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抄写下面的句子,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灯不拨不完,理不辨不明。

  • 2、题目:《三十年后的母校》

    三十年后如果再回母校,你希望母校是怎样的呢?请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把你所期望的学校的样子写进你的作文,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450字左右。

  • 3、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1942年10月25日,日本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材料二】当时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涞源县王二小纪念馆中保留着原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萧克将军的题词:“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纪念碑。”

    【材料三】抗日战争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军队同日寇进行了长达15年的抗战。在武器落后、生存艰难的环境下,军人、农民甚至是少年都参与抗战,团结一心,最终在1945年赢得抗战胜利。

    (1)、阅读材料,选出不合适的宣传标语。(    )
    A、求同存异,五湖四海是一家! B、永远铭记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 C、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读到“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我就感受到王二小这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B、人们用发表消息、创作歌曲、副司令题词等方法告诉人们,儿童要先保护自己,不要无谓牺牲。 C、长达15年的抗争,是军人、农民、少年团结一心的结果。王二小就是这样一位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少年。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为什么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能传唱六十年?
  • 4、一幅壮锦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识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老妈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滴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做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经过烈焰熊熊的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盒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大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拟定后马上还给他。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浪也拟到了壮锦上。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花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1)、本文约900字,我的阅读时间为分钟。
    (2)、抓住关键语句,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起因:辛苦织锦。壮锦被风吹走。

    经过:

    结果:

    (3)、造成三个儿子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结局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4)、讲故事是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有时要“添油加醋”。请你将文中画横线的情节“添油加醋”。(提示:儿子是怎么说的?仙女们是怎么说的?)

    儿子说:

    仙女们说:

  • 5、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母亲桥

    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哗”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站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烘的还是刚刚哭过。

    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蹬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我那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道。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抵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迹出来,红红的一片,惊愕地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我不小心碰的。”站在一旁的妹妹抱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

    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扬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被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对文章醒目的深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母亲用石块搭起过河的桥。 B、母亲用砖头、瓦片、石块搭起过河的桥。 C、母亲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2)、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并写一写从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体会:

    (3)、你从那些句子中感受到母亲对我的爱,在文中找出两处。
    (4)、作者说:“河上的‘母亲桥’已经被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写的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诗,诗中“”两句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须凭借外力的帮助,自能美名远播。
    (2)、东晋葛洪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我还能写出一句这样的名句:
  • 7、给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按要求写句子。
    (1)、海力布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改为转述句)
    (2)、体面:①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①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

    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3)、写一写,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写两三句话。

    丰衣足食:

  • 8、概括句意。

    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1)、渐渐小珍珠鸟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核查,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 9、下列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 B、《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 C、《猎人海力布》主人公是普通的劳动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D、《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 10、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黄昏  讯期  称赞  路地 B、修助  珍宝  抵御  毁灭 C、境界  嫂子  发誓  侵略 D、胆祛  胁调  懒惰  吩咐
  • 11、下列选项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油(zhà)  隔(jiàn)  逼(qiáng)  老(suō) B、归(huá)  灰(jìn)  眼(liǎn)  玲珑透(tī) C、谢(chòu)  弯(guǎi)  有无恐(dài)  精神抖(sǒu) D、子(móu)  睡(kē)  军(guàn)  爪(lín)
  • 12、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美好的民间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猎人海力布没有听小白蛇的dīng zhǔ , 舍己为人,变成了石头;牛郎在与他xiāng yī wéi mìng的老牛帮助下,与织女结为了fū qī

    经典的文章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圆明园中jīn bì huī huáng的diàn táng化为灰烬,令人惋惜;桂花做成的gāo bǐng , 使全村都jìn在花香里,勾起乡愁;fù jīng qǐng zuì的廉颇,知情致改,令人敬佩。

  • 13、默写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注意行款整齐,书写美观。
  • 14、综合性学习。

    实验小学三年级举行了主题为“名字里的学问”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练习。

    (1)、以下是某小组对中国文学史上名人的名字进行“预测”后整理的表格,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名字

    名字来历

    名字含义

    预测依据

    冰心

    自己起的

    纯洁的心,比喻美好的品德。

    我们学过“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这句诗是诗人在向友人表明自己心地纯净,人格清白。

    李白

    (2)、你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写一写。
    (3)、学校现向全体同学发出征集令,请你试着为校图书室起一个恰当、好听的名字,并说明原因。

    名字:

    原因:

  • 15、根据情境写日记。(请另附纸)

    今天是8月31日,星期六,天气晴朗,橙橙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为她的暑假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橙橙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她决定写篇日记把它记录下来。如果你是橙橙,你会怎么写呢?请试一试。

  • 16、根据要求,完成以下练习。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长满蒲公英的草地的颜色会随着太阳的上升和落下发生变化。生活中,你留意过某种动物或植物的变化情况吗?请将你的观察所得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 17、口语交际。
    (1)、楼上的李阿姨带狗狗下楼遛弯,走到假山旁,狗狗将便便拉在了假山旁的小路上,李阿姨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湿纸巾和垃圾袋,将狗狗的排泄物清理干净。你觉得李阿姨做得对吗?为什么?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2)、国庆假期,明明和家人一起去长城游玩。他看到长城的城墙上被游客刻满了各种各样的字,觉得很好玩,于是拿出小刀,也刻上了“明明到此一游”的字样。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 18、你的一位朋友做错了某件事,你建议他去道歉。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事你难道没有做错吗?赶快去道歉! B、这事你错了,该找人家赔礼道歉去! C、这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跟人家说清楚。 D、这事你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 19、琳琳在图书馆看书,书中有个知识点她不太清楚,想向旁边的大姐姐请教。下列做法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大喊一声:“姐姐,你好,请问你能给我讲讲这个知识点吗?” B、小声说:“这个知识点你一定很了解,你来给我讲讲吧”。 C、轻声说:“姐姐,你好,我有个知识点不太清楚,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 D、大姐姐表示这个知识点她不太熟悉,琳琳不屑地说:“你还比我大呢,你怎么也不会?真没用!”
  • 20、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向别人请教。关于请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是向自己的好朋友请教,我们就可以不使用礼貌用语。 B、要在别人不忙碌、时间方便的时候请教。 C、在对方回答时可以直接打断其说话进行追问。 D、当别人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才需要向别人表达感谢。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