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语句情景,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充满了无穷魅力。
(1)、苏轼笔下的急雨瞬间转晴,呈现水天一色之景: , 。(2)、辛弃疾笔下熟悉的旧景也有突现的惊喜: , 。(3)、朱熹笔下的春风吹出了色彩缤纷之景: , 。 -
2、 如果你想在班里设置“图书角”,哪个理由不能说服同学( )A、我们每个学生都要捐5本书。 B、课间休息时阅读课外书籍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能增长知识。 C、通过读书活动,我们班级可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争创书香班级。 D、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图书资源,便于大家在校园内更轻松获取和阅读书籍。
-
3、 一名同学分享了《三国演义》的片段,你从中感受到关公的什么特点( )
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回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众军便走。
A、机智 B、神勇 C、鲁莽 D、敏捷 -
4、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ēn) 花苞(bāo) B、鸣啭(zhuàn) 瞻仰(zān) C、俨然(yǎn) 沧海一粟(lì) D、狞笑(níng)忐忑不安(tān)
-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酒脱 排山倒海 B、爆发 技高一酬 C、疙瘩 别出心栽 D、笨拙 全神贯注
-
6、根据拼音书写规范的汉字。
这尊佛教diāo
像yì
立在xuán yá
边上,他视xiōng yǒng
的浪花为来bīn
, 那阵阵的海浪声仿佛是彼此间喜yuè
的交谈。
-
7、 附加题(1)、这学期我们阅读了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我喜欢书里的主人公阿廖沙,他是一个的孩子。他因为 , 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阿廖沙到外祖父家后,最喜欢的事情是听讲故事,而他的外祖父是一个的人。(2)、除《童年》外,你还读过哪本书?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他有什么特点?
书名:《》
最喜欢的人物:
人物特点:
-
8、习作。
⑴题目: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⑵学校或班级最近开展了什么有意思的活动?请把活动中令你难忘的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
9、阅读理解
江姐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 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 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 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有些同志忙着帮江姐 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 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A.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 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 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 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看了一 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布包落 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 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B.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 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讲究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 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培上的破 镜……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若眼睛,从签子门缝中望着她 离去的背影。
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 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短文写了临刑前江姐做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四个字概括。(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A句是对江姐的描写,不仅说明了江姐爱干净、爱美、爱生活,也反映出她的精神,客观、立体地塑造出一位革命者的形象。
②B句是对江姐的描写,深刻地表现出革命者的品格。
(3)、“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这句话中“平静”一词写出了江姐的神态。(4)、短文的结尾处塑造了江姐怎样的光辉形象?(5)、你还知道哪些像江姐一样的革命英雄?至少写出两位。 -
10、阅读理解
四瓶矿泉水
没有人能想象这是一次怎样的急行军。
左边是峭壁,右边是岷江。峭壁上的巨石摇摇欲坠,岷江水在脚下呜咽而过。地震使道路塌陷、开裂,半座山滑坡阻断了通往映秀的路,年轻的消防战士艰难地在不是路的路上找到插脚的空隙,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着。他们手挽着手小心翼翼地前行;橘红色的救接服在悬崖边连成了长长的曲线。
强烈的余震让战士们无法站立,滚落的山石从头上呼啸而过。班长指着面前的山鼓励新兵,瞧,石头在跳舞!新兵沉默不语,似乎在担心班长的说话声会引起泥石流。
为了能多带些救援器材,快一点儿挺进映秀,早一点儿去营救生命,所有的战士都扔掉了帐篷、被褥,甚至大部分食品。35千克的负重,让百余千米的急行军变得异常漫长,可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更没有人掉队。21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抵达映秀。
美丽的映秀镇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让年轻的心隐隐作痛。他们顾不上喘一口气,就开始了紧张的救援。
一天、两天,战士们一直没合眼。第三天清晨,雨后的映秀变得格外闷热,老天爷似乎也在仇视这场灾难,发泄着自己的愤怒。可它并不知道,正在这里拯救生命的战士们已经弹尽粮绝,它更不知道,300名战士只剩下4瓶矿泉水。
“报告首长,又一个兄弟晕倒了!”班长带着哭腔向指挥员报告。
“抓紧给他喝水!”指挥员抹了把脸,可脸上满是细小的盐粒,汗早已经被蒸干了。
“我、我不喝,留给伤员……”刚刚苏醒过来的战士无力地推开嘴边的矿泉水瓶子,他要把这仅剩的饮用水留给废墟里的伤员。因为他知道,只要一口水,就能延长伤员的生命,为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指挥员默默地抬起头,心里诅咒着这闷热的天气。他咒骂这不长眼的天,他心疼他手下的这群年轻战士。
“你给我放下!你要敢拿一点东西,我跟你没完!”净吵声让指挥员皱紧了眉头,循着声音望去,只见班长正搓着拳头训斥新兵。“咱们已经没有喝的了,再说这只是两瓶……”新兵瓮声瓮气地回答,手里捉着从倒塌的商店里找到的饮料。
“不行!首长说了,灾民的东西谁也不能动!”班长咬了咬干裂的嘴唇,斩钉截铁地说。
“首长……”新兵求助的目光望着指挥员,四目相对,新兵默默地放下了手里的饮料。
“班长,快来呀!兄弟们,快来呀!”新兵声音沙哑地朝战友们喊。班长第一个跑了过去,他和新兵贪婪地舔着树叶上残留的雨水。
指挥员心头一颤,回过头去,狠狠地抹了一把泪。
(1)、短文开头画线的句子属于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不行!首长说了,灾民的东西谁也不能动!”班长咬了咬干裂的嘴唇,斩钉截铁地说。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
11、诗歌鉴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 , 题目是。(2)、用横线画出词的上阕,用波浪线画出词的下阕。(3)、这首词写的是 , 赞美了“她”的精神。 -
12、按原文填空。(1)、祖宗疆土, , 。(2)、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 , 乌蒙。(3)、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
13、按要求完成题目。(1)、“悬”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挂,吊在空中;②距离远,差别大;③危险,不牢靠;④公开揭示。“悬”在“悬梁刺股”中的意思是 , 在“悬赏”中的意思是 , 在“这事悬了”中的意思是 , 在“悬殊”中的意思是。(填序号)(2)、“说”根据意思有很多种表达。跟他人解释某种事物叫“”表扬别人叫“”,委婉地拒绝别人的好意叫“”,私下里小声交谈叫。(3)、“全神贯注”和“”意思相近;“斩钉截铁”和“意思相反。(4)、《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使我想起曹植的诗句“ , ”;陆游一生困顿,却总是心系国家,他用诗句“”表明了心志。(5)、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6)、《七律·长征》展现了红军面对的大无畏精神;《开国大典》写了(填时间)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心情。(7)、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开国大典》)①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既是比喻句,又是夸张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场面的。
②如果将文段中加点的“直奔”改为“前往”,可以吗?为什么?
-
14、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千钧一发
注:
昂:
临:
发:
-
1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横七八
热血腾
粉身骨
惊天地
排山海
聚会神
迎风展
丝不动
-
16、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身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现场,我仿佛看到八十多年前的景象:rì kòu穿着军队zhì fú , 驾驶着tǎn kè侵略南京城,将子弹射向手无寸铁的百姓……现在,中华儿女传承了革命先烈jiān qiáng bù qū的精神,huì jù成坚不可摧的力量,让中国yì lì在世界民族之林。
-
17、题目: ▲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从“微笑、诚信、梦想……”中选一个主题来写,写清楚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语句通顺,字数在400以上。
-
18、阅读理解
人类健康的“杀手”——大气污染
【材料一】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会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材料二】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
AQI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AQI级别
I
II
III
IV
V
VI
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2)、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 B、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3时,质量状况为重度污染。 C、当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只有一百种。(3)、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你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
19、课外阅读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叮——咚——叮——咚……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读选文,理解填空。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美。
(2)、选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3)、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0、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节选自《穷人》)
(1)、第一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和。(2)、从“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以看出渔夫:。(3)、“我们总能热过去的”中的“熬”的意思是 , 说明。(4)、当渔夫叫桑娜快去的时候,为什么“桑娜坐着一动不动”?(5)、从上面几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