里矛盾,不致使人困窘难堪。他是个普通却并不缈小的人。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天赋(fù hù) 造诣(yì zhǐ) 祸患(huàn huàng)
搔痒(sāo shāo) 聪慧(cōng chōng) 困窘(jiǒng jùn)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貌 B、接触 C、缈小(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
18、下面的漫画描述了什么内容?让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写一写,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
19、幽默感
①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②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③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④譬如在某国家的一次会议中,曾发生过参会人之间争斗的事,所以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会议领导人觉得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这番话引得全场大笑,会议领导人也摆脱了为难的处境。
⑤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⑥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⑦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进行“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可能是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称他聪明绝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⑧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尴尬:
譬如:
(2)、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文中儿子的“幽默”表现在哪里?请找出。(4)、下列最能概括短文主旨的一项是( )A、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B、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 C、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 D、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5)、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①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
②在一次晚宴上,马克·吐温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他向对面的女士说:“您真漂亮!”那位女士并没有领情,反而高傲地说:“可惜我没有办法用同样的语言赞美您!”马克·吐温委婉而平和地说:“”那位女士羞愧地低下了头。
-
20、何妥
何妥①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②。助教③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众咸异之。
(有删改)
【注释】①何妥:北周人,官至太学博士,尤善音律。②国子学: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机关。③助教:古代学官名。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为新故之故”中“为”的意思是( )
A.还是
B.为什么
②“众咸异之”的意思是( )
A.众人都对他感到惊讶。
B.众人的反应都不一样。(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
(3)、本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课文《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这两篇文章都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八岁的何妥是“”(用本文原句回答),九岁的杨氏子是“”。(用课文原句回答)(4)、何妥与杨氏子的应答共同的妙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